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06第六章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06第六章ppt课件.ppt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06第六章 电子课件第六章 社会认知试想你观看了一部连环车祸的电影,整部影片不超过1分钟,其中呈现车祸过程的部分也仅有短短的4秒钟时间。你能记住多少内容?第一组(50名被试):Q:当汽车撞毁(smash)时,车速有多快?A:平均车速为10.46英里/小时 第二组(50名被试):Q:当汽车碰撞(hit)时,车速有多快?A:平均车速为8英里/小时 第三组(50名被试):无Q:在事故现场,你是否看到了玻璃破碎?第一组:16人回答“是”第二组:7人回答“是”第三组:6人回答“是”一周以后Loftus,E.F.,&Palmer,J.C.(1974).Reconstructionofautomo
2、biledestruction:anexampleoftheinteractionbetweenlanguageandmemory.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3(5),585589.引领性问题社会认知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的关系是怎样的?社会认知和社会知觉有什么不同?归因理论中的“因”和科学研究中科学家试图发现的“因”有什么不同?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一)(一)概念发展概念发展(1)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始于社会知觉研究。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率先提出社会知觉(
3、social perception)这个概念。(2)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社会认知的概念逐渐取代了作为术语的社会知觉和人际知觉的主流地位。(二)(二)定义定义社会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外在特征的认识、对认知客体内在特征的推理与判断,以及对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推断。社会认知有两个基本特征:(1)社会认知是人对社会性事件的认识和加工;(2)人的社会认知对其社会行为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二、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一)(一)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表情等可以凭感官觉察的特征。(1 1)仪表仪表(appea
4、rance)(appearance)是一种静态的外部特征,构成了人的具体形象。初次接触时,一个人的仪表包括相貌、衣着、高矮、胖瘦、肤色以及肢体等情况,会决定个体在我们心目中的印象。(2 2)表情表情(expression)(expression)往往通过动态过程所流露。一般可以分为面部表情、眼神、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四个部分。a)面部表情以面部肌肉的变化作为标志。例如:眉飞色舞。b)眼神的情绪表达功能普遍。例如:眼睛是“心灵的窗口”。c)身段表情是指在身体姿态的变化中表露的情绪。例如低头、颤抖。d)言语表情是指说话时的音量、声调、节奏等特征,是一种辅助语言。例如“听话听音”。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二
5、、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二)(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性格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它除了包括情绪反应之外,还主要包括意志反应特征。对他人性格的社会认知应该是在与他人的实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主要包括:对认知主体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对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等。对他人的社会认知,例如相似性认知、性格认知等,构成了认知主体与他人关系认知的重要部分。此外,估量他人之间的关系状况、确定某人在群体中的社会位置也是人际关系认知的重要方面。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三、社会认知的特征社会认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互动性(一)互
6、动性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处于对等的主体地位。首先,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其次,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社会认知的发生过程是双向的。社会认知正是产生、发展于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过程之中。(二)间接性(二)间接性社会认知是一种间接的心理活动,它不仅是认知主体对他人外部属性的直接反映,更主要的是通过对他人可以感知的外部特征如行为表现等,达到对他人内部人格特征的间接把握和反映。认知主体综合应用所获得的外部信息来推理事件内在本质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间接反映。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三)(三)完形特征完形特征社会认知具有完形特征,认知主体在进行社会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自觉或
7、不自觉地贯彻完形特征。完形特征又可以称为格式塔(gestalt)原则,是指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并形成完整的印象。当我们对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进行判断时,可能会出现相互矛盾的判断,我们会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认清这个人的真实面目。认知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判断被称为认知分离,是个体智力和知识的局限性造成个体认知与认知对象之间的分离。为了消除这种分离,个体一方面会加强其收集新信息的欲望和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向幻想的方向发展,利用想当然的办法给认知对象添补细节。图1:格式塔原则图2:“好”与“坏”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四、社会认知的理论假设理论假设是指具体的研究范式,是学者们对社会认
8、知特点的总体看法,实质上就是社会认知研究的前提假设。社会认知研究的理论假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一)“朴素的科学家朴素的科学家”假设假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朴素的科学家”假设认为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每个人像科学家一样寻找、确定事件发生的原因,以达到预测和控制的目标。(二)(二)“认知吝啬者认知吝啬者”假设假设:从20世纪70年代,“认知吝啬者”假设认为,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面临的信息是不确定的、不完全的和复杂的,并且人的认知资源有限,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常常偏爱走策略性捷径,以尽量节省时间和加工资源。(三)(三)“目标明确的策略家目标明确的策略家”假设假设:从20世纪90年代,“目
9、标明确的策略家”假设认为,人有多种信息加工策略可供选择,并在目标、动机、需要和环境力量的基础上实用地选取适当的信息加工策略。第二节社会认知的信息加工20世纪50年代末,受计算机科学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开始借用计算机信息加工的术语和原则解释人的一些心理过程。其中,社会认知研究无疑是受信息加工理论影响最大的社会心理学领域。一、自动化信息加工无意识的社会认知过程主要借助于自动化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信息加工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明确意图的、自然而然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这种加工过程经常是自动运行的。自动化是社会认知的一条心理捷径,其优点在于帮助个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有可能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尽管信息加工的结果
10、可能不是最准确的。个体主要以过去有关社会交往的经验和知识作为基础的进行自动化信息加工。所以,自动化信息加工的正确性受到以往经验和知识的制约。例如:一位男士正在涂润唇膏。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节社会认知的信息加工二、控制性信息加工控制性信息加工需要认知主体更多的意识参与,并且对思维过程的控制程度更高。控制性信息加工是有意识的、有明确意图的、需要付出努力的社会认知方式。这一过程需要认知主体更多的意识参与,对思维过程有更高的控制程度,个体可以根据意愿决定开启或关闭该过程。控制性信息加工需要耗费更多的心理能量,它与自动化信息加工是相互制衡的关系。通常,自动化思维可以帮助处理大部分信息,而控制性思维主
11、要运用于处理不同寻常的重要事件。在日常生活中,自动化信息加工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控制性信息加工。后者的启动通常与社会认知动机、事件不同寻常的性质等方面有关,例如,当我们对了解某人具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动机,或者事件与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等。诚然,在该过程中我们带着强烈的动机并且尽了很大的认知努力,却也有可能会得出错误的推理。但通常情况下,获得准确信息、形成无偏差判断的动机越高,就越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社会认知。第二节社会认知的信息加工三、社会认知的图式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图式是组织信息的方式,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图式不仅是社会认知的结构和有组织的知识,而且是人们组织有关社会
12、信息的思维方式。(一)(一)图式的含义与分类图式的含义与分类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者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以及各种相关认知的关系,其内容可以是对特定的人、社会角色的态度,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以及对共同事件的知觉等。根据图式的内容,可以将图式分为四类:(1 1)个体图式个体图式(person scheme(person scheme),是一种心理认知类型,它描述了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即人们心中对特定认知对象存在典型的形象。例如:成功后抛弃发妻的男子会被认为是“当代陈世美”。第二节社会认知的信息加工(2 2)自我图式自我图式(self sch
13、eme(self scheme),是指个体对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式。一个人把自己的行为归入某一类别,他就会成为具有图式化行为的人。例如:我是“聪明的”“独立的”“外向的”等。(3 3)角色图式角色图式(role scheme(role scheme),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角色和群体的心理认知类型。每个人都有关于性别、社会阶层、专业群体的图式。例如:黑人是“运动健将”,短跑运动员有“紧致的肌肉”。(4 4)事件图式事件图式(event scheme(event scheme),是指人们对于事件或者事件序列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有的学者也称事件图式为剧本(scri
14、pt),它是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它包括社会事件在发生前后以及因果关系上的普遍特征。例如:“约会”可能包括见面、就餐、电影等。图1“女飞人”与“男飞人”图2 约会中就餐的情侣第二节社会认知的信息加工(二)(二)图式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图式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人们利用图式加工社会信息、解释人际环境。尤其当个体处于新的人际环境时,通常不会重新认识它,而是利用过去相似情境中的知识做出解释。图式对社会认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图式能够帮助记忆。图式能够帮助记忆。个体将过去的人或事形成图式化表征时,记忆效果最佳。与图式一致及不一致的信息都比与图式无关的信息容易记住。(2 2)图式
15、有助于自动化信息加工。图式有助于自动化信息加工。认知者通常无须任何有意识的努力,就可以产生一些与图式有关的推论。(3 3)图式可以完善剧本的信息。图式可以完善剧本的信息。图式帮助增补剧本或故事的空白部分。(4 4)图式中包含着情绪。图式中包含着情绪。图式中包含着针对图式内容的情绪。当我们使用某个图式时,就会伴随着某种情绪反应,这种情绪称为图式驱动的情绪。图式加工同样存在缺点,个体有选择地吸收与图式一致的信息,对不知道的信息依据图式进行补充;依照不合情境的图式可能导致判断错误;形成后的图式不易更改等,均可能会使个体产生错误的判断、推理,不正确的期望,刻板印象和僵化的行为模式。第三节社会认知的影响
16、因素社会认知包括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关于认知主体、认知客体(认知对象)以及认知情境的因素会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一、认知主体因素社会认知发生在认知主体的思维过程之中,认知主体的原有经验、价值观念、情感状态、认知偏差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社会认知。(一)原有经验(一)原有经验社会认知的主体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某些概括认知对象特征的标准和原型,从而使其认知判断更加简洁明了。(二)价值观念(二)价值观念认知主体如何评判社会事物在其心目中的意义或重要性直接受到其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事件的价值则能增强认知主体对该事件的敏感性。(三)情感状态(三)情感状态认知主体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
17、其认知活动的积极性。第三节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四)(四)认知偏差认知偏差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经常会影响认知过程的准确性,使社会认知发生偏差。(1 1)光环效应光环效应(halo effect)(halo effect)。如果个体被赋予了一个肯定的或者是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有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2 2)积极偏见积极偏见(positive prejudice)(positive prejudice)。认知主体表达积极肯定的评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评价,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leniency effect)。(3 3)类化原则类化原则(generalization)(gen
18、eralization)。认知主体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认知对象分类,把认知对象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之中。当社会认知涉及个体时,一旦发现他所属的群体类别,就会将群体的特征加到他的身上。图1 外貌的光环图2“你还是挺不错的”图3 职业的特征第三节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4 4)首因效应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primary effect)和近因效应和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recency effect)。首因效应使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容易改变,甚至会影响认知主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而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对认知主体具有强烈的影响。(5 5)相似假定作
19、用相似假定作用(similarity assumption)(similarity assumption)。在社会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人们却往往根据一些外部的社会特征,判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相似程度。(6 6)隐含人格理论隐含人格理论(recessive personality theory)(recessive personality theory)。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关于人格的看法和朴素理论,这是一套关于个人的各种特征怎样相互适应的、没有言明的假定。每个人都依照自己有关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征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整体形象。图1:首因效应
20、图2:“好巧啊,我也是”第三节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五)(五)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主体面对同一事件可能产生不同的认知关注点。例如:尼斯贝特(R.E.Nisbett)向来自日本和美国的被试呈现同一幅描绘水底世界的画面,结果发现日本被试反映画面背景特征的信息比美国被试多出60%,日本被试更多地描述物体间的关系,比如“青蛙挨着水草”;而美国被试则更多地描述物体特征,比如“有一条独自游着的大鱼”。日本的集体主义文化和美国的个体主义文化导致认知主体出现了不同的关注点。Masuda,T.,&Nisbett,R.E.(2001).Attendingholisticallyversusanaly
21、tically:comparingthecontextsensitivityofJapaneseandAmerica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1(5),922934.第三节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二、认知对象因素认知对象是社会认知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其魅力、知名度、自我表演等因素影响认知主体的社会认知。(一一)认知对象的魅力认知对象的魅力构成个体魅力的因素既有外表特征和行为方式,也有内在的性格特点等。大家常说某人有魅力,这意味着他具有一系列的积极属性,比如容貌美、聪明、友好、正直、有能力等。但是,在实际的社
22、会认知过程中,认知对象只要具备其中一两个特征就可能被认为是有吸引力和有魅力的。美貌通常是最快、最容易被人认知的外表特征,它是形成个人魅力的重要因素,并且容易产生光环效应。除了美貌之外,高尚的道德、正直的人格、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善友好等一些品质也可以增加个人魅力。例如:印度圣雄甘地的巨大魅力不是来自外表,而是来自他的精神力量和追求正义的勇气。第三节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二)(二)认知对象的知名度认知对象的知名度认知对象知名度的高低影响着别人对他的认知。一个有较高知名度的人,人们可以通过某些传播媒介或其他人所传递的有关他的信息,在正式结识他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社会认知了。一般说来,某人的知名度越高,社
23、会评价越积极,那么,对认知主体的认知活动影响越大,认知主体越会先入为主地将他看成有吸引力的人。(三)(三)认知对象的自我表演认知对象的自我表演认知对象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表现自己的一些方面,同时隐藏另外一些方面,从而影响认知主体的认知活动。戈夫曼(E.Goffman)创立的戏剧理论(亦称拟剧论)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表演,即强调自己的一些属性,来隐藏其他属性,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如果表演成功的话,认知对象可以给不同的认知主体留下不同的印象。图1、2:在直播和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中展示自己第三节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三、认知情境因素社会认知活动离不开认知情境,认知客体、认知主体与认
24、知客体的关系等借助认知情境得以体现,比如空间距离影响认知主体对他人关系的判断,背景环境引发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行为的想象等。(一一)空间距离空间距离空间距离可以显示两个人的接近程度。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空间距离构成了一个情境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人们无意间确定的,却能够影响认知主体的社会判断。人际空间距离可分为四种:亲密距离(00.55米),主要表现在夫妇和恋人之间;个人距离(0.55米1.21米),主要表现在朋友之间;社会距离(1.21米3.66米),主要表现在熟人之间;公共距离(3.66米以上),主要表现在陌生人之间。第三节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二二)背景环境背景环境在社会认知活动中,认知对
25、象所处的背景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人们往往会以为出现在特定背景环境下的人必然是从事某种行为的,因此,其个性特征也可以通过背景环境加以判断。背景环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对象的个性,还可以可以提供有力的线索,协助我们判断认知对象的感情。例如:你遇到一个穿西装的人,请判断他是什么职业?当他出现在售楼中心、银行或者会议室又分别是什么职业?第四节印象的形成当代社会认知研究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印象、二是归因。所谓印象(impression)是指认知主体对他人外部特征、内在性格的判断和认识。在社会认知活动当中,个体一旦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属性做出判断,印象就已经形成了。一、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印象的形成是
26、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掌握其形成机制,但总体来说,印象的形成存在某些基本规则。(一)一致性规则(一)一致性规则一致性规则是指认知主体对客体的印象应该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如果认知主体收集到的关于客体的信息前后矛盾,认知主体会根据一致性规则把各种矛盾的信息整合起来。印象形成的一致性规则经常需要解决信息冲突的问题。印象的客体是丰富生动的人,他可能会传达多样的甚至是冲突的信息给认知主体,而认知主体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需要处理这些相互矛盾的信息,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试图把各种特性以一致的线索整合起来。第四节印象的形成(二)(二)评价的中心性评价的中心性奥斯古德(C.E.Osgood)等人
27、通过实验发现,被试用于描述认知对象的全部形容词主要涉及三个维度,即评价(好还是不好)、力量(强还是弱)、活动(积极还是消极)。好与不好这一“评价”维度是主要的,会影响有关“力量”和“活动”的描述。一旦人们判断了认知对象的好坏属性,其印象也就基本确定了。上述研究可以看出,至少有三个大的维度和若干具体特性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印象。我们通常把最有分量的特性称为中心特性。评价维度与中心特性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所谓评价的中心性是指,评价这一维度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而中心特性则是指某种对于印象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具体特征,这种特征甚至可以改变整个印象。例如:你关注一个人的什么特征呢?第四节印象的形成
28、二、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印象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对印象的内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印象形成的模式存在三种假说:(一)(一)平均模式平均模式平均模式认为,印象形成的过程其实是对认知对象的各种特征求平均值的过程。例如:某人是真诚且机智的、随便且健忘。则真诚(3)+机智(2)+随便(0)+健忘(0)/4=1.25分。平均模式可以较好地解释这种情况:一开始我们认为某人很好,可是随着交往的深入,越来越觉得此人没有开始认为的那么好。(二)(二)增加模式增加模式增加模式认为人们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并不是把全部特征的平均值作为印象分,而是把所有特征价值的总和作为依据。例如:增加模式下,印象分为3
29、+2+0+0=5分。增加模式似乎可以较好地解释这种情况:我们对一个人越熟悉就越喜欢他,虽然我们明知他有许多缺点和不足。第四节印象的形成(三三)加权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安德森(N.H.Anderson)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平均模式更准确,同时考虑到,就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力而言,一些特征往往比其他特征更加重要。因此,安德森设想了一套加权平均模式。按照这种模式的假设,人们除了看重影响力很大的极化特征之外,还通过平均其他特征去形成综合的印象,或者说,人们对于他人身上的极化特征会采取增加模式做出评价,而后依据平均模式去综合对象身上的其他特征。(1 1)先行信息加重作用。先行信息加重作用。认知主体在形成印象时
30、,并不是同等地看待对方身上的所有特征。那些首先被发现的特征会影响人们对后来掌握的其他信息的处理方式。(2 2)消极否定信息加重作用。消极否定信息加重作用。认知对象身上的“好”的特征和“坏”的特征,对于认知主体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为了形成一致的印象,认知主体会把相互冲突的信息加以平均和抵消,其中认知主体更加看重的是认知对象的“坏”的特征。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传达消极否定信息的特征比传达积极肯定信息的特征更能影响印象的形成。第五节归因理论归因是社会认知的重要部分。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普通人喜欢探究别人(有时是自己)行
31、为的原因,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普通人是如何归因的,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些很有影响的归因理论。一、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海德(F.Heider)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有两种需要:一是理解环境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普通人必须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并且通过归因来预测他人的行为。普通人和心理学家一样,都试图解释行为并从中发现因果联系,只是普通人的归因更多地依靠理解和内省。普通人的这种归因活动被称为朴素心理学。导致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行为者内在的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兴趣、爱好、意愿和努力程度等;二是行为者以外的因素,例如工作环境、他人的影响、任务的难
32、易程度等。海德认为,普通人寻找事件原因时,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评估哪个因素在起作用。第五节归因理论二、维纳的归因理论1972年,维纳(B.Weiner)在海德的归因理论与阿特金森(J.W.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维纳基本同意行为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他还提出一个新的维度,即把原因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种。依照这两种维度,维纳对成功行为归因做了分类。在维纳看来,普通人对成功行为可能有四种归因。第一,归因于稳定的外在环境因素,例如任务难度低;第二,归因于暂时的外在原因,例如机遇问题;第三,归因于稳定的内因,例如当某人形成了很强的个人能力时,那么,其
33、在特定领域内的成功就是可以预测的;第四,归因于暂时的内因,例如努力,当某人在一次考试前做了充分准备和复习时,他很可能会考出好成绩,但是,如果他此后不再努力或者不再认真复习的话,其成绩就不好说了。内在的外在的稳定的能力任务难度暂时的努力机遇第五节归因理论以上两种维度即“内在-外在”“暂时-稳定”,在归因中都非常重要。它们分别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暂时-稳定”对预测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假如我们认为美国男子篮球队整体作战能力强(稳定因素)、队员个人能力强(稳定因素),我们可能预测它与对手相遇时,绝大多数情况会胜利。假如我们认为甲上次考试成绩好是因为试卷简单(暂时因素),恰好又做了相关的准备(
34、暂时因素),那么,甲下次能否考好就难说了。海德认为,内因对普通人的行为预测具有重要作用;维纳则认为,稳定的因素才有助于行为预测。维纳的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的成就行为的影响,对成功或失败不同的归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例如自豪或羞耻。有学者发现,把成功归因于努力的学生相比把成功归因于能力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的时间更长,把失败归因于能力的人相比把失败归因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所花时间更少。第五节归因理论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对应推论是指将某人的行为归因为其内在特征的过程,该理论比较有效地揭示了人们对他人行为做出倾向性归因的过程。琼斯(E.E.Jo
35、nes)和戴维斯(K.Davis)认为,当人们看到某种行为时,首先需要判定这种行为是不是行为者有意做出的,以及这种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中哪些是行为者所希望的。如果行为结果只是行为者无意造成的,就不能根据它来判断行为者的品性,即首先判定行为者的动机,然后由此推定行为者的品性。琼斯和戴维斯还提出了几种可能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一)(一)行为的自由选择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认知主体观察到某种行为是行为者自由选择的结果,认知主体通常会假定该行为能够反映行为者的意图,进而由此推论其品性。如果认知主体认为外在力量强迫行为者必须如此,便可以使用情境因素来解释行为者的行为。例如:辩论中,辩论观点即为辩论者观点
36、吗?第五节归因理论(二)(二)行为的社会合意度。行为的社会合意度。社会合意度很高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大多数人会采取该行为,无法由此推论行为者品性。相反,那些社会合意度不高的行为更能反映行为者的动机,可以通过其行为反映其独特的品性。例如:应聘销售的新职员正在侃侃而谈,那他一定是健谈的人吗?(三)(三)行为是否为角色要求。行为是否为角色要求。特定角色要求的行为模式,难以帮助人们判断行为者的社会动机。例如:士兵被派往阿富汗战场,是好战的表现还是兵役要求?人们通常想知道行为者为什么会做出特定的行为,并且试图在个人内在稳定的品质中寻找对其行为的解释。为了实现倾向性归因,认知主体就要使用个体所在情境的线索
37、,还要利用已知的关于个体的信息。这些资料合在一起,就能够帮助观察者进行对应推论。当然,对应推论的恰当与否取决于事实上行为者的内在属性与其行为的一致程度。第五节归因理论四、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凯利(H.Kelly)所提出的三度理论(cube theory),又被称为三维归因理论、多线索分析理论,或称共变归因理论,是凯利在海德的共变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多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归因的。人们从多种事件中积累信息,并且利用共变原则来解决不确定性的问题。凯利认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用到三种形式的归因: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此做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情
38、境或关系。例如,某人连续几天去展览馆看新展出的油画,这种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三种:(1)他喜欢这幅画;(2)油画很有欣赏价值;(3)这几天他没什么事做。为了确定哪种解释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凯利指出,观察者需要使用三种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第五节归因理论(一)(一)区别性信息区别性信息(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是指行为者只对特定刺激对象产生反应,还是对许多不同的刺激对象产生相同的反应。区别性高是指行为者只对特定刺激对象产生反应。在上述例子中,某人如果只看这些油画,而不看其他展品,就说明他对不同
39、刺激物的反应有高区别性。(二)(二)一致性信息一致性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consensus information),是指行为者的行为与其他人的行为是否一致。在上述例子中,如果周围不少人也看了新展出的油画,则表明某人的行为与其他人一致性高。(三)(三)一贯性信息一贯性信息(consistency information(consistency information),是指行为者对当前刺激对象是否一贯产生相同的反应,需要了解行为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表现情况。如果行为者一贯产生相同的反应,则一贯性高。在上述例子中,只要这幅油画展出,这个人一定去看,而且他还注意了
40、解有关这幅油画的艺术报道,关注该油画的创作背景和表现手法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说明他的行为一贯性高。第五节归因理论上述三类信息的使用情况,决定了我们对行为归因的可靠程度。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组织,观察者就可以断定引发某种具体行为的原因。社会心理学家麦克阿瑟(L.A.McArthur)以实验对凯利的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三种信息与归因方向的关系。研究者给被试一个假设的事件玛丽昨晚观看表演。当一位喜剧演员登场的时候,玛丽笑得前仰后合。研究者通过变化区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等信息,测定被试所进行的归因。序号提供的信息资料归因一致性区别性一贯性1高每个人都笑高她对别的小丑没笑过高她总是对此小丑发
41、笑刺激物(外因),小丑,61%2低别人很少笑低她对所有小丑都会笑高她总是对此小丑发笑行为者(内因),玛丽,86%3低别人很少笑高她对别的小丑没笑过低她以前几乎没对小丑笑过环境(外因),72%只有将三个方面的信息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考察,才能保证归因的准确性。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无法充分掌握各类信息。凯利认为,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我们有关因果关系的现成观念(即因果图式)就会发挥作用。因果图式的种类较多,比较常用的有两种:(1 1)“多种充分原因模式多种充分原因模式”,可以帮助观察者从多种可能的因素中判断何者是行为的原因。例如:某人买了一部手机之后,可以想到几种可能的充分原因:他以前没有手机
42、现在想用了,他的旧手机坏了需要新的,他想换一部新手机用。在这些解释中真正原因,取决于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如果我们知道他原来有手机而且也没坏,那么,通常会断定他只是想换一部新手机。(2 2)“多种必要原因模式多种必要原因模式”,按照这种模式的逻辑,某事件的原因至少有两个。人们经常用这种模式去解释那些极端事件。例如:甲突然和乙打起架来,那么,是因为甲生性好斗,还是乙爱招惹人呢?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两种解释都是正确的,或者说,观察者会寻找多个原因来解释一个事件。第五节归因理论第五节归因理论五、归因偏差上述四种归因理论,尤其是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基本上都假定普通人的归因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
43、程。但是,社会心理学者指出,普通人在许多情况下,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符合实际的偏见。(一)(一)基本归因偏差基本归因偏差基本归因偏差,亦称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是指人们更喜欢对行为者的行为进行内在归因,即把行为归因于行为者个人特征方面的原因。例如:你的一位同学每次上课都会迟到五分钟,你会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行为呢?他是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还是他家离得太远,在路上耽搁了太长的时间呢?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会做前一种归因。发生基本归因偏差的原因在于:第一,有这样一种社会规范,即个体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因此,人们的归因重视内部因素,而
44、忽视外在因素的作用:第二,在一个环境中,行为者比环境中其他因素更为突出,使得我们往往只注意行为者,而忽视了背景因素和社会关系。第五节归因理论在基本归因偏差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基本归因偏差通常只发生在我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而不发生在我们解释自己行为的时候。这种现象被称作行为者与观察者的归因效应,亦称行动者-观察者偏差(actor-observer bias)。它是指我们观察他人行为时,倾向于将行为结果归因于行为者;但是,当我们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使用情境因素。研究者猜测可能存在两种原因(1)观察者与行为者在解释行为结果时所掌握的信息不同。行为者对于行为过程的环境条件更有体会,他们可以较有
45、把握地做出环境归因;而观察者则不太了解行为过程的环境条件,做出行为者内在因素的归因更加容易。(2)行为者与观察者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行为者倾向于把自身看作稳定不变的因素,他们的归因焦点在于不稳定的环境因素;观察者倾向于把环境条件看成稳定不变的因素,他们的归因焦点在于无法确定的行为者的个性因素。第五节归因理论(二)(二)自利性归因偏差自利性归因偏差观察者对自身行为的归因则有可能发生自利性归因偏差(self-serving attribution bias)。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行为的积极结果(成功)归因于个人因素,而把消极结果(失败)归因于环境因素。因为人们总是希望获得成功,这导致了自利性归因偏
46、差。如果把成功看作加强自我权威或保护自尊的手段的话,就可能对自己的失败行为做外在归因。当原因不明确时,这种自利性归因最容易发生。自利性归因偏差在群体中也经常发生。当集体合作项目获得成功时,成员容易将主要功劳归因于自己;相反,在失败时成员又常常责怪其他成员。实际上,自利性归因偏差在凝聚力低的群体中表现明显,在真实的、功能性的群体中,群体服务偏差会超越自利性归因偏差占据主导地位。与自利性归因偏差相对应的一种偏差是“自我消损”,即行为者把消极行为结果完全归因于自己的一种归因方式。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自利性归因偏差存在着文化差异:美国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自利性归因偏差,而亚洲人尤其是日本人则表现出相反
47、的偏差,即自我消损。第五节归因理论(三)(三)忽视一致性信息忽视一致性信息在现实生活中,一致性信息经常被忽视。人们往往只注意行为者本人的种种表现,却不太关注行为者周围的人如何行动。其原因有三点:(1)人们习惯于注重具体、生动、独一无二的事情,往往忽视抽象、空洞和统计类型的信息;(2)人们可能觉得直接信息比间接信息更加可靠,而一致性信息涉及行为者周围的人,这方面的材料比较分散,观察者很难一一获知;(3)周围的人与行为者相比,处于较不突出的位置上,往往只构成观察的背景,因而被忽视。(四四)低估情境的诱导低估情境的诱导在自我归因过程中,观察者对他人出现基本归因偏差时,过高估计个人因素而低估情境因素的
48、情形。第五节归因理论(五五)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基本归因偏差现象均普遍存在。只是受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观察者对背景环境的信息更加敏感。自小被教育从人格特质解释个体行为的观察者,会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行为者自身。在西方的归因理论中,基本归因偏差被认为是一条普遍的归因规律。然而,尽管这种归因偏差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背景中根深蒂固,但是,在集体主义取向的亚洲环境中则明显减少。例如:莫里斯等人分析了英文报纸和中文报纸对美国的两件相似惨案的报道。一件惨案是,一位艾奥瓦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认为受到导师的不公正待遇,开枪杀死了导师和几位相关人物;另一件惨案是,一位底特律邮递员认为受到了上司的不公正对待,开枪杀死了上司和几位在场者。研究者分析发现:(1)英文报纸对这两件惨案的报道,集中在对两位谋杀者的消极心理和个性因素的推论上,而中文报纸的推测则集中在情境、背景以及可能在工作中发生的社会因素方面。(2)进一步调查了大学生群体对两件惨案的解释,发现中国大学生更偏爱情境归因,而美国大学生更偏爱个性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