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题.docx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7709150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附和(h)滑稽(j)钦差(qn)陛下(b)B赏赐(s)头衔(xin)爵士(ju)花纹(wn)C炫耀(yo)愚蠢(chn)妥当(tu)呈报(chng)D系上(j)勋章(xn)更衣(gng)称职(ch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莅临朗润烘托秋风潇瑟B健壮澄清骄媚呼朋引伴C淅沥草垛干涩花枝招展D缭亮静谧喉咙咄咄逼人3、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老师要进行班委改革,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B经他一分析,我茅塞顿开,终于想通了这个问题。C他摆出了不屈不挠的架势。D他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这次又一鸣惊人。4、请选

3、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人们喜爱观赏日出,面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了美丽的天然。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_,光滑的石井栏。(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夜发清溪向三峡,_。峨眉山月歌(李白)(4)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杨花落尽子规啼,_。_,随君直到夜郎西。(

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穿井得人得一人之使及其家穿井非得一人于井中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B得一人之使C友人惭,

5、下车引之D知之者不如好知者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5请说说上面的选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散步(节选)莫怀戚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

6、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乙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韩逸萌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的童年却充满着美好的回忆。奶奶将暮春时节采摘的榆钱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着一片片的小荷叶。奶奶说: “吃了榆钱,一生

7、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罩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裙子,看她洗净采来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 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地瓜味道,时时想起,垂涎不已。奶奶的手如此灵巧!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

8、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具,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 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上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说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上又轻巧又舒服。奶奶做

9、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光亮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得不行,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

10、,看奶奶的手, 跟锉子(cu)(一种工具,主要用来对金属、木料等表层作微量加工)一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我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终于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 奶奶就伸出她粗糙的大手握我冰冷的小手

11、。我的心也暖和起来。那种温暖是我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1甲文中“我”的母亲要走大路的原因是什么?“我”的儿子要走小路的原因是什么?2品析下列(乙文)句子加点词的意思。(1)“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2)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3甲文哪些地方特别打动你?请把打动你的内容写出来,并说说为什么。4下列对乙文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对奶奶手的描写运用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说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这就是侧面描写。B文章画横线处是说“我”只是想

12、为奶奶尽量多做点事,以此得到自我的心灵安慰,表现了“我”因无法多为奶奶做有用的事的愧疚之情。C文章第段写了奶奶的“送老衣”以及我看到“送老衣”时的心酸感受,这段文字虽然能更进一步表现奶奶的手巧,但与文章标题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认为本段离题。D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慈祥善良、勤劳能干、淳朴热心的老人。5(1)甲文的取题为散步请分析它的妙处。(2)乙文以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为标题,有何妙处?两个题目任选一个作答即可,多答不给分。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1对杜甫的江南

13、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六、语言表达(共10分)春(朱自清)这篇文章结尾的三段文字运用三个比喻高度赞美了春的新、美、力,请你以“春天”为同一本体,也写出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来赞美春天。70字以上。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完成片段写作。论语中的经典名言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请你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影响。(200 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人教版专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