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模拟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佛门(f)蜩翼(tio)哭丧着脸(sng)B禅师(chn)旁骛(w)强聒不舍(gu)C赦免(sh)亵渎(xid)言不及义(j)D调和(tio h)妄想(wng)旁征博引(b)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广袤困厄政通人和李待桃僵B儒养灰烬心旷神怡抽丝剥茧C贸然遵循觥筹交措富丽堂皇D妄想精微气象万千红装素裹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人生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不自暴自弃,就可以突破困难,走向成功。B和几位同学去唱歌,我提议唱校歌以纪念校园生活,结果大家面面相觑,都表示“
3、全忘了”。C生活窘迫的沈复,自芸娘殁后常到城郊探望爱妻墓,每次都哭得不省人事,日落山头后才踉跄而回。D我校体育健将凯旋,同学们箪食壶浆列队欢迎他们。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观众听完张惠妹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被深深地折服了。B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D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文言名句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_。(2)运用白描手法,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是:_。(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
4、子是:_。(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望之蔚然而
5、深秀者 _醉翁之意不在酒 _太守之乐其乐也 _太守谓谁 _2把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乙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6、(节选自诗人玉屑)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暇甚B是岂不为六一乎/是非木柿C吾固知名之不可逃/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聊以志吾之乐尔/志在千里4请用三条“/”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在不同时期,欧阳修的乐分别是什么?(每句话都不超过10字)在滁州时:_在颖州时: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受高太尉陷害,发配沧州。一日午后,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柴进见了林冲,大喜,忙叫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席间庄
7、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就请来一处相会亦好。”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头入来,挺着脯子,歪戴着一顶头巾。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林冲只得肩下坐了。洪教头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如何轻慢得?”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
8、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跳起来道:“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
9、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我输了”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
10、银来,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棒势亦骄愤之极】。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棒势亦敏慎之至】。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人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捧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羞颜满面,自投庄外专了。(选自水浒传,作者
11、施耐庵,有删改)1读第段、第段加点词,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章法妙处。2第段“【】”内的文字是金圣叹读到此处所做的批注,请你仿照这个批注,抓住画线的描写段落中的动词“盖”和“跳”也分别做一个批注。3联系水浒传中写到林冲的章节,说说林冲性格的前后变化及原因。4文中写到的柴进也是梁山好汉,请说说你了解的柴进,如绰号、身份、性格、故事。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此
12、诗大约是许浑于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在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此诗。汀洲:水中的小洲。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芜:丛生的杂草。1登幽州台歌和咸阳城东楼这两首诗都是诗人登高望远后创作的,可是产生的情感却有所不同。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表达了_;许浑登上咸阳楼观赏风景,触景生情,表达了_。2发挥联想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所展现的画面。六、语言表达(共10分)装弶捉鸟是少年闰土的拿手好戏,或许你是钓鱼高手,或许有一道菜你有独到的做法,生活中你有什么引以为荣的本领呢?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吧。为了说得流畅些,下面这些词语供你备选。先然后接着再项目:_介绍: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鲁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懂得了正直与严谨;莫怀戚在田间散步时,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史铁生从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懂得了母爱的深沉和生命的坚强;梁衡从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柔中有刚、勇往直前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请以“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