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ng不惮dn撺掇chun蕴藻ynB恬静tin晦暗hu冗杂rng 戛然jiC羯鼓ji 铮铮zhn花坞w霍然huD戏谑xu 粗犷kung 作孽ni屈从q2、下面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衰竭皱褶蜿蜒历历在目B墩实烁烁懈怠浩浩苍苍C豁然磅礴瞭阔精雕细刻D砾石静穆挪动穿流不息3、将下面句子排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历
3、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ABCD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动,我市人民都认识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B在安塞腰鼓的表演舞台上,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D弘扬传统文化一定要避免形式主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_,_”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2)李白送友人中即景取喻,形容友人行踪飘忽
4、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
5、己,曰奉壹。1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乐之 乐:高兴,快乐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澈:穿透,透射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那样D以其境过清清:凄清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影布石上C斗折蛇行D其岸势犬牙差互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C第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
6、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子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
7、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 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 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 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1给加点的字注音。棹着小船( ) 纠葛( )
8、 停了楫( )2联系课文解释词语。纠葛_写包票_3这几段文字写的主要人物是_,作者对他主要进行了_描写。4六一公公在问偷豆一事中,从他的语言里,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责怪孩子们偷豆,只是心疼_;当“我”说豆“很好”吃时,他“竟非常感激起来”,“竟 ”字说明了他的“感激”是“我”所“不料”的,这正表现了六一公公这位农民的_性格特点。5人物双喜的语言很有韵味和表现力。他先是用“是”作了正面的肯定回答,不躲不避, 干脆果断,表现孩子的_,接着用“_”作挡箭牌,使六一公公无话可说,第三句的言外之意是:_。第四句是用“_”转换话题,从而表现了双喜的_与_。6从整篇文章看,那夜的“豆”并不好吃,那夜的“戏”也
9、并不好看,但作者在文章结尾却说“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样写是为了_。7对“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一句中“感激”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生活在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只求别人理解、肯定,就感恩图报。B因为从大市镇来的读书人“我”赏识他的豆,成为六一公公的知音,他便有“士为知己者死”之感。C从大市镇来的读书人肯定了他的豆,六一公公认为这是对他最高的一种奖赏,因而十分感激,表现中国农民的淳善可亲。D六一公公的“感激”,实际上是对“读书人”和“统治阶级权力”的敬畏,作者这样写 是为了善意地批判农民的愚昧无知。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蒹葭,完成各题。蒹葭苍苍,白露为
10、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蒹葭中,一唱三叹,叙写“溯洄从之”的艰险的诗句是有:“_”、“_”、“_”。2这首诗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示例,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其构成排比。我是一片雪花,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我是一滴春雨,_;我是_,_。七、作文(共40分)根据要求完成作文。请以“身边风景也动人”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