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 统编版高二.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7735232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 统编版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 统编版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 统编版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 统编版高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 - 统编版高二重庆八中20212022学年度(下)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宋代诗人的艰辛探索没有白费,后世的人们都看到了他们的成就,看出了他们区别于唐诗的独特风格。于是,历史上就有了诗歌的唐宋之分。但是,区分唐诗和宋诗的标准是什么呢?仅仅在于唐朝人写的诗就是唐诗,宋朝人写的诗就是宋诗吗?写作时间的区分只是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要在诗歌内部寻找。钱钟书就对“诗分唐宋”做出了独到而科学的理解。 钱钟书认为,唐诗宋诗的区别不在朝

2、代而在风格,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情。有的人性格开朗,充满激情,有的人沉稳老成,行事理智。前者像唐诗,后者像宋诗,它们完全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同时存在。 唐诗注重意境创造,追求一种无法用理性思维解释的空灵美。唐代有个擅长作诗的和尚皎然曾说,如果诗人没有找到作诗的天机,只是一味学习古人,就会神思阻塞,因此灵活变通比模仿古人更重要,个人的感悟和创造力比模仿古人更重要。与唐诗相比,宋诗长于议论,作诗也要讲究学问。宋代诗人姜夔说过,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虽然不是刻意地模仿古人,但仍然在无意之中与古人相合,这是诗的最高境界。宋代人作诗不是从自然中而是从古人的作品里寻求作诗的

3、灵感和榜样。再通过议论、说理、典故的形式把前人的成果化用进自己的诗歌。唐诗读起来像珠子一样圆润流利,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宋诗读起来却让人费一番脑筋。从总体上看,唐诗宋诗的确是有差别的,但对唐诗宋诗的理解却不能简单地归纳为唐朝的诗歌或宋朝的诗歌。在钱钟书的心目中,唐诗是一切崇尚意境的诗歌的统称,宋诗是一切注重说理的诗歌的统称。并不是每一个唐代的诗人都像李白那样激情澎湃,也不是所有宋代的诗人都像黄庭坚一样掉书袋子。人的性情是不能以朝代划分的。 像杜甫、韩愈、白居易、孟郊都属于写诗能写出宋调的唐代诗人,而宋代的九僧、永嘉四灵都属于能写出唐诗风格的诗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

4、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首清新圆润的小诗,如果不说,谁又能想到它出自宋代诗人赵师秀之手呢? 诗歌艺术的风格境界在唐代和宋代就已经基本奠定了,宋以后的诗歌无论怎样变化都没有摆脱唐诗和宋诗划出的标准。钱钟书非常赞赏一个清代人的见解,诗歌好像成长的树木,到宋代开出花来,这棵树的生命历程也就完整了。在此之后的诗,只是一再重复着花开花谢。人的一生也像一株植物,在他成长的青年时代写出的诗是一种风格,成熟时写出的诗又是另外的样子。如果把漫长的历史也化为人的生命来理解,唐代正处于历史的青春期,大唐的国势强盛,上至君主,下至读书人,都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放眼四望看到富庶辽阔的国家,一草一木都让人禁不住自豪

5、地歌唱。宋代虽然也是一个强大的王朝,但内忧外患不断,官方对读书人的言论行为又加强控制,国势已走向衰微了,宋代的诗人们也向他们的国家一样,做事学会了三思而行,增添了深沉谨慎的中年气质。钱钟书说,在人的一生中,少年才气发扬写出的是唐诗,中晚年思虑深沉,写出的就是宋诗。唐代和宋代的诗人把这两种类型的诗都推到了极致,后人再辟新境就不那么容易了。 唐诗宋诗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有风格差别。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才气纵横,喜欢写唐诗,老了以后就变得持重起来,下笔时就自然地倾向宋诗,这并不等于他的水平下降了。杜甫前期的诗歌也是豪放不羁的,充满浪漫的想象。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的诗歌开始以沉稳的叙事和严谨的说理见长,出

6、现大量像登高这样沉郁顿挫的作品,从此获得了“诗史”的美称。明代诗人王世贞年轻时作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海阔天空的气势很像李白,再看他晚年的太保歌:“太保入朝门,缇骑若云屯。进见中贵人,人人若弟昆。太保从东来,一步一风雷,行者阑入室,居者颔其颏”写奸臣严嵩耀武扬威的声势,风格朴实,很像杜甫晚期的风格。苏轼的诗是宋诗的典型代表,王世贞年轻时对苏诗极其排斥,晚年时却抱着苏诗爱不释手。历代的诗歌评论者总是想把唐诗和宋诗放在擂台上较量一番,钱钟书却坚持论诗的时候,只要从诗歌本身出发就可以了,不必“以时代论英雄”。还是

7、借用古人的比喻来说吧,刚从地下挖出来的金子玉石肯定是宝贝,但作为历史遗迹的残砖断瓦同样也是宝贝,这时就要考察收藏者的眼光了。 (摘编自李莫谦听钱钟书讲文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钟书认为,“诗分唐宋”主要看的是诗歌风格,而诗歌朝代上的不同是次要的。 B.创作圆润流利、浑然天成的诗歌需要诗人寻求作诗的天机,融入个人感悟和创造。 C.姜夔在创作上所说的“合”与“异”说明他认为诗歌创作既要有继承也要有创新。 D.宋代以后的诗歌始终无法摆脱唐诗和宋诗划出的标准,只在这一标准内发生变化。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只要讲究学

8、问,具备深厚的知识素养,就能创作出融议论、说理和用典于一体的特征鲜明的宋调诗。 B.唐诗和宋诗的艺术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所处时代的渗透滋养,唐代的人能写出宋调的诗歌是历史的偶然。 C.唐朝国力强盛,诗人们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创作出的诗歌豪放不羁,其水平远高于其他时代。 D.钱钟书主张不必“以时代论英雄”,意在强调评论诗歌时,无需以时代为标准,单从诗歌本身出发即可。 3. 根据“诗分唐宋”的标准,下列宋诗中不符合钱钟书宋调诗标准的一项是(3分) A.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B.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C.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D.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

9、 4. 请简要分析材料的论证思路。(4分) 5. 著名文学家缪钺认为,“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 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中,亦有下开宋派者,宋诗之中,亦有酷肖唐人者就内容论,宋诗较唐诗更为广阔。就技巧论,宋诗较唐诗更为精细”,请结合材料,分析钱钟书和缪钺观点的异同。(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三幅画 宗璞 戊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我们高兴地

10、捧了字画回家。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时,甚生感慨,现只说这三幅画。 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老实说,在1986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四十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家。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过戏。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一是高老太爷过世后,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样儿。哥哥穿一件烟色长衫,据说很潇洒。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那伤心;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是那老更夫的模样,耳

11、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时光一晃过了四十年。八十年代初,钟山编辑部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锡去。万顷碧波,洗去了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我坐在船头上乘风破浪,十分得意,不断为眼前景色欢呼。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写着一首诗:“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入枕边书。”我曾要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而汪兄这首游戏之作,隔了五年,仍清晰地留在我记忆中。 1986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俗。得知为汪兄大作时,不胜惊异。又有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

12、笔名。杨先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不过一经明白,便有行动,虽然还是拖了许久。初夏时,我修书往蒲黄榆索画,以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 不想一周内便来了一幅斗方。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红色的果子,很可爱。果子似乎很酸,所以小鸡在琢磨罢。 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不行不行,还要还要! 第二幅画也很快来了。这是一幅真正的赠给同行的画,红花怒放,下衬墨叶,紧靠叶下有字云:“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临风亦自得,不共赤城霞。”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曾嘱裱

13、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父亲看不见画,听我念诗后,大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何谓不隔?物与我浑然一体也。 这时我已满意,天下太平,不再生事。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忽又寄来第三幅画。这是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只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一行小字:为纪念陈澄莱而作,寄与宗璞。 把玩之际,不觉虚欷。谢谢你,汪曾祺! 澄莱乃我挚友,和汪兄也相识。五十年代最后一年,澄莱与我一同下放在涿鹿县。当时汪兄在张家口一带,境况比我们苦得多了。一次开什么会,大家穿着臃肿的大棉袄在

14、塞上相见。我仍是懵懵懂懂,见了不认识的人当认识,见了认识的人当不认识。澄莱纠正我,指点我这人那人都是谁;看我见了汪兄发愣,苦笑道,汪曾祺你也不认识! 澄莱于1971年元月在寒冷的井中直落九泉之下,迄今不明原由。我曾为她写了一篇水仙辞的小文。现在谁也不记得她了,连我都记不准那恐怖的日子。汪兄却记得那水仙花的譬喻,为她画一幅画,而且说来年水仙花开,还要写一幅。 从前常有性情中人的说法,现在久不见这词了。我常说的“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文章”的大白话,也久不说了。性情中人不一定写文章,而写出好文章的人,必有真性情。 三幅画放到1987年才送去裱,到1988年春节才取回。在家里再翻手提包,那挂失条竟赫然

15、存在焉。我只能笑自己的糊涂。 【注】蒲黄榆,北京地名,是当时汪曾祺居住的地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参加太湖笔会,坐在船头乘风破浪,得意欢呼,既是被眼前的美景所感染,又有经历苦难岁月后重新焕发艺术生命的激动。 B.“小鸡思果图”仿佛一个涉世不深的人在品味人间的酸甜苦辣,观察和思考着社会、人生,汪曾祺借这一形象来调侃宗璞的单纯懵懂。 C.第二幅画作的空白处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可见汪曾祺对送作者画一事并不看重, 作者嘱咐裱工保留,是欣赏这种文人间交往的随意。 D.作者挚友陈澄莱不幸惨死,作者虽曾为她写水仙辞悼念,却也渐渐淡忘了她,汪曾祺赠画给作者既有对逝

16、者的缅怀又有对生者的警醒。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回忆了友人汪曾祺的一些逸事及他对我的三次赠画始末,借写画而写人,随意处突显人物本色,文风秀雅古朴又轻松自然。 B.作者对时间的交代颇具匠心。开篇“戊辰龙年”有一种古朴庄重的意味,后面“四十年代初”“八十年代初”“1986年春”等有时光流逝而往事历历之感。 C.作者几次写自己的糊涂,一方面串起全文,一方面将自己的糊涂与汪曾祺作对比突出他的博学多才,丰满了人物形象。 D.本文中一些看似不经意提到的人物对表现汪曾祺的形象也有重要作用,如长兄与汪曾祺类比突出汪表演的感染力,杨周翰为“我”的无知惊异侧面烘托了

17、汪的才华。 8. 作者说“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文章”,你认为作者眼中的汪曾祺有怎样的真性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 有人评价本文“结构为文,浑然天成”,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昔太史公传循吏,自春秋尽周末几数百年,然为之传者,四五人而已,何其难也?盖有其人而事不传者多欤?如麴令、如何易于,使无人焉见于诗歌文字,亦没没于后世矣。居高明者易彰,而卑困者寡述,势固然欤?或曰: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任峻、邓艾、杜元凯之流,其兴利与召信臣等,而功名之意居多焉。君子

18、亦探其心,而不欲与以是名,则副乎循吏之名者,盖其难哉! 近今之世,吾得一人焉,曰石家绍,字瑶臣,翼城人,道光二年进士,官江西知县,终铜鼓营同知。自大吏僚友、搢绅先生、士民卒隶,无不以君为循吏也。入都时,除夕饮余斋中,论史记不绝口,问君所行事,则笑谢不自言。及卒,见其友所为传,皆为民吏者所当为,人或怠焉伪焉,独力诚行之以尽其心。 江西尝大饥,钱粟未办,而饥民集西山者已数万,齐声呼赈,巡抚署屋宇皆震,大吏不知所为。或曰:“急檄石令。”石令至,万众皆迎伏跪拜曰:“愿听处置。”是赈也得缓而无变。夫啼呼抢攘之时,见一人则帖然服者,惟婴儿于慈母则然,而君能得之数千万汹汹饥迫之众。且君之于民,非能解衣而遍衣

19、之,推食而遍食之也。而若此何哉?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然而非父母其心者,则不能为,此君所以得此于民者欤! 尝自记曰:“吏而良,民父母也;其不良,则民贼也。父母吾不能,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故自号曰“民佣”。嗟夫!父母之保抱其子者,盖日为佣而不自知也,是则君所以自处者矣。 (选自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B.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

20、/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C.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D.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掌管天文历法等。文中指司马迁。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礼部会试的登科者,第一名叫状元。 C.搢绅,古代官员把朝会时的笏板插在腰间,也作“缙绅”,转为官宦的代称。 D.巡抚,明代指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

21、臣,清代指掌管一省的军政大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瑶臣虽然被官民认为是一个循吏,却拒绝谈论自己尽心为百姓所做的事情。 B.在江西遭遇严重的饥荒、官府缺少钱粮赈灾时,石瑶臣主动到来,平息民愤。 C.石瑶臣认为好官员就像百姓的父母一样,并进一步表明自己甘为民佣的想法。 D.本文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刻画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循吏形象,表达赞美之情。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4分) (2)父母吾不能,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4分)14. 作者认为史书记载的循吏很少的原因有哪些?

22、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登西山望硖石湖 白居易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 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 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注】白居易于长庆二年因避党争自求外放,任杭州刺史。次年,至属地海宁寻访恩师顾况故居,作此诗。太守,此处是诗人的自称。书台,即顾况读书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句中“南湖似鉴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南湖平静清澈的特点。 B.三、四两句通过视角远近、高低的变换,立体式地呈现了西山阔大清幽的景

23、象。 C.最后两句诗人回忆与顾况在长安谈论诗歌的情形,表达对恩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D.全诗用语平易晓畅,音韵优美和谐,比较典型地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点。 16. 诗歌颈联中的“闲”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借用神话传说介绍了蜀道的来历。 (2)在离骚中,诗人担心时光飞逝,用反问手法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并表示为此愿意“_,_!” (3)周邦彦苏幕遮中借助梦境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请根据教材所学古文,完成181

24、9题。(本题共2小题,6分) 18.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B.退将复修吾初服余独好修以为常 C.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9.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几项是(3分)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帝高阳之苗裔兮 宁溘死以流亡兮 奄奄黄昏后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A. B. C.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本题共3小题,9分) 新疆棉区有的自然条件,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棉花种植属灌溉

25、棉,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产棉量约占我国棉产量的50%。新疆棉单产水平高,按目前的统计,( )。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吐鲁番所产尤佳,其纤维柔长,光泽洁白,弹性良好。纺织服装业是中国的第二大产业部门,占了全球纺织品出口的40%,新疆棉花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国际纺织品市场具有的意义。 目前,新疆建设兵团有2000多个种植棉团队、16万人从事棉花种植。以前,每到九月和十月间,在新疆赴疆采棉的百万“采棉大军”的壮观景况就产生了。现在,随着新疆棉花生产实现高度机械化,就不再需要大量的“采棉工”了。所谓“强迫劳动”的情况纯属_,纯白无瑕的新疆棉花

26、不容任何势力抹黑,那些污蔑的谎言终将,农民欢乐的笑容是那些污名化的文字难以掩盖的。 20.依次填入文中空白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得天独厚 举足轻重 子虚乌有 不攻自破 B得天独厚 不可估量 道听途说 不攻自破 C天时地利 不可估量 道听途说 不堪一击 D天时地利 举足轻重 子虚乌有 不堪一击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世界棉花籽棉平均单产为108公斤,新疆兵团则为246公斤,美国也才123公斤 B世界棉花籽棉平均单产为108公斤,美国达到123公斤,新疆兵团则为246公斤 C新疆兵团达到246公斤,美国则为123公斤,世界棉花籽棉平均单

27、产才108公斤 D新疆兵团达到246公斤,世界棉花籽棉平均单产才108公斤,美国则为123公斤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每到九、十月间,在新疆百万“采棉大军”赴疆采棉的壮观景况就产生了。 B每到九、十月间,新疆就会出现百万“采棉大军”赴疆采棉的壮观景况。 C每到九月和十月间,在新疆赴疆采棉的百万“采棉大军”的壮观景况就出现了。 D每到九月和十月间,新疆就出现了赴疆采棉的百万“采棉大军”的壮观景况。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黑洞一样的手机屏幕,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投

28、喂信息“饵料”,我们热切地“阅读”所有这些风吹草动,我们的注意力和思维也不停地“进入离开”。 研究者指出,人类注意力系统中的“警觉网络”让我们注意到外部刺激,并转移注意力; ,让我们得以专注在眼前的任务上。这个时代,来自外部的“噪音”实在太多了,导致 。久而久之,“警觉网络”得到强化,而“执行网络”则被削弱。因此, ,它只是夺走了深度阅读。 _ _ _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重庆八中高2023级高二(下)语文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A(“诗

29、歌朝代上的不同是次要的”曲解文意,从材料第2段中“钱钟书认为,唐诗宋诗的区别不在朝代而在风格”可知,钱钟书认为“诗分唐宋”由风格决定,而与朝代无关。) 2D(A项,说法绝对,根据材料第3段的内容可知,要想创作出融议论、说理和用典于一体的特征鲜明的宋调诗,需要诗人“讲究学问,具备深厚的知识素养”,但不能说“只要就能”。B项,“唐代的人能写出宋调的诗只是历史的偶然”错误,从第3段材料可知,唐代的人写出宋调的诗,受性情、年龄阅历等的影响。C项,“其水平远高于其他时代”错误,材料最后一段说的是“唐宋诗歌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风格差别”。) 3C(诗出宋代曾公亮的宿甘露僧舍,诗句意为想看银山般的排空巨浪

30、,就打开窗子,让大江的全貌显露出来。诗句破空而来,设想新奇,读来气势浩大,颇具唐调诗歌韵味。) 4首先提出问题,点明钱钟书对“诗分唐宋”有独到而科学的理解,即唐诗宋诗的区别不在朝代而在风格;然后对比分析唐诗和宋诗风格的不同,并强调唐宋诗的区别不在朝代;接着从历史角度分析诗歌艺术的风格境界在唐宋就已基本奠定了;最后强调唐宋诗歌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风格差别。(每点1分)5相同点:都认为唐诗注重意境创造,追求空灵美,而宋诗长于议论,注重说理(1分);都认为唐代诗人可以写出宋调诗,宋代诗人可以写出唐调诗。(1分) 不同点:钱钟书只以诗歌风格区分唐诗和宋诗(1分)且风格无高下之分(1分),而缪钺还以内容、

31、技巧区分唐诗宋诗(1分),且认为这两方面宋诗优于唐诗。(1分) 6.A(B项汪曾祺是否有将小鸡与宗璞作比较的意思文章并未交待。C项“汪曾祺对送作者画一事并不看重”错误,画上的烟灰洞体现汪曾祺的随意,对朋友的不见外,作者嘱咐裱工保留也正是欣赏这份率真随意。D项“渐渐淡忘”不准确,作者不是淡忘,而是不愿想起朋友的惨死。“对生者的警醒”表述亦不准确,汪曾祺正是理解作者对于朋友的思念,才送画给她,缅怀他们共同的朋友。)7.C(作者几次写自己的糊涂并非全是为了与汪曾祺作对比。)8.真性情指: 对事情的投入认真:他仅仅扮演老更夫这一次要形象,却真情投入,声音喑哑苍凉,给作者留下极深的印象,他的认真可见一斑

32、。 真实单纯的赤子之心:他虽上了年纪画作中却还现着童趣,可见其单纯澄澈之心。 安处环境的宁静淡泊:他居于一角而临风自得的画作与配诗,物我一体,体现了他淡泊自乐的心境。 对朋友的真挚重情:作者的挚友陈澄来逝去多年,而汪曾祺不仅记得水仙的典故,还为其作画,可见他对朋友的一片赤诚。 与人交往的随性洒脱,不拘小节:在撕破的烟盒纸上随兴赋诗,画有小洞也不介怀。(每点1分,共4分。只有概括没有分析则该点不得分。) 9.(本文结构清晰,流转自然,结构的设计能够服务于主题,所以“结构为文,浑然天成”的评价非常恰切。) 文章是围绕“三幅画”构思的,“三幅画”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结构清晰自然又能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33、。 提到三幅画后宕开一笔写演戏和太湖作诗,看似闲笔,实则突出了汪曾祺博学多才的形象,自然地为后文写赠画做铺垫。 整体上用了倒叙写法,以取回三幅画开篇又以此结尾,首尾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结构,使文章浑然一体。 全文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又将过去与现在穿插交织,行文自然洒脱。 (每点2分,答到3点得满分) 10C 11B(通过殿试为进士) 12B(不是“石瑶臣主动到来”,是有人给地方官出主意,上司发文征召来的。) 13(1)奉公守法的好官只是把百姓放在心上(心在百姓身上/关心百姓)罢了,凭借智勇获得功名不是他们顾惜考虑的事。 (评分标准:“循吏”“心乎”“智名勇功”“屑计”各1分。) (2)做百姓的父母,我不能;做残害百姓的人,我不敢;我还是做百姓的仆人吧! (评分标准:“父母”“贼”“其”“佣”各1分。) 14循吏之事很多没有被记载、流传下来;循吏不重功名;真正与循吏标准相符的人很少。(一点1分)15B(“立体式地呈现了西山明净阔大的景象。”解析错误。从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