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油画家孙滋溪访谈录3323.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748466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色经典——油画家孙滋溪访谈录33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色经典——油画家孙滋溪访谈录33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经典——油画家孙滋溪访谈录3323.pdf(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红色经典油画家孙滋溪访谈录 孙滋澳在家中接受杜少虎采访杜少虎(以下简称杜):您在!964 年创作的油画作品 天安门前已由中国美术馆收藏,该作当时在国内产生极大影响。您能否就这件作品谈谈当时的创作情况?孙滋溪以下简称孙):天安门前是我为建国十五周年画的一幅献礼作品,取材于日常生活。当时我住的地方离天安门很近,常去天安门前散步,总看到一些面带风尘,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排队等候拍照留影。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不仅因为这里是著名的古迹,还因为它已成为新中国的象征。我觉得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便想以它为题材画一幅民的心愿。杜:从这幅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时代精神,感受到您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作品构图的时称性、造型的正面化、色彩的平涂化和象征性等特征特别引人注目。您为什么这样画?孙: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受过民间美术的熏陶,对家乡的年画、剪纸、民间玩具、皮影及庙里的壁画和泥塑都有浓厚的兴趣。1958 年我曾画过年画,对年画的表达方式情有独钟。民间有很多装饰都是对称的格局,这些对我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时的主导潮流是“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