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7672132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9分)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 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 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双桥:指横跨溪水的凤凰桥和济川桥。(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个晴朗秋天的傍晚,诗人登楼远眺,满目是如画的风景,放眼皆是万里的晴空。B.诗人以“望”字领起了中间四句,选取典型意象,绘形绘色,勾勒出深秋的轮廓。C.颔联将溪水比作明镜,双桥比作彩虹,写出了双桥倒映水中的画面,想象丰富奇妙。D.诗人追忆着在北楼度过的时光,遥想着

2、先贤诗人谢朓,可惜无人领会他登临的慨叹。(2)律诗讲究起、承、转、合,请赏析本诗的“转”之妙。(6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9分)寄沈鄱阳王安石 离家当日尚炎风,叱驭归时九月穷。朝渡藤溪霜落后,夜过麾岭月明中。山川道路良多阻,风俗谣言苦未通。惟有鄱君人共爱,流传名誉满江东。注 北宋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任江东提刑,巡按各地,工作结束后作此诗。汉书王尊传载:琅玡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邛来阝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交代了

3、作者此次巡按的时间和工作的艰难,从夏到秋,至九月底才完成任务。B.颔联详细介绍了一天劳累的行程,既写了水陆的转程,又道出一天行程耗时之长。C.作者一路考察下来,听到了许多对各地官员的不实评价,独对沈鄱阳是一致好评。D.这首诗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语言简洁明快,描写具体可感,直抒胸臆,意味深长。(2)对王安石的诗作,前人向有擅说理,精修辞,善用典之评论。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6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9分)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王 维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注 题凡鸟:世

4、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后便拂袖而去。看竹: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B.颔联写访人不遇,然而诗人却不懊恼,反而拉出历史故事来继续说明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见其寻逸之心的诚笃真挚。C.颈联写吕逸人居所的环境,出门即见山,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暗合“高山流水”的典故,表明邻居和他是志同道合的知音。D.尾联写吕逸人

5、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闭户著书,松皮作龙鳞,说明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用何技巧来表现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王维的诗在塑造吕逸人时也用了相同的手法,请就此给出自己的分析。(6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9分)长安道中怅然作宋 祁三辅古风烟,征骖怅未前。 山园蓬颗外,宫室黍离边。树老经唐日,碑残刻汉年。 便须真陨涕,不待雍门弦。注 蓬颗,长有蓬草的土块。汉书贾山传记载,贾山曾议秦始皇侈葬,说“使其后世曾不得蓬颗蔽冢而托葬焉”。诗经有黍离篇云:“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刘向说苑记载,战国时齐国琴家雍门子周,善

6、鼓琴,孟尝君听其弹琴,涕泣增哀。(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紧扣诗题,“三辅”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古代,诗人怅然感怀,车驾也徘徊不前。B.“古”字突出山川风物的古老久远,人世沧桑变迁之感,“风烟”能引起悠然神伤之情。C.颈联中,诗人由眼前的老树、残碑不禁想到唐、汉时的兴盛繁华,蕴含深刻。D.尾联写用不着雍门子周弹琴,自己就已经潸然泪下了,直陈对当朝奢华的不满。(2)诗歌颔联“山园蓬颗外,宫室黍离边”有什么含意? 使用了什么手法? 请简要分析。(6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9分)荆州注十首(其一)苏 轼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江

7、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注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为兵家必争之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首联运用衬托手法,以楚地的平川衬托三峡多山多谷之奇异之景。B.诗歌描写了荆州的自然之景和生活之景,颔联突出了水陆繁忙之景象。C.尾联发思古之幽情,“重城自古坚”表达了荆州之地的历史战略地位。D.诗歌主要写诗人“出蜀入楚”的经历,将一路上所见、所感融入笔下。(2)颈联是如何描绘荆州之景的?请从视觉变换的角度进行赏析。(6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9分)野水孤舟梁 栋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孤洲尽日

8、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注 梁栋:南宋咸淳四年进士。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鸥鸟:语出列子黄帝,后世以鸥鸟不惊喻与世无争的隐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前两句写眼前实景,骤雨初歇,积水茫茫,四溢的溪涧淹没了平日的行路,描绘出雨后溪流烟水弥漫的景象。B.三四句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整日没有来客造访,在河岸垂杨的幽淡背景上,只有水波轻轻拍打着一叶小舟,表达出闲适愉悦之意。C.第五句的“空”为“徒然,白白地”之意;“坐见”,即坐视,有无可奈何之意。整首诗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由写景转为抒怀。D

9、.这首诗比兴深婉,雨过水流、行路间断、水深而济川不果都有其深刻意蕴,给读者的联想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2)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附:参考答案1.答案 (1)D(2)意境的转变:诗歌颈联描写秋天的傍晚,丛林中缕缕的炊烟笼上橘柚,秋光渐老,梧桐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意境上与上联景物的明丽相比有明显变化。情感的转变:开篇诗人登楼远眺,宣城美景如画,由开阔明丽的景致可见诗人心旷神怡,而颈联描摹的寒凉秋意折射出他心境的微妙转变,含蓄地表达出失意落寞的慨叹,为下面抒情蓄势。解析 (1)“诗人追忆着在北楼度过的时光的慨叹”错误,尾联是说诗人站在谢朓北楼上,深藏在心

10、底的孤独之感被引发出来:有谁能理解“我”此时在北楼上,迎着秋风,怀念谢朓的心情呢!(2)“转”即转折,律诗之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诗歌前两联描写“江城如画”“晚山”“晴空”“明镜”“彩虹”等意象,色彩明丽,而“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形象地描绘出人家炊烟在秋空里袅袅升起,炊烟笼罩下的橘树柚树,已带有几分寒意,梧桐也已染上枯黄的秋色,显出了衰老的姿态。意境发生了转变。前两联借景抒情,“江城如画”,双桥流水景色美丽,诗人心旷神怡。而颈联“寒”“老”二字点出了秋凉的景色,使人感到已是秋光渐老之时。该联不仅写出了秋景,而且也透露出诗人带有微微凉意的心境,表达出失意落寞的慨叹。2.答案 (1)C(2

11、)擅说理:“惟有鄱君人共爱,流传名誉满江东。”此句既是抒情,又包含了对于官员的考察,要注重百姓口碑的道理。精修辞:“朝渡藤溪霜落后,夜过麾岭月明中”,对仗(或对偶)工整。“朝渡”对“夜过”,“藤溪”对“麾岭”,“霜落后”对“月明中”。善用典:“叱驭归时九月穷”,“叱驭”为报效国家、不畏艰险之典,用此典入诗,贴切自然。解析 (1)“听到了许多对各地官员的不实评价”错。“谣言”是指方言,而非不实评价。(2)题干提示从“擅说理,精修辞,善用典”的角度分析。诗歌首联叙事,从离家和归家的时间对比中写出工作时间之长。其中“叱驭”,联系注释可知用典,用汉书王尊传中王尊的典故,表达自己为了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

12、愿意像王尊那样做一个忠臣。用此典入诗,贴切自然。这个词符合题干中的“善用典”。颔联叙事和写景,采用对仗手法,“朝渡”对“夜过”,写出一天的行程,夜晚还在爬山过岭,写出工作的劳累;“藤溪”对“麾岭”,一山一水,概括出所过之地地形多变,写出行程的不易;“霜落后”对“月明中”,一写出顶霜赶路的情景,一写出只有明月陪伴的孤寂。这一联符合题干中的“精修辞”。尾联“惟有鄱君人共爱,流传名誉满江东”,鄱君在江东百姓中有着极好的名声,以至“人共爱”,说明此人为官能为百姓造福;而此次考察也通过百姓的口碑找出了一位好官,说明了对于官员的考察,要注重百姓口碑的道理。此句既表达了对鄱君的赞美,又在赞美中不露痕迹地阐述

13、了道理,可见此联体现的正是“擅说理”。3.答案 (1)C(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通过静谧无声的环境描写,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王维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实写吕逸人居住的环境:出门见山,流水淙淙,老松嶙峋。两句环境描写,烘托出吕逸人“绝风尘”的气节和坚贞不已的隐逸之趣。解析 (1)“暗合高山流水的典故,表明邻居和他是志同道合的知音”的说法牵强附会,并无依据。(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王诗颈联“

14、青山如屋里”,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市远离;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处所。颈联的环境描写,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尾联“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从正面写隐逸。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这就更为诗人所崇尚。松皮作龙鳞,标志手种松树已老,说明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诗人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出吕逸人“绝风尘”的气节和坚贞不已的隐逸之趣。4.答案 (1)D(2)含意:古代遗留下来的帝王陵园一片破败,以至于连蓬草都

15、不生长;历史上繁华的宫室园囿如今都是杂草丛生。手法:用典。使用汉代贾山议秦始皇陵墓奢侈,诗经黍离中周王朝都城长满荒草的典故,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含蓄蕴藉。借景抒情。通过“山园蓬颗”“宫室黍离”等典型景物,表现故都荒凉、物是人非之感。解析 (1)“直陈对当朝奢华的不满”错误,本诗抒发的是历史变迁、物是人非之感。(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颔联的含意需结合“蓬颗”“黍离”的典故翻译。颔联运用了典故,同时借景抒情。表述时,先指出使用了什么手法,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手法是怎么运用的,然后指出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5.答案 (1)A(2)“江侵平野

16、断”是远景,诗人平视远方,眼中是一片平原,江流其中;“风卷白沙旋”是近景,仿佛令人看到水边旋风卷起沙柱的情景。写出了荆州辽阔平坦、沃野千里的地理环境。解析 (1)“首联运用衬托手法奇异之景”分析错误。“游人出三峡”,看似平平而起,但联系诗中“楚地尽平川”一句,可见这是诗人出峡时的特殊感受。平川和三峡正成鲜明对比,写出地形特色,三峡多山多谷,楚地就一马平川,在对比中,以三峡的多山多谷衬托荆州在诗人眼中的感觉就是一马平川。(2)诗歌五六句写荆州的自然景色。一片平原,江流其中,本来是各不相涉,但“江侵平野断”,一侵一断,就把死板的景物写生动了,写出了荆州辽阔平坦、沃野千里的环境特点,这一句是平视远方

17、所见的远景。“风卷白沙旋”是直视近景。水面多风,这里写的是水边常有的旋风,“风卷白沙旋”,仿佛令人看到水边旋风卷起沙柱的情景。6.答案 (1)B(2)诗人袖手归来,只能栖息茅屋,不惊鸥鸟任其沉浮。表面上写诗人隐居山林、不再以世事为念、恬淡闲适的情感;实际上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语,诗人要表达的是目睹国家残破而又无力回天的悲愤和无奈之情。解析 (1)“表达出闲适愉悦之意”错误,应是表达出诗人处境的凄苦和内心的孤寂。(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雨后溪水漫流、道路被淹没而时隐时现的弥漫景象,寓意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渺茫,杳不可知,透露出诗人的彷徨、迷惘的心情。三四句由溪流、行路的全景推到孤洲小船的特写镜头,写诗人的生活环境。这两句写景,但景中有情。“洲”之“孤”与“舟”之“小”,可见诗人的凄苦孤寂,气氛幽冷而低沉。五六句中“坐”字和“空”字,写出了诗人心情的绝望和愤惋。南宋末年,国势飘摇,每况愈下,诗人即使有恢复中原、振兴国家民族的宏伟抱负,也完全没有施展的可能。最后两句承接五六句,在诗人一切的追求、希企都归于幻灭之时,自然逼出最后两句。以海鸥不惊比喻与世无争的隐士,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不再以世事为怀的决心。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