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札付(zh)藤条(tng)怨怅(chng)恁地(png)B浑家(hn)簇拥(c)桑梓(z)星宿(s)C侥幸(jio)存恤(x)带挈(qi)谬举(mi)D纶巾(gun)羞赧(nn)筵席(yn)发证(zh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模式摇曳心无旁鹜轻而易举B枉然呢喃断章取意李代桃僵C脏物箱箧强聒不舍理至易明D濡养飘逸言不及义言行相顾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勤奋努力历来是事业有成的不二法门。B旧社会人们常遭受饥饿,现在可以饱食终日了。C王教授学识渊博,写起文章来能随意地断章取义。D李老
3、师讲课生动有趣,讲起来强聒不舍,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B短短几天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新修正版已迅速出现在各大书店最显眼的位置,新一轮宪法学习潮火热。C通过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使我了解了许多航空知识,增强了国防意识。D喜剧演员宋小宝在与广州粉丝的见面会上表示,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广州影迷欢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文言名句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_。(2)运用白描手法,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是:_。(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
4、:_。(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
5、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节选自古文观止之义田记)【注】负郭:靠近城郭。常稔(rn)之田:常熟之田、良田。是:指“养济群族之人”。逮:及。殁(m):死。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修,遵循。敛:为死者易求
6、为小敛,死者入棺为大敛,敛,与“殓”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春和景明(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咸施之(4)而终其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物喜/属予作文以记之B而或长烟一空/上下一白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公之未显贵也D或异二者之为/一食或尽粟一石3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4【乙】文作者高度赞扬范仲淹并表明写作缘由的一句是:_。“以天下为己任”是岳阳楼记中“古仁人”的精神境界。【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范仲淹这一远大的政治抱负。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说说这种精神境界在杜甫身上是如何体现的。【链接材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7、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
8、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国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9、。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与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
10、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不是要选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
11、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有删改)1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2阅读第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国藩们”是怎样的一类人。3第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论证了_的观点。4如何理解文章题目“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5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从一个方面谈谈你因阅读而发生的改变。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12、直挂云帆济沧海。1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2赏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3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_,作者_,字_,_(朝代)小说家。这是一部以_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七、作文(共40分)远方也许有撩动心弦的风景,远方也许有点燃梦想的灯塔,远方也许有绵绵不尽的思念远方是现实的延展,是以踏实为路基,以奋斗为底色成就的精彩。请以“远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的字格;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体美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