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案范文(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教案范文(五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中历史教案范文(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教案的三维目标篇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理解他们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对他们的思想作简要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在分析和解读材料事例中加深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理解; 编演历史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配给学生在课前搜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
2、流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难点:如何理解思想家的哲学观点。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2023年的北京奥运会,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怀的一段骄傲而又温暖的记忆。当今世界唯一能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并能激起人们高涨热情的就是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当奥运圣火点燃,“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响彻云霄的时候,谁能不对古希腊人油然而生
3、敬意?这是古希腊人为世界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奥运的故乡希腊,去感受一下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 一、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情况:神、水、人。 先安排学生快速阅读教材21页的单元引言和22页的本课引言,思考并概括“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情况及人文主义起源发展的线索”,然后教师概述: 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 1、前6世纪之前,世界由神创造。 2、前6世纪,泰勒斯:“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3、前5世纪,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西方的“人文主义”的演变和发展: 起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学派; 发展: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成熟:17、1
4、8世纪启蒙运动。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智者学派 什么是智者学派?(概念)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原因和背景)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主张和影响) 1、“智者学派”的概念 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智者”。反对派认为他们巧言善辩、假冒智慧,称其为“诡辩学派”。 那么当时的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呢? 2、智者学派的出现背景 教案的三维目标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三提倡,三反对”等; (2)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
5、的主要含义;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4)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联系讲解,史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的能力,培养“论丛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 (2)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
6、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3)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和多元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谈话法,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表格1840年1912年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复习上节课内容,由此提问:以上各派的救国方案结局如何?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由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课讲授: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问题1:结合以下图片材料思考新文化运动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兴起的背景分别是什么?
7、师:多媒体展示三组老照片由学生归纳背景 生: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 政治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另一方面,窃国大盗袁世凯则加紧复辟帝制活动,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 思想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 师: 问提2:多媒体显示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兴起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主要阵地、活动基地) 生: (1)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
8、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2)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 (5)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此处介绍北大发展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师: 问题3:新文化运动开展后提出了哪些内容? 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师:提问: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为什么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中国? 生:德先生: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赛先生: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教师讲解:制度落后,即封建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阻碍社会进步、箝制思想、造
9、成中国的落伍等等。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历代封建统治者大搞封建迷信,给广大人民带上封建的精神枷锁,进行的精神奴役。) 教案的三维目标篇3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四提倡,四反对”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进步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 (2)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4)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探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基本
10、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联系讲解,史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的能力,培养“论丛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的,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全面评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图片北大钟声,20世纪初的
11、北大可以看见这样的画面,这些先生们都是校长蔡元培请来的,你认识谁? 当时的北京大学各种思想都占有一席之地,北大不仅包容了拖着长辫的旧学代表,更包容了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教师。正是后者,在百年前掀起了一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书写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场运动即新文化运动。 2新知介绍 一、新文化运动(19151921年):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起于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下限三说,一说1921年,一说1923年,一说1927年,笔者取1921年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般认为,1918年是其分水岭,前期是反对封建旧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后期是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
12、克思主义为主。 1、背景: (1)政治上: 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如1915年与日本正式签订民四条约,以二十一条为基础,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1916年,建立君主立宪制,反对者政治上有护国运动,思想上有新文化运动。 军阀割据混战: 1916年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裂,地方军阀崛起,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以上这种政治局面,外有侵略加剧,内有帝制复辟、军阀混战割据,中国的先进分子力图改变,寻找新的出路。 (2)经济上:民资进一步发展(“黄金时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教案的三维目标篇4 重点: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
13、义 难点: 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形势的矛盾;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成功的原因 教学手段: 利用地图、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时代特征,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如洪水般向世界涌来。 二、俄国1861年改革: 一组同学演示:“俄国农奴贫穷的生活” 主要表现大批农奴被农奴主束缚在土地上,过着贫困生活,没有自由,随时被打受虐,甚至降为奴隶。而农奴主却过着奢侈的生活,为牟取暴利,他们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欧洲。导致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原料、市场和资金无法
14、解决,远远落后于西欧。并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分析农奴制这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二组同学演示:“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 主要表现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一名学生演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上台讲话:“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引导学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原因,投影显示改革内容。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废除农奴制“是一次对农奴的合法掠夺?”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和有关资料。组织学生探讨、评价改革的性质、作用及不彻底性。 本目小结提问:为何在封建制度最顽固的俄国会出现自上
15、而下的改革,并且取得成功? 强调俄国改革的力量大于封建势力。 三、美国内战: 三组同学演示:“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出示“美国领土扩张”地图。 主要表现美国自独立后,制定的对外扩张领土的政策、扩张的手段、结果。 播放录像:“西进运动”片断,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 四组同学演示:“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 突出表现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间的矛盾。 北方的资本家因为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原料、国内统一的市场而无法开工。 南方的种植园主一面在种植园中驱赶成批的奴隶劳动,一面与英国资本家大谈生意,竭力把棉花等原料大量运往英国,并从英国大批进口廉价工业品。 本目为难点,学
16、生不易理解透彻,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先讲明两种经济形式的性质、矛盾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南北双方的矛盾及矛盾产生的焦点,再进一步分析这些矛盾对美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最后简介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两大阶级斗争的深入,结合教材两段资料探讨林肯上台与美国内战爆发的关系。 简介林肯生平,一名学生演示林肯演说的片断:“选票比子弹更有力量”、“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五组同学利用自制地图讲解内战经过,包括内战爆发、初期北方失利、联邦政府颁布革命措施扭转战局、转折战役、南方投降等过程。 探讨两个法令在战争中的作用。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从战争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分析美国内战的
17、历史意义,并客观地评价林肯其人。 四、小结 小结提问:为何资本主义的美国要用革命的方式取得成功? 强调交战双方同是资产阶级,实力相当。 小结全课:通过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对比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有何异同。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从目的、方式、内容、作用去思考。 第二课时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课前发放本节预习提纲,由学生填写相关内容。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过程、特点和历史意义。课上展开充分讨论,探讨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一、导入 提问: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哪些国家加入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大潮? 二、德意志统一: 六组同学演示:“德意志统一” 利用新闻播报形式
18、列举统一前德意志的政治、经济状况。 思考:“德意志的分裂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给德意志资产阶级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普鲁士完成统一的优势。 学生演示俾斯麦上台,发表演说,阐明“铁血政策”。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两个资料分析“铁血政策”的性质。 利用地图简介普鲁士王朝的三次统一战争。讨论俾斯麦的统一策略对战争的作用,注意普法战争后期性质的变化。 最后分析统一的历史意义,探讨德国的强大日后对欧洲、对世界的影响。 小结提问: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中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三、意大利统一: 七组同学演示:“意大利统一” 展示14、15世纪意大利经济的发展,文艺
19、复兴时文化的繁荣。对比19世纪中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探讨意大利在历史进程中落后原因。 最后由学生归纳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条件、统一的进程、特点和历史意义。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统一的特点、加富尔和加里波第在统一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四、小结全课: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第三课时日本明治维新 一、导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冲垮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飞,同时也震撼着古老的亚洲。 二、日本明治维新: 八组同学演示“日本明治维新” 结合地图,展示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封建幕府统治的腐朽,经济发展的落后,人民起义不断,西方列强的入侵。 引导学生分析,内忧外患
20、下,封建的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注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帮助学生弄清封建领主经济的概念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几股新生力量。引导学生把握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来源,简介武装倒幕的过程。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结合教材内容先由学生归纳改革的内容,再结合本目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过学生思考,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背景、力量对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 最后,关于明治
21、维新的意义,首先应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然后再适当地讲述它的消极影响;分析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结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成功了,但由于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日本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很快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中,给日本乃至亚洲历史投下了阴影。 讨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教案的三维目标篇5 1.掌
22、握“世袭制”“公天下”“家天下”“牧野之战”等历史概念。 2.掌握夏启、夏桀、商汤、盘庚、商纣、周文王、周武王等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 3.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1.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2.西周的分封制。 3.夏、商、周的更替。 分封制。 你知道我国最早的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吗?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20页“夏朝的兴衰”一目的内容,回答: 模仿上面的知识结构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21-23页“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子目的内容,找出子目包含的知识点,并列出其知识结构: (
23、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你一定看过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剧中的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广大的英雄,他们帮助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你认为历武王伐纣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说说你的理由. 2.思考一下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用什么办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 填表: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 夏 商 西周 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2.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商
24、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 3.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待的贤明君主是() 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4.“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 A.国人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实行分封制D.盘庚迁都 5.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商汤 B.商纣 C.周文王 D.周武王 6.禅让制的依据是() A.财产 B.武力 C.德才 D.门第 7.说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 B.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C.国王居住在宽大、宏伟的宫殿里 D.国王暴虐无道,统治黑暗 8.下列事件中,距今4000年左右的是()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盘庚迁殷 第 20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