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29233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教育部 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教师20191 号)和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区生态教育改革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 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生态教师队伍建设理念,遵循教育规律,以校为本、以评促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紧紧围绕国家、省、市的教育方针政策,立足南关 教育发展实际

2、,将提升工程纳入南关区生态教育发展中系统性思考,全面做好提升工程的谋划和发展。2.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施策相结合。在科学设计、合理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师需求,分类分层分科培训,支持、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3.坚持应用驱动与过程调控相结合。明确提升工程实施路径及环节,学、练、用、评一体,进行动态管理与过程调控,及时进行评价、反思与总结,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式的深度变革。4.坚持目标引领与结果导向相结合。以示范校创建目标为先导,结合精准测评结果,引 导教师从技术学习转向问题学习,赋予教师在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的选择权,构建教师发展的开放空间。(一)总体目标:在省工程办的指导下,统

3、筹规划、系统推进提升工程 2.0 各项工作,通过四年的努力,探索“团队互助、学科联动、协同推进、整体提升”区域的信息化发展新机制,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实现从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到技术支持的学与教深层次变革,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二)行动目标:1.构建“线上选学+线下实践+测评助学”的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方式。2.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模式。3.培养 8-10 名信息化应用名校长,30-50 名信息化教学名师,8-10支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提升校长、教师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四

4、、实施步骤:为确保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按照多元互助合作理念与合作模式,设计三个实施阶段。(一)准备与启动阶段(2019.062020.03)。充分酝酿,做好前期筹划准备,启动阶段重点落实六项工作任务。一是顶层设计。调整工程领导小组,完善“提升工程 2.0”的顶层设计,制定并下发“三案一标”。即规划实施方案、校本应用考核方案、“教师信息化教学测评助研修项目”实施方案以及整校 推进效果考核指标。二是组建团队,明确核心任务。区域拟组建三支团队:(1)专家引领团队由提升工程省级专家领衔组成区域专家引领团队。负责研制整校推进效果考核指标体系,修改、完善、制定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规章制度,确定基本信息

5、技术应用能力点,把握工程调控进程,审核学校选学选测方式,团队专家每人指导一个大学区。(2)培训指导团队由教研员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团队成员每人指导一所学校。负责设计与实施区域学科引领性研修活动、测评助学活动,定期深入学校指导校本研修、参与校本能力测评活动。(3)测评考核团队 由专家引领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代表组成。参与整校推进效果的考核验收,负责对抽测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各学校组建由校级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校长领衔、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三是校本研修。学校组建各类研修共同体,聚焦学校发展目标,线上进行微能力课程学 习,线下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开展研课

6、磨课、课例分析等岗位练功活动,进行线下实操与成果提交,人人参与教学练功与互测互评。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的能力。四是能力测评。能力测评采取多元评价方式,教师依据学科教学特点或自身的岗位职责,借助平台工具,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自我诊断或同伴互测。学校组建学科测评团队,在基本能力点的基础上进行情境化抽测、选测。区域按照(4:5:1)10%抽测,根据抽测情况确定测评助学主题。引导教师掌握在真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程度,精准定位,找准方向。五是测评助学。区域利用平台提供的伴随式数据采集与过程性评价,以能力测评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突破口,由培训指导团

7、队以观课议课、课例研究、信息化教学展示与分享等为主要形式组织助学研修,营造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技术应用氛围,激发教师信息化教学热情。六是校本应用考核。教师的微能力考核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学校的校本应用考核重点考量“两率三维”。两率即微能力测评的合格率及优秀率,三维即学校发展目标与微能力学习内容的匹配度、校本研修制度的实效性、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常态机制。(二)落实与提升阶段(2020.032021.12)。全面落实“提升工程”各项活动,及时跟踪任务、跟进情况,解决落实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1.多维联动,推进应用。一是组织联动。教育局、进修学校相关部室之间形成合力,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实现信息技术应

8、用工作的垂直式、网格化管理。二是研训联动。以应用为导向,多层次、分类别开展助学研修活动;围绕学科课程标准,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区域、大学区联动,组织一师一技、融合教学比赛、单项技能大赛、微能力展示等活动,营造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难题的氛围。三是考评联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树先、骨干教师认定的硬性指标,激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2.培养关键人物,提供保障。建立培训团队专业发展机制。教育局下发组建信息技术应用团队相关文件,明确团队成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动态管理,政策倾斜。优先支持专家引领团队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对专家提高培训、课题研究给予经费支持。培训

9、指导团队组建学习共同体,每年组织域外考察研修,提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和评价的能力。组织学校管理团队专项培训,提升“四力”(管理团队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混合式校本研修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指导全校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应用考核能力)。3.培育典型,引领带动。一是提升工程第一周期遴选命名的“7 所学校、8 个团队、52 名教师”典型继续在大学 区层面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结伴互助,缩小差距,共同提高。二是第二批 19 个名师工作室通过课题引领、课例分析、微创新研究等形式,营 造交流与合作、开放与多元的信息化教学研究氛围,培养一批信息化教学核心力量,制作一批

10、优秀课例和开发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资源或工具。三是创建信息化学科研究团队。采用教研员与教师合作的方式,在南关区生态课堂实践探索基础上,依据信息化发展实际,探索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培植和带动一批有研究热情的学科教师共同成长进步。(三)总结与推广阶段(2022.012022.06)。对南关区“提升工程”进行全面总结与提升,取得相应课题研究成果、汇编内刊、陆续公开发表的论文等理论成果;形成百余篇案例、百余节优秀课堂教学课例、个性化的学科教学模式等实践成果;形成相对成熟的提升工程区域新模式和成功经验,在全省“提升工程 2.0”推进中发挥作用。五、保障措施:提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需

11、要从组织、经费、制度、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一)组织保障。教育局成立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提升工程的统筹规划、决策部署。各职能部室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学校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校长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培训第一责任人。形成自上而下、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领导和组织机制。(二)经费保障。对提升工程实施涉及的资源建设、师资培养、教育科研等进行全方位支持,充分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自主权,为南关区信息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制度保障。将“提升工程”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综合考评范畴。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结合。建立健全会议机制、遴选机制、督导机制、激励机制,定期交流汇报、调控进程、督促落实、奖励优秀,确保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