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7739591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与能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与能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与能量.ppt(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

2、反应,碳、一氧化碳、氢气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碳、一氧化碳、氢气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知识回顾知识回顾反应物的总能量高反应物的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高放放热热反反应应吸吸热热反反应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生成物的总能量低反应物的总能量低反应物的总能量低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放出的热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吸收的热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贮存”或或“释放释放”的过程的过程一、焓变、反应热

3、一、焓变、反应热 1.1.定义: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放出或吸收的 热量,热量,通常叫做通常叫做反应热。反应热。2.2.符号:符号:用用H 表示表示。3.3.单位:单位:一般采用一般采用 kJ/mol 4.4.测量:测量:许多反应可直接测量许多反应可直接测量5.5.研究对象:恒定压强研究对象:恒定压强下,在下,在敞开容器敞开容器中中发生的发生的反应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热量。恒压条件下,反应热等于焓变。恒压条件下,反应热等于焓变。6.6.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反应热产生的原因:H2+Cl2=2HCl点燃点燃+H H H HClClClCl键键断裂断裂键键

4、断裂断裂吸收吸收436436kJ/mol 吸收吸收243243kJ/mol 能能 量量 能能 量量+HCl HCl键键 形成形成键键 形成形成能能 量量 能能 量量 放出放出431431kJ/mol 放出放出431431kJ/mol H2+Cl2=2HCl点燃点燃 成键成键释放释放能量:能量:431431kJ/mol 2mol=862kJ断键断键吸收吸收能量:能量:436436kJ+243kJ=679kJ因:因:成键释放能量成键释放能量断键吸收断键吸收能量能量所以:所以:反应最终放热反应最终放热。实验测得的该反应的反应热为实验测得的该反应的反应热为184.6kJ/mol。放出热量:放出热量:8

5、62kJ-679kJ=183kJ。6.6.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旧键(反应物反应物)断裂断裂,新键新键(生成物生成物)形成形成的过程。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在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吸收能量;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时,新化学键形当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时,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成时,又要释放能量。断键断键 吸热吸热成键成键 放热放热释放的总能量与吸收的总能量的差值就释放的总能量与吸收的总能量的差值就是此反应的反应热。是此反应的反应热。1.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

6、还是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降低?2.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降低?3.规定放热反应的规定放热反应的H 为为“”,是站在谁的角度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体系还是环境?放热反应中放热反应中体系体系环境环境思考思考:降降 低低 升升 高高 体体 系系反应放出热量使体系能量降低:反应放出热量使体系能量降低:当当H为为“”或或H0 时,为吸热反应时,为吸热反应7.7.反应热的表示:反应热的表示: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能能量量H0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H=E(生成物总生成物总能量能量)E(反应反应物总物总能量能量)A 反应过程反应

7、过程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能能量量生成物生成物B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反应物反应物能能量量C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能能量量D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能能量量下列各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中,表示正反应是吸是吸热反反应的是的是 A1molH2 与与 1molCl2 反应生成反应生成2molHCl释放出释放出184.6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的热量,则该反应的H1=-184.6kJ/mol2molH2 与与 2molCl2 反应生成反应生成4molHCl 时的时的反应热是否为反应热是否为184.6kJ/mol?1molC与与 1mol水蒸气水蒸气反应生成反应生成1mo

8、lCO和和1molH2,需要吸收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的热量,则该反应的则该反应的H2=+131.5kJ/mol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 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大小D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2 2、反应、反应C(C(石墨石墨)C()C(金刚

9、石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由此可知A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 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C 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CDAB3、吸热反应一定是()A、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B、释放能量C、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D、储存能量4、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能量一定高于M B、Y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 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5、对于一个放热反应,已知产物的总能量为

10、70KJ,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可能是()A、20KJ B、30KJ C、70KJ D、80KJ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都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反都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反应热应热 7.7.反应热的类型:反应热的类型: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中和反应中和反应C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DBa(OH)28H2O与与NH4Cl反应反应C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AH2O(g)=H2O(l)放出44 kJ热量BH0的化学反应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D下列

11、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变化B反应放热时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反应吸热时,HH1 BH1H2CH1H2 D无法确定B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出241.8 kJ的热量,1 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出2.45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g)1/2O2(g)=H2O(l)H285.9 kJmol1BH2(g)1/2O2(g)=H2O(l)H241.8 kJmol1CH2(g)1/2O2(g)=H2O(l)H285.9 kJmol1DH2(g)1/2O2(g)=H2O(g)H

12、241.8 kJmol1A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1。根据下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已知断开1 mol 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kJ,断开1 mol HN键吸收的能量为391 kJ,根据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4 kJmol1,则断开1 mol NN键吸收的能量是()A431 kJmol1 B945.6 kJmol1C649 kJmol1 D869 kJmol1B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l)H2(abc)kJmol1BN2(g)3H2(g)=2NH3(g)H2(ba)kJmol1C.N2(g)H2(g)=NH3(l)H(bca)kJmol1D.N2(g)H2(g)=NH3(g)H(ab)kJmol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