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东乡县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东乡县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模拟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掸土(dn)翘首(qio)横匾(bin)B嚼食(ju)雕塑(s)折叠(zh)C童谣(yo)蓦然(m)骑跨(ku)D塞进(si)钢盔(ku)凝视(n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汹涌大漠蠢笨畏缩B白沫慌凉耀眼歌谣C激昂忧惧记载既使D宛如审察配合海鸥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
3、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1)古诗默写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_(2)默写课文 出师表中片段,从“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4、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
5、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下面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许:要答应B请广于君广:扩充C故不错意也错意:错误领会D长跪而谢之谢:道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
6、五百里哉?3下面对文章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斗争的激烈斗争,终于保全了安陵国土。B安陵君和唐雎都断然拒绝了秦王“易地”的要求,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高潮部分,正因为被拒,所以秦王才“怫然怒”。C对话是本文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话,鲜明表现人物个性。唐雎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秦王以势压人、前倨后恭,形象鲜明,跃然纸上。D“不说”“怫然怒”“色挠”三个词语反映秦王情绪的变化,同时也是对安陵国君臣坚强不屈、英勇斗争行为的反应,颇具戏剧性。4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讲出专诸、要离、庆忌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
7、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你妈喊你起床啦刘标标第一次意识到起床是场战争,是在小学一年级。“刘标标!起床啦!”妈妈对着他喊。刘标标睁了睁眼,又闭上了。妈妈又叫了几遍,还是没用,只能给睡梦中的儿子穿上衣服。刘标标忽然感觉身上很痒,终于忍不住彻底睁开了眼,大声说:“我不想起床!”“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明显在嗓门上占据优势。刘标标被吓住了,乖乖起来穿衣服。妈妈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出去。刘标标假模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进入甜美的梦乡。“刘标标!你是不是想挨揍!”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暗暗纳闷为啥穿个衣服要这么久,然后就发现刘标标穿着衣服倒在了床上。“我真的不
8、想起床啊!”“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抓住刘标标的手就往上拉。“我!不!”刘标标抗争着,身子用力后仰。忽然,他大哭起来。“起个床,跟打仗似的。”妈妈感慨道。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战斗愈加激烈。“妈,你去做饭,我现在穿衣服。”“不行,我看着你穿。”“穿完了,你去做饭吧。”“不行,你还没洗脸刷牙。”“洗完了!你去做饭吧,我饿了。”“想不到吧!饭我早就做好了。别想再睡回笼觉,抓紧去上学。”“妈,今天星期六不用去上学。”“不会吧?”妈妈疑惑地查看日历,却看见刘标标疯了似的冲着床跑过去。“刘!标!标!”在尝试了“欺骗老妈教师节放假”“召唤奶奶前来助阵”等一系列战术之后,刘标标发现自己依旧每次都落败。刘标标决定
9、第二天尝试新办法。“刘标标,起床啦!”刘标标果断睁开眼,皱眉道:“妈,我肚子疼”然后抱着肚子开始表演。“哟?跟谁学的这一招?刘标标继续卖力表演。渐渐地,妈妈开始着急了。“真疼吗?”她摸摸刘标标的肚子。刘标标不说话,痛苦地点了点头。“那去医院吧。”妈妈叹口气,“早上的排骨面白做了,估计这个星期只能吃小米稀饭了”刘标标忽然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妈”,刘标标活力四射道,“我没事了!”那天之后,妈妈发现了一个让刘标标早起的好计策:。“刘标标,今天早上是肉松三明治!”“今天早上是番茄酱配煎蛋,你不起来你爸全吃完了啊。”“肉饼有没有人想吃啊?”刘标标每天早上闻着香味醒来,还没等人叫就乖乖坐在饭桌前。妈妈对
10、自己的厨艺很是得意。然而好日子并不长久,妈妈发现儿子起得越来越早,甚至超过了自己起床的时间。“妈,给我钱,我想去外面吃。”“这星期都第几回了?”妈妈不满地说。“我在外面有事。”刘标标皱着眉头道。“你能有什么事?”妈妈心头涌上一股无名火。“你就别管了。”刘标标不耐烦道。“大早上你俩吵什么啊”刘标标他爸揉着眼睛从卧室里走出来。“吃饭!”妈妈大吼,吓得刘标标他爸猛地立正。“这这是怎么了,孩子都那么大了”刘标标他爸嘟嚷道。妈妈正要反驳,突然意识到刘标标已到了青春期,不再是小孩了刘标标四十岁那年,不用闹钟就能早起,还能做最喜欢吃的排骨面。他每天早晨叫女儿起床,“跟打仗似的”。刘标标坐在桌前,忽然想起很多
11、年前,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他突然哭了。这场战争妈妈终于赢了。他每天都会早起,而她却再也不会早起。从此,再也没有他和她的战争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对文中画直线部分对话内容进行概括,不超过20个字。2根据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3“刘标标果断睁开眼,皱眉道:“妈,我肚子疼”然后抱着肚子开始表演”请发挥你的想象,将刘标标的“表演”情状描述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4从语言表现力角度,简析本文标题的妙处。5文末画曲线的句子“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那个姑娘”指“妈妈”,请分析这句话的丰富内涵。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
12、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这是一首边塞感怀之作。虽然词中有关景象的描绘凸显了塞下秋景的_和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但读者依然能从“_”中体会到诗人的宏愿伟志。2下面这幅图画适合为词中的哪两句作配图?请简要说明理由。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8年,央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材料二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
13、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从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什么信息?七、作文(共40分)(1)话题作文有些鱼类有洄游现象,历尽艰险也要回到它出生的家。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着“精神洄游”的现象:我们要洄游到过去的时光中,洄游到心灵、文化、社会等往事中,洄游到爱与美、诗与思的精神家园里,去寻找情感的本真与思想的胜境。在岁月里洄游,我们可以看见未来。每一次的洄游,都是一次成长。请你以“洄游”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命题作文请以我有属于自己的光芒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