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海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海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困厄()宽宥(yu)广袤(mo)强聒不舍(u)B轻觑(x)惊骇(hi)恪守(k)心无旁骛(w)C驾驭(y)佝偻(u)赘余(zhu)自惭形秽(su)D亵渎(d)麾下(hu)憎恶(zn)鸠占鹊巢(ji)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慕之情,并决心以张芝“临池”的故事来激励自己。B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C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
3、要原因。D在巡检检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3、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惟余莽莽不二法门鸠占鹊巢波澜不惊解说:这四个短语分别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B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芦荡如万重大山”。C不是亚洲金融危机多么严重,就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D得知自己已然中举,范进内心狂喜,随即晕倒在地,不省人事。解说:这句话中的成语使用正确。4、下列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A)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因为关怀,(B)我们才能注意并准确地把握交往尺度,给别人留下必要的私人空间;
4、(C)我们才会克服种种不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D)我们才会注意处处使用礼貌用语,努力营造文雅平和的氛围。AABBCCD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鸡声茅店月,_。温庭筠商山早行(2)醉翁之意不在酒,_,山水之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 欧阳修醉翁亭记(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5)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他山之石
5、可以攻玉,为了更充分地了解艾青其人其情,在金秋诗会准备过程中,老师建议小甘和小泉比对范仲淹与艾青,了解中国文人身上的特质,进一步读懂艾青,读懂诗歌。【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节选【乙】瀑布范仲淹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背景:范仲淹在第三次贬谪期间在庐州欣赏庐山深布时所作。【丙】宋史范仲淹传(节选)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
6、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辄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
7、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伸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注释】知应天府:掌管应天府。召寘府学:召请他到府学任职。矫厉尚风节:振奋地崇尚风度节操。枢密直学士:官名。诏不听:仁宗皇帝没有接受他的辞呈。贵:做了大官。1在阅读这三篇古诗文时,小甘发现一些难解的字,在小泉的方法提点下,他顺利破解了以下字义,形成文言字词整理单,请你补全:(
8、1)关键字词整理单文言词汇方法解释冬月惫甚组词法()辄以水沃面查找字典:(1)总是(2)立即,就(3)独断专行()既卒,嗟悼久之联系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斋三日而去迁移课内:去国怀乡()(2)一词多义整理单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辄以水沃面B.或异二者之为为政尚忠厚C.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2小甘和小泉在读瀑布时,发现范仲淹的美好情操是借瀑布“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的特点体现出来的,请你结合【丙】文中的具体事例对“直”与“清”的含义加以解说。3小甘和小泉在读宋史范仲淹传时,发现现代文中的朗读技巧也可以运
9、用到古文中,比如:(1)停顿(给下面句子划两处停顿)士 多 出 其 门 下 虽 里 巷 之 人 皆 能 道 其 名 字(2)语气小甘小泉读到“也”“其”“乎”这些虚词时,发现缺了它们,句子表达效果就不一样,也请你试着读一读,写下你的朗读感受。例句朗读感受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A._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B。_虚词在文言中的作用:_4读完范仲淹的相关资料,小甘对范仲淹的“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特别有感触,他觉得艾青就是那个“与其归”的“斯人”,你赞成吗?请结合【赏
10、读诗歌的魅力】资料一和三,【传承诗歌的文脉】丙文,说说你的理解。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安静是来自灵魂的力量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不招摇,就是巨大的安静。从自己出发,然后回到自己。这是一个人的狂欢与悲喜。有什么与没什么,多一点与少一点,不必说给谁,也不值得说给谁。安静就是盛下了所有,也放下了所有。在喧嚣的物质世界活着,能安静下来是个传奇。如果一个人拥有的不算少,还能安静下来,枯守平淡,简直就是旷世传奇。这么说的意思是,能安静下来的人太少了,安静下来的灵魂有多么高贵。一切事物,安静了就会显得厚重和可靠;反之,就容易流于轻浮和浅薄
11、。一般说来,人在物质奢华和名声盛大的时候,精神层面就容易喧嚣和浮躁,张扬有余,内敛不足。水开了,必然要喧响于外,以证其威势;风过后,必然要香消红堕,以显其刚猛。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制造一点动静,产生一点影响,这样,好赢得他人的艳羡、仰慕,以满足自我的虚荣心。这样的人,是不容易安静下来的。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的简单与丰富。更多的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和失望。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葱茏。在一个安静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安静投射出的巨大张力:内敛,低
12、调,温和,谦逊。这些闪耀着人格光辉的力量,罗织着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鸟鸣幽林,岚流云飞。不知道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的一抹珍贵的清凉,是张狂的众生相中的一帧恬静的优雅,风姿静美,怡然不同。喜欢跟安静的人在一起的,必然也是安静的人。当然了,安静的人更愿意与自己厮守。所以,他们大都是孤独的。惟如此,才很好地解释了自我的安静,也惟空谷绝响,才丰富着自我的安静。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容易忘乎所以。多好的人,一旦安静不下来,就会穷形尽相,变得丑陋。无论之前多亲密的朋友,无论曾经多患难与共,若一个深陷热闹,一个安守寂寞,只会渐行渐远。
13、这已然不是一个世界的两头,而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人世间,多少同路走到陌路。只因为,安静时是一个自己,热闹时是另一个自己。(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4月14日,作者:马德,有删改)1仿照文章开篇的句子,续写两句。一座山从不喊出自己的巍峨,一面湖从不说出自己的浩瀚,一叶草从不与另一叶草攀比风雨的惠泽, , 。2第段划线句子看似矛盾的说法,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说说你的理解。3从第段、第段看,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4浏览全篇,结合内容分析第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5紧扣文章主旨,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安静时是一个 的自己。热闹时是另一个 的自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14、咸阳城东楼许浑(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分析“一上高城万里愁”中“愁”的含义和作用。2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语段有四处语病,请按提示进行修改。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即使狂草,我们也可以从其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观察到深藏于形体背后的中国书法神韵。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草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
15、了艺术精品,这就是因为汉字神奇之处。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1)第句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2)第句语序不当,应将_和_调换。(3)第句成分赘余,应删去_。(4)第句成分残缺,应在_后增补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英雄”的解释之一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英雄,他或许名垂千古,或许默默无闻,或许伟大,或许平凡。请以“英雄”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