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对刘禹锡诗歌的影响 - 诗词名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教对刘禹锡诗歌的影响 - 诗词名句.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道教对刘禹锡诗歌的影响 - 诗词名句篇1:道教对刘禹锡诗歌的影响 道教对刘禹锡诗歌的影响 刘禹锡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诗歌创作深深地受到道教及其思想的影响。 有着“诗豪”之称的刘禹锡诗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诗文俱佳,是唐代具有广泛影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既不像韩愈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的平易,而是以清隽明朗、简洁自然为基本风格,在流派众多的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虽然时代的政治斗争在刘禹锡的诗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但他的诗中,中唐时期盛行的道教及其思想烙印却仍不能被完全掩盖。 一、刘禹锡诗中丰富多样的道教意象 宗教与文学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都需要丰富奇谲的意象。道教思想对刘禹锡的影响之一
2、,正表现在道教为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供应丰富意象。 在刘禹锡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是昆虫鸟兽,这些意象的消逝往往与刘禹锡乐观昂扬斗志的精神的自述分不一。刘禹锡使用的不少鸟兽形象都与道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如在飞鸢操中,刘禹锡写道:“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诗中,刘禹锡一连使用了 “ 青鸟”、“仙禽”两个鸟类意象与鸢形成对比,赞美青鸟和仙鹤的珍贵。这两种品德高洁的鸟类意象都与道教相关,青鸟是道教神话中女仙的首领西王母所住玉山上的神鸟,是道教传奇中西王母的使者,而“仙禽”,即是仙化的白鹤,在道教中是仙人的坐骑,是长寿和灵性的象征,也成为了道教仙学的.“图腾”。在刘禹锡的诗歌中,运用了鹤的意象的诗作
3、还有很多,如:鹤叹二首并引:“孤独一双鹤,仆人在西京。”秋词二首:“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 刘禹锡还将道教场所、道教人物等具有浓烈道教意味的特定意象广泛用于诗歌创作,扩大了诗歌艺术发生的时空边界与人物设定。在秋萤引、武陵书怀五十韵等诗中消逝了承露台、昆仑山、玉坛、玄都观等道教颜色深厚的场所意象。以道士入诗的诗作有伤桃源薛道士、闻道士弹思归引等,刘禹锡在叙述道士生活或回忆与道士交往的过程中抒发对其生活的向往与自己的志向。 值得留意的是,在刘禹锡的涉及道人的诗歌中,多次消逝了女性形象。例如,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中 “读得玄女符,生当事边时”中的“玄女”被道教奉为“女仙”,地位颇高
4、,巫山神女庙中写道:“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庄王。”在讥讽楚庄王的同时,侧面反映出刘禹锡对道教神女的崇敬。 道教为刘禹锡的诗歌供应了丰富的意象与养料,道教意象在刘禹锡的诗歌里与其情致合而为一,极大地丰富了其诗歌的想象特性,迸发出妙不行言的灵感。 二、刘禹锡诗中齐同万物的道教意境 意象和意境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密不行分的,在上文中我们已经争辩了刘禹锡诗歌中的意象受到了道教文化较深的影响,明显,在刘禹锡诗歌的意境层面,也有着中唐道教文化的影子。 在鹤叹二首并引中,诗人在友人客行一年后的春天,再次在友人家中观看被友人留在故居的一双鹤,鹤含情脉脉地看着诗人,想言却又不能言,诗人因以有感,作此二首诗来
5、咏鹤。鹤孤独无主,而邻居处夜吹笙歌。结尾处没有只言本宅的孤独,反说邻居处吵闹,便使意外之意渗于诗外。“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一句将诗人眼前之境与远方友人之境融为一体,鹤与诗人主体也合为一体,物我同一,不知孤独的、思念友人的是鹤还是作者自己。这里体现的是一种物我同一、无限空旷的意境,鹤、诗人、读者三者在其中合而为一,时空的界线在这里也已经被打破,旧时今日、此处远方也已贯穿成一个无限扩大的大意境。这种虚实相生、物我合一的意境正是对道教文化中的齐物论的继承与具象化。 三、刘禹锡诗中旷达乐观的道教志趣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为时所弃,空怀凌云壮志,道教思想则使其擅长在逆境中排解愁闷,不同于多数仕途坎坷
6、的诗人一般消极抑郁度日,而是保持着他独有的旷达乐观,笑对坎坷与人生,从刘禹锡身上,散发出来的是一种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志趣。 道家式的人生总是着意于心灵的自由选择,这种不与人争的处世态度实则为对人生与世界的普泛怜悯与悲悯的外化,由此而生的是一种笑对人生的处事态度。 酬乐天咏老见示是刘禹锡酬和白居易咏老赠梦得的诗,与白居易的诗相比,刘禹锡的诗既符合老年人的正常心态,又有一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人生情趣。诗结尾写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历来为人称道,何焯评论说“四语中极起伏之势。结句既不衰,文章必传无疑”。个中缘由是由于刘禹锡在垂垂老矣之际在这两句诗里照旧灌注了昂扬、旷达乐观的人生志趣,而不显
7、衰颓无力,这是道教思想带给刘禹锡诗歌的精神志趣的养分,也是对其人生志趣的一种升华分散。 刘禹锡的诗歌,无论从意象、意境又或者其中的志趣而言,都深深地受到道教自然观、哲学观以及人生观的影响。 篇2:传统诗歌:道教诗歌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 仙界地府、出神入化、隐身遁迹,天上一日、世上千年这些看来不行思议、稀奇惊奇的道教世界,给中国古典文学以不尽的养料、无穷的遐想,引发出古典文学创作中的许多灵感。而这之中的道教诗歌则为中国古典文学供应了一个奇异瑰丽的浪漫天地、想象世界,促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进展。 在中国道教史上,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从民间兴起到进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文学史上,诗歌的创作也达到了
8、一个很高的水平。道教对文学创作影响甚大,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游仙诗的创作。游仙诗作为一种漫游仙境之诗,本是起自道家方士,后来成为道教内外人士广泛接受的创作样式。在魏晋等时期,道外文人对游仙诗的爱好相当深厚,以至所作诗章成就甚至超过道内人士。如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竹林七贤、陆机、郭璞、沈约等,都属其中的佼佼者。 南北朝时期,随着南方经济的进展,文人南下,南朝文学得到了进展。道教方面,陶弘景对道教进行了改革,他总结了上清派的修炼方术,创立了茅山教团,建立了完整的道教神仙信仰体系。在这种背景下,游仙诗的创作再度兴盛。就连溺信佛教的梁武帝也向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讨教。梁武帝曾写游仙诗,“水
9、华究灵奥,阳精测奇妙。具闻上仙诀,留丹未肯饵。潜名游柱史,隐迹居郎位。委屈凤台日,分别柏寝事。萧史暂徘徊,待我升龙辔”。诗中写到,成仙的要诀都了解,炼就的丹药不愿服食。开天的萧史请再徘徊,等我一起驾起龙辔神游,以享受人间欢快。但是作为一个享受着人间荣华富贵的帝王,虽然也向往着成就一身的仙风道骨,却也贪恋着尘世的欢快。诗中较好地体现了作者既贪恋尘世又仰慕仙界的双重心理,这也是除梁武帝之外,其他游仙诗人作品的基调和特色。 游仙诗的创作曾成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坛的一大时尚,许多道内道外文人创作了许多游仙诗,为当时的.诗歌风格形成带来深远的影响。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唐宋时期
10、,道教由于得到朝廷的大力推崇,进入全面进展的富强时期。在这样一种崇道的氛围下,必定消逝大量吟咏道教的诗词。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可谓非李白莫属。李白的诗歌,气象万千,变换无穷;时而雄浑豪放,时而澹远舒适;时而现实,时而虚幻。他一生留下的许多流传千古的优秀诗歌,是中国文化珍宝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永垂不朽。 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除去他飘逸的诗歌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教信仰在他头脑中的根深蒂固。作为一个诗人,他继承前人诗歌成就而又发扬光大;作为一个道教信徒,他从道教中采摭大量的神话,并从道教的宗教思维模式中获得激情。两者相辅相成,造就了他的诗才。因而纵观李白的诗文,有许多是吟咏道教的
11、神仙诗,当然更多的是受老庄道家思想濡染而创作的浪漫不羁、超然物外、孤高飘逸,一叹三绝、千古吟唱的浪漫主义文学杰作。李白的游仙诗,最有代表性的而是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清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
12、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始终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欢乐颜”。这首诗,境界极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李白对瑰丽、奇妙神仙世界的向往。其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更是登峰造极,至今仍被人们反复吟诵。 除了李白,唐代诗人受神仙思想影响,并写有游仙诗的诗人很多,如杜甫、李商隐、李贺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道教神仙观念对我国古代诗人的人生境界、追求和诗歌浪漫化表现手法的影响,无论如何都是不行低估的。 从魏晋到唐宋,中国诗坛上的确漂移着一团团道教的云气,
13、诗人们不仅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以反映道教活动为基本内容、表现道教理想追求的游仙诗、涉道诗,而且广征博引道教的神话典故,来丰富自己的诗歌创作,增加其艺术感染力。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篇3: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小论文 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小论文 摘要在各类民间风俗中我们常能看到道教的影子,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在民俗节日、神灵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祈求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关键词道教;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宽阔民众所制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化,为民众的日常生
14、活服务。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最好呈现形式。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其产生和进展中,势必对我国民俗的形成和进展产生影响,因此在各类民间风俗中我们常能看到道教的影子,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在民俗节日、神灵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祈求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一、对民俗节日的影响 古人对一年中一些特殊的日子做出规定,成为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分散的过程。道教根植于中国
15、文化土壤,在长期进展融合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民俗节日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春节中,处处都能见到道教的影响。“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每届初一,于子初焚香接神,燃爆以致敬。”这其中的“焚香接神”就是受道教的影响。 以祭灶的习俗为例,农历腊月廿三过小年,小年为进入春节的.开头。民间多于此日夜礼拜灶神,祭灶反映出民众通过对道教俗神灶神的祭祀,以求达到保佑全家的目的。相传他是掌管一家生死祸福的,道教里崇尚此神,是由于灶君司饮食及火。道家一般敬灶时都要上表酬神,有送灶科仪,包括净灶、祀灶、净橱、送灶、迎灶几个部分的内容,蜡月二十四后灶君回宫,所以又要迎接他下凡回宫,希望能主一家之
16、事,奏善定福。 民间还有扫除的习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屋”的习俗由来已久。民间腊月二十四为扫除日,又称“扫尘日”或“扫房日”。民间认为鬼魂到了腊月将离开人间,人们假如不把身体和房屋彻底打扫一下,鬼魂就会隐蔽在灰尘当中,这实际上也源于道教。道教传奇人身上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常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的坏话。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帝误信谣言,令三尸神把各家的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为记号,令王灵官凡遇有记号的满门斩杀。灶君发觉此事,便让每户人家扎个长扫把将蜘蛛网扫掉,将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人间避开了一次杀戮,人们为了感谢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民间扫尘总在
17、送灶后开头,直忙到大年夜。 二、对民间神灵信仰的影响 道教在形成过程中曾广泛地吸取民间的信仰内容,加以改造后纳入自己的神灵谱系,成为道教崇拜的尊神或俗神。俗神是指流传于民间而被道教信奉的神祗。主要有与自然现象相关的自然神,如雷公、风伯等;执掌读书人命运的魁星神;特地爱惜个人、家庭和城乡公众平安的守护神,如门神、灶神、土地神、妈祖等;护法神将关帝圣君等。但也有道教尊神直接影响民俗文化的,如三官大帝等。可见道教与民俗相互影响与促进,但是道教更系统化、规范化,从民俗中提炼出来,但又深深影响民俗,而民俗又为道教文化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三、对民俗禁忌的影响 在道教与民间习俗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道教禁忌对民
18、间禁忌习俗的影响,成为民间礼俗的重要内容。依据卿希泰、詹石窗的争论,道教与民间禁忌礼俗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以灶神禁忌为例,人们对灶君的崇敬,除了毕恭毕敬的祀奉外,还表现在许多忌讳上。由于对灶王爷既敬重,又畏惧,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反差,便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忌讳来。这些忌讳,主要是灶前什么东西不能放,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尤其是对女人,禁忌就更多了。在敬灶全书灶上避忌中对灶君避忌做了特殊详细的记载。如严格规定:“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不得在灶前赤身露体;月经未完的妇女不得经过灶前;披头散发者不得烧饭做
19、菜;不得将污脏物送入灶内燃烧”等。人们认为做这些事情,会冒犯灶神或火神。 事实上,由于道教是从民间发显,早期的巫术、方术,甚至阴阳五行、老庄哲学、医学都浸润其间,成为道教禁忌的一部分。反过来看,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得到相当的重视与信仰,其本身的禁忌无可厚非地也就影响了民间礼俗的内容,从而达到两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程裕帧,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争论出版社,119-125 2卿希泰,中国道教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57-245 篇4:刘禹锡的诗歌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政治家、改革家。其诗作,诗中寓理,敢于直面
20、人生,树立思想之风标;其诗风,刚直豪放,短小精干,清爽自然,与同期宏大诗人白居易齐名。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概。 刘禹锡的古诗代表作品详见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刘禹锡唐诗代表作品赏析 刘禹锡代表作品精选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竹枝诗二首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杨柳
21、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浪淘沙三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际。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谗言如浪深, 岂有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照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
22、萧萧芦荻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经典名句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学阮公体三首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同上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同上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酬乐天咏志见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赏牡丹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沉舟侧畔千帆过,
23、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 突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堤上行 篇5:刘禹锡诗歌争论 刘禹锡诗歌争论 中唐诗人刘禹锡以其独特的诗歌风貌,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20世纪80年月以后对刘禹锡的争论有以前的偏重哲学和思想转变到了全方位,多元化的争论,诗歌争论也不断细致和深化,领域不断拓宽。纵观学界的争论,主要集中以下方面。 一、诗歌继承和创新争论。 这方面的文章主要争论了
24、刘禹锡对前代作家的继承和超越,有对屈原的接受,目前学界争论较多,如韦燕宁论屈原骚怨情感对刘禹锡的影响认为屈原的骚怨情感,对刘禹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禹锡把这种精神融进了对自身患病的忧怨感慨,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也融进了他对巴楚风物的现实观看和表现,对巴山楚水自然风物的自觉关注,在意象的描写中寄予和表现自己的骚怨愁情,还在确定程度上超越了屈原的骚怨表达,使之更具有现实性。王建梅刘禹锡贬谪诗对屈骚的继承和超越认为刘禹锡在贬谪时期继承了屈骚精神,并且又在确定程度上超越了屈骚的忧怨主题,形成了自己放旷与自适的风格。刘梦初认为刘禹锡接受屈原的契机是贬谪朗州,相同的环境和相像的禀赋才能是刘禹锡接受屈骚的外在
25、条件和内在因素。 有对李白的接受,如闫伟哲“诗仙”“诗豪” 之诗的豪情 论刘禹锡对李白诗歌精神的承袭与进展一文认为刘禹锡在追求建功立业和独立的人格、猛烈的主观情感的抒发、恢宏壮大的景物描写等方面都承袭了李白的诗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进展,认为刘禹锡继承了“视风骚,宗盛唐”的传统,在豪情中融入了理性精神和沧桑之感,把李白青年式行侠的豪情转化为中年式成熟的豪情,为北宋苏轼、辛弃疾气象雄壮的诗篇开拓了新路。对皎然的接受,金燕论刘禹锡诗歌对皎然自然美学观点的实践认为刘禹锡的语言艺术继承了皎然以情兴为动身点,经过人工雕琢的,与艺术规律相结合的美学原则,同时也在接受客观生活感召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唯心主义进行
26、了剥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歌语言艺术,词总华实,语语可歌,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张振萍论刘禹锡诗歌中的创新意义认为刘禹锡的创新在于使诗歌题材领域得到拓展和发掘:把劳动场面写入诗,以开朗豁达的心胸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诗中体现出豪放不羁、倔强不屈的品德。他创作的民歌体诗歌 ,对后世影响很大,使诗歌体式更加完善。冯权书认为刘禹锡创新诗歌创新的成就表现三方面: 对题材领域的拓展与发掘;对传统主题的深化与反拨;对诗歌体式的变革与进展。 二、诗歌艺术争论 (一)艺术特色争论。如肖瑞峰论刘禹锡诗的艺术风格用“豪健雄奇”来概括刘禹锡诗的风格。韦永霞认为刘禹锡诗歌的“三美”特征是意境美、意志美、哲理美。罗筱玉认
27、为刘诗语言合气骨、情致、韵律于一体,熔豪健、含蓄、明快于一炉。崔桂萍认为刘禹锡诗歌是思想和艺术完善结合的产物,共性主要表现在有独特的精神气质,猛烈的现实批判精神,理性深思和感性思维的结合。还有一些论其“诗豪”风格的文章,如宋恪震、刘梦初有些文章都对刘禹锡诗歌风格进行解读,认为其具有豪迈的风格。孙琴安指出刘禹锡的怀古五律独占鳌头,且五律中的妙句很多,他晚年的五律成就很高,认为其五律在唐代五律诗中有较高的地位。 (二)诗论争论。对刘禹锡的诗论进行争论,刘欢认为刘禹锡说的“境生于象外”这句著名的话中的“境”字,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旨。一层是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旨意;另一层是由文字刻划的种种物象。两者结构
28、关系是“境生于象外”,刘禹锡有不少作品都能给人供应这样的艺术美。认为刘禹锡用入念息定,主体致悟方法解决意境创作中的构思问题,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朱学东指出了刘禹锡构建以境生象外为中心的意境理论,包括因地乘气的主体心性论、因定得境的审美虚静论和至言无辩的言意论。刘氏对意境理论的探讨是最具有理论深度的,对古代诗论的进展有很大贡献。陈允锋认为刘禹锡在创作诗歌时也特殊留意对地理历史沿革、地域民风以及地方歌谣的重视,并充分运用到文学创作中,这也是他诗学思想的一个特点。 三、诗歌内容争论。 这方面的争论主要有对其咏史怀古诗,政治讽喻诗,乐府民歌的具体分类争论。 (一)咏史怀古诗争论。林心治认为刘禹锡的咏史怀
29、古诗在题材范围特别是思想深度方面较前人有进一步拓展,在艺术制造上也多有建树,对晚唐咏古诗的兴盛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尚永亮认为刘禹锡此类诗作可分为咏史和怀古两类,认为其具有意悲境远,感慨无端,调响词练,高华深稳的特点。江枰把刘禹锡咏史诗分为朗州十年为前期;夔、和二州的五年为后期。前期内容主要为被贬谪的.悲苦,生气,矢志不移的坚贞,向往被起用信念。后期内容主要为对统治者的批判,警示以及与先贤自比。刘欢、萧瑞峰有些文章分别对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生成,价值,地位和影响进行了争论。 (二)政治讽喻诗争论。文章主要争论刘禹锡讽喻诗的的创作特点艺术成就形成缘由历史贡献。有何正力认为刘禹锡讽刺诗形成有三方面缘
30、由,政治因素:藩镇势强,宦官受宠,朝臣不睦;文坛因素:元和文坛重功利的文学思想;个人因素:刚直之性,怨愤之情。贡献有思想贡献:忧国不谋身的思想对底层民众的怜悯,执著的信念,不屈的反抗。和艺术贡献:体式和语言的创新。江云认为刘禹锡的讽刺诗,鞭挞社会丑恶,表现出旷达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 (三)乐府民歌争论。文章主要是对刘禹锡以竹枝词为代表的民歌进行争论。萧瑞峰、李申有些文章对刘禹锡民歌艺术以及竹枝词踏歌词等进行争论。金艳有些文章集中于争论刘禹锡向民歌的学习。张福清、吴倩有些文章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争论刘禹锡民歌。唱和诗争论,付瑶、刘小年分别争论了其唱和诗的创作缘由,思想主题等,对于了解刘禹锡的思想,
31、交友都有很大意义。贬谪诗、咏秋诗、咏物诗等也进入到了争论者的视野。反映了20 世纪80 年月以后刘诗争论的细化和深化。 四、诗歌影响和流变争论。 洪迎华、何正力有些文章争论了苏轼对刘禹锡讽刺诗的接受。关于刘禹锡诗歌的争论还是比较全面的。但还是有许多受冷落的地方,给后世学者的争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诗歌继承和创新争论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屈原,皎然的继承和超越,并未涉及对其他作家的接受。诗歌艺术争论方面集中于刘诗的豪迈风格,侧重于对诗歌背后的诗人思想精神的关注,对于其他艺术手法争论较少。诗论争论的文章集中于争论其意境论,对刘的其他诗论主见,如诗歌用典等方面的争论欠缺。关于乐府民歌的争论主要集中于竹枝词,
32、踏歌词这几篇。影响争论只涉及到了苏轼等少数人。 篇6:白居易诗歌对后世影响 白居易的作品语言通俗,深化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亮,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诗歌特点 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心情,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他是继杜甫之后,
33、唐代七律进展史上的其次座里程碑。 他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颜色、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如重过圣女祠借爱情遇合,于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春雨将李贺古体诗的奇艳移入律诗,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悦耳,意象极美。但他的诗中因爱用僻典,诗的整体意旨往往隐晦。其次,李商隐将人生慨叹的抒写向更深细隐晦方面进展,擅长用明丽精工的艺术形式表达惆怅落寞的心情,诗中布满了迷茫与悲凉的体验,作品深婉精丽、韵味深厚,“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富有象征示意颜色,有一种朦胧美。如锦瑟,关于其诗意,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寄予
34、说、恋情说、听瑟曲说、编集自序说、自伤身世说等多种解释,表达幽微深远,具有朦胧美。再次,他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心灵的象征,是一种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的表现。李商隐的七绝如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夜雨寄北、夕阳楼等,较多抒写身世之感,感情细腻,意境婉约,诗中贯穿着身世和时世的悲感,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哀痛美,在艺术上更是细美忧约、沉博绝丽,在精工富丽的辞藻中,朦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思,成为伤感唯美文学的典型。 李商隐的诗歌有广泛的师承。他悲怆哀怨的情思和香草美人的寄予手法源于屈原,他诗歌意旨的遥深、归趣难求的风格与阮籍有相通之处。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精神、沉郁顿挫的风格,齐梁诗歌的精工明丽以及
35、李贺诗歌的幽约秀丽的象征手法和风格都影响了李商隐。李商隐的一些长篇古体,雄放奇崛又近于韩愈;他还有少数诗歌清爽流丽、纯用白描,脱胎于六朝民歌。李商隐善熔百家于一炉,故能自成一家。 篇7:白居易诗歌对后世影响 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3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居其次位,而王维入选29首、李白入选27首。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一般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由于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李商隐的诗歌,尤其是他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晚唐的韩
36、偓等人,宋初的西昆诗人,直到清代的黄景仁、龚自珍,在诗风上均受其影响。此外,唐宋的婉约派词人,明清的许多爱情剧作家,也都不断地向他学习。尤其值得留意的是,李商隐那些表现伤感情调的诗歌,于凄艳哀婉之中融人身世时世之感,追求一种细美幽约的美,诗而词化的特征比较显著,如题材的细小化,情思的深微化,意境的婉丽纤柔等。这在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过渡性的桥梁。 篇8:略论古羌族对道教神仙信仰的影响 略论古羌族对道教神仙信仰的影响 摘要:长生成仙是道教的核心信仰.远一思想的形成,从古羌族吸取过养分.西王母、大禹、昆仑山、灵魂不死等与羌族相关的事物,被道教整合到自己的神学系统中,并因此而焕发出异样的风采. 作者
37、: 李雄燕 Author: LI Xiong-yan 作者单位: 四川高校,四川成都,610064 期 刊: 贵州民族争论 PKUCSSCI Journal: GUIZHOU ETHNIC STUDIES 年,卷(期): ,27(5) 分类号: B958.74 关键词: 神仙 山岳 西王母 大禹 灵魂不死 机标分类号: G12 K89 机标关键词: 古羌族道教神仙信仰灵魂不死西王母昆仑山整合养分系统思想神学大禹 基金项目:篇9: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 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 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具有丰富的内容.它不仅对古代科技
38、进展有多重影响和作用,而且对现代科技创新也有重大启示和作用. 作 者:李承宗 谢翠蓉 作者单位:李承宗(湖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谢翠蓉(湖南高校,期刊社,湖南,长沙,410082)刊 名:广东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年,卷(期):15(6)分类号:B958关键词:道教文化 古代科技 现代科技 篇10:屈原骚怨情感对刘禹锡的影响 屈原骚怨情感对刘禹锡的影响 刘禹锡与屈原的人生经受颇为相像,贬谪后的刘禹锡也转向文学创作,借以明心见志。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被
39、贬谪的宏大诗人,他忠君爱国。执著地追求理想中的美政,然而,带给他的却是忠而见谤,放逐于蛮荒之地,这使他内心布满了委屈与怨愤。面对纷乱危难的时政国是,他无处伸达,不得不投注于文学创作。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抒发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与高洁情怀。寄寓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无辜遭贬的怨愤,从而形成了文学史上的“骚怨”传统,并对后世文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刘禹锡与屈原的人生经受颇为相像,他因参与“永贞革新”而为时所弃。被无情地逐出朝廷。贬谪于远州蛮地。独处僻壤。在人生理想得意之时,突然遭到这样巨大的打击,从权力的巅峰跌入社会生活的谷底,这极大地刺激了刘禹锡的心灵。所以,当他来到屈原曾经的流放地时,一种同是天际沦落人的
40、猛烈情感油然而生。使他对这位前贤的人生际遇和生活境况有了更多的共鸣,屈原的骚怨情怀慢慢地融入了他的心里,深深地影响着他的生活和创作。正如明人陆时雍所说:“刘梦得俱深于哀怨。谓骚之余派可。” 刘禹锡初贬的朗州,就是屈原当年的流放地。这里偏僻荒芜,山高林密。异兽哀嚎,恍如绝世。这使得诗人那固有的忧怨委屈感更为愁闷,内心难以抑制地发出了“高莫高兮九阍,远莫远兮故国”的痛怨之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哀怨愈加猛烈,谪九年赋就是这种情感和心态的集中体现。他说:“古称思妇,已历九秋,未必有是,举为深愁。莫高者天,莫浚者泉,推以极数,无逾九焉。伊我之谪。至于极数。长沙之悲。三倍其时天有寒暑,闰余三变。朝有考绩,
41、幽明三见叹息兮徜徉,登高高兮望苍苍何吾道之一穷兮,贯九年而犹尔。”言语苍凉而悲凄。但值得欣慰的是朗州有淳朴的民风,有古老的楚俗,还有三闾桥、招屈亭等屈子遗迹。初到贬所,刘禹锡就住在后人为纪念屈原而修建的招屈亭四周。地理和情感上的亲近,使刘禹锡对屈原产生了由衷的仰慕和怀念,“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今起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竞渡曲)“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采菱行)睹物思贤,虽不免伤感。然而屈原的形象由此如丰碑一样屹立在他心中,促使他调整了心态,看准了人生的方向,专注于文学创作,借以明心见志,抒发感慨。如其在刘氏集略说中所说:“及谪于湘沅间,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
42、歌诗。或读书有所感。辄立评议。穷愁著书,古儒者之大同,非高冠长剑之比耳。”这里所说的“高冠长剑”意指屈原,说明屈原精神在其贬谪生活中具有深刻的影响和作用。而我们从其作品对屈原所流露的真情实感和对屈赋物象的运用来看,屈原的“骚怨”情感已经融入刘禹锡的人生与创作之中。 屈原素怀报国之志,不为冤屈诽谤所阻,照旧故我,忧心时政。离骚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哀郢中“哀见君而不再得”、“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等诗句就是屈原忧时伤世和爱国情怀的自然流露。刘禹锡也与屈原一样,不因仕途受挫而改易初心,始终心系朝廷。关怀国是。如元和十二年十月,官军在李的率领下,击败并活捉了叛军首领吴元济,刘禹
43、锡立刻上贺收蔡州表,并写了平蔡州三首以示庆贺。类似的思想在平齐行二首和城西行中也有体现,这都说明刘禹锡对现实的关注。在九日登高中他说:“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难受。”可见,其忧君思国的心绪与屈原的望君门而九重,“哀见君而不再得”的悲怨心情是相通相像的。刘禹锡既眷顾君国,也思乡盼归。在其诗中蕴涵着浓浓的思归之情。如其武陵抒怀中就写道:“就日秦京远,临风楚奏烦。南登无灞岸,旦夕上高原。”在采菱行中,他又叹道:“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这种焦切的盼归之情,其实就是他对朝政的牵挂,也是希望能够早日回朝为国分忧,以实现未竟之伟业。 嫉恶刺邪是屈原威猛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刘禹
44、锡也深受这种精神的影响,他对中唐时期的黑暗政治和社会丑恶也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揭露。在参与朝政的过程中,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和政治弊端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感受,特别是被贬谪后,他对社会政治的熟识更为糊涂深刻。他因才高遭嫉。因志洁被诬。遭到群小的构陷,以至远贬遐藩。所以,在作品中从不同的角度,借物陈情,对朝廷权贵进行了尖锐的讽刺与批判。如其养鸷词,以鸷鸟喻禁军,对禁军只知享乐。毫无作为的腐败现象予以尖锐讽刺;武夫词是斥责那些方镇武将的恣纵骄横,揭露宦官神策军对社会的危害;百舌吟则是借百舌鸟的舌端万变来讽刺赞扬那些曲意逢迎,以阿谀奉承而得宠的佞宦之流;飞鸢操是以飞鸢“鹰隼仪形蝼蚁心”的可鄙形象作比方
45、。无情地嘲弄那些徒具仪表而玩弄权势的奸佞小人。揭露他们丑恶的嘴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聚蚊谣,诗歌是以辛辣的笔墨来暗喻那些一时猖狂得势的小人:“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霄。嘈然啖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喧腾鼓舞喜昏黑,味者不分听者惑。露花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天生有时不行遏,为尔设幄潜匡床。清商一曲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诗人把那些阴险狠毒之徒喻为宠爱昏暗、专在黑暗中以利嘴伤人的蚊虫,入木三分地塑造了他们卑鄙渺小的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极端痛恨与鄙夷不屑之情。诗中飞蚊“伺暗”“喜昏黑”的嗜好,与那些趋炎附势之徒好从暗中伤人的行为,同样令人厌恶。蚊的“声如雷
46、”、“嘈然啖起”、“喧腾鼓舞”、“利嘴迎人”,这种飞扬跋磨、不行一世的神态,其实就犹如“永贞革新”失败后。势利小人肆意中伤谗害革新派的做派。“清商一曲来秋日,羞尔微形饲丹鸟。”表明白诗人不为强权所屈服,不因一时受挫而颓废堕落。而是以乐观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斗争。而最为人们所生疏和称道的是刘禹锡的两首游玄都观诗,诗人以含蓄的意象。暗寓褒贬,勇敢地向那些曾经追害过他的权幸佞臣提出了挑战,如再游玄都观就写道:“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明确表达了诗人绝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屈原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宁溘死以流亡”,“虽九死其犹未悔”,矢志不渝、不改初志的精神,对刘禹锡也有深远的影响。刘禹锡被贬后,虽然迫于情势而寄情笔墨,把诗文作为“见志之具”,但其内心从未怀疑过自己的理想,他认为自己横遭贬谪,是由于小人嫉妒贤能,而倾陷加诬,“唯守职业,实无党朋。竟坐飞语,贬 在遐藩。”(苏州谢上表)他也从未放弃过对理想的追求。始终怀抱“兼济”之志,希望有朝一日能再展宏图,如其在砥石赋中所说:“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感利钝之有时兮,寄雄心于瞪视。”文中以宝刀喻贤才。宝刀经砥石的磨砺,会更显锋芒,借以表达自己百折不挠的韧劲和伺时再起的雄心。在秋声赋中又说:“骥伏枥而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