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景洪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云南省景洪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星宿(xi)相公(xing)瘟疫(wn)腆(tin)B长亲(zhng)行事(hng)规矩(j)掼(gun)C亲家(qng)作揖(y)解元(ji)啐(cu)D名讳(hu)兀自(w)拙病(zhu)绾(gu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作揖歇息聒噪维维连声B腆着虞侯赐教面面厮觑C纶巾鼎足鄙贱尖嘴猴腮D商酌愧赧筵席如雷惯耳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一个人要想搞好自己的学习,必须在学习上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认准目标努力前行。B张伟同学刻苦努力,获得了手工制作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学们被他一事无成的表现折
3、服了。C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牵头成立亚投行上号召力是不言而喻的。D广西刘炳宇庄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 始建于民国,至今富丽堂皇。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双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B截至10月12日晚,长津湖累计票房达到约43亿元左右,成为2021年电影票房第三,甚至在全球市场上成为战争题材电影的票房冠军。C如果一个人有怀疑精神,有刨根问底的习惯,那么,他的思维便具有创造力和活力。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
4、6分)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故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人有悲欢离合,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斯是陋室,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5)将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_,_。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
5、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节选自六一居士传,
6、有删改)【注】三代:夏商周三代。金石:钟鼎文及碑文。逃名:逃避名声。志:记述。(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林壑尤美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2)翻译下列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3)下列对(甲)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写景由远景到中景,再到近景,最后来个特写镜头“醉翁亭”。B这段描写读起来漫不经心,舒卷自如,有赖于作者在每一句末尾创新运用了“也”。C欧阳修取别号为醉翁的原因是他喜欢喝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D醉翁亭的建造者是山上的和尚智仙,命名者是欧阳修。(4)欧阳修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根据(乙)文,说说“六一居士
7、”这个别号的来历,并根据此来历推断欧阳修的为人原则。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材料一:你抢到冰墩墩、雪容融了吗?3月21日12点,线上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开始预售冰墩墩和雪容融,吸引众多网友蹲点下单。“冬奥结束后,还是一墩难求,线上抢不到,我在店里排队一个多小时才买到。”95年出生的胡睿是一名Z世代(指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的国潮粉丝,像冰墩墩、雪容融这样的“新顶流”,他自然不会错过。“冬奥吉祥物热销,是因为它非常中国。”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王昕看来,冰墩墩和雪容融冲上国潮顶流,和近年来走红的故宫文创、国风彩妆等国潮产品一样,折射出新一代消费者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国潮
8、消费的兴起也是中国文化自信崛起的表现。”王昕说。(节选自光明日报)材料二:近年来,大批拥有高质量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国品牌取得高速成长。今年5月10日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品牌日,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也连续第五年发布中国品牌发展研究报告,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研究聚焦在95后的年轻群体。据2022年轻人国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年轻的消费者们较以往购买了更多的国货商品。在形成一定销售规模的品牌中,95后国货用户数占比同比提升11%,购买国产商品与进口商品的用户数总体比值为1.7,而这一数字在2021年同期为1.3。(摘编自杭州日报有删减)材料三: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
9、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可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比如,一些品牌对于国潮的理解还停留在龙凤、图腾、繁体字上,甚至从古代随意挑选一个物件并将其化作具体“符号”印在服饰上,再染上年画风格的配色,就为自己打出国潮的噱头。这些附庸风雅的产品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说白了,不过是把传统文化当作装点门店的“包装纸。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国潮产品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体”与“用”
10、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到底是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还是产品应该具有的内在品质。毫无疑问,国潮产品的流行很大程度上缘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寻根热情。从文化的现代化演进来看,国潮产品厚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是本土文化精神现代化重构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活泼的时代性。如果把传统文化当作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那就矮化了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国潮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是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虔诚的信仰,对自己的历史有一种自觉的传承。因此,国潮产品不能投机取巧,其发展的动力及意义应该落脚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更新,用现代商品
11、的新颖形式实现文脉的自觉传承。(摘编自唐尚书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包装有删减)1阅读材料三,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B国潮产品应该具有内在品质,而不仅仅是把传统文化作为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C只有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才能实现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D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产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2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B国货正当“潮”,国潮消费越来越成为95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重要选择。C国潮产
12、品冰墩墩、雪容融、故宫文创、国风彩妆都体现了中国文化。D国潮产品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缘于人们对时尚产品的追捧与消费的攀比。3找出材料二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着汉服走向街头,许多家庭的装修选择中式风格,中华传统文化类节目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针对这些现象,请运用材料相关内容,探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中流露出诗人的伤感忧愤之情,而颈联
13、笔锋一转,既蕴含着_的人生哲理,又表现出_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沉郁中见豪放,堪称酬赠诗之上品。2此诗是诗人历经世事变迁后的有感而发之作。结合诗中的画线诗句,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从下面的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用简明的文字表述出来。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始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诋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七、作文(共40分)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写,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