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肥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肥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预测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端详(xing)叱咤(ch)商酌(zhu)飞皇腾达B譬(b)如阔绰(chu)妥帖(ti)不可明状C魁梧(w)侥幸(jio)装潢(hung)屏气凝神D张皇(hung)恭维(wi)濒(bn)临与日具增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稠帐,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B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谅影。C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查。D为了激发表演者真挚情感的流露,舞台现场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
3、恰当的一项是()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形式是壳,只有温暖人心而又不失庄严,恪守史实而又目光长远地诠释和表达,就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共鸣。B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C正确地审视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虽然会有荆棘,但同样会开出
4、鲜花。D学习和工作都是有趣味的,我们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趣味自然就会产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1)槲叶落山路,_。(温庭筠商山早行)(2)_,_。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3)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4)_,_,尔来二十又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5)补充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_,_ ,_,人不寐,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尔累月奔驰酬应,犹能不失常课,当可日进无已。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
5、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简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其照例应用之钱,不宜过奢。(选自曾文正公家训)【注】蓄养:扶植培养。庶几:差不多。忝:谦词,有愧于。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两处。近 日 朝 朝 摹 写 久 不 间 断 遂 觉 月 异 而 岁 不 同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犹能不失常课_(2)当可日进无已_(3)亦尝苦思力索
6、_(4)但行之有恒_3翻译句子。(1)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2)愿尔等常守此简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4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余早年于作字一道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B若沾染富贵气习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C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学而时习之(十二章)D其照例应用之钱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5本文作者谆谆告诫子女,我们学过的送东阳马生序则殷殷劝勉后生,两文在劝诫的具体内容上有何异同?请联系原文分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千年敦煌“活”起来当我们谈论敦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浓缩1650年,跨趋3100公里,正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展出的“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
7、邀观众步入“瀚海沙漠”和“洞窟”中,共赴一场瑰丽恢宏的敦煌艺术盛宴。公元366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苦行僧乐傅云游敦煌,突见鸣沙山金光万道。圣地奇景令乐傅顿悟,就此结茅,在大泉河谷凿下莫高第一个洞窟。自此,一个中国文化圣地开启了长达1650多年的兴起、废弃、重生的跌宕命运。此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精心挑选200余件敦煌艺术精华,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净土世界“活”起来。现场构建了3000平米黄沙实景,空运来的逾万株沙地植物点缀其间。步入此境,张骞的勇气,班超的决绝,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的雄才,唐太宗置安西都护与龟兹、焉者、于阗、疏勒四军镇的大略,法显和玄奘度瀚海越葱岭西行求法的九死一生,高仙芝
8、的又无反顾,张议潮的沉勇孤忠仿佛在时空的叠加中一齐涌来。展览在“觉色敦煌”主题下,包含”时光”“如是”“世相”“人心”四大展区,从敦煌洞窟的建造历史、宗教内涵、社会文化、生活形态四个角度带领人们领略敦煌之美。壁画、彩塑、经书、洞窟,展品体系完整、内容丰富。首次系统展出的敦煌供养人系列与放妻书等26部敦煌遗书复制品,令观者驻足。首次结合高精度复制洞窟与多媒体投影技术的创意展陈形式,打破了以往敦煌壁画静态展览的常规,观者仿佛回到敦煌走入“时先”,与供养人对话洞窟建造史;感悟“如是”,在壁画彩塑中领悟佛学智慧;品味“世相”,触摸敦煌建筑、服饰、妆容、歌舞;解读“人心”,从敦煌遗书中还原古人的世俗生活
9、和细节片段。莫高窟最大的壁画五台山图,高达3米,长达13米的巨幅画卷“活”了起来。徜徉于1:1高精度仿制的敦煌洞窟中,可以近距离细品精美绝伦的石窟壁画,更可以走出窟外欣赏斑斓多彩的沉浸式投影。“我们只是展开这一幅画卷,让你看见敦煌。”在策展人涂宇庆眼中,看见敦煌,也就看见了中国,看见了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今天,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敦煌必将再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互鉴的重要枢纽,重现昔日荣光。(选自2019年5月12日光明日报,有删节,作者颜维琦系该报记者)1“千年敦煌活起来”的“活”,在文中有哪几层意思?请作解释。2文章开头问:“当我们谈论敦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读完全
10、文,你认为我们实际上在谈论什么?3报纸随文刊发了两幅展出的敦煌壁画图片。想一想,你可能会分别在哪两个展区看到这两幅图呢?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及链接材料,作出推断。展区:时光如是世相人心链接材料:甲张骞出使西域,连接起欧亚大陆的商道,这条商道被称为“丝绸之路”。魏晋以来,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教,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史迹加以附会演绎,张骞出使西域图据此绘制。乙都督夫人礼佛图是莫高窟保存至今最为庞大宏丽的一幅绮罗人物像,为古代服饰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图中人物依据长幼尊卑,依次画了敦煌供养人都督夫人、她的两个女儿和九个身着男装的婢女。五、诗歌鉴赏(共5分)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
11、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反映了秋瑾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束缚中的苦闷彷徨,折射出她参加革命前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B“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句意,表达救国救民志向。C“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写顽强的旧势力要“我”做贵妇人,但自己不屑过那样的生活。D“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承上启下,回顾生平,写出自己的“侠气”。2下阕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下列选项
12、中对各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首词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B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C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D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了作者渴望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六、语言表达(共10分)你认为“穷形尽相”是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吗?请举例论证。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社会的飞速发展日益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如今,我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交流互动更加的丰富多样;大家对生活、对工作、对学习的认识和追求也有了更多的变化。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你都有哪些真切的经历与体验,又有什么思考与感悟,请选取感触最深的方面,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得抄袭套作,否则扣分,直至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