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安徽省明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掸土(dn)翘首(qio)横匾(bin)B嚼食(ju)雕塑(s)折叠(zh)C童谣(yo)蓦然(m)骑跨(ku)D塞进(si)钢盔(ku)凝视(n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灵魂天际歌颂缘物寄情B感悟消失扬州千方百计C标本崇高惨淡苦心经营D孤帆遥望气势英雄气慨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B不一会儿,妈妈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简直是妙手回春。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景点有“禁止拍照”的提示,还是义无反顾地拍照留影。D人生路上
3、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有锲而不舍,才能登上理想之巅。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打车软件“嘀嘀打车”通过微信支付车费优惠额度的增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撒钱”大战再次升级,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微信支付系统暂时瘫痪。B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C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D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第
4、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用原文回答。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对本文做了精辟的分析:“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例,却同时说的是战略防御的原则。”其中“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_,_,_;“彼竭我盈”是指_之时,因为_,_,_;“辙乱旗靡”是曹刿_,_发现的。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
5、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
6、,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会天大雨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B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时时而间进D固以怪之矣不以物喜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等死,死国可乎?(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3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不仅表现了
7、陈胜的远大抱负,还为下文写陈胜谋划起义的内容作了铺垫。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连用四个“死”表现了陈胜、吴广斗争的坚定决心。C“天下苦秦久矣”和“失期,法皆斩”分别说明了陈胜、吴广策划本次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D“鱼腹藏书”“篝火狐鸣”两件事表现了陈胜、吴广做事考虑周全,善于利用鬼神之说舆论造势。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读书是改善思维碎片化的良药起床闹钟响起,蒙胧中打开手机,刷刷抖音,看两篇拼凑的鸡汤文,如皇帝批阅奏章般浏览朋友圈,以点赞的形式表达自己“深邃”的想法这已是许多人生活的常态。数字时代,我们接收的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学到的知识却越
8、来越少,不知不觉已陷入思维碎片化的困境。其实,读书就能够破解这一困境。为什么呢?读书使人专注,专注让思维凝聚。当我们愿意静下心来去感受文字时,我们的思绪也将安定下来,所有的注意力都会被书中的文字吸引。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在他的思维之路上畅行。在安定的思绪的作用下,眼下的文字也会与以往的记忆碰撞,让我们在书籍里越读越深。董仲舒的书房后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产生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开出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之花,最终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读书,尤其是读整本书,能促进人独立、完整地思考。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谈道:“阅读过程能促进理
9、性思维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相对于简要的告知类信息和视觉性强的图片、视频来说,读整本书更能锻炼人的思维逻辑。为了使整本书脉络变得清晰,我们在字里行间寻找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追溯书中人物的所思所想,预测着下一情景的出现。我们在对整体文字的把控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思维的锻炼。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我们对内容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宁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曾国藩说:“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对各章节又做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
10、充参考资料,揣摩作者的意图,把书中的留白处加以想象,读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把之前的那本薄书再慢慢地读厚。夏丏尊先生曾以桃花源记一文举例:陶渊明是晋代人,若想要了解桃花源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要翻阅中国文学史;而这篇文章里描写的理想社会,又体现了一种乌托邦思想,想进一步了解,就须读英国人莫尔的著作乌托邦);至于想要通过桃花源记弄懂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就要查阅相关的书籍如此,就有了新的知识创造和开拓,有了更厚重的思考。因此,在反复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整合了碎片化的信息,我们的思雏得到了完整的训练,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链。清晰、完整的思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唯有用好读书这剂良药,才能真正帮
11、助我们走出思维碎片化的困境。(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在作者看来,读书为什么是改善思维碎片化的良药?2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作用。3选文第段加点的两个短语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4下列读书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可以改善“思维碎片化”?说说你的理由。(1)知人论世读经典(2)感悟口味欣赏(3)比较与辨微(4)读书动笔五、诗歌鉴赏(共5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本词上阕描写边塞_,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_的艺术风
12、格。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给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六、语言表达(共10分)把下列句子排列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因为他姓孔,别人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个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正确的顺序是(只填序号):七、作文(共40分)写作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天不遂人愿,不能心想事成。这个时候你不如问问自己:你有能力改变命运吗?如果没有,那就想办法改变自己吧。改变自己的懒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的改变让生活都变得顺利多了。请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