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的主要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记的主要内容.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礼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与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与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那么。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表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与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
2、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说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构造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与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与译文那么广泛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易懂。选录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标题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较长,原那么上采用选文的首句作标题,注释中只说明选自某篇。 ?礼记?由多人撰写,采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
3、,编排也较零乱,后人采用归类方法进展研究。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梁启超那么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与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那么?少仪?等篇。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梁氏的归类划分,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
4、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讲解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与?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根底读物。?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礼记?反映思想理论性的集中在?礼运?礼器?学记?乐记?大学?中庸?儒行?等篇,还有借孔子的答
5、问而发挥儒家学说的篇章,如?曾子问?哀公问?表记?、?坊记?孔子闲居?仲尼燕居?等。在这些篇章中,可以看到孔子后学的不同派别思想观点的留存,包括有子游学派、子夏学派、曾子学派、子思学派、孟子学派、荀子学派等儒家内部的诸多派别。从中还可以看到有墨家、道家、农家、阴阳家等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渗透于其间。由此而反映出?礼记?辑成的时代是一个对儒家各派求同存异,对诸子百家加以融合吸收与改造的时代。?礼记?中的思想理论性内容深厚而丰富,它以礼乐为核心,涉及到政治、伦理、哲学、美学、教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思想学说。因此,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是不能不研究?礼记?中所包含的思想学说的。教育思想介绍了教
6、育目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的完善八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教学九原那么: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因材施教;教学三方法:讲解、问答、练习;学者有四失:或失那么多,或失那么寡,或失那么易,或失那么止。?礼记?之孝道思想是丰富而全面的,既论述了孝之起源、地位与作用,孝与忠、礼、政、教的关系等宏观理论问题,又有关于孝道本身的总体与个别义项与孝行的微观具体论述。据此,笔者认为,?礼记?在中国儒学开展史上,完成了孝道的理论创造并到达其顶峰。得出这样一种评价,就必然涉及如下问题
7、:?礼记?之孝道思想与?孝经?是何关系?讨论这一问题,首先要对两书的时代有个讨论,其次,要从对二者内容的比拟中探讨它们的关系。?礼记?成书于西汉,但其中各篇写作年代不尽一致,一般认为,?大学?中庸?为曾子、子思所作,所以,本文未把上述两篇作为论述之对象。除有些篇章作者、时代有定论外,?礼记?之绝大局部篇章皆为秦汉时期儒者所著,似乎亦成为定论。至于?孝经?的作者、年代,有多种说法,笔者同意为汉代儒者作品之说。由此,可以断言,?礼记?或早于或与?孝经?为同时代之作品。从内容上看,?孝经?雷同于?礼记?之处甚多,以致梁启超说?孝经?“书中文义皆极浅薄,置诸戴记四十九篇中,犹为下乘,虽不读可也。?经籍
8、解题及其读法?确实,从本文的上述论述中,我们大量可见?孝经?雷同于?礼记?之处。如:?孝经?:“以孝事君那么忠。?礼记祭义?:“事君不忠非孝也;?孝经?:“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礼记丧服四制?:“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礼记祭义?:“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孝矣。即使是?孝经?以五章专门论述的五等人之孝的思想,也可在?礼记?中看到其理论源头:“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大戴礼
9、记曾子本孝?任善:指君王之孝。三德即三老。汉代设“三老五更之位,以养老人,三老五更各一人,天子以父兄养之,因此说,君王之孝在于“任善不敢臣三德。当然,不可否认,?孝经?作为一篇专门论孝的文篇,较之?礼记?虽在理论建树上没有多少新的创造,但在系统性上、易于传播推广方面,要优于?礼记?。两者同列十三经,在历史上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过两者的影响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孝经?缺乏两千字,专题专论,加之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推广,影响面要大得多,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布衣庶民,均可能读到?孝经?,而?礼记?只能影响有一定儒学文化修养的读书人。但由于?孝经?无限制地将孝道泛化,又一开场即以“经立论,可能不屑于“形而下者谓之器之类细微末节吧,倒使孝的好多具体道德要求如本文中所述之“孝行局部疏于论述。总之,由?礼记?创造,而由?孝经?系统化的孝道理论问题与孝道的普遍原那么借?孝经?而得以广泛传播。而?礼记?中之孝行局部那么得之于如?二十四孝?三十六孝?弟子规?女儿经?等诸多童蒙与家训之书而予以流传,遂长期影响中国人的家庭生活礼仪与社会交往方式,成为礼仪之邦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不可低估?礼记?对中国孝道的形成、开展以及对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