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作者:石晓鹏来源:唯实2021 年第 06 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18 年 1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2021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再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制造 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国“两业”融合步 伐不断加快,但也面临发展不平衡、协同性不强、深度不够等问题。江苏既是制造业大省,又是服务业大
2、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深度融合,是江苏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对推动江苏产业迈向全球 价值链中高端、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新时代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热点领域把准“两业”内涵。先进制造业是融入先进技术成果、体现先进生产力的产业集合。先进制 造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的一个动态概念,通常是指广泛采用先进制造设备、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产业总称。先进制造业通过吸收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先进成果,并应用于产品的研发、生 产、检测、营销和管理
3、等全过程,从而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生态化,具有产业的先进性、技术的先进性、制度的先进性和发展模式的先进性等特征。现代服务业是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具有高知识、高价值的服务业集合,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化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技术为支撑,建立在新业态、新模式、新方式和新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业,主要包括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知识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具有高技术含量、高知识含量和高增值服务含量等特征。厘清“两业”关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进共促、融合共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 业以先进技术成果为纽带,前者吸收应用
4、先进技术成果的同时,需要借助专业化服务力量实现产业的先进发展;后者基于先进技术成果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需要作用于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产业上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制造企业在主导产业上愈加专业和深化,提升企业价值链地位,还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反过来,现代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又依赖先进制造业的“硬件”支撑,拉动对先进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有助于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制造业在不断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的同时,服务业也在朝着高端、全面、精细的方向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度
5、越来越高,相互促进性越来越强,相互协调性越来越紧密。新时代“两业”融合热点领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背景下,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已不仅仅是原先制造业价值链分解催生服务外包产业的简单组合,更多的是在创新驱动下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的深层次融合。在新消费领域,消费升级引领制造业结构优化。当前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之“双循环”新发展 格局的加速构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带动着对智慧生活、健康生活、娱乐生活等诸多新领域的消费升级,从而催生出众多新颖产品陆续进入现实生活,如健康消费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家用医疗设备,家居消费领域的智能化厨房、智能窗帘
6、系统,运动消费领域的可穿戴设 备、智能运动装备,养老消费领域的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信息消费领域的智能手机、智能耳机,文化消费领域的VR 游戏机、主题娱乐装备等各类产品。应加强对未来消费的洞察、预测和研判,持续跟踪创新,着力推进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和制造业创新融合, 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在制造业服务化领域,先进制造业的服务化加快升级。制造业服务化是服务要素在制造业投入和产出活动中的比重逐步增加的一种趋势,根据业态和模式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制造共享。制造企业将自身智能车间或柔性生产线的能力输出,提供智能工 厂、智能化解决方案等服务,以及研发设计、优化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监控等共享
7、生产平台服务。二是延伸服务。在原有制造主业基礎上,延伸提供远程运维、状态预警、故障诊断等在线服务。三是供应链管理。推动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消费信息交互和流程再造,形成高效协同的智慧供应链网络。四是服务型制造。发展柔性化定制、工程承包、设备租赁、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类型的服务型制造新业态和新模式。在新兴服务领域,现代服务业逐步嵌入制造业发展。在制造业越来越服务化的同时,现代服务业的生产方式也呈现制造化趋势,或是衍生出具体的产品制造,或是嵌入制造企业的经营环节中。主要包括五种类型:一是服务衍生制 造。电商平台、研发设计、工业设计、文化旅游等服务企业,通过发挥大数据、技术、渠道、创意等要素优势,延
8、伸做OEM 制造。二是研发设计服务。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进行嵌入 式合作,提供需求分析、创新试验、原型开发等服务。三是供应链服务。物流企业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提供采购执行、销售执行、供应商库存管理等供应链服务。四是质量技术服务。质量技术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进行嵌入式合作,提供优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服务。五是金融服务。基于真实交易背景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更为精准的票据、应收账款、存货、预付款项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装备融资租赁。二、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现状江苏既是制造业大省,又是服务业大省,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目前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9、正在从“融合”逐步走向“深度融合”,融合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为“两业”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江苏制造业基础雄厚,近年来 全省先进制造业规模持续壮大,占制造业比重已达到近45%,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以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尤为强 劲。2020 年,全省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0.3%和 8.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4.2 个和 2.8 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7.4%和 71.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11.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37.8%,比上年提高
10、 5.0 个百分点; 新材料、新型交通运输设备、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和新能源等“两业”融合潜力大的领域新产品实 现较快增长,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新产品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 48.9%、42.0%、24.5%、22.3%和 16.5%。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现代服务业创新提升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壤,更为“两业”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现代服务业水平稳步提升,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断释放。近年来,江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此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20 年,江苏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5.4 万亿元,同比增
11、长 3.8%,占GDP 的比重为52.5%,超过第二产业 9.4 个百分点;全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55%。从规模以上服务业 企业营收规模来看,在纳入统计的 31 个行业大类和 4 个中类中,全省营收前十大行业均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商务服务业、道路运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在内的 5 个行业营收超千亿元。截至 2019 年底,全省 125 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共集聚企业约 17 万家,其营业收入近 3 万亿元,约为同年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1/4。全省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新引擎作用不断释放。“两业”深度融合成效显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12、融合深 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制造业服务化程度和服务业制造化程度。从制造业服务化来看,江苏陆续涌现出南瑞集团、徐工集团、苏嘉集团、双良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在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方面起着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双良集团节能综合解决方案、徐工集团“徐工工 业云”服务平台、南京我乐家居的“互联网+”定制化家居设计制造集成平台等成为“两业”融合模 式的典型代表。从服务业制造化来看,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已逐步嵌入制造业,催生了一批服务业制造化的龙头骨干企业。以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母婴童主业在供应链上探索制造业延伸,联合上游制造企业以及物流服务企业,通过打造集采购、信息、仓储、配 送、服务
13、等于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打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供应链资源,实现了母婴童产业的供应链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助力催生“两业”深度融合新业态新路径。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制 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两业”融合的有效路径和重要手段。2019 年底,江苏启动开展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重点围绕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高端纺织等13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部分服务业制造化领域,开展涵盖高端科技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工业设计、现代供应链、智能制造与运营管理、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融资租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
14、理等新业态新模式的“两业”融合试点工作,通过龙头骨干企业试点积极构建产业链双向融合 互动机制,助力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虽然江苏“两业”融合发展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在融合程度、融合机制、融合环境 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在下一步重点突破。一是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拉动力不 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江苏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省,从事中间产品制造的企业居多,而终端产品企业相对较少且自有品牌的企业更少, 加之整体上对研发设计、创新投入的意识还不够强,导致江苏制造业对研发设计、投资融资、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需求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拉动力不够
15、。二是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力相对不足。发达国家通过再工业化使得现代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为制造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甚至引领。现代服务业以其在研发、设计、销售渠道的特有优势, 在产业链中形成较强的控制力,同时将增值服务作为中间要素注入产品制造环节,可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然而在江苏第三产业中,高端服务业尚未占据主体地位,加之江苏缺乏如浙江阿里、广东腾讯等平台型领军的科技服务业巨头,以高端服务业带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高层次生态还未形成,致使江苏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力相对不足。三是优势资源的作用尚未在“两业”融合中得到充分发挥。江苏科教、人才资源汇集,特别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居全国 前列,
16、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创新和人才资源始终未能充分转化为独特的产业优势,与京沪粤浙相比,创新环境和发展活力相对不足;加之江苏制造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现实,致使 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优质资源都无法发挥最大效能。四是现代金融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力仍显不足。江苏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较低(不足15%),与制造业对GDP 贡献度超过 1/3 的制造大省地位不相匹配;且贷款多以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为主,金融产品灵活性、创新性不 够,无法很好满足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此外与粤浙沪等省市相比,江苏面向初创型、科技型企业投资的天使、VC(风险投资)和 PE(私募股权投资)等机构数量偏少,金融资本
17、市场活力相对不足,不利于培育先进制造业新生力量。三、加快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引导重点产业服务化,拓展培育新业务新业态。重点聚焦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引导企业由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形成产业链条, 将单一环节的优势扩展成整个链条优势。一方面,由制造环节向前延伸,加强创意、工业设 计、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环节,采用协同创新、联合研发、并购吸收等方式开展链式合作, 发展新业务,培育新业态,提高自身主业和核心产品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由制造环节向后延伸,加强检测、营销以及后服务等环节,扩展新业务,提高附加值,打造形成基于制造環节优势的全
18、产业链条。以信息技术赋能提升,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模式。依托江苏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向升级,促进“两业”深度融合。一方面, 对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发展,鼓励其构建开放式创新型平台,学习海尔集团的“海创汇”、美的 集团的“美创平台”等先进经验,加速传统制造企业自身技术升级的同时,强化智能制造应用并 适时转型成为优势主业的解决方案商。另一方面,对于中小微制造企业发展,鼓励其通过协同型制造平台购买云服务、研发设计、制造设备等,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为自身赋能,顺应消费升级大势,开发符合新消费需求的跨界融合新产品。现代服务业水平稳步提升,对
19、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断释放。近年来,江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此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20 年,江苏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5.4 万亿元,同比增长 3.8%,占GDP 的比重为52.5%,超过第二产业 9.4 个百分点;全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55%。从规模以上服务业 企业营收规模来看,在纳入统计的 31 个行业大类和 4 个中类中,全省营收前十大行业均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商务服务业、道路运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在内的 5 个行业营收超千亿元。截至 2019 年底,全省 125 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共集聚
20、企业约 17 万家,其营业收入近 3 万亿元,约为同年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1/4。全省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新引擎作用不断释放。“两业”深度融合成效显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深 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制造业服务化程度和服务业制造化程度。从制造业服务化来看,江苏陆续涌现出南瑞集团、徐工集团、苏嘉集团、双良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在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方面起着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双良集团节能综合解决方案、徐工集团“徐工工 业云”服务平台、南京我乐家居的“互联网+”定制化家居设计制造集成平台等成为“两业”融合模 式的典型代表。从服务业制造化来看,江苏现代服务业发
21、展已逐步嵌入制造业,催生了一批服务业制造化的龙头骨干企业。以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母婴童主业在供应链上探索制造业延伸,联合上游制造企业以及物流服务企业,通过打造集采购、信息、仓储、配 送、服务等于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打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供应链资源,实现了母婴童产业的供应链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助力催生“两业”深度融合新业态新路径。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制 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两业”融合的有效路径和重要手段。2019 年底,江苏启动开展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重点围绕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高端纺织等13 个先进制
22、造业集群以及部分服务业制造化领域,开展涵盖高端科技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工业设计、现代供应链、智能制造与运营管理、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融资租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的“两业”融合试点工作,通过龙头骨干企业试点积极构建产业链双向融合 互动机制,助力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虽然江苏“两业”融合发展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在融合程度、融合机制、融合环境 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在下一步重点突破。一是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拉动力不 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江苏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省,从事中间产品制造的企
23、业居多,而终端产品企业相对较少且自有品牌的企業更少, 加之整体上对研发设计、创新投入的意识还不够强,导致江苏制造业对研发设计、投资融资、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需求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拉动力不够。二是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力相对不足。发达国家通过再工业化使得现代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为制造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甚至引领。现代服务业以其在研发、设计、销售渠道的特有优势, 在产业链中形成较强的控制力,同时将增值服务作为中间要素注入产品制造环节,可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然而在江苏第三产业中,高端服务业尚未占据主体地位,加之江苏缺乏如浙江阿里、广东腾讯等平台型领军的科技服务业巨头,以高端服务
24、业带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高层次生态还未形成,致使江苏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力相对不足。三是优势资源的作用尚未在“两业”融合中得到充分发挥。江苏科教、人才资源汇集,特别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居全国 前列,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创新和人才资源始终未能充分转化为独特的产业优势,与京沪粤浙相比,创新环境和发展活力相对不足;加之江苏制造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现实,致使 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优质资源都无法发挥最大效能。四是现代金融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力仍显不足。江苏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较低(不足15%),与制造业对GDP 贡献度超过 1/3 的制造大省地位不相匹配;且贷款多以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为主,金
25、融产品灵活性、创新性不 够,无法很好满足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此外与粤浙沪等省市相比,江苏面向初创型、科技型企业投资的天使、VC(风险投资)和 PE(私募股权投资)等机构数量偏少,金融资本市场活力相对不足,不利于培育先进制造业新生力量。三、加快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引导重点产业服务化,拓展培育新业务新业态。重点聚焦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引导企业由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形成产业链条, 将单一环节的优势扩展成整个链条优势。一方面,由制造环节向前延伸,加强创意、工业设 计、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环节,采用协同创新、联合研发
26、、并购吸收等方式开展链式合作, 发展新业务,培育新业态,提高自身主业和核心产品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由制造环节向后延伸,加强检测、营销以及后服务等环节,扩展新业务,提高附加值,打造形成基于制造环节优势的全产业链条。以信息技术赋能提升,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模式。依托江苏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向升级,促进“两业”深度融合。一方面, 对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发展,鼓励其构建开放式创新型平台,学习海尔集团的“海创汇”、美的 集团的“美创平台”等先进经验,加速传统制造企业自身技术升级的同时,强化智能制造应用并 适时转型成为优势主业的解决方案商。另一方面,对于中小微制造企业发展,鼓励其通过协同型制造平台购买云服务、研发设计、制造设备等,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为自身赋能,顺应消费升级大势,开发符合新消费需求的跨界融合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