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启东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启东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契约(qi)揽住(ln)监督(d)悲天悯人(mn)B卸却(xi)赔礼(pi)排解(pi)如释重负(sh)C恩惠(hu)缠着(chn) 循环(xn)自投苦海(tu)D坟墓(m)大抵(d)达观(gun) 心安理得(n)2、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极端诞生选骋死而后已B谣言戈璧仰慕层出不穷C癌症决胜胆识妇儒皆知D睿智叱咤氢弹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窗外春暖花开,一听说明天要去春游,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B撒贝宁主持的节目开讲啦鲜为人知,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C我了解
3、了抗日英雄杨靖宇那可歌可泣的事迹后,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敬意。D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为“校园之星”是当之无愧的。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B作为一种新媒体,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C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D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独坐幽篁里,_。(2)_,何人不起故园情。(3)_,双袖龙钟泪不干。(4)草树知春不久归,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
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
5、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注】趋,快步走向捐,抛弃亡,通“无”,不足懿,美好1下列加点词在文句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往事耳(了解)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D遂七年不返(才)2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
6、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记叙文阅读回忆陈寅恪先生季羡林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从清华大学算起。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西洋文学系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学生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其他课程。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他的分析细致入微,如剥蕉心,愈剥愈细、愈剥愈深。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
7、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最终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除了上课以外,同寅恪师的接触并不太多。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人流中,会见到寅恪师去上课。他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那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
8、道路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1945年,在我来到哥廷根十年之后,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医目疾。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出乎我意料地迅速,我得到了先生的复信,也是一封长信,告诉我他的近况,并说不久将回国。信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说,他想向北大校长胡适、代校长傅斯年、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几位先生介绍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谁听到能到最高学府去任教而不引以为荣呢?于是我立即回信,表示同意和感谢。这一年的深秋,我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北京(当时叫北平)。按北大当时的规定
9、,从海外得到了博士学位回国的人,只能任副教授,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转为正教授。我当然不能例外,而且心悦诚服,没有半点非分之想。然而过了大约一周的光景,汤先生告诉我,我已被聘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这真大大地出乎我意料。由此也可以看出老一辈学者对后辈的提携和爱护。在我同先生来往的几年中,我们当然会谈到很多话题。谈治学时最多,政治也并非不谈,但极少。寅恪先生绝不是一个“闭门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满篇考证,骨子里谈的都是成败兴衰的政治问题,可惜难得解人。我们谈到当代学术,他
10、当然会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几乎没有对任何人说贬低的话。对青年学人,他只谈优点,一片爱护青年学者的热忱,真令人肃然起敬。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我”与陈寅恪先生交往的两件事。2第段中作者说:“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这是为什么?3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段为什么详写“我”回国后在北大任教的情况?5陈寅恪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题。【甲】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
11、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结合具体诗句,说说甲、乙两首诗如何分别写出泰山之高和飞来峰的塔之高。2甲、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都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陋室铭的作者_,字_,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七、作文(共40分)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比如“有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请以有_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合你写作的词语,使文题完整;叙述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用规范汉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