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水分移动与循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水水分移动与循环.ppt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液态水运动土壤液态水运动第1页/共40页一、土壤饱和流一、土壤饱和流 (Soil Saturated Water Flow)饱和流的推动力主要是重力势梯度和压力势梯度,基本上服从饱和状态下多孔介质的达西定律(Darcys law)。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土壤的水量,土壤水通量与土水势梯度成正比。第2页/共40页第3页/共40页 土壤所有的孔隙都充满了水时,水分向土壤土壤所有的孔隙都充满了水时,水分向土壤下层或横向运动的速度。下层或横向运动的速度。饱和流导水率饱和流导水率(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饱和导水率的特点 饱和率是常数 是土壤导
2、水率的MAX 主要取决于土壤的质地 和结构。沙质土 壤质土 粘质土影响饱和导水率的因素 质地 水通量与孔隙半径4次方呈正比。结构 土壤结皮对土壤饱和导水率有显著的影响。有机质含量。粘土矿物种类。第4页/共40页二、土壤非饱和流(二、土壤非饱和流(unsaturted soil water flow)土壤非饱和流的推动力主要是基质势梯度和重力势梯度。它也可用达西定律来描述,对一维垂向非饱和流,其表达式为:第5页/共40页非饱和流导水率非饱和流导水率(un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土壤水吸力和导水率之间的关系 第6页/共40页K(m)为非饱和导水率,d/dx
3、为总水势梯度(water potential gradient)非饱和导水率是土壤基非饱和导水率是土壤基质势的函数。质势的函数。第7页/共40页 饱和条件下的总水势梯度可用差分形式,而非饱和条件下则用微分形式:饱和条件下的土壤导水率Ks对特定土壤为一常数,而非饱和导水率是土壤含水量或基质势(m)的函数。非饱和条件下土壤水流的数学表达式与饱和条件下的类似,二者的区别在于:第8页/共40页三、土壤水分入渗与再分布三、土壤水分入渗与再分布(一)水分入渗(infiltration)一般是指水自土表垂直向下进入土壤的过程,但也不排斥如沟灌中水分沿侧向甚至向上进入土壤的过程。影响因素:一是供水速率,二是土
4、壤的入渗能力(入渗速率infiltration rate)第9页/共40页第10页/共40页几种不同质地土壤的最后稳定入渗速率(毫米/小时)土壤砂砂质和粉质土壤壤土粘质土壤碱化黏质土壤最后入渗速率2010-205-101-51最初入渗速率:最初入渗速率:Initial infiltration rate稳定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Stable infiltration rate 所以无论表土下是砂土层还是细土层,在不断入渗中最初能使上层土壤先积蓄水,以后才下渗。第11页/共40页(二)土壤水再分布 (soil water redistribution)概念:概念:土壤水 入渗过程结束后,水在重
5、力和吸力梯度影响下在土壤中向下移动重新分布的过程。土壤水的再分布是土壤水的不饱和流。(三三)土壤水的渗漏(土壤水的渗漏(Soil water percolation)Soil water percolation)把通过土壤某一深度处把通过土壤某一深度处,如通常考虑某一植物的最如通常考虑某一植物的最大扎根深度处大扎根深度处,向下的水分运动称为土壤水的渗漏。向下的水分运动称为土壤水的渗漏。第12页/共40页第二节 土壤气态水运动土面蒸发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1、大气蒸发力控制阶段 稳定蒸发阶段蒸发强度的大小主要由大气蒸发能力决定,可近似为水面蒸发强度E0。此阶段含水率的下限,一般认为该值相当于田间持
6、水量的50-70%。概念:概念:土壤水汽进入大气的过程。土壤水汽进入大气的过程。当土壤供水充分时,由大气蒸发能力决定的最大可能蒸发强度称为潜在蒸发强度。(Soil potential evaporation)一、土面水分蒸发第13页/共40页2、表土蒸发强度随含水率变化的阶段蒸发速率急剧降低,有利于土壤墒情的保持 3、水汽扩散阶段 土壤输水能力极弱,不能补充表土蒸发损失的水分,土壤表面形成干土层。在此阶段,蒸发面不是在地表,而是在土壤内部,蒸发强度的大小主要由干土层内水汽扩散的能力控制,并取决于干土层厚度,一般来说,其变化速率十分缓慢而且稳定。土壤保墒措施在蒸发的第一阶段进行效果最土壤保墒措施
7、在蒸发的第一阶段进行效果最佳;第二阶段次之。佳;第二阶段次之。第14页/共40页第15页/共40页二、二、土壤内部的水气运动土壤内部的水气运动土壤气态水的运动表现为:水汽扩散和水汽凝结两种现象水汽扩散运动的推动力是水汽压梯度,这是由于土壤水势梯度或土壤水吸力梯度和温度梯度所引起的。第16页/共40页1、“夜潮”现象多出现于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夜潮地”。第17页/共40页2、“冻后聚墒”现象*冬季表土冻结,水汽压降低,而冻层以下土层的水汽压较高,于是下层水汽不断地向冻层集聚、冻结、使冻层不断加厚,其含水量有所增加,这就是“冻后聚墒”现象。“冻后聚墒”的多少,主要决定于该土壤的含水量和冻结的强度。含
8、水量高冻结强度大,“冻后聚墒”就比较明显。一般对土壤上层增水作用为24左右。第18页/共40页第三节第三节 土壤水循环、平衡及有效性土壤水循环、平衡及有效性田间土壤水分平衡示意图,据此可列出其土壤水分平衡的数学表达式:W=P+I+U-ET-R-In-D 田间蒸腾和蒸发很难截然分开,常合在一起,统称蒸散ET。(evapotranspiration)-一定时间内一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上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定面积上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土壤水分平衡简化式为 W=P+I-ET-D 一、农田土壤水分循环及平衡一、农田土壤水分循环及平衡第19页/共40页(一)土壤(一)土壤植物植物大气连续体大气连
9、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由水势引起水由土壤进入植物体,再向大气扩散的体系。由水势引起水由土壤进入植物体,再向大气扩散的体系。沙漠植物在200800万帕时仍能生存。二、土壤水分有效性二、土壤水分有效性第20页/共40页(二)土壤水的有效性(二)土壤水的有效性 土土壤壤水水的的有有效效性性是是指指土土壤壤水水能能否否被被植植物物吸吸收收利用及其难易程度。利用及其难易程度。不不能能被被植植物物吸吸收收利利用用的的水水称称为为无无效效水水,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为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称为有效水有效水。通通常常把把土土壤壤萎萎蔫蔫系系数数看看作作土土壤壤有有
10、效效水水的的下下限限,当当植植物物因因根根无无法法吸吸水水而而发发生生永永久久萎萎蔫蔫时时的的土土壤壤含含水量,水量,称为称为萎蔫系数或萎蔫点萎蔫系数或萎蔫点。第21页/共40页一般把田间持水量视为土壤有效水的一般把田间持水量视为土壤有效水的上上限限。所以田间持水量与萎蔫系数之间的。所以田间持水量与萎蔫系数之间的差值即差值即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第22页/共40页三、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三、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下图为两个不同大小范围内的土壤表层水分变异特征图第23页/共40页第24页/共40页第四节、农田土壤水动态与调控第四节、农田土壤水动态与调控一、土壤水分的动态特性一、土
11、壤水分的动态特性 对于一具体田块,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一般来讲是相同的,因对于一具体田块,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一般来讲是相同的,因此影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主要是气候因子和农田管理措施。此影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主要是气候因子和农田管理措施。第25页/共40页二、农田灌溉与灌溉量计算二、农田灌溉与灌溉量计算一、土壤灌溉计划湿润层深度确定一、土壤灌溉计划湿润层深度确定二、土壤含水量上、下限的确定二、土壤含水量上、下限的确定土壤含水量上限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既不产生深层渗漏,又要满足作物对土壤空气含量的要求,故一般取田间持水量。土壤含水量下限一般以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计。第26页/共40页(三)灌溉日期与
12、灌溉量的确定(三)灌溉日期与灌溉量的确定 灌溉量与灌溉日期确定的原理,主要是依据农灌溉量与灌溉日期确定的原理,主要是依据农田土壤水平衡方程式:田土壤水平衡方程式:W=P+I+U-ET-R-In-D 和土壤水分平衡简化式:和土壤水分平衡简化式:W=P+I-ET-DW=P+I-ET-D 进行计算。进行计算。三、农田排水三、农田排水 农田排水的目的:农田排水的目的:(1)除涝;()除涝;(2)防渍;()防渍;(3)防)防盐。盐。生产实践中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排水沟(明沟)、排水管(暗管)一般采用排水沟(明沟)、排水管(暗管)或或“鼠道鼠道”排水洞进行农田排水。排水洞进行农田排水。第27页/共40页第五
13、节第五节 土壤中溶质运移土壤中溶质运移一、溶质的对流运移一、溶质的对流运移 土壤溶质随运动着的土壤水而移动的过程称为对土壤溶质随运动着的土壤水而移动的过程称为对流流。对流引起的溶质通量与土壤水通量和水的浓度。对流引起的溶质通量与土壤水通量和水的浓度有关,有关,可用下式表示:可用下式表示:J Jc c=q =q C C 式中式中:J:Jc c为溶质的对流通量为溶质的对流通量(密度密度),mol),mol mm-2-2 s s-1-1;q;q为水通为水通量量(密度密度),m),m s s-1-1;C;C为浓度为浓度,mol,mol mm-3-3或或kg kg mm-3-3(也常用也常用mmol m
14、mol L L-1-1,g,g L L-1-1)第28页/共40页二、分子扩散与溶质弥散二、分子扩散与溶质弥散(一)分子扩散(一)分子扩散 扩散扩散是指由于分子的不规则热运动即布朗是指由于分子的不规则热运动即布朗运动引起的运动运动引起的运动,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扩散作用常用费克第一定律来表示扩散作用常用费克第一定律来表示:式中Js为溶质的扩散通量,molm-2s-1或kgm-2s-1;D0为溶质的有效扩散系数m2s-1;dC/dx为浓度梯度。第29页/共40页(二)机械弥散(二)机械弥散 溶质的机械弥散作用溶质的机械弥散作用是由于土壤孔隙中水的微是由于土壤孔隙中水的微观流速的变
15、化而引起的:观流速的变化而引起的:机械弥散虽然在机制上与分子扩散不同,但可机械弥散虽然在机制上与分子扩散不同,但可以用相似的表达式:以用相似的表达式:(三)水动力弥散(三)水动力弥散 机械弥散和扩散在土壤中都引起了溶质浓度机械弥散和扩散在土壤中都引起了溶质浓度的混合和分散,而且微观流速不易测定,弥散与扩的混合和分散,而且微观流速不易测定,弥散与扩散结果也不易区分,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将两者联散结果也不易区分,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将两者联合起来,称为合起来,称为水动力弥散水动力弥散,第30页/共40页三、土壤溶质的动态特性三、土壤溶质的动态特性(一)土壤溶液的总浓度第31页/共40页(二)(二)土壤
16、溶液中的养分浓度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浓度(三)土壤溶液中其它元素浓度(三)土壤溶液中其它元素浓度一般情况下,主要元素的浓度为一般情况下,主要元素的浓度为1010-2-21010-4-4mol/Lmol/L,微量元素浓度则在,微量元素浓度则在1010-6 6mol/Lmol/L以下。以下。第32页/共40页 一、水分高效利用的途径:一、水分高效利用的途径:合理开采、分配和管理;合理开采、分配和管理;减少输水损失;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效率。提高灌溉效率。第六节、土壤水的调控第33页/共40页二、土壤水的调控措施 主要包括土壤水的保蓄和调节。1、耕作措施 秋耕 中耕 镇压等 2、地面覆盖 薄膜覆盖 秸
17、秆覆盖 3、灌溉措施 喷灌、滴灌、渗灌 4、生物节水 第34页/共40页以色列塑料坝以色列花农第35页/共40页以色列沙地优质土豆第36页/共40页本章小结本章小结(一)名词解释土水势 吸湿水 吸湿量 膜状水 毛管水 毛管断裂持水量 田间持水量 土壤水吸力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夜潮作用 进气值 冻后聚墒 土壤蒸发 萎蔫系数 土壤水入渗 土壤水再分布第37页/共40页问答题:问答题:1、研究土壤水有何重大意义?土壤水在土壤中有何重要作用?2、影响吸湿水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实际土壤分析工作中,测定土壤吸湿水含量的用途是什么?若某土壤风干土重为50克,吸湿水含量为2.5%,则干土重量为多少克?3、用土水势研究土壤水的优点是什么?土壤水总是从含水多的地方向含水少地方运动,这种说法正确否?为什么?4、冻后聚墒和夜潮作用的机理是什么?5、在农业生产上,一次灌足比分次灌好,为什么?第38页/共40页第39页/共4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0页/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