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托物言志诗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7735658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托物言志诗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托物言志诗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托物言志诗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托物言志诗专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之托物言志诗专练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届高考考点:高考古诗词题材之托物言志诗解析与增分专练 考点: 1.(南宋)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2.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3.(南宋)刘克庄落梅 4.陆游老马行 5.凌云翰蝶恋花.杏庄为莫景行题 6.刘长卿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 7.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考点解读】 一、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托物言志诗有三种:一是借物以自况,表达自己的志向节操、理想追求、经

2、历处境,这样的咏物诗均是托物言志;二是借物表达对他人他事的看法,是借物抒怀;三是借物来说明一个道理,是借物寓理。 常见 标题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常见 意象咏物诗的对象一般是单纯的某物(松竹梅兰、虫鱼鸟兽),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常见 情感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常用 技法从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

3、烘托。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语言 特点含蓄隐喻 二、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骆宾王咏蝉中的“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 示例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示例】沈:同“沉”。绿蚁: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解析

4、】这是一道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特征的题目,注意从对梅花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中进行总结,答题时先答出特征,然后结合词句进行具体的分析。 【答案】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冰清玉洁。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 三、比兴 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作用是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诗句既以关雎鸟鸣叫求偶来比喻男子对女子的爱慕追求,又能自然引出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四、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

5、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用于“咏物诗”,诗中的物象一般只有一个,所托之物既是作者的气节、志趣、理想的化身,也是作品主旨的载体。 如:“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蕴涵的真理,即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考题对接】 一、(南宋)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梅花引.荆溪阻雪 (南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

6、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释】南宋灭亡后,词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本词作于该时期。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_、_以及设问、反问等手法,借白鸥所问所见,委婉表达愁情,想象奇特,意境新奇。 2有人说,“都道”一句“新意尽出”,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该评论的理解。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白鸥问我泊孤舟”起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引出孤舟受阻的题意。 B“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以问句形式,直接回答了“是身留,是心留”的问题。 C“花外楼,柳下舟”回忆和故友同游的情景,与眼前冷清凄寒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D词

7、中“旧游”梦也”等词语的重叠使用,使作品表达的情感回环跌宕,读来韵味十足。 4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词中“我”的形象。 5.全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 6.寒梅傲雪一向被人们称颂,但词人却说“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你认为词人的愁绪有哪些? 7.词人是“身留”还是“心留”,为什么?(3分) 8.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3分) 9.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10.赏析“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的诗句,说说作者为何而愁?。(4分) 一、(南宋)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答案】 1拟人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 【解析】“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8、”“心留”指乐意羁留,“身留”是出于被迫。途中遇雪,不能航行,泊舟岸边,自然不是“心留”。词人起笔突兀,设置问题,出示幻象以虚写实。他落笔不写风雪和溪流,而写泊舟经过,立意较为翻新,下面继续让白鸥发问:“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使用反问,“锁眉头”以形示情。白鸥是词人寄托心情的意象。问者之意,借白鸥说出,婉深而鲜明。此谓托物言人也。作者阻雪的心情通过白鸥表达的,但白鹭的心情也和作者恰恰相反,白鹭也非作者化身。白鹭惯于生活在风雪之中,激流之上。而作者却是迫于“身留”。作者描写白鸥,是深化意境。“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由舟内到舟外,逐次展示境况的寒冷凄清。傍晚时分,冷风拍打着帘

9、幕,把灯火撩拨得跳荡不已,光晕连同我的影子,都在摇曳着。孤独冷清的境地,情不自禁地想起昔日的游伴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1)运用拟人、衬托(或“映衬”)手法,借写傲雪之梅也禁受不住大雪,像诗人一样沉浸在愁苦中,从而含蓄道出雪之大,愁之浓,富有新意。 (2)巧妙地照应题目中“阻雪”二字,回应“阻雪”事实;又以梅暗寓(象征)了自己的高洁情怀。 【解析】“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结尾表明,词人陷入了深沉的愁思。直到终篇,才画龙点睛地道破了“愁”和“雪”。明明是作者主人公在愁思,他却凭空拈出一个“都道”来,假托别人来说。表面上是先抑后扬,也就是先借他人把自己放到了最愁的,“无人愁

10、似我”的境地,再后转来,拉出幻想中的愁雪的梅花来作伴,似乎是自己的境地还不是唯一最可悲的。实际上是愁话淡说,聊以自慰。句中把“愁似我”的句子成分加以颠倒,再重复使用,用意也在加强上述“抑扬”的对比衬托效果。最后一句“有梅花,似我愁”尤其是表现了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和洒脱的胸襟的神来之笔。把梅花拟人,梅花这一高洁的形象,还使读者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不仕的经历,进而从他那故作放达的语调中,感觉到他萦绕于怀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许不过是一剂触媒吧? 3B 4示例:本词刻画了一位因雪阻而滞留他乡的愁苦、孤寂的游子形象。词中,词人紧锁眉头(神态)。“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

11、花,似我愁”的心灵独白(心理)写出了无限愁绪,无以排遣,想象梅花和雪也该和“我”一样满腹惆怅吧。同时写出了雪中的凄凉之景,侧面烘托出了词人的这一形象,表现了词人惜别怀远之情。 5.孤独冷清空虚悲凉的意境。词的上片写词人因雪而阻,泊孤舟于寒夜,冷风拍打着帘幕,昏黄的灯火连同词人孤独的影子一齐被吹得跳荡不已,禁不住想起旧日友人。下片突出舟外寒水空流、黄云惨淡、大雪连夜,词人棉裘湿透。全词景色的寒冷凄清有力突出词人心境的孤独悲凉。 6.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极写天气寒冷,内心愁苦。梅花有着傲雪的精神,在冬天凌寒而放,但雪是如此之大,天气是如此之冷,梅花啊,你能受得住么?是否也象我一样,浸透在愁苦之中。诗

12、人的愁绪主要来自三方面:雪阻归程之愁;孤独无友之愁;家国破亡之愁。 7.是“身留”。(1分)词人旅途遭遇风雪,无法前进,(1分)因而愁锁眉头,心情惆怅,所以并非心里愿意留下(1分)。(如引用词中原句并加以恰当分析,亦可酌情给分) 8.词人滞留旅途的情景,以孤舟、寒风、灯影、寒水、黄云、夜雪等实景表现;(1分)中间插入对往昔“花丛柳荫、小楼轻舟”温馨交游的回忆(1分),以虚衬实,虚实相映,突出了词人怀念往昔和感伤现实的情怀(1分)。 9.构思新颖,以拟人手法,借白鸥设问(1分),没有描绘雪景,也没有直叙受阻,只是虚笔侧写(1分)含蓄地揭示了孤舟遇雪受阻这一题旨(1分)。 10.直写夜雪,扣题“荆

13、溪阻雪”,表达了诗人被迫滞留荆溪的愁思(2分);引入梅花这一高洁的形象,使立意更深刻,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隐居不仕的经历,使人感到他的愁思中,还应有忧国伤时的愁怀(2分)。 【注释】 蒋捷: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身留:被雪所阻,被迫不能动身而羁留下来。 心留:自己心里情愿留下。 旧游:指昔日漫游的伴友与游时的情景。 漠漠:浓密。 黄云:指昏黄的天色。高适曾有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木棉裘:棉衣。 【译文】 白鸥栖落水滨,默然地望着我,好似在问:夜泊溪畔是被风雪所阻,不得以停泊;还是无所去处,情愿留下?如若是自愿,又为了何事

14、眉头紧锁?夜风袭来,掀起舱帘,吹得舱内灯火闪烁。孤处江舟,只有身影为伴,对着孤影,不禁怀念起与旧友欢聚和悠游的情景。 昔日一同悠游的旧友,今日在哪里?回想当时,楼外一片盎然春色,相携漫步锦簇的花丛中。湖中绿波荡漾,系舟在堤边的柳树下。梦啊,梦啊,让我在梦中重温一下旧游。可是在梦中却难寻旧游,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舱外飞雪漫天,凝望浓密的阴云,任凭飞雪落在身上,浸透了棉衣。都说没有人的忧愁,有我这般深沉,今夜,雪中的梅花,一身素白,忧愁似我。 【赏析】 荆溪(在今江苏南部)是作者蒋捷的家乡,可谓词人行踪的一个见证。他曾多次经此乘舟外行或归家,而这首梅花引正是他在途中为雪困,孤寂无聊之际,心有所感

15、而写成的词作,以表达当时的惆怅情怀。词中以悠扬的节奏、活泼的笔调,在冷清的画面上,织进了热烈的回忆和洒脱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个清妍潇洒的艺术境界。它即兴抒情,旋律自由又富于幻想,吟诵起来,给人的感受,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随想曲。清代词评家刘熙载对此词推崇备至,曾称之为“长短句之长城”。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乐意羁留,“身留”是出于被迫。词的起笔就很不落俗。既没有描绘雪景,又没有直叙受阻,而是幻想出一只拟人化的白鸥来设问。白鸥栖息水滨,形象飘逸,出现在荆溪泊舟的背景中,显得十分和谐。这里借助白鸥,构思已属新颖,而它的问法,尤为巧妙。它将孤舟主人的停泊究竟是被迫

16、的还是自愿的这个问题,极其简明地用“是身留,是心留”来概括。第一步先作一个选择式的询问,第二步紧接着又用“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来反问。似乎它已经看出苗头,但仍避免作出判断。这种表现方法,较之作者在喜迁莺.金村阻风中,“风涛如此,被闲鸥诮我,君行良苦”的写法,虽然同样都借助了白鸥,却显得更俏皮而又有迂回之趣。这样,一起笔就用空灵的笔墨,虚笔侧写,揭示了孤舟受阻这一题旨,还为通篇的结构时而写“身留”,时而写心未留提供了线索。 “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这几句,承上文,写身留,描绘了孤舟中的冷清。在笔法上,从前面的虚笔侧写,转为实笔正写。作者发挥了炼字的功夫,通过“拍”字、“舞”

17、字,写出了寒风吹袭下,舱帘掀打和灯焰闪烁的动态,突出了一个“冷”字;又用“对”字、“闲”字,刻划了他对着缄默的身影孤寂地发愣的静态,突出了一个“孤”字。在这一动一静之中,渲染了冷清寂寞的气氛。又用“冷清清”一句,予以点破,兼指环境和心境。人们在孤寂的时候,往往会自然地怀念起旧日的朋友。正是这种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欢聚,因而逗引出“忆旧游”的思绪。 这首词中的过片以“旧游旧游今在否”这句内心独白,遥承起笔中对主人公并非“心留”的提示,同上片的“忆旧游”相衔接,具体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随着怀念旧友的思绪,作者把笔墨挥洒开去,以“花外楼,柳下舟”两句,揭出了同眼前的冷清相对照

18、的另一番境界。句中在“花”“柳”这两个娇艳字眼儿的点染下;再现了与故友同游的美好回忆:在春意盎然的花红柳绿之中,他们乘舟荡漾、楼台逗留。这个“柳下舟”的“舟”字,同起笔中的“泊孤舟”相呼应,表明主人公的这一回忆,是由于“泊孤舟”的冷清所引起的。写到这里,作者突然调转笔锋,写出了“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三句,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折,把刚刚荡开去的境界忽地又收拢回来。原来是,美好的回忆,引来他寻梦的渴望,而一再地努力入梦却没有成功。句中“梦也梦也”的重叠,就表现了他寻梦的努力。好梦难寻,终于重新坠入冷清的现实只见荆溪寒水空自流。这一跌一荡的笔下波澜,反映了主人公翻腾的思绪,也通过鲜明的对比,

19、进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滞留中的惆怅心情。 “漠漠黄云,湿透木绵裘”两句,再次回到了对“身留”的描写。从“湿透”两个字,读者可以悟出,主人公寻梦不成,已经踱到甲板上,伫立很久。他不顾漫天的飞雪,凝视着“漠漠”密布的阴云,听任身上的木绵袄被雪水浸透。他何以这样出神呢?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结尾表明,他陷入了深沉的愁思。直到终篇,才画龙点睛地道破了“愁”和“雪”。明明是作者主人公在愁思,他却凭空拈出一个“都道”来,假托别人来说。表面上是先抑后扬,也就是先借他人把自己放到了最愁的,“无人愁似我”的境地,再后转来,拉出幻想中的愁雪的梅花来作伴,似乎是自己的境地还不是唯一最可悲的。实际

20、上是愁话淡说,聊以自慰。句中把“愁似我”的句子成分加以颠倒,再重复使用,用意也在加强上述“抑扬”的效果。最后一句“有梅花,似我愁”尤其是表现了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和洒脱的胸襟的神来之笔。梅花这一高洁的形象,还使读者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不仕的经历,进而从他那故作放达的语调中,感觉到他萦绕于怀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许不过是一剂触媒吧? 全词流动自然。以发问取头,未待回答,却已气势凌人。词中后多用短句,使节奏感极强,音响较为清越。全词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情,情景融合,气宇轩昂。结尾用“雪”字才点出文眼,是作者故意使然,盖让人读起来一气贯注也。古人评论蒋捷的词,曾说它:“语语纤

21、巧,字字妍倩”(毛晋语),又说它“洗炼缜密,语多创获”(刘熙载语)。从这首梅花引看来,他们确实是道出了它的清妍之美。 二、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释】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以后,蔡氏兄弟还在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回寄”一词表明,这首诗是诗人追忆昔游锦江、绵州,抒发对友人怀念之情而作。 B首联以赋体叙事,流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而两个“值”字则蕴含了正逢

22、此春秋佳日之意。 C在离人眼中,锦江的山像因离别而牵绕着别恨,锦江的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发出咽泣之声。 D尾联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托了自己的情思,同时暗含英雄迟暮、老大无成之感。 2结合全诗,赏析“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两句的妙处。 二、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答案】 1D【解析】D“同时暗含英雄迟暮、老大无成之感”分析错误,尾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2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移情于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明明诗人为美景流连忘返,诗中却说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

23、着马蹄,不让离去。“好云”“碍马”“遮楼”等词赋予“物”以人的灵性和情感,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碍”“遮”两字用笔迂回,不仅有从对面将人写出、令人神往之妙,且正话反说,于俏皮之中别有滋味。 【解析】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这两句诗,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意态潇洒娴雅,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在写景中表现诗人的情感:通过写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云,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作者只说锦城的草、云的美好多情,而不直说蔡氏兄弟的多情,含蓄而有韵味。另外,作者在这两句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在“芳草”“碍马”,“好云”“

24、遮楼”等词中,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连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连自然之景都尚且有不舍之情更何况是人呢?借此强调出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 【注释】 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 两度:两次。锦城:又称锦里、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 值:适逢,这里作“在”字解。东风:这里指刮东风的时候,

25、指代春天。 芳草:香草。碍马:碍住马蹄。 别恨:离别之愁。 离声:别离的声音。 因君试回首:一作“不堪回首望”。君,指作者遇见的故人。 淡烟:淡淡的烟雾。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盛的木本植物。绵州:州名,隋始置,治所在巴西县(今绵阳东),其辖地相当于今天四川省罗江上游以东,潼河以西江油、绵阳间的涪江流域。 【译文】 一年曾经两次到锦城去游玩,头一次利春风第二次是秋天。 芳草有情碍马蹄不让我们走,彩云片片把楼阁层层来遮掩。 青山把我们隔断产生了别恨,绿水把离愁梦中送到我心田。 今天为你向锦官城回首眺望,只见绵州的乔木和淡淡云烟。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诗,追忆昔游,抒发对友人的

26、怀念之情是这首七律的双重主题。 首联以赋体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锦江是名胜之地,能去游一次,已是很高兴、很幸福的了,何况是“一年两度”,又是在极适于游览的季节。两个“值”字,蕴含际此春秋佳日之意。这两句所携带的感情,直灌全篇。 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这两句分别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写出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偏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锦江畔春草芊眠,诗人为之流连忘返,诗中却说连

27、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秋云舒卷,云与楼相映衬而景色更美,故称“好云”。诗人为之目摇神移,而诗人却说,是那美丽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碍马”、“遮楼”,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用笔简练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碍”字、“遮”字用笔迂回,有从对面将人写出之妙,而且很带了几分俏皮的味道。就像把“可爱”说成“可憎”或“讨厌”一样,这里用了“碍”与“遮”描述使人神往不已的开心事,正话反说,显得别有滋味。这两句诗,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意态潇洒娴雅,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 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

28、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在离人眼里,锦江的山好像因自己之离去,而牵绕着别恨,锦江之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发出咽泣之声。美丽多情的锦城,的确使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中间二联分别通过写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云、山脉、河流的可爱和多情,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作者只说锦城的草、云、山、水的美好多情,而不直说蔡氏兄弟的多情,含蓄而有韵味。 末联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诗人把中间二联“芳草”、“好云”、“断山”、“流水”的缠绵情意,都归落到对友人的怀念上去,说:“今天因为怀念你们,回头远望锦城,只见远树朦胧,云遮雾绕。”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自己的情思,结束全

29、篇,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这首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结构严整工巧,堪称是一件精雕细琢、玲珑剔透的艺术精品。 三、(南宋)刘克庄落梅 落梅 (南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刘克庄,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莓苔:苔藓植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眼前的自然景象入笔,既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由此生发,唤起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丰富联想。 B颔联不仅生动描绘出落梅在风霜刀剑摧残下四散飘坠的凄惨情景,而且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颠沛流离的不幸遭遇。 C尾联展开议论,巧妙而又曲折地将矛头指向对百花胡乱使用生杀权力的东风,指责它不怜香惜玉,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情绪。 D这首咏梅诗通篇不着一梅字,却不仅刻画出梅花的品格和遭遇,而且处处透露出诗人的自我感情,运笔委婉,启人深思。 2这首诗的首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