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水池深基坑工程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水池深基坑工程施工方案.pdf(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201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6)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 29-20-200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8)建筑基坑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9)建筑基坑降水工程技术规范(DB 29-229-2014)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略(二)工程项目概述:(二)工程项目概述:略(三)结构工程概况:(三)
2、结构工程概况:1 1地下室地下室 A-AA-A 剖面图剖面图地下室地下室 B-BB-B 剖面图剖面图(四)支护概况:(四)支护概况:1、本工程为消防水池及泵房基坑较深,为了周围建筑物、管网的安全,基坑采用钢板桩支护,钢板桩采用 36b 的工字钢,桩长 12m,钢板桩支护设计详见附图。2、基坑采用工字钢支护,型钢型号:36b,桩间距:400mm。钢桩悬臂长度:4020mm;嵌入深度:7980mm;2 2支护桩长12m,共计506根支护桩平面布置图2、基坑支护桩剖面图3大沽高程2.900m(-1.100m)3、基坑支护桩平面详图4、基坑支护桩关系剖面图4杂填土粘土度粉质粘土度粉土度粉土度粉质粘土度
3、粉质粘土度 消防水池、泵房与地质剖面关系图(五)基坑降水设计(五)基坑降水设计为了保证消防水池及泵房安全施工,基坑采用坑内降水,基坑开挖前基坑内地下潜水水位须降至坑底以下 1.0m 左右。同时保证基坑局部落深处的潜水水位也降至坑底0.5m 以下。三、地质情况简介三、地质情况简介(一)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 1、拟建场地概况、拟建场地概况场地地处华北平原,属冲积、海积低平原。拟建场地大部分原为菜地,现已平整为空地。本建5 5场地总体势较平坦,孔口标高一般介于4.143.03m 之间。2 2、拟建场地分布及土层特征、拟建场地分布及土层特征依据天津市地基土层序划分技术规程(DB/T
4、29-191-2009)及本次勘察资料,该场地埋深35米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为以下8 层,按力学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为12 个亚层。自上而下分述之。1)人工填土层(Qml)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 0.500.9m,底板标高为 3.542.20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 2 个亚层。第一亚层,杂填土(地层编号1):厚度一般为:0.500.90m,呈杂色,松散状态,由砖块、石子等组成。第二亚层,素填土(地层编号2):厚度一般为:0.500.80m,呈褐色,可塑状态,粉质粘土质,属中压缩性土。人工填土填垫年限小于十年。2)新近冲积层(Q43Nal)厚度一般为:1.502.20m,顶板标高为 3.5
5、42.20m,主要由粘土(地层编号1)组成,呈褐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高压缩性土。本土层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3)全新统上组海相冲积层(Q43al)厚度一般为:2.803.10m,顶板标高为 1.640.53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 2 个亚层。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厚度 0.901.20m,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黏土透镜体。第二亚层,粉土(地层编号2):厚度一般为 1.92.00m,呈灰黄色,稍密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本土层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4)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厚度一般为:8.3
6、09.00m,顶板标高为-1.37-2.50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 2 个亚层。第一亚层,粉土(地层编号3):厚度一般为:1.502.10m,呈灰色,稍密中密,无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第二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4):厚度一般为:6.407.20m,呈灰色,软缩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土透镜体。本土层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5)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Q41h)厚度一般为:2.803.10m,顶板标高为-9.87-11.05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组成,呈黑色浅灰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有机质、腐植物,属中压缩性土。本土层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
7、定。6)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厚度一般为:6.206.70m,顶板标高为-12.87-13.97m,主要由粉质黏土(地层编号2)组成,呈黄灰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本土底部夹薄层粉土透镜体。本土层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7)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3eal)厚度一般为:7.007.80m,顶板标高为-19.86-21.40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 2 个亚层。6 6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厚度 5.005.50m,呈黄褐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第二亚层,粉土(地层编号2):厚度一般为 2.002.30m,呈褐黄色,密实状
8、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本土层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8)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Q3cal)本次勘察钻至最低标高-31.92m,未穿透次层,揭露最大厚度4.5m,顶板标高为-27.35-27.72m,主要由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组成,呈灰黄色,可缩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3、地基土均匀性分析根据勘察资料,地基土竖向成层分布,部分层水平方向岩性有所差异,砂粘有所变化,力学性质有所差异,顶(底)板标高起伏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人工填土层(Qml)之杂填土(地层编号1):厚度一般为:0.500.90m,土质松散、杂乱,分布不稳定;素填土(地层编号2):厚度
9、一般为:0.500.80m,土质欠均匀,结构性差,人工填土垫年限小于十年,人工填土整体厚度较小,对工程影响较小。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3eal)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土质较均匀,分布较稳定。本层土顶部夹薄层粉土透镜体,粉土土质较密实,对本次拟建物桩基础的桩型的选择有所影响。其他各层土水平方向总体分布较均匀、稳定,仅局部土质略有所差异,对本工程影响不大,地层总体上是均匀稳定的。4、物理力学指标统计1)一般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地层编号统计项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W()43.525.136.75.290.1441539.3429.922.425.32.480.0981326.60r(kN/m)19.
10、917.418.10.720.0401517.7720.217.219.50.780.0401319.11e1.1860.7221.0380.130.127151.120.8590.6420.7330.070.093130.777WL(%)58.632.144.47.790.1751547.9849.027.133.46.100.1831336.46IP27.316.821.33.030.1415/18.211.614.42.520.1813/IL1.090.480.660.190.291150.780.680.370.480.110.221130.55a1-2(1/MPa)0.780.310
11、.610.130.214150.670.480.170.330.080.244130.37Es1-2(MPa)5.62.83.60.700.197153.275.83.95.00.640.129134.602(黏土)标准差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1(粉质粘土)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2(粉土)标准差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3(粉土)标准差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4(粉质黏土)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粉质黏土)标准差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1(粉质粘土)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30.323.425
12、.91.930.0751426.833622.626.83.740.1401328.6838.323.231.14.020.1291832.7729.222.224.32.630.108726.2429.117.824.03.040.1272125.3520.019.119.50.320.0161419.3519.718.819.30.290.0151319.1619.917.918.80.490.0261818.620.419.020.00.500.025719.6321.019.120.00.580.0292119.780.8260.6640.7370.050.066140.760.953
13、0.6740.7670.080.107130.811.1110.6650.8940.120.132180.940.8700.6190.6910.090.12870.760.8420.5210.6980.090.125210.74832.225.027.91.900.0681428.8141.227.030.83.980.129632.8838.025.230.84.500.1461832.6743.627.231.35.660.181735.4940.825.933.04.750.1442134.829.37.28.21.310.1414/9.56.27.92.220.226/17.510.7
14、13.22.630.2018/20.411.213.23.210.247/18.910.914.52.850.2021/0.920.500.650.160.254140.760.820.400.580.150.25460.671.640.711.040.220.215180.680.290.440.160.25570.570.670.250.500.140.27210.580.280.110.180.050.270140.200.210.120.170.030.176130.190.610.230.380.110.289180.380.280.340.040.11170.370.380.160
15、.300.060.196210.3215.87.210.52.810.268149.1514.57.810.32.530.246139.037.93.45.31.160.219185.94.35.00.590.11774.579.24.65.91.150.196215.46最大值最小值1(粉质粘土)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2(粉土)标准差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1(粉质粘土)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子样数30.222.325.83.290.1281427.7319.215.417.11.470.086718.1923.417.519.42.130.1101021.
16、018.719.70.670.0341419.3821.420.320.70.400.019720.4121.319.120.50.780.0381020.040.8840.6390.7260.090.128140.780.5740.4510.5200.040.07870.550.7200.4840.5730.080.14500.6342.424.432.25.150.1601434.67/47.223.431.28.410.2701036.1319.610.414.12.980.2114/21.910.213.64.400.3210/0.650.310.460.120.253140.53/0
17、.510.210.350.120.239100.450.420.230.330.050.153140.350.160.070.110.030.29470.140.350.180.240.060.237100.276.64.65.30.540.101145.0420.49.915.34.210.275711.838.15.26.81.000.146106.13标准值21.162)标贯指标统计地层编号11234112岩性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标贯试验击数 N最大值(击)最小值(击)5.05.012.014.06.08.012.015.042.016.03.03.0
18、8.010.03.05.08.010.028.011.0平均值(击)3.64.010.612.24.67.29.813.536.914.9子样数74141325122721816粉质粘土13)抗剪强度指标统计根据室内试验结果,结合各层土性质,提供埋深15.0m 以上各层土直剪固结快剪指标和直剪快剪指标 C、值(峰值)最大值、最小值、算数平均值、子样个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标准值。9统计结果详见下表:直剪固结快剪直剪快剪地层编号统计项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1标准差(粘土)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1标准差(粉质粘土)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2标准差(粉土)变异系数子
19、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3标准差(粉土)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4标准差(粉质粘土)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粉质粘土)变异系数子样数标准值5、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C(kPa)(度)19.0/14.011.3/7.517.310.41.751.480.0120.1428816.119.1818.0/1020.7/10.816.118.54.963.100.2600.1479914.9915.9517.0/6.032.4/25.711.029.93.122.870.2850.102777.9628.9811/5.026.8/26.27.730.02.66
20、3.620.2470.121885.4928.5522.0/10.023.3/13.718.020.03.514.310.1950.1168615.6316.4321.0/13.020.2/14.416.518.32.893.310.1830.1716615.7917.1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1 1 0 0C(kPa)18.0/10.013.53.270.242610.8016.0/7.013.03.250.269611.368.0/4.05.83.120.19665.637.0/3.05.21.830.18364.9315.21.720.142613.7717.0/11.015.21.890.
21、226614.21(度)13.6/6.38.93.630.15766.9219.9/13.816.72.310.185614.3230.0/24.728.32.630.177627.3534.9/26.029.12.860.163627.6320.7/13.117.12.780.162614.8118.1/12.116.12.960.189615.2817.0/12.0地层编号1123411215、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土1)不良地质作用地层名称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质粘土fak(kPa)95110110110105130150160200170本场地位于天津
22、市东丽区,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为地面沉降及粉土轻微液化。所在区域 1985 年至 2017 年,累计地面沉降为 8001200mm,2017 年度沉降量为 3050mm,天津市于近几年严控超采深层地下水,地面沉降速度区域稳定,本区域近五年年度沉降量均为3050mm,预计之后几年年度年度沉降量仍为3050mm,设计时应引起注意。在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时,场地埋深 20.0m 以上2、3层饱和粉土属于轻微液化土层,该场地属轻微液化场地。设计及施工时应根据相应的抗震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抗液化措施。在本工程拟建场地范围内,除地面沉降及场地粉土(2、3)轻微液化外,不存在其它影响拟
23、建场地整体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2)特殊性土本场地的特殊性土主要主要为人工填土。人工填土层(Qml)之(地层编号1)厚度一般为 0.500.90m,土质松散、杂乱,分布不稳定;素填土(地层编号2):厚度一般为:0.500.80m,土质欠均匀,结构省察,人工填土填垫年限小于十年。人工填土整体厚度较小,对本工程影响较小。(二)场地地下水概况(二)场地地下水概况1、地下水位及类型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浅水水位如下:初见水位埋深 1.802.50m,相当于标高 0.08-0.14m。静止水位埋深 1.301.90m,相当于标高 0.590.36m。表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形式排泄
24、,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年变幅在 0.501.00m 左右。根据勘察期间地下水位观测值,该场地抗浮设计水位可按大沽标高 3.00m。2、地下水的腐蚀性依据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环境类型按类考虑,依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第 12.2 节内容对地下水腐蚀性综合评价如下:1 1 1 11)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类环境时,无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腐蚀介质为 SO42-;有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腐蚀介质为 SO42-;按地层渗透性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综合
25、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2)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在长期浸水作用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腐蚀介质为 Cl;在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中等腐蚀性,腐蚀介质为 Cl。3)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2 年版)第12.2.5 条判定,地下水对钢结构有中等腐蚀性,腐蚀介质为 Cl、SO42-。3、浅层地基的渗透性因本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无污染土、盐渍土分布,浅层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可参照水的腐蚀性评价使用。4、浅层地基土的渗透性15m 以上各层土渗透性分级如下表:浅层地基土渗透性系数表地层编垂直
26、渗透系数水平渗透系数岩性号KV(cm/s)KH(cm/s)1粘土1.3610-84.6710-81234粉质粘土粉土粉土粉质粘土透系性极微透水微透水微透水弱透水极微透水微透水1.4210-63.2510-52.2710-52.1010-71.3510-64.810-67.1810-53.6210-53.7710-72.8910-6粉质粘土5、本场区标准冻深为 0.6 米。五、工程施工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五、工程施工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经过对本工程图纸资料的分析及现场实际状况,本工程土方开挖的难点及施工关键主要如下:1、基坑较深,土方开挖的土层为粉土层,容易出现漏水导致边坡位移。应对措施:基坑边
27、坡如发现边坡位移时应向上级各有关部门汇报,向建设单位、设计院、监理单位等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加固措施。2、基坑较深,场地狭窄,开挖时土方倒运比较困难,能否顺利有序的开挖,同时能够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保证经济是关健。应对措施:因此需做好土方施工期间的基坑监测工作,发现支护桩变形或位移及时沟通磋商以采取加固措施。土方开挖过程中,控制开挖深度,土方开挖一步不应超过2 米。3、本工程地质情况较软,土的含水量较高,基坑降水等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基坑距离在建的消防站较近(约14m),在建的建筑物基础承台底标高为-2.4m,基础梁底标高为-2.35m。注意降水对在建的建筑影响。应对措施:在与在靠近在建
28、建筑物一侧设置两口观测井,基坑降水期间做好基坑监测预警是重点;加周边地面、建筑沉降监测,根据控制标准和以往的基坑施工经验,制定预警值,当量测结果1 1 2 2接近预警值时,应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并采取加强措施;六、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及职责六、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及职责略七、土方开挖方案七、土方开挖方案(一)资源配备计划(一)资源配备计划1、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序号号123设备名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规格型号PC200(1 m3)ZL452BA-9数量数量国别产地国别产地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备注备注挖土机自卸汽车潜水泵1 台3 辆4 台山东山东天津2.2 KW2、测
29、量设备投入计划全站仪一台,经纬仪二台,水平仪二台,50m 钢卷尺二把。3、料具计划序号1234料具名称钢管扣件小眼网彩条布单位m个m2m2数量10007002000600备注(二)总体施工部署(二)总体施工部署1、工期计划2、施工顺序施工顺序为西向东开挖。3、土方开挖工程采取二步开挖。第一步开挖深度为2m,第二步挖至设计基础底标高预留200mm 清槽层。4、劳动力计划根据施工总体部署的原则,考虑各施工阶段的特点与工序交叉的要求,土方施工人员的配备详见下。挖掘机司机 4 人,运输车司机机4 人,推土车司机机1 人,装载车司机机1 人,力工机 10人。(三)土方开挖方案(三)土方开挖方案1、开挖前
30、的准备(1)前期准备工作1)现场“四通一平”、由于现场做好环形道路,道路周边做好排水沟。1 1 3 32)按甲方提供的工程施工许可证、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结构施工图、地勘报告确定挖土范围,挖土深度。(2)落实弃土场我单位按照建设单位指定地点,进行道路及场地的平整。每天派2 人对道路进行清扫,以保持道路卫生。开工前推土机、碾压机进入现场做好准备工作,使弃土场具备弃土条件。(3)现场施工准备工程桩施工机械退场后,土方施工机械立即进场,平整施工区域,保持场内有大于 0.5%的坡度,基坑范围内结合挖土设排水沟,做好场地内表面积水的排除工作。做好与建筑设计、监理单位、土方分包施工单位等的技术交底与沟通工作
31、,了解设计要求和排水、监测方案,做好配合工作。2、测量方案(1)测量前的准备1)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工程采用日本索佳SET2001 智能电子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及钢尺等测量器仪。所用测量工具必须经过法定计量单位检验校准。2)熟悉和了解甲方在施工现场提供的水准点和坐标点,并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进行复测,确保工程坐标的准确性。3)对施测用辅助工具如木桩和铁锤等应做好准备。4)对在施工现场内影响施测的各种障碍进行处理,以确保通视良好及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2)施工高程控制1)水准点引测:根据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的方法布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
32、。现场水准按照规范要求布置点,以便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2)施工中标高控制:A.场内设置的水准网控制点,在间隔一定的时间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核,对检测的数据应认真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B.施工中标高控制方法:根据现场水准网控制点,采用高精度的水准仪在基坑四周布置标高传递基准点,以此点控制基坑的开挖标高。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在基坑壁上每 2m设置一个控制标高。C.基底标高的控制:为了保证不超挖,在距基底设计标高1m 处测一标高,并抄出标高水平线,以此标高线来控制挖土深度3、土方机械的选择使用 PC200(0.8 m3)和斗容量为 1.2m3,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
33、槽。4、土方开挖施工流程及顺序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开挖基槽第一步开挖基槽第二步开挖人工清槽布钎点、钎探验槽。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挖槽标高1)根据基底标高及现场总体规划安排,土方开挖到槽底设计标高上200mm,采用人工清槽。挖土过程中,测量工必须在场及时提供控制标高点,以防止基槽超挖,现场施工区域内,地下室控制1 1 4 4标高点不少于 4 个。(2)机械挖槽方法1)工程土方开挖地下室采用两步开挖,消防水池第一步开挖深度为 2.0m,第二步开挖深度为1.82m,预留 200mm 人工清槽。2)土方开挖后一部分弃土到槽边,一部分堆放在场地间空地处。3)机械挖土过程中,土建要配备足够的人工,
34、每台挖土机每班配备 5 人,机械挖完边坡后由人工及时修坡到设计坡度,做到坡度平整,清槽修坡,同时底部预留 200mm 厚土层由人工配合清理,对于局部边坡不能满足要求的,用钢管、木跳板(或木板)等物对边坡加以支撑。4)基槽开挖完毕后,报请业主/监理、设计、监督部门及时验槽,以便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防超挖措施1)土方开挖时根据坡度在基坑上口放出控制点,开挖时用水准仪随时观察,采取预留200mm厚土层,用人开挖和修坡措施。2)施工中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复撒灰线,将基础开挖下口线测放到槽底或槽顶设置控制轴线桩,测放槽底标高控制线,并随人工清底用水准仪检测控制标高。3)人工挖土分层均衡
35、下挖,每挖一米检查边线和边坡,随时纠正偏差。4)施工人员换班时,要求交接挖深、边坡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4)检测措施1)成立施工检测领导小组,对各项施工检测内容进行分工,有专人负责。2)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确保检测数据准确。3)对各部分检测要编制详细方案及检测计划。4)按照检测方案及检测计划要求准确进行检测。5)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天气预报收集工作,提前做好基坑的防雨工作。6)及时收集整理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发现检测数值异常要及时向业主及设计部门报告,分析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5)集水坑及后浇等部位的土方开挖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基础地梁等部位时,应将这些部位的土方一起挖除。开挖前,由测
36、量员按照设计尺寸放出基础地梁的尺寸线和位置线,然后进行开挖,开挖尺寸应小于设计尺寸,最后由人工修整,开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槽底标高的控制。(6)基底清槽1)清槽槽底的控制在大面积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以后留200mm 厚,由人工进行基底清槽。清理过程中不得超挖,防止扰动基土。测量人员要多点控制标高,以保证基底标高和垫层混凝土的厚度。余土全部用小推车进行人工倒运,严禁大型机械设备在基土上操作运行。2)槽底标高的控制由于各单项工程的标高不一,所以控制标高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标高的控制,用木桩间隔 5m钉好方格网,挂小线控制标高,并随人工清底用水准仪检测控制开挖标高。清底过程中严禁超挖,超挖部分不得用土回填
37、,待与设计部门联系给出处理方案后,严格按照设计部门确定的方案进行施工。(7)排水措施1)基坑盲沟由于本工程基坑较深,虽然在施工前采取了降水措施,在挖至基槽底后在基坑周圈设置400*300的盲沟,内填碎石。将水排至降水井内,在基坑东侧做7*4*4 米沉淀池,用于抽排水。1 1 5 52)基坑处理基坑上沿口 1000mm 宽度范围内采用 C20 细石混凝土将基坑边坡硬化,并留设一定的坡度,基槽上口距槽边 600mm 处砌筑一道 240mm 高,240mm 宽的挡水墙,采用水泥砂浆抹灰,以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中。3)降水排水大口井排水:大口井直接抽现场的排水沟内,经排水沟汇集后排放到现场的沉淀池内。所
38、有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4)打钎、验槽按基础平面绘制钎探点平面布置图。使用轻便触探器进行钎探。按照间距1.5 米,梅花型布置,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 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 30cm 时,记录一次锤击数。钎探深度为2.1m,钢钎起出后经验槽后方可进行灌砂。打钎完闭,会同甲方及有关单位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如需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方案及具体施工应抓紧时间安排。5)验槽开槽后会同甲方及有关单位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如需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方案及具体施工应抓紧时间安排。6)大口井的保护
39、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保护好降水井,降水直至基坑土方回填完成才考虑封闭降水井。其保护方法和对工程桩的保护方法相同并需更加小心,降水井周围的土方用人工挖去。6、土方开挖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为保证边坡稳定必须提前降水,将地下水位稳定在槽地以下 1 米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现场要存放不少于 5 台潜水泵,作为应急备用设备。开挖过程中对边坡及槽内的集水井加强保护,保证降水正常进行。对于基坑内排不净的浮水,可采用做渣石盲沟排水的方法,将水引入集水井,确保槽底干燥。(2)开挖过程中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要及时用水平仪测控挖土深度,防止挖土过深扰动持力层土壤结构。(3)严禁土方机械碰撞和扰动地坑底部的井。(4)为确保
40、桩不被扰动及槽底标高控制准确,夜间挖土施工要提前安设充足的照明设备。(5)有局部比较深的部位,要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6)地坑施工期间基坑周边 10m 以内严禁大量土方堆载。运土通道应远离基坑,设专人管理严禁超载,10m 以内不得大型载重车辆进入。地面超载不大于10kpa。7、土方施工中主要注意以下方面:(1)本基坑工程土方的开挖施工必须遵循设计图纸的分步分层开挖的原则。(2)基坑内明排水沟及井不得设置于基坑周边。开挖过程中发现围护体接缝处渗水应及时采取封堵措施。(3)预留土体验槽后迅速组织清底工作,本工程垫层面积大,为防止垫层开裂,垫层随打随抹,保证标高及平整度要求。(4)基坑开挖和结构
41、施工期间应控制基坑周围 5m 范围内的施工堆载不得大于 20KPa,且距离坑边 1.5m 内严禁堆载。8、基坑上人马道设置基坑较深的设置上人马道,沿边坡设置,采用钢管扣件搭设。9、特殊部位的开挖措施1 1 6 6(1)大口井挖槽方法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大口井等部位人工开挖。人工配合清大口井间土。(2)集水坑等部位的尺寸标高测量1)开挖前,由测量员按照设计尺寸放出集水坑、排水沟的尺寸线和位置线,然后进行开挖,开挖尺寸应小于设计尺寸,最后由人工修整,开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槽底标高的控制。2)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控制轴线标识
42、如下图所示。控制轴线标识示例3)在地面安置仪器后,先立尺于基坑内引测好的标高点,测得后视数,将塔尺立于下集水井等待测点,用后视读数-高差=前视应读读数,从而算出坑槽底标高。八、降水方案八、降水方案(一)降水方案的优化(一)降水方案的优化管井降水井尽量避开剪力墙、集水坑等后期影响结构的位置,经优化后的管井位置间距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二)降水布署(二)降水布署1、采用管井降水,降水井为 800 无砂水泥管大口井,共计3 口,井深 10m,在土方开挖前 14 天开始降水。2、采用坑内降水,基坑开挖前基坑内地下潜水水位须降至坑底以下1.0m 左右。同时保证基坑局部落深处的潜水水位也降至坑底0.5m
43、以下。各降水井之间用盲沟相互连接。降水井布置具体见下图:1 1 7 7观图中为大口井共计3口井深10m。观为观测井共计2口图中观井深8m。降水井平面布置图1 1 8 83、降水排水降水井排水:降水井直接排入现场的排水沟内,经排水沟汇集后排放到现场的沉淀池内。所有降水井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4、井体剖面图(三)基坑内外排水(三)基坑内外排水由于本工程基坑较深,虽然在施工前采取了降水措施,根据天津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降水井的设计深度等因素,在挖至基槽底后在基坑周圈设置300*400 的盲沟,内填碎石。因集水井较深设置一口管井,此井在浇注基础底板前再将其用C20 混凝土封住。在基槽边设置二口管井。(四
44、)降水计划(四)降水计划在土方开挖前降水 14 天,拟投入使用 Q6-22/2-0.75kw 型号深水潜水泵 4 台,做到“一井一泵“,使水位降至坑底0.5m 以下,管井停止降水分两部分,一是在垫层、底板施工期间封井,降水时间约20 天;二是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建筑物自重大于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停止抽水(槽边的大口井),(就是地下结构完毕)周期约50 天。(五)降水井施工技术要求及降水井验收(五)降水井施工技术要求及降水井验收1、基坑降水目的降水的任务主要是确保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降水主要目的为:(1)降低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水头,将其控制在安全适当的水头高度,防止基坑底部发生突涌,确保施工时
45、基坑底板的稳定性,同时尽量减少由于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2)降低坑内土体含水量,利于坑内土体的边坡稳定防止坑内土体滑坡。(3)降低坑内土体含水量,方便挖掘机和工人在坑内施工作业。2、大口井施工方法(1)管井构造管井的滤管为无砂大孔混凝土,采用粒径为85mm 的豆石加水泥按 61 左右比例预制而成,强度大于 2MPa,每节长 1m 左右。最下部一节为有孔滤管,其空隙率为2025。管接头处用两层麻布浇沥青包裹,外夹竹片用10 号铅丝扎牢,以免接缝处挤入泥砂淤塞管井,其内径为 500。(2)井点施工工艺程序: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孔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砂砾过滤层洗井
46、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3)施工过程管井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法成孔,孔的直径800mm,泥浆护壁。待冲孔到设计深度后,用吸管将其中泥浆吸净,下底座,然后下管,外填塞滤水3-15mm 小豆石,地面以下 0.5 米范围用粘土填实,用压缩空气将泥浆吹出洗井,然后抽水。1)井位测定后埋设护筒(为确保进度,每台钻机护筒配备2 只),用以固定井位,防止孔口坍塌,护筒与孔壁间的缝隙用粘土填实,以防止漏水。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200mm;埋入土中深度在 0.51m。2)钻机安装就位,经平整三线对中后,开始钻进。钻具采用三翼刮刀合金钻头,全面钻进。根据地层情况,相
47、应调整钻进三大参数。3)钻孔:钻井过程中要匀速随时观察循环泥浆的稠度以防出现塌空及偏孔现象。对于一些易塌孔的地层,局部采用优质泥浆护壁,以保证孔径的较规则和垂直,遇易缩颈土层,则应控制钻进速度,保证成孔截面。钻进速度应根据土质情况、孔径、孔深大小确定,在淤泥和淤泥质粘土中不宜大于 1m/min,在较硬的土层中以钻机无跳动、电机不超荷为准。4)护壁、清孔:钻进中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不同,泥浆性能亦作相应的调整。在保证桩孔不塌、不缩颈的前提下,对砂性土层,除采用优质泥浆护壁外,尚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此时应同时投入黄泥团,提高泥浆的粘度,确保护壁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以保持
48、泥浆对孔壁的压力。工程中局部土层可能产生泥浆流失现象,此时施工现场应增设大容量给水泵,确保孔内的泥浆压力。5)下管及回填滤料:清孔完成后要立即下管,下管时要保证井管的垂直,管口之间不能错口,回填滤料要及时发防塌孔。井管下放时,将预先制作好的井管用三木塔借卷扬机分段下设,分段直下到井底。井管安放应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间;管顶部比自然地坪高500mm 左右。井管的接头应对正。管井采用无沙砼井管,单管长度1 米;管井制作为 32.5 级水泥、水灰比 0.29、灰骨比 1:4,试验压强为 102.8Kgf/cm2、渗透系数 1498m/d。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滤料宜采用石英岩或硅化岩石组成的砾石作为滤料,填
49、砾厚度为50mm。井管与土壁间填充砂砾滤料。滤料规格应与含水层岩性相适应,使其形成的孔隙,在洗井时,应能通过含水层中的沙粒直径d50mm 的大部分细小颗料进入井中排出地面,而直径d50mm 的骨架颗粒稳定聚积在滤料外围开有成天然过滤层。下滤料时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应用铁锹下料,以防分层不均匀和冲井管,填滤料一定要一次连续完成,从井底填到井口下1m 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管周围填冲滤料后,用潜水泵将井底沉浆排出孔外,并按规定先清洗滤井,冲除沉渣。6)安放水泵:潜水泵在安装前,应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检验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各部位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加足电缆线接
50、头的封口有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坏折断等情况,然后在地面上转35min,如无问题,始可放入井内使用。深井内安放潜水电泵,可用绳索吊入滤水层部位,上部应与井管口固定。设置深井泵的电动机座应安设平稳,转向严禁逆转,防止转动轴解体。潜水电动机、电缆及接头应有可靠的绝缘,每台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主电源线路沿深井排水管路设置。7)试抽水管井成井后,需用 2 寸大口径潜水泵作洗井和抽水试验,井底沉淀物厚度不得超过5/1000,满足要求后始转入正常工作。8)开始井点排水时,先排入沉淀池,再转入市政排水网。3、质量验收(1)钻孔的垂直度是成井质量的重要指标,井孔的倾斜或弯曲直接影响到成井质量与施工安全。根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