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德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西省德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屋舍(sh)俨然(yn)豁然(hu)B邑人(y)垂髫(tio)缤纷(bng)C问津(jn)阡陌(m)诣太守(y)D刘子骥(j)间隔(jin)平旷(ku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欺侮照例油馍朦胧茂腾腾B怠慢领域瞳仁静穆闹嚷嚷C震撼恬静思慕宽慰马前卒D辐射缭原踊跃偏僻羊羔羔3、将下面句子排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
3、产。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ABC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国内几大主流媒体对爆款手游王者荣耀中人物的设定罔顾历史,过度创新的行为,纷纷发文批评。B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三进校园”等多项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D针对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第II卷(非选择
4、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_,微君之故?(诗经式微)青青子衿,_。(诗经子衿) 关关雎鸠,_。(诗经关雎)_,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桃花源记中用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_。(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
5、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能不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满井游记(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
6、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提示:鹄:天鹅。鳞浪:像鱼鳞似的细浪纹。靧:洗脸。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罍:酒杯。蹇:骑驴。呷,吸,这里用其引申义戏水。毛羽鳞鬣:毛,指虎狼兽类;羽,指鸟类;鳞,指鱼类和爬行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恶能:怎能。恶,怎么。纪:记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而此地适与余近()(3)日光下澈()(4)其岸势犬牙差互()2下
7、面加点词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潭西南而望/而此地适与余近B夫不能以游堕事/以其境过清C然徒步则汗出浃背/佁然不动D全石以为底/山峦为晴雪所洗3翻译下列句子。(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共同点?两文作者观景后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
8、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
9、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
10、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
11、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盲目”一词的含义。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3选文第段与下面这则材料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简要分析各自的作用。1972年丁肇中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1)第段(2)这则材料4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节选,完
12、成下面小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1请解释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2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前四句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姑娘的爱慕之情。B本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C“辗转”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选贤与能选:_(2)讲信修睦修:_(3)不独亲其亲亲:_(4)不独子其子子:_(5)男有分分:_(6)女有归归:_(7)货恶其弃于地也恶:_(8)谋闭而不兴兴:_(9)盗窃乱贼而不作作:_(10)故外户而不闭外户:_七、作文(共40分)【2017年中考湖北随州卷】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热土,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朋友间的交往,亲人间的欢聚,课堂上的掌声,网络世界的畅游最难忘,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请以“共享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本写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