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怀古迹其三导学案优质课.docx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77530400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怀古迹其三导学案优质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永怀古迹其三导学案优质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怀古迹其三导学案优质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怀古迹其三导学案优质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咏怀古迹?(其三)班级: 姓名: 编号: 【学习目标】1.学会围绕诗中关键词把握诗歌内容主旨的方法。2.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学习重难点】1. 品读诗句,理解内容,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重点2. 体会杜甫借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难点【评价任务】1.通过赏析诗中的词、句等,能分析出诗歌的内容及主旨。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2、。“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问题导学】1.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复述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2. 谁在“怨恨?其“怨恨的内容是什么?这种“怨恨到底是怎样造成的?3.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比照与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对诗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说一说这种“怨恨还有可能是谁的?为什么?【归

3、纳整理】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达标检测】1.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比照,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与睦作出巨大奉献的女子的歌颂。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阅读杜甫的?蜀相?,思考答复下面的问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

4、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咏史诗吟咏的对象是谁? 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概、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课堂反思】【相关链接】 关于作者、背景材料 见学习指导35页 解题:?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律组诗,

5、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课外延伸:关于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思念古迹来到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1构造: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思想感情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

6、,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展批评。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手法:用典、比照、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借古抒怀其三 教案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1注音 万壑h 赴f荆门 明妃fi 朔shu漠 青冢zhng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3解释词语 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

7、里,与夔州相近。 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与朔漠连在一起了。 省:读作sh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挖苦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空:徒然。 “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场,“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

8、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五、赏析诗歌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清楚怨恨曲中论。还清楚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

9、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衬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衬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衬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与死地的对照。这简

10、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与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与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气氛,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阔与沉重之感。具有大

11、巧假设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提醒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与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那么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与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

12、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时机,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清楚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那么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说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

13、。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外表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

14、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比照鲜明,对仗工稳。其三赏析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场,“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这是?咏怀古迹五首?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思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群山万壑赴荆门,

15、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设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此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那么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

16、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那么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衬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终究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与中心才

17、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与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与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与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

18、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假设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与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阔而沉重之感。“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

19、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思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千载琵琶作胡语,清楚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与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前面已经反

20、复说明,昭君的“怨思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思念乡土,思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与稳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与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话又回到本诗开头两句上了。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为什么不值

21、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呢?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土,处境与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土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土,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月夜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土的心情。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确实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

22、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与悲哀。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今巩义

23、市)。死于耒阳市。今耒阳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桥、杜陵书院等遗址,在杜甫遗址的根底上辟有杜甫公园。历代仅杜甫墓、杜公祠题咏多达六十余首,还有成都杜甫草堂。杜甫一生坎坷,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乱、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方“三吏与“

24、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与?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与?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其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假设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第 2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