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考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霎时(sh)驰骋(chng)挟而不服(xi)B寒噤(jn)虔诚(qin)怒不可遏()C矗立(ch)眩晕(xun)接踵而至(zhng)D巉峻(chn)穹顶(qing)拾级而上(sh)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绚丽驰骋振耳欲聋五彩斑斓B浮燥演绎历历在目名副其实C狡辩瞭望轻歌曼舞袖手旁观D诀择膏药垂珠联笼九省通衢3、下列成语中的典故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项是 ()A刮目相看B鸡鸣狗盗C鞠躬尽瘁D三顾茅庐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最近,市政府为塑造济南市良好的城市形象,大力推行文明用语,此举受到广大市民
3、的欢迎。B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C失业不能失志,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D为了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斯是陋室,_ 。(刘禹锡陋室铭)(2)忽如一夜春风来,_ 。(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京(3)俶尔远逝,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4) _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5)“登高”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望岳中的杜甫,由泰山的雄奇美丽引发“ _ ,_ ”的雄心壮志;(6)登飞来
4、峰中的王安石则由登高后的所见所闻,领悟到“ _ ,_”的人生哲理,看来,自然风景无时无刻不在拨动诗人敏感的心弦。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下列对文章的
5、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将鹏与野马、尘埃作类比,说明万物都有所依凭,不能摆脱世俗束缚的道理。B本文寓说理于神话传说之中,展现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充满了梦幻的浪漫主义色彩。C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的大鹏形象。D大鹏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米浪花,再乘坐盘旋的狂风,凭借若六月的气息离开北海。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撒哈拉的变迁“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
6、没多在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查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
7、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勇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者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脚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1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2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一一()一()一(沙漠)3第4段中“降
8、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启示。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关 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开篇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B统领这首诗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C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而是想象之词。2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特别关注的“言论”版上有这么几句话,引起了你的兴趣,“作家投笔从融,记者言为薪生,教师因财施教,医生精益求金”。你发现这句语套用了四个成语,其正确的写法依次为_、_、_、_,讽刺了社会上_的不良现象。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请以“记一次难忘的旅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游记。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