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2(2023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2(2023春).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天气与气候1.一天的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2.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3.气温计主要由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四个部分组成。4.为了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可以把气温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5.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百叶箱一般安装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避免阳光直射入箱内。6.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又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根据需要,还会有日均气温、月均气温和年均气温。2.风向和风力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比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叫做东风。2.风
2、力是指风的强度。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2级。现在气象部门又把12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18级。3.风级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can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4.风不仅有方向,还有速度,即风速。气象部门常用风向风速仪来观测风向和风速。5.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风向标或风旗来观测风。风向标静止后,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6.根据风速仪上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风速的单位一
3、般以米/秒为单位。7.制作风向标的基本步骤:a.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b.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c.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8.天气预报是根据某地当前或近期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形势,对以后几天内的天气状况进行的预测。3.观测云和雨1.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少云、多云和阴。2.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为三类:层云(扁平层状,通常是灰色)、积云(像棉花堆一样)和卷云
4、(纤细的羽毛状,由微小的冰晶组成)。3.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的雨水深度,成为降雨量。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4.漏斗式雨量器是气象观测站测量降雨量的基本仪器。降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测量时,讲储水瓶取出,把雨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就是降雨量。读数时,要平视液面最低位。5.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可以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等不同等级。6.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喷壶模拟的是降雨。7.适合做雨量器的是圆柱形容器。4.气候和气象灾害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观测到的各个气象要素值的综合状况。例如人们常说的阴、晴、冷、暖、干、湿等,都可以称为天气。2.气
5、候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区域内的平均气象情况。天气总在发生着变化,气候却具有一定的规律。3.极端的天气变化会引发气象灾害,气象灾害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4.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主要有以下几种:寒潮(大范围的急剧降温。防御措施:注意添衣保暖,做好防风防冻准备工作)。雷电(避免户外活动)大风(风力8级以上称为大风天气,应关好门窗,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暴雨,暴雪,高温,雾和霾,干旱,洪水,霜冻等。5.在我国,春季一般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月、次年的1、2月。6.泥石流的防
6、御措施:发现泥石流现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高处跑。第二单元 养蚕5.蚕出生了1.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是中国。2.蚕卵是扁扁的,似圆形,中心处一般是凹下去的,长约1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或黄色,即将孵化的蚕卵是紫黑或灰绿色。3.蚕卵是有生命的。4.孵化蚕卵的方法:孵化蚕卵时,要先在蚕卵上喷洒少量水,再把蚕卵放到孵化盒里。孵化盒应干净、无异味。孵化时要防雨淋、防日晒和高温,切忌接触有毒物质。温度控制在25左右,并保持一定的湿度。5.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称为蚁蚕。蚁蚕身上长满了细毛,如果想要挪动一下地方,应该用毛笔或羽毛帮助它。6.怎样养蚕1.蚕喜欢生活在25左右、通风
7、的环境中,但要避免阳光直射。2.蚕最喜欢吃新鲜的桑叶。3.养蚕注意事项:a.保证桑叶新鲜、干净。b.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喂养方法。c.注意蚕室的环境卫生。4.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和桑叶是影响蚕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7.蚕的生长变化1.蚕的外部形态:蚕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共有13个体节。头部较小,两侧各有6只单眼,下方是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一个小孔,为吐丝孔。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共3对胸足。胸足的作用:a.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b.吐丝时用于结茧;c.对爬行起辅助作用。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到第6节各生一对腹足,共4对腹足。第8节背面有一个尾角,第10节有1对尾足。蚕
8、共有有8对足,9对气门(蚕的呼吸器官)。2.在蚕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第4次蜕皮成为五龄蚕后,开始吐丝结茧。3.蚕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一般长3-5厘米,有黄色的,也有白色的,表面有不规则皱纹,并附有蚕丝,呈绒毛状。4.剪开蚕茧后,只要没伤到蛹,蛹是能正常发育的。5.蚕蛾像蝴蝶一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的共同特征,因此蚕蛾是昆虫。6.蚕蛾已失去飞行的能力。7.怎样抽丝?a.去掉蚕茧表面的乱丝;b.将蚕茧放到盛水的锅内加热,水中加入少量的小苏打;c.水沸腾后,继续煮10-15分钟,直到茧壳变松软;d.向锅内加入一些凉水,是水温保持在60左右。然后
9、在锅内轻轻搅动蚕茧,找到丝头;e.一边抽丝线,一边将丝缠绕起来。8.蚕的一生1.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有一对触角。2.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这些阶段蚕的形态特征差别很大,像这样的生长变化叫做变态发育。3.蚕从卵孵化出幼虫开始,经历蛹、蛾(成虫)的变化,到最后死亡,这一过程叫做蚕的生命周期。4.我们常看到的蚂蚱、蝴蝶、蜻蜓等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身体的外部有一层外骨骼。5.昆虫的发育都是变态发育,但是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类。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叫做完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的,叫做
10、不完全变态。6.常见的变态发育的昆虫有:蚕、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等。7.常见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有:蜻蜓、蝗虫、蟋蟀、蝉等。第三单元 环境中的生物9.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命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活动;能进行新陈代谢;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2.生物和非生物的最本质区别是:有无生命。3.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等具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4.岩石、土壤、水、空气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非生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不能繁殖。5.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6.
11、生物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10.不同环境中的植物1.植物的形态是与它们的生长环境相适应的。2.水生植物一般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叶片小而薄,或分裂成丝,有些没有根。3.干旱环境中的植物一般都具有发达的根系(吸收水分);叶片面积较小,有些呈针状,茎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减少蒸发);具有肥厚的肉质茎(贮存水分)。4.多肉植物是指根、茎、叶中至少有一种器官是肥厚多汁并具备贮存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5.植物主要分为:水生植物(茎中空,叶柄有气囊)、沙漠植物(叶退化成刺,茎肥厚多汁)、热带雨林植物(繁茂旺盛)、高山植物(低矮耐寒)。6.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生长在水中,有
12、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不同点:它们形态差别大,金鱼藻是细小的藤状物,而水葫芦有一半在水面上,其叶子有手掌大,水中浮有圆的形似葫芦状的茎。11.不同环境中的动物1.动物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居地区的习性叫做迁徙。在鸟类中,有迁徙习性的叫做候鸟,无迁徙习性的叫做留鸟。哺乳类中的蝙蝠类、驯鹿以及昆虫中的蝗虫、美洲王蝶等也有迁徙现象。鱼类、海豚等的洄游也是一种迁徙。2.巢穴是动物栖息的地方。有的动物会依赖植物筑巢,有的动物会打土洞或把天然岩洞作为庇护所。3.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身体结构,体表有不同的覆盖物,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运动方式也不尽
13、相同,呼吸方式也不相同。4.鲫鱼和青蛙的身体结构不同,但它们都可以在水中游泳。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摆动;青蛙游泳时主要依靠后肢的摆动和噗的张缩。5.蜥蜴和蝗虫体表的覆盖物不同,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蝗虫体表有外骨骼,但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6.青蛙和麻雀都用肺呼吸,且都有辅助肺呼吸的结构,分别是皮肤(辅助呼吸)和气囊(储存气体)。7.麻雀和蚯蚓的身体结构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不同。麻雀可以自由的飞行,其主要飞行器官是翼;而蚯蚓的运动则需要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来完成。8.动物可以自由活动,但自身不能制造养分,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来维持生命活动。9
14、.昆虫是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第四单元 地球 太阳 月球12.认识地球的形状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近似球形的较大天体,是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运转一周为一年。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观察和探索过程。3.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4. 站在海边向远处看帆船,首先看到的是帆船上的桅杆。5. 麦哲伦航海路线的方向是向西,他最终能回到西班牙,是因为地球是个球体。13.太阳和月球1.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能自身发光发热的一颗恒星。2.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表面温度约5500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1570万摄氏度。太阳的直径约139.2万千米
15、,是地球的109倍。3.太阳的大气层由内到外分别是光球层(会发生太阳黑子)、色球层(会发生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会产生太阳风)。4.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观察太阳一般用带巴德膜的观察工具。5.月球是一颗本身不能发光、围绕着地球运转的天然卫星,运转一周大约为30天。6.月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是有明暗的分区,较亮的部分称为月陆,较暗的部分称为月海;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7.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因此月球车所用的材料应该是耐高低温材料。14.月相的变化1.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样子叫作月相。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一个月。2.在一个月当中,从月初到月末,月相的变化规律是由缺到圆,再由圆
16、到缺。3.在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中,月球被涂成半明半暗,是因为太阳智能照亮月球的一半。4.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围绕地球运转有关。5.月相记忆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农历上半月,上半夜出现的是上弦月,挂在西边的天空上,亮面朝西。农历下半月,下半夜出现的是下弦月,挂在东边的天空上,亮面朝东。第五单元 影子的变化15.影子的变化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也就是影子。2.影子形成必要条件:光源、阻挡物、屏。3.影子变化的规律是:影子的长短与光的照射角度有关;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和阻挡物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照射的方向有关,影子总在背光的一
17、面。4.人们利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皮影戏,无影灯等。16.阳光下的影子1.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中午的时候影子最短。2.影子和光源总在物体的两侧。3.阳光下旗杆的影长5米,过了一会儿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下午。4.太阳在一天中位置变化是东升西落。5.生活中到处都有影子。6.我们可以用尺子、圆规、笔、和卡纸等工具自制一个简易日晷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第六单元 简易计时器17.认识简易计时器1.利用水来计时的工具叫作水钟。中国古代的水钟分为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2.水钟有容器(漏壶)、标尺(浮箭)等基本结构。它是根据水的均衡滴漏(滴水的等时性)的原
18、理来计时的。3.在做水钟实验实验时,影响滴漏中水滴快慢的因素主要有:漏水孔的大小和滴漏中水位的高低。4.为什么水钟里的水不是成线一样往下流而是一滴一滴的往下滴?因为同样多的水,由于流速不一样,所需时间也不一样。用滴漏的方法计时不仅节约资源,使用方便,还能减少因水位变化而对水下漏速度的影响。5.沙漏计时器中的沙子应选用质地均匀的。6.沙漏是利用沙的流动性制成的计时工具。沙漏一般由两个玻璃球、一个连接管道和支架组成。沙漏计时的时间长短与沙漏连接管道孔径的大小、沙粒的粗细、沙量的多少等因素有关。 7.日晷是一种古代的计时仪器,是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计量时间的。日晷有多种,常见的赤道日晷由晷针、晷盘
19、、和底座组成,晷针垂直的穿过晷盘中心,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日晷坐南朝北摆放,通过观察晷盘上晷针影子的位置来判断时间。18.制作日晷1.制作日晷时应考虑当地的纬度。2.制作日晷的主要步骤:设计、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测试、改进和展示。3.设计日晷的注意事项:a画晷面时,要设计并画好刻度,刻度要均匀,并标注好时辰或时间数字;b晷盘的倾斜角要根据当地的纬度设定,晷盘的倾斜角度=90-当地纬度;c晷针要和晷盘垂直;d设计图中要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4.测试和改进日晷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a晷面刻度划分和标注是都正确;b晷针长短是否合适;c晷针是否与晷盘垂直;d晷盘倾斜角是否存在偏差;e是否需要增加底座的稳定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