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docx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7710059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缀行(zhu)大窘(jing)奔倚(q)目似瞑(mng)B苫蔽(shn)少时(sho)诱敌(yu)意暇甚(xi)C并驱(q)弛担(ch)尻尾(ko)狡黠(xi)D眈眈(dn)积薪(xn)假寐(mi)顷刻(q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滑稽恍惚惊慌失措不毛之地B啜泣硬朗生机勃勃见意思迁C鄙薄殉职精益求精精疲力竭D凌乱险躁满腔热忱慷慨激昂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发试卷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的路上总怕爸爸批评我,真是让人提心吊胆。B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C他

3、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D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所有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自强自立。B我们要学习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感受父辈的使命感、责任感。C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D市第一小学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春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

4、(2)_,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3)海日生残夜,_。(次北固山下王湾)(4)枯藤老树昏鸦,_,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5)古代文人墨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_?_。”(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_,_”。(7)刘禹锡在秋词中借白鹤形象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一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任末苦学任末年十四时,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

5、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选自王嘉拾遗记)【注释】任末:东汉蜀郡人。芨(j):书箱。庵:茅草小屋。荆:灌木名。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负笈从师(负:背)B或依林木之下(或:有时)C门徒悦其勤学(悦:为感到高兴)D虽死犹存(虽:虽然)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人若不学,则何以成?(2)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请简要回答。四、现代文

6、阅读(共10分)阅读甲乙两个语段,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甲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A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乙还记得有一回B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一一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

7、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1旧事重提寻温暖(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实际就是鲁迅在回忆往事,采撷温暖。语段中的A、B都曾给予过鲁迅温暖,其中A是_ (人名), B是_ (人名)。(2)在朝花夕拾中,还有许多人曾给过他温暖,比如_(请写出人物并说明理由)。2身临其境读文本知识卡片:朗读的时候除了要发音吐字准确、清晰,还要注意朗读的整体感情基调与声调语气,并根据具体内容与表达需要确定重音、轻读、停连等。我太难了!一会儿班里要进行分角色朗

8、读,但是下面这两句话朗读时该怎么处理呢?你是班里的朗读大咖,帮帮我吧!“人都到那里去了?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这有什么难的?就拿_( 填或)这句话举例子吧! (结合知识卡片,写出朗读处理方案和理由)3朝花夕拾探人物语段中的A、B以及做个小学生中的“章太炎”分别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朝花夕拾整本书及做个小学生简要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与谭嗣同的

9、潼关中“秋风吹散马蹄声”都写到了“秋”,点明了作诗的时节,你认为这两个“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2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李商隐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家人团聚后的情景,以此表达对远方家人的深挚思念。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B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中有两个病句,找出来并修改。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

10、作水平,我校文学社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荐、学生作品展览、话剧表演等。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第_句,修改意见_第_句,修改意见_七、作文(共40分)(一)话题作文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被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散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请以“光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二)半命题作文岁月流光,我们在渐渐成长,每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情怀。那些陈旧的过往,那些曾经的人和事,那些陪我们度过的所有,怎不令人怀念?请以“怀念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人教版专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