常见传染病知识概述课件.ppt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77542477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传染病知识概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常见传染病知识概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传染病知识概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传染病知识概述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常见传染病知识概述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l传染病是人类最可怕的杀手。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遍及世界的瘟疫流行,仅在一次黑死病的流行中,死亡人数就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总和。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认识疾病、与疾病作斗争并治愈和消灭疾病的历史。l早在八十年代,随着“天花”在世界范围内消灭,一些专家提出,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即以前l人类的疾病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而今后的主要疾病是社会和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起的“慢病”;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这一理念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然而,今天不断发生的生物致病原引起的传染病,如艾滋病、非典

2、型肺炎、人间禽流感等,不得不让人们再次反思今后的医学与疾病防治模式。l从影响健康的因素来看,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是许多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和制约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纳为四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物学因素,包括机体的生物学(遗传)l和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包括吸烟、过度饮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医疗卫生服务。l即人群或个体的健康是四大类健康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l虽然现代人们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但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并没有消失,让人类对传染病不敢掉以轻心的是,它们仍然有存在的理由和方式:旧有传染病会在新形式下爆发,如结核病、埃博拉;新的传染病的产生,随着环境的变

3、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产生新的传染病,如典型的艾滋病、非典型肺炎、每年的流感变异病毒引起的不同流感等。l在此情况下就不能把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移简单地看做两者的替换,而应当是两种医学模式的并存,或者说是传染病和“慢病”的犬齿交错状态;是医学模式的多元化,因为新的传染病和死灰复燃的传染病都会一直伴随着人类,更何况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会产生“生活方式病”,同样会引起新的传染病,并使传染病变得更为危险和凶残。第二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第二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l一、什么是传染病一、什么是传染病l古人称传染病为疫、瘟疫、伤寒等,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防治传染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l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

4、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危害人群健康的严重疾病。l传染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我国在防治传染病的工作中取l得了巨大成绩:建国初期消灭了古典型霍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又消灭了天花;人间鼠疫等传染病基本得到控制;脊髓灰质炎已接近基本消灭目标;麻疹、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是,传染病迄今仍属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现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世界人口的5%,亚洲和非洲的携带率为2%20%,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人数最多的国家,约1.2亿。艾滋病、乙肝、结核病这三大传染病的流行给所有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l引起传染

5、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由大到小有寄l生虫、真菌、细菌、病毒、传染性蛋白质(朊病毒)病原体等五大类。l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l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传染过程是流行过程的基础。l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并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不断地在人群中发生、蔓延或终止的过程,表现为群体现象。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统称流行过程三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必须互相配合,l若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就不会发生,流行也不会形成。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中一环节

6、,其流行过程即告终止。l(一)传染源l传染源是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具体说,传染源就是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l病人作为传染源: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因为病人体内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而病人的某些症状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如咳嗽、喷嚏、呕吐、腹泻等,都增加了传播病原体的机会。l传染病的病程一般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源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排出病原体及排出的数量和频率。l潜伏期:是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各种传染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至数小时,长至数月,甚至数年。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根据潜伏期可判断

7、患者的感染时间,以便追踪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根据潜伏期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根据潜伏期长短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根据潜伏期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潜伏期的长短可以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l临床症状期: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期。此期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传染性最强的时期。l恢复期:病情逐渐好转,主要症状消失,免疫力开始出现,体内病原体被清除,一般不再传染。但有的传染病只是临床上痊愈,在恢复期仍可排出病原体。l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按其所携带病原体的性质,可分为带毒者、带菌者、带虫者(原虫或蠕虫)。人在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是否发

8、病,取决于病l原体的毒力、感染量和人的免疫力。携带者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l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携带者类型,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携带时间长短、个人职业、个人卫生、社会活动范围和卫生防疫措施等。l动物作为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造成人类感染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如钩断螺旋体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偶然感染,如人型结核。l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为传染源,如血吸虫。真性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

9、宿主,如牛、猪肉绦虫病等。l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和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l(二)传播途径l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或途径侵入易感者的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有:l1经空气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l病原体以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流行特征:患者多为儿童;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例有关。l2经水传播:是肠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流行特征:发病者无年龄、性别和职业差别;病人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消毒净化后,爆发或流

10、行即可平息;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的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程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存活时间、饮水卫生管理以及居民的卫生、生活习惯等。l3经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lA直接接触传播:是指易感者和传染源不经外界因素参与而直接接触所引起的传播,如性病、艾滋病、某些被动物咬伤而引起的传染病和一些皮肤病。lB间接接触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指通过接触传染源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所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传播。l4经食物传播:是指因为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或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所致。流行特征是病人有进食某一食物的病史;l5经土壤传播: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可以直l接和间接方式污染土壤;其作用

11、大小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体与土壤接触的机会及个人卫生习惯。l6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即虫媒传播,可分两种:lA机械性传播:是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和体内均不繁殖,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而污染食物、食器。lB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是指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繁殖,然后通过吸血活动将病原体传-递给l易感体,引起感染。l7母婴传播:是指孕期和分娩期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受到感染。l8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引起某种传染病的传播。l(三)易感人群l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易感的人群

12、,其中个体称为易感者。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l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l1新生儿的增加,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l2易感人口的迁入;l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l4免疫力自然消退;l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l1预防接种;l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l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l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l构成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但传染病能否发生以及流行程度,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l1自然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气候、

13、地理、动植物等,l2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人类的引起活动,如社会制度、生产劳动条件、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医疗条件、文化、经济、人口移动、社会动荡、宗教信仰等;l社会因素具有扩大传染病流行,制止传染病的发l生、蔓延、以至消除的双重性。l四、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四、传染病的防治措施l传染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对人体危害最大的48种疾病中有85种属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因此为了人类的健康,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和策略,采取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的综合措施。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是指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具体方法,包括预防性措施和防疫性措施。l

14、(一)预防性措施l预防性措施是指在尚未出现疫情之前,针对可能l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和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l1改善卫生条件:消除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疾病传播因素或使其无害化,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因此,必须改善城市卫生面貌,保持饮水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实施粪便、垃圾管理和无害化,做好消毒、杀虫、灭鼠工作。l2开展健康教育:面向全社会,动员群众自觉的改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讲究公共卫生公德,建立起科学、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健康知识对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是l国内外公认的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方法。l3做好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是通过预防接种的方法来提高

15、人体免疫水平的一种特异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相应的传染病,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l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检测和人群免疫状态分析,按照规定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人群接种,以提高人体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免疫程序是指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以及接种的先后次序与要求,主要包括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以及成人或特殊职业人群、特殊地区需要接种程序。我国现行儿童免疫程序表疫苗名称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初种第一次一月龄第二次二月龄第一次三月龄第二次第一次四月龄第三次第二次五月龄第三次六月龄第三次八月龄初种一岁半加强加强四岁复种七

16、岁复种复种加强lWHO于1978年提出了扩大免疫规划要求坚持免疫方法与流行病学监督计划结合,防止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等传染病的流行。1980年我国正式参加扩大免疫规划(EPPI)活动。1992年卫生部将乙肝疫苗(HBV)纳入计划免疫管理l免疫规划:是计划免疫的继承和发展,随着疫苗发展和种类的增多和公众的需求变化,适时开展不同门类、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将计划免疫包含不了的各种生物制品实施管理,并进一步落实到法制化管理的轨道。l预防接种的种类途径与方法部位适用制剂皮上划痕法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肉注射法口服法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前臂掌侧下段上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侧三角肌

17、卡介苗、炭疽活菌苗结核菌素、布鲁菌素百白破、麻疹、乙肝等狂犬疫苗、被动免疫制品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l人工自动免疫:指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机体后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多联多价疫苗四种类型。l人工被动免疫:是以含抗体的血清制剂接种人体后,使人体获得免疫的一种方法。免疫血清(抗血清)、丙种球蛋白。l预防接种的途径和方法:见表l(二)防疫措施l防疫措施是指疫情出现后,防止扩散,尽快平息疫情的措施。l1疫情管理:对所发生的每一例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都应按规定及时报告、登记。l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的主要来源,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报告种类:甲类、乙类、

18、丙类传染病。l2疫情防疫l(1)消灭传染源:l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l离、早治疗。只要做到“五早”,才能控制传染病,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l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定期随访,从事饮食行业及托幼机构工作的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l密切接触者:是指与传染源有过接触且可能已受感染而处于潜伏期的人。对接触者都应进行检疫。如甲类传染病应进行留验观察,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则实施医学观察,可正常工作和学习,但要接受体检,测量体温,做病原学检测和必要的卫生处理,如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对其接触者可实行预防接种。l动物传染源:l(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针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呼吸道传染病主

19、要通过空气飞沫污染环境,通风和空气消毒则是重点;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从肠道排出,应对粪便、垃圾、污水进行处理,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性消毒是针对可能受致病菌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是最常用的措施。l(3)保护易感人群当发生传染病时,采取被动免疫是保护易感者的有效措施。第三章常见传染病第三章常见传染病 l一、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一、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l呼吸道传染病是指引起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白喉、百日咳、腮腺炎、流脑、水痘的病毒或细菌(称为病原体)从呼吸道侵入人体的疾病。病原体侵入呼吸道粘膜后,引起不同部位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同时伴有其他症状。l患呼吸道传染病的人是通过空气吸入病原

20、体,然后又从呼吸道排除体外,传播方式是空气飞沫、直接l接触。l由于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大面积空气消毒方法,这类病人中许多是症状轻,不典型,不明显,因此在诊断和管理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要采取综合措施。l1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注意室内的采光、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l2加强免疫:按规定时间、种类、次数免疫。l3某些病一旦出现:应立即向防疫部门报告(如流脑、麻疹、猩红热等),对病人进行隔离和治疗。l4药物预防:对经常接触病人者,应适当服用预防药品。l5针对不同的疾病:服用不同的预防用的中草药如大蒜、贯众等。l二、什么是流感?如何预防二

21、、什么是流感?如何预防?l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能引起心肌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多种并发症。由于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所以易发生流行甚至世界范围大流行。大部分流感出现在11月到次年2月,但某些流感会延伸到春季,甚至夏季。含有最新病毒株的疫苗会在夏季末期开始提供使用,以在9月l就可以接种疫苗。l流感是由空气传染当易受感染的人吸入那些从患者呼吸道散播出来含有病毒的小水珠时,他就被传染了。已被感染的人可传染给其他人的时间达8天之久,因此已患有流感的人应避免出入公共场所,避免传播病毒。l预防流感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在每年秋季开始出现流感时,注射针对该菌株的疫苗。如果您注射了一

22、种或几种A和B型菌株的疫苗,您仍有可能感染流感,但症状可能比您不打疫苗时要轻些。l流感疫苗可由医疗和公共健康部门获得。因为流l感是个严重的威胁,要求下列人员必须注射疫苗:65岁以上的人;家庭保育员和受雇者;由于患艾滋病、癌症或其他慢性疾患而免疫系统有缺陷的人;在医疗部门工作的人。疫苗通常只需要注射一次,但儿童要注射2次。一些人可出现低热和肌肉酸痛等疫苗的副作用。由于疫苗是在鸡胚中生长的,所以对鸡蛋敏感的人不要使用。l金刚胺等是口服抗病毒药,可降低您接触传播A型流感的危险性。但是如果流感季节开始前几周或在症状出现2天之内服用上述物,作用效果会更好。通常给有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如

23、有l慢性肺病的患者或老年患者等。在流感季节,你可采取其他预防措施:l1戒烟(吸烟可损害呼吸道)和酒,因为这两个东西都可以普遍降低你的抗感染力。l2避免与流感患者睡在一间屋子里,病毒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与扩散。l3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并与咳嗽或打喷嚏的人保持稍远的距离。l4保持温暖和干燥,这样机体可抵抗流感和其他病毒感染。l三、麻疹是怎样引起的?怎样预防?三、麻疹是怎样引起的?怎样预防?l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起病,伴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症状及全身性斑丘疹,其突出特征为发疹前出现麻疹黏膜斑,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留下褐色色素沉着,23周后消失。常并发支气管肺炎、喉炎、脑炎等

24、。患病后免疫力持久,本病传染性极强,在易感人群集聚的地方易造成流行。l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飞沫直接传播,人群集中密集的集体机构中的同室居住者因接触频繁极易受感染。凡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易感l者,接触麻疹病人后,95%以上为显性感染。且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l麻疹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宜采用综合措施,增强抵抗力,以防止并发症发生。l麻疹的预防:l1控制传染源:单纯麻疹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集体机构接触麻疹者应隔离检疫3周。l2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应少到公共场所,以减少传染机会,病人的衣物应曝晒或用肥皂水洗净。l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有效措施,凡8个月以上未患

25、过麻疹的儿童或成人l均可接种,特别是大学生新生入学和新兵入伍时应进行集体预防接种以防群体发病。l四、甲型病毒性肝炎是怎样传染的?四、甲型病毒性肝炎是怎样传染的?l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病毒(HAV)引起的自限性疾病,经粪口途径传播,食品、食具及水作媒介,经日常生活的接触传播。以食欲不振、恶心、乏力为主要症状,以转氨酶迅速上升和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为特征。l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潜伏后期及黄胆出现前数日传染性最强。人群对甲型肝炎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巩固的免疫力。健康人群接种甲型l肝炎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l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l1饮食行业、食品行业及集体食堂应切实

26、做好卫生管理工作。l2防止病从口入,注意饭前饭后洗手,勿食生冷。l3加强水源保护,严禁饮用水被粪便污染。l4搞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l五、乙型肝炎的传染与预防五、乙型肝炎的传染与预防l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主要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脏间质炎性浸润,以乏力、l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腹泻、腹胀、肝区肿痛、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lHBV进入血液的主要途径:l1母婴垂直传播:我国HbsAg阳性者约85%

27、通过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l2血液或血制品传播:由于HBV污染造成输血l后肝炎等。l3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均可传播。l4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碗筷),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体内。l5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l如何来预防呢?首先对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其次严格筛选献血者,确保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l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临床意义: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临床意义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后期急性乙肝早期,传染性强急、慢性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

28、性强。(大三阳)急慢性乙肝。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弱。(小三阳)乙肝病毒隐性携带者,窗口期,有既往感染史。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或有既往感染史。乙肝恢复期,已有免疫力接种乙肝疫苗后或乙肝病毒感染后康复,已有免疫力l乙肝疫苗注射时应注意哪些事项?l乙肝疫苗自1979年问世以来,至今尚未见有关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报道。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一般疫苗接种的轻微反应,13天内自愈。l注射时应注意以下事项:l1凡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l2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l3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如百白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但

29、有人认为l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l4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避免擦洗抓破引起感染。l5应在全程注射3针后的13个月,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无效者需加强注射一次。l6成人注射前需先检测乙肝(HBV)指标,已有感染,或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注射疫苗。l7凡对福尔马林或硫柳汞过敏者禁用。l乙肝疫苗注射后应间隔几年复种为好?l乙肝疫苗初次接种3针后,所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随时间的推移逐年下降,当检测出抗HBs水平底于10国际单位/升(即有效浓度)时,就必须再行复种。l如与HBV接触较经常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等,多会在日常接

30、触中生产自然的免疫增强作用,故其抗HBs水平下降可能缓慢。此外,在接种第3针之后,检测所产生抗HBs滴度最高值的水平也可大致预测乙肝疫苗免疫保护的持续时间。如表面抗体滴度超过1000国际单位/升者,一般可维持710年,如仅在10100国际单位/之间者,则只能维持35年。l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在注射3年以后,每年定期复检抗HBs水平,如果发现已降至10国际单位/升以下时,即应及时予复种。l乙肝患者有哪些禁忌?l乙肝患者除了定期复查,正确用药治疗外,日常生活上应格外注意,如不重视自我保健,不注意禁忌,就会导致疾病迅速恶化,故应注意以下禁忌:l1禁忌过食,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肉类中过多的蛋白质和糖类

31、食物转化为脂肪,储藏在肝脏,天长地久势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肝脏负担过重,促使乙肝恶化。l2禁忌酗酒:酒中的乙醇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乙醛,乙醛可直接损害肝脏,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加速病情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演变。l3禁忌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多:劳累过度使大量营养和氧气消耗,导致能量供应大幅度减少、肝脏抗病力减弱。l4禁忌大怒和抑郁:长期郁愤可导致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l5禁忌恣情纵欲:过度恣纵不仅血液循环加速,呼吸急促,引起大脑皮层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且伤元气,损害肝肾。l6禁忌乱用药物: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所有药物都要在肝脏内分解、转化、解毒、代谢,乱用药必定会加重肝脏的代谢

32、负担;而药物之间的化学及拮抗作用很可能导致肝脏损害加重。l六、细菌性痢疾是怎样引起的?六、细菌性痢疾是怎样引起的?l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急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常年散发,在夏秋季节发病率有明显升高。l痢疾杆菌存在于细菌性痢疾病人和带菌者的大便内,通过污染手、水、食物等经消化道侵入易感者。l该菌有较强的侵袭力,可产生内毒素,志贺菌还可产生外毒素,细菌随食物经口进入肠道内,由细菌表面的菌毛黏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上,并穿入其中繁殖,导致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出现痢疾脓血粘液便。l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时间短

33、,且菌群、菌型之间无交叉免疫。l怎样预防细菌性痢疾l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在于及早发现传染源并进行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l1广泛宣传菌痢的危害性,早期发现病人。l2定期对饮食行业进行普查,以发现慢性病人及病源携带者。l3管好水源和粪便,并进行经常性检测,防止污染。l4保证饮食卫生,经常性的检查食堂、饮食摊点的卫生情况。l5加强卫生宣传及做好个人卫生,做到“五要三不”综合性防止菌痢措施:l6要彻底消灭苍蝇;l7饭前饭后要洗手;l8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l9得了菌痢要早报告及隔离治疗;l10病人粪便要消毒;l11不吃生水;l12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l13不随地大小便。l七、伤寒杆菌怎样引起伤寒的?七、伤

34、寒杆菌怎样引起伤寒的?l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周身都有鞭毛,运动力强。该菌有一定的侵袭力,其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达到小肠后,可侵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并穿过上皮细胞层,侵入肠壁淋巴组织中,被巨噬细胞吞噬,尚在其中繁l殖,当繁殖到一定程度后,经胸导管入血,引起菌血症。l伤寒杆菌具有较强的内毒素,可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下降;心迷走神经兴奋,出现相对缓脉;以及各种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l典型的伤寒病病程较长,约34周。发病第1周,病人畏寒,体温开始升高,至第23周持续高热,并有肝脾肿大、玫瑰皮疹等体征,以及全身中毒症状。如无并发症,于第4周开始恢复。l怎样预防伤寒?

35、l病人和带菌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其排出的粪便如l污染水源、食物和环境而经口感染,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以及苍蝇引起传播。(伤寒玛丽)l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和降低伤寒发病率的关键性措施。l1充分发动群众,大搞爱国卫生运动,l2管好水源和粪便处理,及时清除垃圾,消灭苍蝇滋生地。l3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五要三不”。l4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期自发病日期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15天为止。l5对伤寒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医学观察35天。l6对病源携带者应及早发现,严格登记和管理。l7对易感人群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通常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l八、什么是霍乱?八、什么是霍乱

36、?l霍乱是由霍乱弧菌(O139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不但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也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1种。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l检测是预防和控制霍乱流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设置肠道病门诊,及时发现病人,尽早予以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应严密检疫5天,也可进行预防性服药。同时应加强以“三管一灭”为中心的综合性控制措施,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严格消毒处理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及排泄物。采取各种方法杀蛆灭蝇。对易感人群进行霍乱疫苗的预防接种,对缩短流行期限,减少急性病例,控制疾病流行有一定作用。l九、什么是鼠疫九、什

37、么是鼠疫l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烈性传染病,l主要通过染菌的鼠蚤传入人的皮肤引起腺鼠疫,也可经呼吸道传入发生肺鼠疫。均可发展成败血症,出现高热、寒战、出血倾向与休克等,病死率高。l鼠疫的传染源主要是野鼠和其他野生啮齿动物(如黄鼠属、旱獭属等),其主要传播途径如下:l1经鼠蚤传播:野鼠、家鼠之间的传播媒介主要是鼠蚤,当该蚤叮咬其他鼠或人时,鼠疫杆菌随之侵入而引起鼠或人的感染。l2经皮肤传播:鼠疫杆菌可经皮肤伤口或抓伤而从皮肤侵入人体。l3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肺鼠疫病人痰中的鼠疫杆l菌可借飞沫传播而引起肺鼠疫流行。l怎样预防和控制鼠疫的传播?l1)建立严格的疫情检测制度,在疫区中发现死鼠立即

38、报告、送检,对不明高烧、不明急死病人也应上报。l2)大力宣传教育,普及鼠防基本知识,认识鼠疫的危害。l作好灭蚤、杀鼠,消除鼠疫的带菌动物和传播媒介,是防3)治鼠疫的根本措施。l4)积极做好国际国内交通卫生检疫。l5)搞好预防接种,流行季节前对疫区居民进行鼠l疫疫苗的预防接种,每年1次;凡进入自然疫源地或疫区的人群也应普遍进行预防接种。l十、肺结核是怎样传播的十、肺结核是怎样传播的l肺结核的传播流行,有三条缺一不可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肺结核是通过空气-呼吸道传染的。主要有以下3条传染途径:l1飞沫传染:即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咳嗽、喷嚏、大笑、喊叫或唱歌时喷出大量的痰飞沫,在1米3米

39、内的接触者吸入这种带菌的飞沫,即可被感染。l2尘埃传染:排菌肺结核病人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痰中的结核菌与尘埃混在一起,飞扬在空气l中,健康人吸入肺内而被感染。l3接触传染:排菌肺结核病人的生活用品,如衣物、书报、被褥等都可能沾有一定数量的结核菌,健康人接触这些物品时,也可能吸入造成感染。l结核病的预防l肺结核是一种流行较广的慢性传染病,处理必须以预防为主。预防结核病的传播必须抓好三个环节。l1控制传染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尤其是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痰中结核菌在短期内减少,以至消失,几乎100%可治愈,因此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菌阳性者,并及时给l予合理的化疗是现代防

40、痨工作的中心环节。早期发现病人的方法是对以下人群及时进行x线胸片和细菌学检查:(1)慢性咳嗽,咯血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者;(2)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周围的接触者;(3)结素实验强阳性儿童的家庭成员;(4)厂矿工人尤其是矽肺患者;(5)定期对结核病较流行地区的人群进行胸部x线检查,可早期发现无症状病人。l2切断传染途经。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对菌阳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围的东西要加以消毒和适当处理,室内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时,患者用过的l食具应煮沸消毒1015分钟,被褥在烈日下暴晒46小时,痰盒便器可用5%10%来苏浸泡2小时,最好将痰吐在纸上烧掉或用20

41、%漂白粉溶液泡68小时。l3接种卡介苗,它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可维持510年,因而隔数年后对结素试验转阴者还需复种。接种对象是未受结核菌感染,结素试验阴性者,年龄越小越好,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注射,主要为新生儿和婴幼儿,中小学生和新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结素试验阴性者进行接种与复种,接种方法有皮内注射和皮上l划痕两种。卡介苗接种效果肯定,尤其是儿童包括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减少,但种卡介苗所产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对的,应重视其他预防措施。l如何控制肺结核病人的再传染?l结核病是由结核菌的传播而

42、进行传染的,怎样才能杀死结核杆菌呢?结核杆菌的抵抗力是比较强的,能耐受寒冷,即使冷到冰点,还不能杀灭它,甚至达到液体空气(即零下摄氏189度),那样的低温,它也能耐受几小时。结核杆菌在干燥状态下,也有耐热的适应力。但是结核杆菌不能耐受湿热,在潮湿的情况下,l95的温度下,只要1分钟就会死亡。因此结核杆菌耐寒冷、耐干热,但不能耐受湿热。l所以对于结核病人使用过的器皿,用具等耐热物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煮沸消毒,如食具、衣物、手帕、口罩可煮沸1015分钟,而书籍、棉被等用品的消毒不能用水煮沸,又应如何消毒呢?可在阳光下晒或用紫外线灯消毒,直射的日光、紫外线,也有杀结核杆菌的作用。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以及病人

43、使用过的物品,如果不宜加热消毒,又不宜日光照射消毒的,可用酒精消毒。许多化学物品,如来苏水、石灰水、碳酸、双氧水、碘酒、酒精、84消毒液等等,均能将结l核杆菌杀死,不过所需时间不同,有的需要几分钟,有的需要几小时。总之,对结核病人使用过的食具和生活用品要采取相应措施,坚持消毒,严格消毒,杜绝传染病的传播,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新的结核病人的产生。l肺结核病人有那些自觉症状?l肺结核按其临床特点分为5个类型,每个类型各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就其普遍症状来讲多表现为以下几种:l1)咳嗽、咳痰:根据病变的类型不同,咳出的痰量和性状也常不同。l2)发热:多为午后发热,傍晚或夜间下降。病人常感心胸烦闷,手脚心潮

44、热,面颊潮红。l3)胸痛:是肺结核病常见的症状之一。肺组织本身并无痛觉神经,只有病变波及到胸膜时才出现胸痛。l4)其它:全身乏力、盗汗、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失眠、心悸等,这些都是结核中毒症状的表现。l以上症状在肺结核病人中比较常见,有的病人还会出现咯血等症状。l大中专院校入学新生为什么需要接种卡介苗?l人的一生中有三个抗结核低峰期:婴幼儿期、青l春期和老年期。卡介苗为儿童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新生婴儿一出生就要接种。出生时未接种或接种未接种成功者,应予以补种。l青春期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脑力劳动强度大的重要时期,根据肺结核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多(少数院校出现流行或暴发流行)的实际情况,决定

45、对我市大中专院校入学新生进行卡介苗接种。l学校或集体生活环境中发现了肺结核病人应该怎么办?l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或集体生活环境中,人群多居住密集,接触密切。因此如有肺结核病l人发生,则易造成传染蔓延。一旦发现有肺结核病人,首先要让病人离开集体环境,及时进行隔离治疗。l在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人群中进行普遍X线检查或痰菌检查,凡是被查出者一定要及时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l对病人所居住的学生宿舍、教室及时通过紫外线灯、三氧电器进行空气照射消毒。l对已完成正规化疗,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医生同意恢复工作或学习的病人,除初期免除重体力活动、注意生活规律外,不必隔离。l十一、什么叫狂犬病?十一、什么叫狂犬病

46、?l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流于狗、狼、猫等哺乳动物,人被病兽咬伤、抓伤而患病。临床特点为高度兴奋、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极高。未经预防性免疫的人普遍易感。被狂犬咬、抓伤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伤口是否及时得到处理,是否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疫苗,患病动物或带毒动物唾液内的病毒含量,以及咬伤程度等。l发现狂犬病病人,应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方式进l行疫情报告。捕杀野犬,家犬必须进行登记及栓养,每年按规定接种兽用狂犬疫苗。发现狂犬应立即击毙,取脑组织送检并将尸体焚毁或深埋。一旦被狂犬、患狂犬病病人或其他动物咬伤、抓伤,

47、应及时妥善处理伤口并立即狂犬疫苗以降低本病发病率。l被狂犬病狗咬伤后怎样紧急处理伤口?l被狂犬病狗咬伤后,易得狂犬病,但若在咬伤后2小时内,及时搞好伤口的紧急处理,狂犬病的发病率就会明显降低。l狂犬病病毒,一般在日光、紫外线、福儿马林、升贡、强酸强碱等作用下,会很快被杀灭,所以紧急l处理可采取以下措施:l1咬伤后,伤口不易压迫止血和包扎缝合,应通过挤压或针刺伤口周围皮肤出血排毒,但若咬破大血管,则应及时止血以防引起大出血致人死亡。l2用25%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l3伤口冲洗后可迅速用75%的酒精涂擦。l4皮肤伤口大而深时,可用6568%的浓硝防大出血致人死亡。l应及时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并在5天内开始注射狂犬疫苗。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