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w),便是敬。B丰功伟迹!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qi)。C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zh)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z)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灵魂天际歌颂缘物寄情B感悟消失扬州千方百计C标本崇高惨淡苦心经营D孤帆遥望气势英雄气慨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
3、闪现出来。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C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D每天早晨,他都要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用品,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分发到各社区。B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C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D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
4、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达词人希望被朝廷重用的心愿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5、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臣之妻私臣(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能谤讥于市朝(4)闻寡人之耳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文中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4文中的邹忌和链接材料中的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手法奉劝国君,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链接材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6、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节选自梁惠王上【注释】梃(tng):棍棒。政:施行恶政。庖(po):厨房。饿莩(pio):饿死的人。率:带领。恶(w):表示反问的语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题目: 波兰格罗津斯卡(A)剧院大厅。乐队演奏序曲。坐在十排的一位先生:对不起,女士!(更大声地)对不起,女士!坐在九排的女士:干什么?我又不认识你。十排的先生:您戴着帽子。九排的女士:我知道自己戴着帽子。十排的先生:可我一会儿就会什么也看不见了
7、。女士,您能不能把帽子摘了?九排的女士:很遗憾,不能。(B)演出开始了。十排的先生:女士,我可要忍受不了啦,买了票,却什么也看不见。九排的女士:那你去退票好了。十排的先生:就因为您不想摘掉这顶高帽子?九排的女士:现在,除了偏远地区,谁还戴那种趴趴帽。十排的先生:那么,您能不能把头稍微偏一偏?九排的女士:好吧!十排的另一位先生:女士,请您不要歪脑袋,您挡住我了。九排的女士:是后边的那位先生叫我往这边偏的。他能看见,可你又看不见了,自私自利!十排的第二位先生:怎么?是你叫这位女士往这边偏的,好让我什么也看不成?十排的第一位先生:你看不见关我什么事?你站起来不就看见了!后排的女士:先生,请您坐下!我
8、什么也看不见了。十排的第二位先生:可坐在我前面的这位女士后排的女士:那位女士跟我有什么相干的?您坐下不就完了!九排的女士:就是嘛!自己站起来,心满意足了,可把别人都挡住了,自私自利!后排的女士:可不是!请您坐下。后排的先生:请安静!台上说什么全听不见。后排的女士:前面这位先生老是站起来,我什么也看不见。十排的先生:都是这位女士戴着帽子。后排的先生:请安静!不然我就叫人把你请出去!九排的女士:就是的!他谁都妨碍,自私自利!众人:(C)谁在捣乱?什么也听不见!你是第一次进剧院还是怎么的?你喝醉了还是怎么的?安静!请你出去!十排的先生:可是九排的女士:好了,好了!如果你安静地坐着,还可以留下。(面向
9、众人)请大家允许他留下吧!十排的先生:谢谢您,女士!(有删改)1阅读小说,简述“十排的先生”的遭遇。2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文中(A)(B)两处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3文中(C)处画横线的每个句子都独立成段,你认为作者这样处理有哪些妙处?4谁是“自私自利”者?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说说你的理解。5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作者在中秋夜写
10、给吕叔潜的一首对月抒怀、寄托情思之作。B作者将月亮比作一面刚刚磨过的铜镜,生动形象描写了月光的明亮。C辛弃疾“把酒问姮娥”,苏东坡“把酒问青天”,都流露出消极情绪。D这首词想象丰富奇特,意境开阔大气,实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品。2“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蕴含作者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进入并感受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乙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1)甲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_”与“_”调换位置。(2)乙处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_”后加上“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习,本义是鸟反复练习飞翔。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