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装备公司经营管理总结(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装备公司经营管理总结(参考).docx(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风电装备公司经营管理总结风电装备公司经营管理总结目录一、 项目简介3二、 公司概况7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7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8三、 企业分销策略8四、 公共促销策略13五、 促销组合决策14六、 企业产品策略16七、 员工培训与开发21八、 绩效与绩效管理的概念25九、 企业员工绩效考评的方法27十、 吸引与留住企业核心人才的薪酬设计方法30十一、 薪酬设计的程序35十二、 品牌的情感策略40十三、 一般品牌的策略42十四、 品牌的营运管理50十五、 品牌的市场作用51十六、 法人治理53十七、 发展规划分析65十八、 项目风险分析68十九、 项目风险对策71一、 项目简介(一
2、)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72.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8000.00(折合约72.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83461.32。其中:主体工程48295.30,仓储工程21751.3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9221.44,公共工程4193.28。(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
3、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
4、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随着我国风电产业近几年的高速扩张,国内企业逐渐规范化发展,市场集中度呈现提高趋势,风机整机厂商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此外,随着我国风电行业发展,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加。目前,国内相关人员培训和储备机制尚不完善,高水平研发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短
5、缺成为制约国内风电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9142.2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3919.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08%;建设期利息286.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8%;流动资金4936.3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94%。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3919.0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0625.2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677.56万元,预备费616.18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
6、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59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8545.06万元,纳税总额5250.12万元,净利润8008.8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45%,财务净现值14086.1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49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8000.00约72.00亩1.1总建筑面积83461.32容积率1.741.2基底面积26880.00建筑系数56.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1.632总投资万元29142.242.1建设投资万元23919.022.1.1工程费用万元20625.28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677.5
7、62.1.3预备费万元616.182.2建设期利息万元286.922.3流动资金万元4936.303资金筹措万元29142.243.1自筹资金万元17431.173.2银行贷款万元11711.074营业收入万元59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8545.066利润总额万元10678.467净利润万元8008.858所得税万元2669.619增值税万元2304.0310税金及附加万元276.4811纳税总额万元5250.1212工业增加值万元18384.9413盈亏平衡点万元21522.45产值14回收期年5.49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1.45%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
8、元14086.11所得税后二、 公司概况(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杨xx3、注册资本:59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3-10-257、营业期限:2013-10-25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2033.689626.949025.26负债总额4179.213343.373134.41股东权益合计7854.476283.585890.8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
9、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44373.9735499.1833280.48营业利润7669.636135.705752.22利润总额6370.975096.784778.23净利润4778.233727.023440.3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78.233727.023440.33三、 企业分销策略分销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者手中传至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各中间商连接起来形成的通道。分销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或用户,中间环节有各类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和经纪人。(一)分销渠道的结构按流通环节的多少,可将分销渠道划分为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间接渠道又分为短渠道
10、与长渠道。1、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直接渠道,指生产企业不通过中间商环节,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直接渠道是工业品分销的主要类型。例如:大型设备、专用工具及技术复杂需要提供专门服务的产品,都采用直接分销,消费品中有部分也采用直接分销类型,诸如鲜活商品等。间接渠道,指生产企业通过中间商环节把产品传送到消费者手中。间接分销渠道是消费品分销的主要类型,工业品中有许多产品诸如化妆品等采用间接分销类型。2、长渠道和短渠道分销渠道的长短一般是按通过流通环节的多少来划分,具体包括以下四层:零级渠道即由制造商一消费者。一级渠道(MRC)即由制造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二级渠道即由制造商一批发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多见于
11、消费品分销。或者是制造商一代理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多见于消费品分销。三级渠道即由制造商一代理商一批发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3、宽渠道与窄渠道渠道宽窄取决于渠道的每个环节中使用同类型中间商数目的多少。企业使用的同类中间商多,产品在市场上的分销面广,称为宽渠道。如一般的日用消费品(毛巾、牙刷、开水瓶等),由多家批发商经销,又转卖给更多的零售商,能大量接触消费者,大批量地销售产品。企业使用的同类中间商少,分销渠道窄,称为窄渠道,它一般适用于专业性强的产品,或贵重耐用消费品,由一家中间商统包,几家经销。它使生产企业容易控制分销,但市场分销面受到限制。(二)分销渠道的选择1、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影响分销
12、渠道选择的因素很多。生产企业在选择分销渠道时,必须对下列几方面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判断,才能作出合理的选择。市场。第一,购买批量大小。购买批量大,多采用直接销售;购买批量小,除通过自设门市部出售外,多采用间接销售。第二,消费者的分布。某些商品消费地区分布比较集中,适合直接销售。反之,适合间接销售。工业品销售中,本地用户产需联系方便,因而适合直接销售。外地用户较为分散,通过间接销售较为合适。第三,潜在顾客的数量。若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多,市场范围大,需要中间商提供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宜选择间接分销渠道。若潜在需求少,市场范围小,生产企业可直接销售。第四,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有的消费者喜欢到企业买
13、商品,有的消费者喜欢到商店买商品。所以,生产企业应既直接销售,也间接销售,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增加了产品的销售量。产品。第一,产品价格。一般来说,产品单价越高,越应注意减少流通环节,否则会造成销售价格的提高,从而影响销路,这对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不利。而单价较低、市场较广的产品,则通常采用多环节的间接分销渠道。第二,产品的体积和重量。产品的体积大小和轻重,直接影响运输和储存等销售费用,过重的或体积大的产品,应尽可能选择最短的分销渠道。对于那些按运输部门规定的起限(超高、超宽、超长、超重)的产品,尤应组织直达供应。小而轻且数量大的产品,则可考虑采取间接分销渠道。第三,产品的技术性。有些产品具有
14、很高的技术性,或需要经常的技术服务与维修,应以生产企业直接销售给用户为好,这样,可以保证向用户提供及时良好的销售技术服务。第四,定制品和标准品。定制品一般由产需双方直接商讨规格、质量、式样等技术条件,不宜经由中间商销售。标准品具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规格和式样,分销渠道可长可短,有的用户分散,宜由中间商间接销售;有的则可按样本或产品目录直接销售。第五,新产品。为尽快地把新产品投入市场,扩大销路,生产企业一般重视组织自己的推销队伍,直接与消费者见面,推介新产品和收集用户意见。如能取得中间商的良好合作,也可考虑采用间接销售形式。其他因素。第一,生产企业自身的能力。企业本身资金雄厚,则可自由选择分销渠道
15、,可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采用产销合一的经营方式,也可以选择间接分销渠道。企业资金薄弱则必须依赖中间商进行销售和提供服务,只能选择间接分销渠道。生产企业在销售力量、储存能力和销售经验等方面具备较好的条件,则应选择直接分销渠道。反之,则必须借助中间商,选择间接分销渠道。第二,国家政策规定。企业选择分销渠道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令的规定。某些按国家政策应严格管理的商品或计划分配的商品,企业无权自销和自行委托销售;某些商品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任务后,企业可按规定比例自销,如专卖制度(如烟)、专控商品(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少数商品)。另外,如税收政策、价格政策、出口法、商品检验规定等,也都影响分销途径
16、的选择。2、分销渠道选择策略广泛分销策略。在密集分销中,凡符合生产商的最低信用标准的渠道成员都可以参与其产品或服务的分销。渠道成员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产品的市场覆盖率高。它以最大限度地便利消费者的方式来推动销售的提升。独家分销策略。生产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只选择一家中间商销售自己的产品。独家分销的特点是竞争程度低。这种分销方式有利于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有利于公司与中间商长久而密切关系的建立,一般服务要求较高的专业产品比较适合采用这种分销策略。选择性分销策略。是指制造商从愿意合作的中间商中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中间商去销售本企业的产品。它是一种介于宽与窄之间的销售渠道。它一般适用于消费品
17、中的选购品和特殊品,以及专业性强,用户比较固定,对售后服务有一定要求的工业产品。其他企业也可选用这一策略。四、 公共促销策略公共关系是企业通过公关传播和对特殊事件的处理,使自己与公众保持良好关系的活动。企业的公共关系分为内部公共关系和外部公共关系。公共促销的目的在于为企业的营销活动创造一个和谐、亲善、友好的营销环境,从而间接地促进产品的销售。确定公关活动目标。制定公关促销方案,首先要明确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公关活动的目标应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相一致,并尽可能具体,同时要分清主次轻重。公关活动对象。在本次促销活动中,确定公共关系的对象,即本次公关活动中所针对的目标公众。公关活动项目。即采用什么方式来
18、进行公关活动,如举行记者招待会,组织企业纪念活动和庆祝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公关活动预算。在制订活动方案时,还要考虑公共关系活动的费用预算,使其活动效果能够取得最大化。五、 促销组合决策促销组合决策,就是决定如何选择和组合应用以上这几种沟通方式,达到企业有效进行促销的目的。(1)促销目标。促销目标,是指企业促销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开展的促销活动都有着特定的促销目标。促销目标不同,促销组合也有差异。(2)目标市场和产品类型。目标市场的特点是影响促销组合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目标市场在销售范围大、涉及面多的情况下,应以广告促销为主,辅以其他沟通方式;目标市场相对
19、集中,销售范围较小,需求量较大的应以人员沟通为主,辅以其他沟通方式。如果目标市场消费者文化水准较高、经济收入宽裕,应较多运用广告和公关沟通为主的促销组合;反之,应多用人员推销和营业推广为主的促销组合。产品可以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促销组合方式,生产资料以人员推销为主的促销组合,因为生产资料产品技术性较强,购买者数量较少,但购买数量大且金额较高;生活资料以广告为主的促销组合,因为生活资料市场购买者人数众多,产品技术性较简单,标准化程度较高。在生产者市场和消费者市场上,公关促销和营业促销都处于次要地位。当然,也不能把问题绝对化。一般产品技术性能复杂、价格较高的产品销售,应以人员推销为主,辅以其他沟
20、通方式的促销组合;一般化的、价格较低的产品,应以广告沟通为主,辅以其他沟通方式的促销组合。(3)“推”或“拉”策略。在促销中,企业一般采用“推”策略或“拉”策略。“推”策略是把中间商作为主要的促销对象,把产品推进分销渠道,推上最终市场。“拉”策略是把消费者作为促销对象,引导消费者购买,从而拉动中间商进货。两者不同的促销策略采用的是不同的促销组合,“推”策略采用的是以人员推销为主的促销组合,而“拉”策略采用以广告为主的促销组合。企业对两种策略有不同的偏好,有些偏重“推”策略,有些偏重“拉”策略。(4)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促销目标,因而应采取不同的促销组合策略。在产品
21、投入期,新产品刚刚打入市场,应采用广告沟通为主的促销策略,重点宣传产品的性质、功能、服务等,以引起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注意。在产品成长期,在消费者已对产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广告宣传应转向以宣传企业产品特色,树立品牌为主,从而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形成偏好。这时应增加促销费用,并配合人员推销,以扩大销售渠道。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即产品已全部打入市场,销售从鼎盛转而呈下降趋势。这时广告促销应和营业推广等方式配套使用以达到更好的促销效果。在产品衰退期阶段,同行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程度,替代产品已出现,消费者的兴趣已转移,这时企业应该削减原有产品的促销费用,少量采用提示性广告,对于一些老用户,营业推广方式仍要保持。
22、六、 企业产品策略在企业营销策略中,产品策略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制定其他营销组合策略的基础。所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和销售什么产品,并制定合理的产品结构及相应的营销策略,是企业的一项重大决策。(一)产品整体概念产品是能满足一定的消费需求并能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的物品和服务。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认识产品的整体概念,应包括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层次。1、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指顾客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基本利益,它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中心就是为了获取核心产品、满足某种需要的效用或利益,并不是为了占有或获取产品本身。2、有形(形式)产品有形(形式)产品是核心产品借以实现
23、的形式,即向市场提供的实体物品和服务的形象。它是核心产品的载体。形式产品是通过产品的质量、款式、特色、品牌和包装等特征表现出来的。3、附加产品附加产品是指顾客购买企业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如提供信贷、免费送货、保证、售后服务等。(二)产品组合1、产品组合的概念产品组合是指当一企业向市场提供多种产品时其全部产品的结构或构成。它通常由若干产品线和产品项目组成。产品线是指企业所经营的核心内容相同的一组密切相关的产品;产品项目是产品线中一个明确的产品单位。产品组合包括四个变数:宽度、长度、深度和一致性(相关性)。所谓产品组合的宽度,是指企业拥有的产品线条数,即企业生产的产品大类有多少。
24、它反映的是企业市场服务面的宽窄程度和分散投资风险的能力。所谓产品组合的长度,是指企业每条产品线上的产品项目数。它反映的是企业在同一市场中满足顾客不同需求的程度。产品组合的深度,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产品组合的一致性(相关性),是指企业的各个产品大类在最终用途、生产条件、销售渠道以及其他方面的密切相关程度。2、产品组合决策企业在进行产品组合时,将涉及产品项目增减、修改和产品线扩充、删除等问题。企业在进行产品组合决策时应该遵循既有利于促进销售、又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总利润这个基本原则,实现产品组合的动态平衡。即企业应随着市场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变动,不断增加应开发的新产品和淘汰应退
25、出的衰退产品。产品组合的动态平衡策略,一般包括以下策略:第一,扩大产品组合策略。扩大产品组合策略是开拓产品组合的广度和加强产品组合的深度。即增添产品线,扩展产品经营范围和在原有的产品线内增加新的产品项目。具体方式包括:增加与原产品相类似的产品;增加同一产品的规格、型号和款式;增加不同品质和不同价格的同一种产品;增加与原产品毫不相关的产品。这一策略有利于满足不同消费者多方面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利于分散市场风险;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剩余生产能力完善产品系列,扩大经营规模。第二,产品线或产品项目削减策略。是指为集中力量经营获利大的产品线和产品项目,对那些获利小的产品进行削减甚至取消。产品
26、线或产品项目削减的方式有:减少产品线数量,实现专业化生产经营;减少产品项目,停止生产某类产品。这种策略的实施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使企业能够集中资源和技术力量改进保留产品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商标的知名度,加速企业的纵向发展。第三,高档产品策略。是指在原产品线内增加档次较高、价格较高的产品项目。这一策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声望和市场地位,也有利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第四,低档产品策略。是指在原有的产品线中增加低档次、低价格的产品项目。与高档产品策略一样,低档产品策略的实行能够迅速为企业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即可能会影响企业原有产品的市场声誉和名牌产品
27、的市场形象。此外,这一策略的实施需要有一套相应的营销系统和促销手段与之配合,这些必然会加大企业营销费用的支出。3、产品生命周期及营销策略产品生命周期(PLC),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费农。它主要是指产品从投入生产到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主要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发展时期。导入期的营销策略。商品的导入期,一般是指新产品试制成功到进入市场试销的阶段。在商品导入期,由于消费者对商品十分陌生,企业必须通过各种促销手段把商品引入市场,力争提高商品的市场知名度,因此导入期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相对较高,企业在给新产品定价时不得不考虑这个因素,企业营销的重点主
28、要集中在促销和价格方面。采取高价格的并配合大量的宣传推销活动,把新产品推入市场。其目的在于先声夺人,抢先占领市场,并希望在竞争还没有大量出现之前就能收回成本,获得利润。在采用低价格的同时做出巨大的促销努力。其特点是可以使商品迅速进入市场,有效的限制竞争对手的出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占有率。该策略的适应性很广泛。成长期的营销策略。商品的成长期是指新产品试销取得成功以后,转入成批生产和扩大市场销售额的阶段。在商品进入成长期以后,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并使用,企业的销售额直线上升,利润增加。在此情况下,竞争对手也会纷至沓来,威胁企业的市场地位。因此,在成长期,企业的营销重点应该放在保持并且扩大
29、自己的市场份额,加速销售额的上升方面。如,积极筹措和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基本建设或者技术改造,以利于迅速增加或者扩大生产批量;进一步开展市场细分,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用户,以利于扩大销售;努力疏通并增加新的流通渠道,扩大产品的销售面。成熟期的营销策略。商品的成熟期是指商品进入大批量生产,而在市场上处于竞争最激烈的阶段。在成熟期中,有的弱势产品应该放弃,以节省费用开发新产品;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开发原来的产品的新用途或者新的功能以延长其生命周期。企业应该有系统的考虑市场,对产品及其营销组合进行修正和调整。衰退期的营销战略。衰退期是指商品逐渐老化,退出市场的时期。当商品进入衰退期时,
30、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经营,以获取能够获取的利润。我们可以继续维持企业在目标市场、价格、销售渠道、促销等方面的现状,延长退出市场的时间或者根据市场变动的情况做出适当的收缩。七、 员工培训与开发(一)员工培训的概念和目的1、培训的概念。员工培训是以改进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社会行为,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和组织效益为目的的一种学习过程。2、员工培训的目的。向本企业员工传授广泛的技能,包括解决问题的技能、沟通技能,以及团队建设技能等;强化员工的奉献精神。(二)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培训是协调人事矛盾的重要手段。人与事的结合处在动态的矛盾运动之中,要解决这一矛盾,一要靠人员流动(即用“因
31、事选人”的方法实现人事和谐);二要靠员工培训,即用“使人适事”的方法实现人事和谐。(2)培训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组织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正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3)培训是满足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降低员工的流动率的有效途径。培训是调动员工积极性、降低员工的流动率的有效方法。(4)培训是建立和强化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建立和强化不是孤立的,特别是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培训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环节,应把企业文化作为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宣传和强化企业文化。(5)培训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培训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而人才正是企业最根本、最主要的竞争优势
32、。(三)培训形式分类(1)从培训与工作的关系来划分,有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和半脱产培训。在职培训即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培训;脱产培训即受训者脱离工作岗位,专门接受培训;半脱产培训介乎上述两种形式之间。(2)从培训目的来划分,有文化补习、学历教育、岗位职务培训等。文化补习的目的在于增加受训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其基本素质,为以后的进一步提高奠定文化基础;学历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受训者的专业素质,表现为更高的学历;岗位职务培训是以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围绕着职位的特点而进行的针对性培训。(3)从培训的层次上划分,有高级、中级和初级培训。一般而言,初级培训可侧重于一般性的知识和技术方法;中级培训可
33、适当增加有关理论课程;高级培训则应侧重于学习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四)培训工作流程培训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和实施;培训评估。1、培训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关系到培训的方向,对培训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培训设计和实施。培训设计主要要完成两方面的任务:培训内容设计和培训方法设计。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方法。在确定培训内容的同时,就要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如授课、学徒制、讨论会、工作轮换、录像、模拟、案例等。3、培训评估。培训评估的作用:一是决定是否应在组织内继续进行该项培训;二是对培训进行改进。从以下四个层次上对培训进行评估:反应;知识;行
34、为;成效。(五)员工培训须避免的失误1、肤浅的培训。培训者对企业的培训需要不清楚或盲目跟风,社会上流行什么培训,就对职工进行什么培训;或贪新求洋,在培训项目的选择上喜欢猎奇、崇拜国外的培训教师和课程。2、填鸭式的培训。在短时间内给学员灌输大量的知识而不给他们消化的时间和经过长时间的学习。3、不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培训。培训也是企业的一项投资,要认真考虑产出效益,造成培训资金浪费常见的有三个原因:一是盲目投资;二是培训对人不对事;三是把培训当成游玩的机会,名日培训,实则游玩。八、 绩效与绩效管理的概念1、绩效的概念进入21世纪,绩效问题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特别关注的热点。飞速变化的市场,使每家企业都更加
35、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希望通过考核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对于绩效的理解并不准确,对于绩效管理的应用也不是很自如。那么,究竟什么是绩效呢?有人认为绩效是品德;有人认为绩效是能力;有人认为绩效是态度;还有人认为绩效是勤奋;更有人认为绩效是人际关系等。一般可以从组织、团体、个体三个层面上给绩效下定义,层面不同,绩效所包含的内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方法也不同。就个体层面来讲,人们给绩效所下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行为。“绩效是结果”的观点认为,绩效的工作所达到的结果,是一个人的工作成绩的记录。表示绩效结果
36、的相关概念有:职责、关键结果领域、结果、责任、任务及事务、目的、目标、生产量、关键成功因素等。不同的绩效结果界定,可用来表示不同类型或水平的工作的要求,在设计绩效目标时应注意区分。现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态度。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绩效是与组织战略息息相关的员工的工作结果,以及为了完成此结果而产生的态度和行为。2、绩效管理的概念企业需要将经营目标有效地分解给各个部门和所有员工,并使各个部门和员工都积极向着共同的经营目标努力。企业需要监控目标达成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工作情况,了解各个环节上的工作产出,及时发现阻碍目标有效达成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企业需要得到最有效的人力资源,以便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37、一方面,通过人员的调配,使人员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发展,增强公司的整体实力与发展能力。绩效管理恰恰是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绩效目标的设定与绩效计划的过程,企业的经营目标被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员工;通过对部门和员工的绩效目标的监控过程以及对绩效结果的评估,企业可以有效地了解到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发现阻碍目标达成的原因;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以为人员的调配和人员的培训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因此,绩效管理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确定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是增强员工成功达到目标的能力,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九、 企业员工
38、绩效考评的方法1、工作行为考核的方法常用的考核方法有以下几类。(1)分级法。相关的分级法主要有以下一些:一是排序法:排序法包括简单排序和交错排序。前者指由最好到最差依次对被考核者进行排序;后者是先挑出最好的,再挑出最差的,然后挑出次最好的,再挑出次最差的,直至排完。二是代表人物比较法:代表人物比较法以若干个具体人物为标准,分别代表各个要素的一定等级,将被考核者与这些代表人物进行比较,达到考核的目的。三是两相比较法(配对比较法):由考核者对每一个被考核员工与其他被考核员工一一对比,优胜为“十”,稍逊为“一”,从而比较每个员工的得分,排出次序。四是强制正态分布法(强制分配法):按事物“两头小,中间
39、大”的正态分布规律,人力资源部门可事先确定好各等级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然后按照每人绩效的相对优劣程度,强制列入其中的一定等级进行考核。五是图表法:考核者按照事先设计的表格,根据表中规定的考核项目和不同层次的考核结果,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评价。(2)清单考核法。主要的清单考核法有以下两种:一是简单清单法:先将与某一特定职务占有者工作绩效优劣相关的多种典型工作表现与行为找出,供考核者逐条对照被考核者实际状况校对核准,将两者一致的各条勾出,即成为现成的考核结果。二是加权总计评分清单法:人力资源部门将考核方法分解为若干维度来分别评估清点,评分后再加总。(3)量表考核法。此法用得最为普遍,它通常作维度分解,
40、并沿各维度划分等级,设置量表实现量化考核,而且操作也比较简捷。此外,工作行为考核的方法还有针对不同考核者的考核方法,包括主管考核法、民意测验法以及360考核法。2、工作成果考核的方法(1)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效管理的方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清楚自己的目标和组织的总目标,并将每个人的具体活动统一到组织目标上来。(2)岗位绩效指数化法。岗位绩效指数化是指对考核对象的绩效与所确定的岗位指数之间进行比较的评估方式。由于岗位指数是职位要素、岗位目标以及影响目标达成的各种因素的综合指标,岗位绩效指数一旦确定,评估就有了一个动态的、相对固定的参照坐标。十、 吸引与留住企业核心人才的薪酬设计方法在管理学
41、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企业百分之八十的利润是有企业百分之二十的员工创造的,这一理论就是著名的二八原理。那百分之二十的人就是企业的核心员工。核心员工是指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和保持、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或能够直接帮助主管提高管理业务能力、经营能力和抵御企业管理风险能力的员工。主要包括企业高层管理者、具有专业技能的研发骨干等知识创新者、高级技术工人、关键的销售人员和业务人员等。薪酬是留住核心人才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企业都会给予核心员工较高的薪酬,在外部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内部拉开差距。较高的薪酬当然可以留住核心员工,但是也会造成企业用人成本的增加,缩小企业的盈利空间。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一
42、个人在自己因工作或做出成绩而取得报酬后,并不会仅仅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还会通过相对于投入的报酬水平与相关人员的比较来判定其所得报酬是否公平。因此留住核心人才的关键还在于设置合理的薪酬制度,建立起激励型薪酬体系。核心员工有多种类型,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其所从事工作本身的要求以及职位特征上,也体现在工作成果的可衡量性、绩效表现的可评价性、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企业的贡献等,因此对于不同的核心人才应当制定不同的薪酬制度。1、企业高层管理者薪酬设计一般来说,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大多采用的都是年薪制,主要是按照其以往的表现,以年为单位支付固定的薪水。实际是一种固定的工资,它将高级管理
43、人员业绩的非直接性和长期性考虑进去。发放固定的薪水,提供比较稳定的环境和保障以有利于他们的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传入我国,在许多大中型企业试用后效果不错。我国烟草行业中这种制度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结合我国烟草行业的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总体薪酬中,基本薪酬所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小(约为30%),短期奖金(40%)和长期奖金(25%)所占的比重往往非常大。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通常是由以董事会主席为首的薪酬委员会确定的。主要是依据上一年度的企业总体经营业绩和同行业中同类人员的薪酬状况。年终短期奖金在高层管理人员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奖金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比较流行
44、的是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职位、能力、所负责任等因素的差别,企业中的员工持本企业股份的一种长期的激励计划。这样就可以使员工自身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结合起来,在员工为企业取得利润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收益,大大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福利和服务在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收入中的作用也不可忽略。比如,良好的办公环境、免费体检、“五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带薪休假、养老金计划等。随着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发展趋势一般是使薪酬更加开放有更多的选择,很多企业推出了福利包计划,使管理人员能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福利。
45、2、核心技术人员薪酬设计核心技术人员的薪酬结构一般为基本薪酬与加薪十奖金十福利与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薪酬往往取决于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广度与深度以及他们运用这些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熟练程度,而不是他们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因此其基本薪酬在其薪酬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加薪也是由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关的。一般来说,其所掌握的知识经验都会随着其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长,因此专业技术人员薪酬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而增长。奖金在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专业技术人员所掌握的知识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价值,其基本薪酬很高,奖金所占的比重很小。一般来说,专业技术人员的都是在
46、新产品推出和重大技术改进的情况下才会发放。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最看重的福利往往是有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通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价值,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薪酬。自由的工作时间对于他们也较有吸引力。自由的工作时间在一些外资企业中有着很好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的一般是由通过对外部市场的薪酬调查来确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薪酬的敏感性较高。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的必须有较强的外部竞争性。3、关键的销售人员和业务人员薪酬设计作为企业的销售人员工作时间和方式都比较灵活,工作的成果评价较为简单,但是销售人员的工作风险和工作挑战性也很大。常常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评价销售人员的工作业绩是不能只看其销售额和业务的增长状况,应该综合考虑影响其工作的各个方面因素。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销售人员的薪酬方案一般有四种:纯佣金制:销售人员没有基本薪酬,其全部收入是根据销售额或利润按一定比率提取。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薪酬直接与员工的绩效相挂钩,有很好的激励作用,且计算起来也比较方便。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在这种薪酬制度下,员工的收入不稳定,从而导致员工的不安全感,离职率会提高。基本薪酬加佣金制:这种薪酬制度是指销售人员会有一部分薪酬是基本工资,同时也会有一部分佣金。这种薪酬制度解决了纯佣金制员收入不稳定而带来的不安全感,同时其激励作用也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