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折腰(sh)可汗(hn)娉婷(pn)B分外(fn)鲜妍(yn)莽莽(mn)C稍逊(xn)摇曳(y)冠冕(un)D红晕(yn)呢喃(nn)丰润(rn)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读现
3、代诗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ABCD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B这篇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了中心思想。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恢宏的艺术宫殿。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串于工作的始终。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B我国拟将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C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D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
4、些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_,_。(3)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_,_”,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_,_”,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_,_”,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5、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
6、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节选自诗人玉屑)【注】三代:指夏、商、周三代。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志:记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名之者谁()(2)醉翁之意不在酒()(3)是岂不为六一乎()(4)吾固知名之不可逃()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B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C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D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
7、“六一居士”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4在不同时期,欧阳修的乐分别是什么?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在滁州时:在颍州时: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一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
8、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
9、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 ,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A作者运用尖锐泼辣的语言,漫画式地描绘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B“总”字刻
10、画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C“只”字刻画出一副真挚虔诚执着的样子。D“一味”刻画出一副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2下面对第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中的“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作者反复强调这些事实,可见作者用冷峻的目光关注着社会现实,关注着这些“公开的文字”。B第段画线句子中的“新生路”指的是“相信自己”。C第段是过渡段,由揭露不但失掉“自信力”而且发展着“自欺力”的一小撮中国人转向歌颂“并不失掉自信力”的广大人民。D文章段与段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第段“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使全文从前面的间接批驳转向
11、直接批驳。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文中被驳斥的错误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B第段是先摆出对方错误论点,再摆出对方论据。C文章论证的正确论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D第段用历史和现在的事实证明了作者确立的论点。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中“济”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自古为人称道,请你说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六、语言表达(共10分)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2)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3)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4)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七、作文(共40分)推开门,我们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但也可能遭受到沙尘的袭击;推开门,我们拥有了沟通的快乐,但也可能丢失掉内心的宁静不管怎样,我们都需要去推开那扇门,了解一个新的世界。请以推开那扇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