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为自己减压.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7419767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为自己减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学会为自己减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会为自己减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为自己减压.ppt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压力的由来 心理压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最普遍的心理体验。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的人生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坎坷挫折时有发生。压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将带来压力感受的、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的事件或环境称为压力源。它可能存在于人本身,也可能存在于环境中。心理学家认为,压力源有五种类型:第1页/共39页躯体压力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进行直接刺激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以及各种各样的躯体疾病等。这类刺激是引起躯体性生理压力和产生压力性生理反应的主要原因。第2页/共39页心理压力1.个人想法。法国作家雨果说:“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例如当你在安静的书

2、房看书时,忽然听到走廊里响起脚步声,如果认为可能是坏人要入室抢劫,就会使你恐惧、惊慌;如果认为可能是亲友登门拜访,就会使人轻松偷快。2.紧张性信息。一位哲学家说,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惯于负向思考的人,头脑中常会出现消极的、否定的想法,其中包含着许多歪曲的见解,从而给自己造成许多无谓的压力。如果过分夸大压力的威胁,就会制造一种自我验证的预言:我应付不了,我会失败。第3页/共39页社会压力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作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1.个人生活事件。个人生活事件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压力。(参见下表)2.社会矛盾。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当国家或地

3、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时,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最为严重。过重的学习压力、复杂的社会关系、激烈的竞争环境等,都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第4页/共39页性别压力许多中、青年女性在这一人生阶段经历女儿、妻子、母亲等多重角色相互重叠,加上职业困惑、工作上的倦怠或不安全感等,使这部分女性容易面临更大的精神压力。此外,“社会支持源”通常是减少人们压力感的重要来源,而未婚者缺乏“向配偶倾诉工作、人际上的不满或困惑”这种最常用的减压方法的客观条件,而与长辈间的代沟以及不想让父母担心等想法,又让他们更多地将压力感埋于心底。第5页/共39页环境压力严重的环境污染、重大

4、自然灾害性事件及车祸等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第6页/共39页压力过大危害健康 从压力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来分析,人们承受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思维敏捷,促发或增强一些正向的行为反应,如寻求他人支持、学习处理压力的技巧,从而增强工作动力和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例如学生考试、运动员参赛,在适度的竞争压力下容易比平时出成绩。第7页/共39页压力还可能使机体免疫力不降增强。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某些类型的压力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疾病抵抗力。低水平的压力可能使人体产生帮助我们应对各种挑战的激素,一些外表看起来不好的事情可能给人带来好处。人类进化的结果是赋予我们通过压力反应来处

5、理所遇到的各种事情。但有时压力也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第8页/共39页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精神、神经疾患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所占的比例,将从上世纪90年代的14.2%上升到2020年的15.5%,将占中国疾病总经济负担的第一位。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断言,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进入心理疾病的时代。第9页/共39页当人们面临过大压力时,通常会出现: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分成三个阶段:第10页/共39页第一阶段:警觉反应。由于刺激突然出现而产生情绪紧张和注意力提高,体温与

6、血压下降,肾上腺分泌增加,进入应激状态。第二阶段:抗拒阶段。如果压力继续存在,身体即进入抗拒阶段,企图对身体上任何受损的部分加以维护复原,因而产生大量调节身体的激素。第11页/共39页第三阶段:衰竭阶段。若压力存在太久,应付压力的精力耗尽,身体各功能会突然缓慢下来,适应能力丧失,常出现疲劳、头痛、胸闷等。临床心理学家发现,溃疡病的主要起因就是心理压力。癌症和心脏病的发作也与心理压力有着密切关系。可见,心理压力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广泛的。第12页/共39页心理反应过度的压力会带来负面反应,出现消极的情绪,如忧虑、焦躁、愤怒、沮丧、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悲观失望、抑郁等,表现出消极被动。心理

7、学研究还表明,过度的压力会影响智能,使人思维狭窄、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压力越大,认知效能越差。个体在压力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存在很大差异,这取决于个体对压力的知觉和解释以及处理压力的能力。第13页/共39页行为反应直接反应指直接面对引起紧张的刺激时,为了消除刺激源而做出的反应。例如路遇歹徒,或与其搏斗,或逃避。间接反应指借助某些物质(如饮酒)暂时减轻与压力体验有关的苦恼。压力过大过久,会引发不良适应的行为反应,如谈话结巴、动作刻板、过度进食、攻击行为和失眠等。第14页/共39页减轻压力走出误区 误区1:自伤减压常见的自伤现象有酗酒、抽烟、服药(甚至吸毒)、暴饮暴食、疯狂购物、伤害自己(如用头撞

8、墙)等。虽然酗酒、抽烟、服用镇静剂能够暂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紧张状态,但酗酒容易导致酒精中毒,抽烟带来的危害更是无穷,长期服用镇静剂容易形成药物依赖,失去个人尊严或引发其他疾病。第15页/共39页误区2:伤人减压 如使用家庭暴力,打骂老婆、孩子或向父母发脾气,或是牢骚满腹,与周围的人口角不断,甚至拳脚相向。上述减压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让自己更深地陷于压力的漩涡中。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相信“各人头上一片天”,处在逆境中,正是培养自己坚强意志的好时机。如能稳定情绪,冷静分析失败的原因,发掘有利因素,就能战胜自我,避免心理疾患,把失败和不幸当做催

9、人奋进的动力,逐渐迈上幸福和成功的阶梯。第16页/共39页抗压能力自测 1.是否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是否 2.你的兴趣是否广泛?是否 3.是否经常与亲朋好友在一起聚会?是否 4.体重是否在标准体重上下2.5公斤内?是否 5.能否每周参加3次以上的放松活动?是否 6.每周是否从事30分钟以上运动?否活动一次活动二次活动三次。7.每周至少自己做一次有益健康、营养平衡的晚餐吗?是否 8.一周内是否有过确实使你高兴的事?否一次二次三次 9.家里是否有一个使你感到舒适、放松或可以静处的环境?是否 10.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掌握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技巧?是否 11.是否每天抽烟?否抽一包抽二包抽三包 12.你

10、需要用药物或酒类帮助入睡吗?否每周使用一次每周使用二次每周使用三次 13.白天是否用药或酒类减轻焦虑或使自己镇静?否每周使用一次每周使用二次每周使用三次 14.你是否有将办公室内的工作带回家晚上做的习惯?否每周一次每周二次每周三次第17页/共39页以上测评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所得分值的意义为:50分以下对付心理压力的能力差,建议做一次心理咨询。5070分能够对付一般的心理压力。71115分对付心理压力的能力比较强。115分以上对付心理压力的能力相当强。第18页/共39页怎样有效减压 1.目标实际一个人的志向至关重要,否则就像一艘航行的船没有方向。但如果个人理想和现实发生了矛盾,就要主动使理想目标

11、与实际目标和谐一致。2.管理时间压力的产生常常与紧迫感相生相伴。祛除紧迫感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管理时间。其关键是学会在进行时间安排时,把重要的但不紧急的事放到首位去做。第19页/共39页3.做好今天的事压力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突出表现在对明天和将来担心。因此应付压力,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眼下的事,而不是去顾虑明天和将来。第20页/共39页4.提升能力 在对两组跳伞者的压力状况进行调查比较时发现,有过100次跳伞经验的人不但恐惧感小,而且会自觉地控制情绪;而无经验的人在整个跳伞过程中恐惧感很强,且越接近起跳越恐惧。同样,一帆风顺的人一旦遇到打击就会惊慌失措;而经历坎坷的人即使遇到同样的打击,也不会

12、引起重大伤害。可见,提升能力、积累经验能增强人的抗压能力。第21页/共39页5.寻求帮助平时要积极改善人际关系,建立支持系统,特别是要加强与上级、下属及同事的沟通。在压力到来时,一定要寻求主管的协助,或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如与亲友倾诉交流或进行心理咨询。第22页/共39页6.写出烦恼美国心理协会十分推崇写作减压。这种写作(如写日记)的内容为生理、心理上的一切烦恼。它可以帮助你确定是什么刺激使你产生了压力感,并积极寻找应对压力的方式。心理学家做过测试,一组人专写压力和烦恼,另一组人员只写日常浅显的话题,每4天为一个周期。持续6个周期后,前一组人员的心态更积极,患病的人较少。第23页/共39页7.知

13、足常乐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与内心相连,与贫富无关。如果人活在世间,不断与人攀比物质生活等级,恐怕一辈子也过不上安静的日子。“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人们离内心的宁静也就不远了 第24页/共39页8.保持乐观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处理问题时会多出20%得到满意结果的几率。因为乐观的态度会平息由压力导致的紊乱情绪,使问题的解决趋于正确。“做不成又如何?”乐观的人常这样自问,以有效缓解压力。第25页/共39页9.劳逸结合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阅读、冥想、听音乐、处理家务、进行体力劳动;与他人共享时光,交谈、倾诉;利用假日郊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选

14、择适宜的运动进行体能锻炼交替应用自己所喜爱的方式管理情绪和压力并养成习惯。如果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平时注意利用两三分钟时间放松全身肌肉,让双臂自然垂下,然后停止各种想象,缓慢有节奏地深呼吸。这种小憩也可以增加人的精力和耐力,帮助你克服由压力引起的疲劳。第26页/共39页10.捏球解郁美国有一种“排忧网球”,这种网球便于随身携带。当男性白领感觉压力过大需要宣泄时,可以偷偷地把排忧网球捏一捏。这显然要比掐同事的脖子、在大家目瞪口呆之下歇斯底里地捶桌子好得多。第27页/共39页你问我答 问我在广告公司工作。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按要求完成任务谈何容易。有时无形的压力使我心慌、气短,但检查身体却没发现

15、器质性病变。请问,我该怎么办?第28页/共39页答 您目前处于一种慢性应激引起的焦虑状态,如同车辆超载。您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疲劳驾驶”,审视一下自己的“发动机”,要么设法提高功率;要么放手,把超载的部分转让他人。或者干脆换一辆车。您目前的状况是压力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应,是躯体对外界慢性不良刺激发出的信号,提醒你已经超负荷了,需要处理工作与健康的关系:要么设法提高应对能力,要么放弃自己不能承受的那一部分,两者能够兼顾最好。第29页/共39页问我姐姐家里上有小下有老,老公还经常出差。最近她总头痛,睡眠也差,吃饭也不香,有时她说真想睡过去就再别醒了。怎样才能帮助她增强信心呢?答 人到中年,进退维谷。

16、你姐姐这个年龄段的人压力的确比较大,她需要调动一下家庭内部的资源,比如与爱人沟通,寻求援助,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适当降低对自己的角色要求,每天给自己留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第30页/共39页问我有个同事本来工作很出色,可从去年妻子病故后,他始终没有从悲痛中缓过来。请问怎样帮助他从悲痛中走出来?答丧偶期间出现抑郁情绪较常见,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个性不同而有差异。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丧偶者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及房间布置,以免睹物思人,强化对亡者的回忆。如果抑郁情绪明显,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悲伤处理或药物治疗。第31页/共39页问我老公最近下岗了,他一天到晚唉声叹气,烦躁不安,还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可

17、是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他心脏正常。请问,我该怎样帮助他?答男人需要崇拜,恰如女人需要疼惜。男人在职场受挫则失去了被崇拜的资本,此时一个病人的角色可以让他逃离现实的窘境。所以,他希望自己“生病”。此时您需要给他充分的理解、尊重和积极的期待。等他伤愈后自然会重整旗鼓。第32页/共39页问我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工作特别忙,经常熬夜和应酬,有时连家都回不了。虽然他不说,但我发现他有时头痛、浑身乏力,还跟妈妈大发脾气。我很担心父亲的身体,请问,有什么方法能让他好过些?答如果工作压力大到影响身体健康和家庭和谐,就需要积极干预了。你父亲如能适度授权,把任务分配给下属,做个“将将”而不是“将兵”的老总,就会

18、轻松许多。也就是说不做“超人”或“管家”,而是做抓大放小的统帅。第33页/共39页问我儿子在一所名牌大学上二年级,最近他们班上一名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同学突然自杀了,这件事对儿子的震动很大。问儿子同学自杀的原因,他说可能是不想这样累下去。我该怎样帮助儿子摆脱心理阴影?答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杀是一种自私、怯懦的行为。因为自杀者一了百了,却把痛苦留给了亲人。告诉儿子,面对人生的困境,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积极地进取,勇敢地尝试,才有希望打开局面。第34页/共39页问我妈妈是媒体工作者,本来性情开朗、温和,最近开始怀疑我爸有外遇,老是发脾气,还爱哭。有人说我妈是闹更年期,是这样吗?答建议你母亲到医院检查一下

19、,不排除她正处于更年期。这个时期的女性容易出现情绪不稳、敏感多疑,你和你父亲需要给予理解和关心。特别是你父亲,要多和她交流,常相知,不相疑。第35页/共39页问我父亲最近被查出患有肺癌,我们该不该告诉他?答向患者传递坏消息需要一些技巧。如果你父亲比较乐观、理性,可以逐渐向他透露诊断结果,以便他积极配合治疗。如果他比较内向、胆小,介绍病情就要委婉、含蓄,对疾病的名称应说得模糊些。第36页/共39页专家档案 杨甫德北京回龙观医院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临床精神药理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精神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编委等。长期从事精神病学临床、科研、教学及医疗管理工作,主攻方向是精神药理学及药物遗传学,发表论著及综述100余篇。曾获多项科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第37页/共39页卞清涛北京回龙观医院一科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因与临床,著作10部,论文20余篇,获院级科研三等奖两次,“农村地区综合医院诊治的自杀未遂病人的特征研究”被评为第四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被评为2006年度北京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和2006年度北京地区百名优秀青年医师。第38页/共3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9页/共3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