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个旧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云南省个旧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n)抹杀(m)目不窥园(ku)B卓越(zhu)疙瘩(g) 锲而不舍(qi)C调羹(gng)揩油(ki)沥尽心血(l)D迭起(di)校对(jio)气冲斗牛(du)2、请你选出与朝花夕拾相匹配的一句推荐语()A革命历史的诗意书写,战争年代的纯美绝唱。B平静叙述透犀利文笔,旧事重提蕴深沉意味。C现实与历史交织写作,美丽自然露无奈人生。D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大胆想象表爱国精神。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B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
3、,真是人声鼎沸。C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D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本人愿意洗耳恭听。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B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C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1)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2)世博会期间,喜迎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_,_”来表达。(3)文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言
4、是 _,_。(4)本文中表达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_,_。(5)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_,_?”(6)子夏曰:“_,_,仁在其中矣。”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
5、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释:中山:地名;盍:何不;垣墉:墙壁;若之何:为什么。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狼不敢前(上前)B屠暴起(暴躁)C中山人予之猫(给予)D其子患之(担忧)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6、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投/以骨C猫/善扑鼠及鸡D若之何/而去夫猫也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B乙文“其子”为除弊拟“去”猫,“其父”不同意,且说出诸多理由,认为留下猫利大于弊。C甲文“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侥幸心理。D“有失才会有得”是乙文的主旨。4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5请仔细阅读两则故事,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7、,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选段描写的主要内容
8、是_;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2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1)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3“我”在泥墙根一带动手做了哪四件趣事?4下面对本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写景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如“光滑”就是从触觉角度来写的。B作者写景注重详略,略写了整个百草园之景,详写了泥墙根一带。C作者写景注重顺序,前一个“不必说”写静物由高到低,后一个“也不必说”写动物由低到高。D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童心童趣:拔何首乌一事体现了儿童天真的好奇心,“又酸又甜”则表明作
9、者亲自品尝过覆盆子。5请仿照本段的写法,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两诗中画线句的抒情方式各有什么不同?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语言运用修改病句。(1)你是一粒萌芽的种子,尽管生成茵茵小草,还是长成参天大树,都将顽强地伸展一条条根须,不停地探索大地的奥妙。_(2)一个人选好了起点就等于找准了成功的方向,一个人找准了目标就等于降低了与成功的距离。_七、作文(共40分)同学们想把朝花夕拾中的其他篇目也搬上舞台,请参考第一幕“剧情”的写法,根据备选篇目内容和剧情要点,撰写一幕“剧情”。(不少于150字)剧情要点主角的情况配角的情况对这一幕戏的思考备选:A.阿长与B.五猖会C.藤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