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684573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67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ppt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

2、世。第1页/共13页筼筜谷,在陕西洋县西北,谷中多竹。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曾在此谷中筑亭。文同,字与可,梓潼(今属四川)人,苏轼的表兄兼好友,北宋著名画家,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曾画筼筜谷偃竹赠苏轼。元丰二年(1079)正月,文与可病逝。七月,苏轼在湖州曝晒书画,看到文与可的这幅遗作,写了这篇题记。文同,字与可,与苏轼中表兄弟。苏轼通过这篇文章,表示对他的追怀、悼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筼筜,是竹子的种,生长在水边,竹竿粗大,竹节间的距离也长。筼筜谷是盛产筼筜竹的一处山谷,在今陕西洋县县城西北五里。洋县在宋代为洋州治

3、所。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到熙宁十年(1077),文同在洋州作知州,常去筼筜谷观察竹子,因而画竹益精。筼筜谷偃竹就是这个时候画的。第2页/共13页第3页/共13页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表转折)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表修饰)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怎么还有竹

4、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于是就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第4页/共13页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表转折)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表转折)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表转折)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过错。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

5、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第5页/共13页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表转折)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表转折)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子由写了墨竹赋送给与可,说:“庖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讲的道理)却为养生的人所采纳;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读书人赞成他讲的道理。现在,您在这幅竹画上寄托意蕴,我认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悟到了其中的意蕴而已。而像我呢,那里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第6

6、页/共13页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来求画的人,一个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后来,到了与可从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写信给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汇集到你那里了。“第7页/共13页“书尾复写一诗,

7、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大概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我向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就证实他,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但是若有二

8、百五十匹绢,我就要买田还乡养老了。“第8页/共13页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表转折)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就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水的高竹如蓬草一般贱,斧头哪曾放过笋子估计太守清平贪馋,把渭水边上千亩的竹笋都吃进肚里去了。“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

9、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第9页/共13页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那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第10页/共13页通假字及古今异义词第11页/共13页通观整篇结构,极为自然、流畅。从竹的本性写起,到最后才点出对亡友的思念并以此作结。前半部分侧重于说理,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全文是以画竹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的。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第1层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第2层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第3层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1件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第2件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3件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第12页/共13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3页/共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