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宣威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云南省宣威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模拟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嘶哑(s)分外(fn)娉婷(png) 浮动(f)B摇曳(y)折腰(zh)鲜妍(yn)可汗(k)C妖娆(no)海峡(xi)红晕(yn)凝望(nng)D冠冕(gun)枉然(wng)飘逸(y)轻灵(lng)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查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低沉地哼。B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我的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C要想让中国传统
3、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墨守成规,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D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杜鹃花开的光雾山,像穿着盛装的仙女,巧夺天工,让人流连忘返。B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C闻一多先生“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D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B读者深受喜爱的鲁迅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
4、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D铭记历史,也要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英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诗歌默写(1)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3)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
5、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蔚然(茂盛)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辄醉(就)B林霏(弥漫的云气)佳木秀(茂盛、繁茂)醉翁之意(情趣)C晦明(暗)岩穴暝(昏暗)寓之酒(寄托)D负者(失败)伛偻(腰背弯曲)苍颜白发(脸色苍老)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晦明变化者(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6、。)B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C风霜高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D颓然乎其间(精神不振地坐在众人的中间。)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一步一步地把读者引入佳境。B选文第段,抓住山间独特的花、木、风霜、水、石等景物的特点来写四季变幻之美,精确而恰当。C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滁人之乐、太守之乐,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D全文运用骈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材料一】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圆满着
7、陆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主要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含“祝融号”火星车)两部分组成。前期,环绕器是搭载“祝融号”火星车的星际专车。在将“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送达火星后,环绕器上升至中继轨道,此后数月它将变身为通信器,建立起“祝融号”火星车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初期阶段,它与地面的通信通过环绕器采用UHF频段X频段两种中继通信方式进行。X频段深空应答机负责环绕器与地面的通信,UHF频段收发信机负责“祝融号”火星车与环绕器之间的通信,再加上2.5米口径的大天线,共同构成一个立体通信网。(摘编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有删改)【材料二】探索火星的愿望美好,难度却极大。火星与地球相距
8、遥远,每隔780天左右才会合一次,会合时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仅一个月左右。不仅如此,由于探测器飞行线路会受到太阳系内多个天体的扰动,还有太阳风、空间辐射等的复杂影响,轨道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后,在环绕火星的三个月飞行中,拍摄了大量火星表面照片,由科学家们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符合探测任务要求的着陆地点。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务,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天问一号”从火星大气层外缘通过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从开始踏上进入点的那一刻起,“天问一号”就迎来了此次探测旅程中最为凶险的“恐怖9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
9、天问一号”要从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与此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整个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由于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信号微弱、通信延时等原因,地面人员没有干预的机会,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着陆后,“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驶向火星地面,开始工作。(摘编自科技日报有删改)【材料三】从人类目前对火星的探测结果看,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从必要性来说,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那又何谈“移民火星”?况且,即便人类已经用了
10、半个多世纪来探测火星,但就目前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之所以各国争相进行火星探索,是因为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到达。此外,其他星球,如金星的条件太过恶劣,基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通过探测它来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综合考量下来,还是先进行火星的探索,而绝不是因为我们想“移民火星”。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很有帮助。比如为什么同在太阳系,各个行星演化的结果却有所不同?如果能找到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摘编自科学认识探测火星的重要意义)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
11、一项是()A“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组成,环绕器既是星际专车,又是中继通信器。B火星探测难度极大,原因之一是火星与地球会合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相对较短。C“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D“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初期阶段,X频段深空应答机负责环绕器与火星车的通信,UHF频段收发信机负责地面与环绕器之间的通信。2说说材料二中划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请根据材料三分析人类目前“移民火星”不具备可能性的原因。既然不具备可能性,那么“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的意义是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色调可分为冷色调与暖色调,不同色
12、调所传达的情感与创作者当时的创作心境息息相关。”诗歌作品中同样有色调,以艾青诗选中大堰河我的保姆选段为例: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1)这个选段应该是_色调的,因为诗人选用的物象有_,这些景物都给人以_的感觉,诗人的情感应该也是低沉、压抑的。所以,寻找物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画面色调,体会诗人情感。(2)除了寻找物象之外,创作者的语言特色也可以描绘画面色调。(请从下面两小题中任选一小题完成即可)泰戈尔的诗歌语言多具有_的特点,由此推测泰戈尔诗
13、选的画面多为_色调的。李白的语言多呈现想象奇特,夸张奔放的特点,因此他的画面应多为_色调的;与之相对的杜甫绝大部分“记史”的作品语言多呈现出_的特点,因此这部分作品多为冷色调。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仔细观察下面图片,把你看到的结果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不少于80字)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一)话题作文常常仰视会使自己变得自卑;常常俯视会使自己变得自傲;唯有平视才能客观看待事物、与人平等相处。有了平视,世界才有和平;有了平视,社会才会和谐;有了平视,自我才能平和。请以“平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二)半命题作文“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为题(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