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技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技巧.pptx(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本方法一、结合出处、语境,整体把握语段含意。二、分清语段大致层次,各个击破。三、易处入手,由易及难,以点带面。四、用翻译的方式验证文意是否合理、通顺。第1页/共43页基本技巧一、确定陈述主体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闲无疑之主哉?(苏轼范增论)第2页/共43页基本技巧一、确定陈述主体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
2、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苏轼范增论)第3页/共43页翻译: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
3、有疑的君主呢?第4页/共43页基本技巧一、确定陈述主体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5页/共43页基本技巧一、确定陈述主体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6
4、页/共43页翻译:张仪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天下诸侯,他曾经在楚国相国手下做事,后来楚国相国丢了一块玉璧,其他人认为张仪生活贫穷,品德低下,认为一定是他偷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抓起来,打了他几百棍,张仪始终不承认,最后只好把他放了。张仪的妻子说,“哎,要是你不读书,到处游说诸侯,怎么会受到这样的羞辱?”张仪对妻子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他的妻子说,“舌头还在。”张仪说,“那就够了!”第7页/共43页基本技巧二、梳理句间关系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第8页/共43页基本技巧二、梳理句间关系 老而无妻
5、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第9页/共43页翻译:年老的男人没有妻子的叫“鳏”(鳏夫),年老的女人没有丈夫的叫“寡”(寡妇),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幼年死去父亲的叫“孤”(孤儿孤女)。这四种人是世界上穷苦而无依靠的人。文王实行仁政,一定最先考虑到他们。第10页/共43页基本技巧二、梳理句间关系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李贽童心说)第11页/共43页基本技巧二、梳理句间关系 夫
6、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李贽童心说)第12页/共43页翻译:童心,实质上是真心,如果认为不该有童心,就是以为不该有真心。所谓童心,其实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的人格。第13页/共43页基本技巧三、利用整齐句式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唯卿最贤,然有人言卿之非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膏滋生万物农夫喜
7、其润泽行者恶其泥泞秋月如镜普照四方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辉光。天地之大,人犹憾焉,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和众口是非,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受戮,父听子遭诛,夫妇听之离,朋友听之绝,亲戚听之疏,乡邻听之别。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谁人面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太宗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贞观政要)第14页/共43页基本技巧三、利用整齐句式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唯卿最贤,然有人言卿之非者,何也?”敬宗对曰:“春雨如膏/滋生万物/农夫喜其润泽/行者恶其泥泞/秋月如镜/普照四方/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辉光。天地之大,人犹憾焉,何况臣乎?臣无肥羊
8、美酒以调和众口是非,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受戮,父听子遭诛,夫妇听之离,朋友听之绝,亲戚听之疏,乡邻听之别。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谁人面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太宗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贞观政要)第15页/共43页翻译:唐太宗问许敬宗说:“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许敬宗回答说:“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无所不能的上天
9、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亲人听到谗言,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哪个人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的!”第16页/共43页基本技巧三、利用整齐句式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人咸知饰其面而莫修其心惑矣。夫
10、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班昭女诫)第17页/共43页基本技巧三、利用整齐句式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人咸知饰其面/而莫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班昭女诫)第18页/共43页翻译:心就像头和脸一样,需 要认真修饰。脸一天不修饰,就会让尘垢弄脏;心一天不修善,就会窜入邪恶的念头。人们都知道修饰自己的面孔,却不知道修养自己的善心,糊涂啊。脸面不修饰,愚人说 他丑,心性不修炼,贤人说他恶。愚人说他丑,还可以接受;贤
11、人说他恶,他哪里还有容身之地呢?第19页/共43页基本技巧四、利用固定结构 固定词组: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孰若、至于、足以、何以、于是、然则、是以、是故等 固定句式:者也、为所、见于、何之有、如何、不亦乎、何(以)为、无乃乎、可得欤、况乎、孰与乎、安哉等 第20页/共43页基本技巧四、利用固定结构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第21页/共43页基本技巧四、利用固定结构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12、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第22页/共43页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第23页/共43页基本技巧四、利用固定结构 昔晋历公兵横行天下而无所绻,威服四方而无所诎,淫侈无度,暴虐万民,内无辅拂之臣,外无诸侯之助。明年出游,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三月而死。夫战胜攻取地广而名尊此天下之所愿也然而终于身死国亡此所谓益之而损者也。(淮南
13、子人间训)第24页/共43页基本技巧四、利用固定结构 昔晋历公兵横行天下而无所绻,威服四方而无所诎,淫侈无度,暴虐万民,内无辅拂之臣,外无诸侯之助。明年出游,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三月而死。夫战胜攻取/地广而名尊/此天下之所愿也/然而终于身死国亡/此所谓益之而损者也。(淮南子人间训)第25页/共43页基本技巧五、利用对话标志 标志词:曰、云、言、白、道、谓、问、对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世说新语)第26页/共43页基本技巧五、利用
14、对话标志 标志词:曰、云、言、白、道、谓、问、对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世说新语)第27页/共43页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名。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有汗,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有汗?”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钟会脸上没出汗,文帝又问:“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战战栗栗,汗不敢出。”第28页/共43页基本技巧六、利用
15、虚词标志 句首:夫、其、惟、盖、盍、凡、窃、请 句首:苟、于是、然而、且夫、无论、至于、至若、是以、是故、继而、然则;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 句尾:乎、哉、也、兮、耶、矣、耳、欤、焉、而已 句中:而、于、以、与第29页/共43页基本技巧六、利用虚词标志 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舁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刘基郁离子)第30页/共43页基本技巧六、利用虚词标志 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舁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刘基郁离子)第31页/共43页翻译:有个人用笼子养了一只猿猴,已
16、经十年了,心里十分怜悯,就把它放了。没过两夜,那只猿猴又回来了。养猴人心里想:大概是送的不够远吧!就派人抬着猴笼,一直送到深山,把它放进了山谷里。这只猿猴由于长期生活在笼子里,忘记了在野外寻找食物的习性,终于因为没本领得到食物,悲哀地鸣叫着死掉了。第32页/共43页基本技巧六、利用虚词标志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第33页/共43页基本技巧六、利用虚词标志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第34页/共43页翻译: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
17、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为了以后可以再有挽回的余地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第35页/共43页基本技巧六、利用虚词标志 鲁哀公弃国而走齐。齐侯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鲁哀公曰:“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爱而不近也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是犹秋蓬恶于根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矣。”(说苑敬慎)第36页/共43页基本技巧六、利用虚词标志 鲁哀公弃国而走齐。齐侯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鲁哀公曰:“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
18、臣爱而不近也/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是犹秋蓬恶于根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矣。”(说苑敬慎)第37页/共43页翻译:鲁昭公离开自己的国家逃到齐国,齐公问:“你还这么年轻,为什么这么早就放弃自己的国家?何至如此啊?”昭公回答说:“我小的时候,身边人都溺爱我,什么事都不让我做;我要有什么想法,周围很多人就会阻止我,使得我的理想不能实施;成年后内无主事人,外无辅政者,辅佐帮忙的能人没有一个,讨好献媚的一大帮。就像秋天的莲蓬,孤零零的立在那里,没有根基。只要秋风一吹,就连根倒了。”第38页/共43页基本技巧六、利用虚词标志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行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
19、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第39页/共43页基本技巧六、利用虚词标志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行/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第40页/共43页翻译:苏辙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第41页/共43页欢迎指导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第42页/共43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3页/共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