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T-CCTAS 37—2022).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7655773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T-CCTAS 37—20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T-CCTAS 37—20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T-CCTAS 37—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T-CCTAS 37—2022).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团体标准T/CCTAS 372022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smotic prote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surfacelayer in highway and urban road engineering2022-10-24发布2022-12-01实施ICS 93.080.10CCS P25 T/CCTAS 372022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基本规定3 5 材料3 5.1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材料4 5.2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材料

2、6 5.3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7 6 设计7 6.1 设计内容7 6.2 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7 6.3 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体系选用8 6.4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8 6.5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10 7 施工11 7.1 一般规定11 7.2 施工准备11 7.3 试验段实施11 7.4 混凝土基面处理11 7.5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施工12 7.6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施工13 7.7 施工后的维护14 8 质量检验14 附录 A(资料性)条文说明17 T/CCTAS 37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3、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提出。本文件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扬州大学、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住总基础设施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路桥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

4、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协联交通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宇、宋凯、王玉玺、郝标、张鹏远、张宇宁、刘旭升、邬惠娟、潘可明、宿利平、雷晓刚、王晓强、张少锦、田波、杜连杰、吕飞、王岩、孟均、张松、杨玉平、陈鹏、王旭东、郑远松、张小华、陈翼军、高海飞、李彬伟、刘景生、陈代昆、张彬、贺文文、李春跃、朱雪光、陈鸿博、郭家文、葛晨雨、陈作银、田纲、亓凤龙、曹元义、郭宝君、卢开艳、高尚、孙勤霞、何福军、权磊、王勇、赵超、刘玉清、潘迪、罗飞、苏子行、张彬彬

5、、赵海清、郭悬、陈胜、庞拓、李金强、王博、项岿、田彦超、周宝满、霍旭挺、梁锦全、李高峰、吕刚、郭磊、于全玉、田波、吕茂丰。T/CCTAS 372022 1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技术的材料、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本文件适用于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新建混凝土结构和在役混凝土结构表层的保护性防护和结构增强性防护。铁路工程、建筑工程等混凝土结构表层防护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

6、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11 化学试剂 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1725 色漆、清漆和塑料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1728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 1732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68 色漆和清漆 耐磨性的测定 旋转橡胶砂轮法 GB/T 1771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1865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 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 2567 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 GB/T 2794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 GB/T 3354 定向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7、 GB/T 5210 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 6739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6742 色漆和清漆 弯曲试验(圆柱轴)GB/T 7123.1 多组分胶粘剂可操作时间的测定 GB/T 7124 胶粘剂 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 7689.5 增强材料机织物 试验方法 第5部分: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GB 76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安全管理通则 GB/T 9722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 9914.1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1部分:含水率的测定 GB/T 9914.2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2部分:玻璃纤维可燃物

8、含量的测定 GB/T 9914.3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 11896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GB/T 13452.2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25045 玄武岩纤维无捻粗纱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程 GB 50728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JB/T 11699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T/CCTAS 372022 2 JC/T 2217 环氧树脂防水涂料 JGJ 8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

9、术规范 JG/T 336 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JT/T 532 桥梁结构用碳纤维片材 JT/T 695 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技术条件 JT/T 991 桥梁混凝土表面防护用硅烷膏体材料 JTG/T 3310-2019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HG/T 3792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结构耐久性 structural durability 在设计确定的环境作用和维修、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构件在设计保护年限内保持其安全性、功能性和适用性的能力。3.2 混凝土结构表层 surface layer of concrete st

10、ructure 指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混凝土结构浅表部位,通常指钢筋保护层厚度内的混凝土层。3.3 设计保护年限 design protection life 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结构表层的渗透防护不需要重新涂覆,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3.4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 epoxy osmotic protection system 环氧渗透固结剂渗透进入混凝土结构表层形成渗透防护层,对缺陷部位进行环氧砂胶修补形成修补找平层,采用纤维粘贴胶粘贴纤维布形成纤维增强层,最后通过耐候型表面保护漆形成耐久防护层。3.4.1 渗透防护层 penetration protecti

11、ve layer 采用环氧渗透固结剂渗透进入混凝土表层,固结反应后形成稳定的网状体,与原混凝土形成致密的憎水、增强、抗渗保护层。起封闭孔隙、微裂隙、微裂纹,提高后续涂层附着力和抵抗外界有害介质侵入的作用。3.4.2 修补找平层 repair leveling layer 在混凝土表面缺陷处使用与渗透固结网状体具有兼容性和一定延展性的环氧树脂类修补砂胶修补,实现表面平整。T/CCTAS 372022 3 3.4.3 纤维增强层 fiber reinforced layer 在裂缝、结构缺陷等病害处粘贴纤维布,实现局部补强,有效抑制混凝土病害发展,同时起密水、隔绝外界环境的作用。3.4.4 耐久防

12、护层 durable protective layer 高耐候性表面涂层,提高防护结构的美观效果与耐紫外线、耐老化能力,进一步隔绝外界腐蚀环境。3.5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 silane impregnation protection system 采用硅烷渗透型材料渗入混凝土表层并使混凝土表面具有憎水性,阻滞水与有害介质进入,延缓混凝土结构腐蚀破坏,延长其使用寿命。3.6 环氧渗透固结剂 epoxy penetration consolidation agent 由小分子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助剂组成的高渗透性环氧固结材料。3.7 环氧修补砂胶 epoxy repair mortar 采用高粘、高韧

13、、高固含量的改性环氧树脂与砂、矿粉、水泥等干粉填料按比例配置,搅拌形成的砂胶体,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表层蜂窝、麻面、孔洞、裂缝等缺陷的修补。3.8 纤维粘贴胶 fiber adhesive 用于粘贴纤维布的一种环氧树脂类胶体,具有较高延展性和高粘、高浸润、高固含量等特性。3.9 硅烷液体 liquid silane 为液体烷基烷氧基硅烷单体,烷基R碳原子数目不小于4,烷氧基中的烷基R为甲基或乙基。3.10 硅烷膏体 creme silane 硅烷液体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与水一起通过乳化形成的膏体状不流淌物质。4 基本规定 4.1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分类、作用等级划分、防护调查以及检测与评定,应符

14、合JTG/T 3310-2019的要求。4.2 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体系的设计保护年限不宜低于15年。4.3 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技术宜选用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或硅烷浸渍防护体系进行防护,具体应根据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进行选择。T/CCTAS 372022 4 5 材料 5.1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材料 5.1.1 环氧渗透固结剂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环氧渗透固结剂分为常温型和低温型,根据施工环境温度进行选择使用。表 1 环氧渗透固结剂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可操作时间/h 2 GB/T 7123.1 混合后初黏度/mPa*s 500 GB/T 2794 对混凝土粘结强度/MP

15、a 3.5或混凝土内聚破坏 JC/T 2217 抗渗压力/MPa 1 JC/T 2217 断裂伸长率/%3.5 GB/T 2567 拉伸强度/MPa 45 GB/T 2567 拉伸模量/MPa 2000 GB/T 2567 压缩强度/MPa 40 GB/T 2567 弯曲强度/MPa 30 GB/T 2567 渗透深度/mm C30混凝土 6 JC/T 2217 C30,C45混凝土 5 C45混凝土 2 耐盐性 涂层无开裂、起皮、剥落 JC/T 2217 抗冻性 涂层无开裂、起皮、剥落 JC/T 2217 柔韧性 涂层无开裂 JC/T 2217 5.1.2 环氧修补砂胶性能应符合表 2 的规

16、定。表 2 环氧修补砂胶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抗压强度28d/MPa 40 GB/T 17671 抗折强度28d/MPa 8 GB/T 17671 对混凝土粘结强度/MPa 2.5或混凝土内聚破坏 JC/T 2217 收缩率28d/%0.10 JG/T 336 5.1.3 纤维布宜采用玄武岩纤维布或碳纤维布,其性能应符合表 3 和表 4 的规定。T/CCTAS 372022 5 表 3 玄武岩纤维布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单位面积质量/(g/m2)200 GB/T 9914.3 拉伸断裂强力/(N/25mm)1200 GB/T 7689.5 弹性模量/Gpa 90 G

17、B/T 3354 极限应变/%2.0 GB/T 3354 表 4 碳纤维布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CFS2500 CFS3000 CFS3500 CFSM390 单位面积质量/(g/m2)150 150 150 150 GB/T 9914.3 拉伸强度标准值/MPa 2500 3000 3500 2900 GB/T 3354 弹性模量/GPa 210 210 230 390 GB/T 3354 极限应变/%1.3 1.4 1.5 0.7 GB/T 3354 5.1.4 纤维粘贴胶性能应符合表 5 的规定。表 5 纤维粘贴胶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固体含量/%95 GB

18、50728 可操作时间/min 20 GB/T 7123.1 钢-钢拉伸剪切强度/MPa 10 GB/T 7124 钢-钢拉伸粘结强度/MPa 15 GB 50728 钢对 C45 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MPa 3.5,或混凝土内聚破坏 JC/T 2217 断裂延伸率/%15 GB/T 2567 5.1.5 表面保护漆宜采用氟碳面漆或丙烯酸聚氨酯面漆,其性能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 6 表面保护漆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氟碳面漆 外观 搅拌后均匀、无硬块、无分色 目测 固体含量/%55 GB/T 1725 基料中氟含量/%24 HG/T 3792 T/CCTAS 3

19、72022 6 项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氟碳面漆 表面干燥时间/h 2 GB/T 1728 实际干燥时间/h 24 细度/m 35 30 GB/T 1724 附着力(拉开法)/MPa 5.0 或混凝土内聚破坏 GB/T 5210 耐冲击性/cm 50 GB/T 1732 铅笔硬度(擦伤)F GB/T 6739 耐弯曲性/mm 2 GB/T 6742 耐磨性/((500g 500r),g)0.05 0.03 GB/T 1768 耐盐雾性 1000h,漆膜不起泡,不生锈,不脱落 GB/T 1771 人工加速老化 1000h 3000h GB/T 1865 漆膜不起泡、无脱落、不

20、粉化。白色和浅色漆膜允许变色 1级,失光 1 级;其他颜色漆膜允许变色 2 级,失光 2 级 5.2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材料 5.2.1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的材料宜选择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液体或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膏体。5.2.2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的材料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 7 硅烷浸渍材料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 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液体 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膏体 外观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白色膏体,均匀稳定,无杂质、无分层、无漂油、无沉淀,90 倒置后无明显液体流淌 目测 主要成分 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 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JTS 153 有效成分含量/%98 80 JTS 153 气味 无

21、明显刺激性气味 无明显刺激性气味 JT/T 991 密度(25)/(g/cm3)0.9 0.1 0.9 0.1 GB/T 611 氯离子含量/%0.01 0.01 JTS 153 吸水率/(mm/min1/2)0.01 0.01 JTS 153 氯离子吸收降低率/%90 90 JTS 153 渗透深度/mm C45 混凝土 3 3 JTS 153 C45 混凝土 2 2 吸水率比/%7.5 7.5 JT/T 991 抗盐冻性能 盐溶液中与基准混凝土相比至少多次 盐溶液中与基准混凝土相比至少多次 JT/T 991 T/CCTAS 372022 7 5.3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5.3.1 产品

22、包装上应清楚标明下列内容:a)制造企业名称、地址;b)产品名称、牌号和规格;c)产品标记、商标;d)生产日期、批号及保质期;e)产品的数量;f)储存和运输注意事项。5.3.2 产品包装容器应清洁、干燥、密封,包装内应有使用说明书及合格证。5.3.3 产品储存温度应介于540之间。5.3.4 运输车辆及临时堆放处应有防雨、防潮、防冻设施。装卸车时不可损伤包装,不可混入杂物。5.3.5 存储地点应满足有关消防要求,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应有防雨、防潮、防冻设施,应避免火种,隔离热源。应按品种、批号、颜色分别堆放,标识清楚。6 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设计方案应包括

23、目的、范围、设计依据、设计技术要求或图纸、施工工艺要求、质量检验要求等内容。6.1.2 设计应明确使用目的、技术要求和设计保护年限。6.1.3 设计应明确工程结构和构件的类别,即属于新建工程或养护工程。6.1.4 设计应划分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并分区、分部位进行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设计。6.1.5 设计应考虑防护层结构不同材料及混凝土病害修复材料的兼容性。6.1.6 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设计应考虑涂覆色调与周边景观和谐匹配,表面保护漆可采用中国建筑色卡或劳尔色卡进行标定。6.1.7 应根据工程环境条件、工程类别、工程要求、材料性能、施工条件、后期维护管理、生命周期成本及混凝土结构的现状和劣

24、化情况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材料用量和施工工艺。6.2 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 6.2.1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应按表 8 的规定进行确定。表 8 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 劣化机理 名称 符号 一般环境 I 混凝土碳化 冻融环境 II 反复冻融导致混凝土损伤 近海或海洋氯化物环境 III 海洋环境下的氯盐引起钢筋锈蚀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 IV 除冰盐等氯盐引起钢筋锈蚀 盐结晶环境 V 硫酸盐在混凝土孔隙中结晶膨胀导致混凝土损伤 化学腐蚀环境 VI 硫酸盐和酸类等腐蚀介质与水泥基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损伤 磨蚀环境 VII 风沙、流水、泥沙或流冰摩擦、冲击作用造成混凝土表面损伤 注:来源

25、:JTG/T 3310-2019,表4.2.1 T/CCTAS 372022 8 6.2.2 环境作用影响程度应采用环境作用等级表达,并应按表 9 的规定进行划分。表 9 环境作用等级划分 环境类别 环境作用影响程度 名称 符号 A 轻微 B 轻度 C 中度 D 严重 E 非常严重 F 极端严重 一般环境 I I-A I-B I-C 冻融环境 II II-C II-D II-E 近海或海洋氯化物环境 III III-C III-D III-E III-F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 IV IV-C IV-D IV-E 盐结晶环境 V V-D V-E V-F 化学腐蚀环境 VI VI-C VI-D

26、VI-E VI-F 磨蚀环境 VII VII-C VII-D VII-E VII-F 注:来源:JTG/T 3310-2019,表4.2.3 6.3 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体系选用 6.3.1 应根据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选用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体系,防护体系适用原则见表10。表 10 防护体系适用原则 防护体系 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 一般环境 冻融环境 海洋氯化物环境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 盐结晶环境 化学腐蚀 环境 磨蚀环境 I-C II-D II-E III-D III-E III-F IV-D IV-E V-D V-E V-F VI-D VI-E VI-F VII-D VII-E 环氧渗

27、透防护体系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 注1:表中符号意义:宜采用;可采用;一般不采用。注 2:来源:JTG/T 3310-2019,表 8.1.3,有修改 6.4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 6.4.1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从内到外应包括:渗透防护层、修补找平层、纤维增强层、耐久防护层。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混凝土结构工况,选用其中的 2 层、3 层或 4 层实施,形成不同的防护构造。6.4.2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一见图 1:渗透防护层+耐久防护层 T/CCTAS 372022 9 图 1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一 6.4.3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二见图 2:渗透防护层+修补找平层+耐久防护层 图 2 环氧渗透防护体

28、系构造二 6.4.4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三见图 3:渗透防护层+修补找平层+纤维增强层+耐久防护层 图 3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三 T/CCTAS 372022 10 6.4.5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选用原则见表 11。表 11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构造选用原则 防护体系构造类型 防护体系构造一 防护体系构造二 防护体系构造三 新建工程 在役工程 注:表中符号意义:宜采用;可采用;一般不采用。6.4.6 环氧渗透防护层干膜厚度应不大于 100m,表面护漆干膜厚度应不小于 60m。6.4.7 环氧渗透防护材料单位面积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依据混凝土强度标号、表层工况、涂覆后干膜厚度要求及各材料

29、固含量计算确定单位面积材料用量;b)采用辊涂施工,对于 C30 及以下混凝土,环氧渗透固结剂用量不宜低于 0.5kg/m2;对于 C30 以上混凝土,环氧渗透固结剂用量不宜低于 0.4kg/m2;c)采用喷涂施工,应适当提高材料用量;d)具体用量应根据试验段的试验结果确定。6.4.8 环氧修补砂胶、纤维粘贴胶、纤维布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表层工况确定。6.4.9 表面保护漆用量,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并结合试验段试验情况确定。6.4.10 环氧渗透防护施工前应在实体构件上按规定用量和产品使用要求进行试验段试验,试验面积不宜小于 20m2。6.5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 6.5.1 混凝土结构的水平面宜选用异丁

30、基三乙氧基硅烷液体,于侧立面或仰面宜选用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膏体。6.5.2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构造见图 4。图 4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构造 6.5.3 待浸渍的混凝土表面缺陷应进行修补,且不得附着碎屑、灰尘、油污和影响硅烷浸渍的混凝土养护剂等;浸渍时混凝土表面应为洁净、面干状态。T/CCTAS 372022 11 6.5.4 硅烷液体材料用量不宜低于 400ml/m2;硅烷膏体材料用量不宜低于 300g/m2。实际用量应根据试验段结果、构件类型、涂覆面积、涂覆方式等确定。6.5.5 硅烷浸渍施工前应在实体构件上进行试验段试验,试验面积不宜小于 20m2。7 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施工

31、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不少于28d后进行。7.1.2 处理好的混凝土基面应充分干燥,表层含水率应小于8%。不可采用人工加热方式降低含水率。7.1.3 施工前应进行环境温度、湿度、风力测量并记录。7.1.4 施工与固化环境条件要求:a)低温型环氧渗透固结剂的施工与固化环境温度为-515,常温型环氧固结剂的施工与固化环境温度为 1040;b)环氧修补砂胶、纤维粘贴胶、表面保护漆的施工与固化环境温度为 538;c)硅烷浸渍施工环境温度为 538;d)应确保材料施工与固化过程中基面没有凝露;e)风力不大于 4 级,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 85%;f)在雨、雾、雪或较大灰尘的条件下,不可施工。7.1.5 应明确

32、不利天气的应急预案,做好半成品保护。7.1.6 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施工应注意消防安全。7.2 施工准备 7.2.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情况、涂覆要求、基层条件、施工平台、施工设备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a)施工组织机构;b)施工工期计划,特别是各层防护体系涂敷的时间安排;c)施工工艺技术,包括基面处理方式、涂覆方式、工艺技术要求等;d)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e)施工安全与质量的保证措施。7.2.2 当采用吊篮、施工平台等进行施工时,其设计应符合 JGJ 80 的规定,施工应遵循 JB/T 11699 的规定。7.2.3 试验检测、计量工具及其他设备应进行检定或校准,确保满足使

33、用要求和安全要求。7.3 试验段实施 7.3.1 在大面积施工前,应选取典型界面进行试验段施工。7.3.2 通过试验段的实施,应检验以下设计参数及工艺:a)材料配比;b)材料单位面积用量;c)设备参数;d)工艺流程。7.3.3 试验段应按验收要求进行质量检测。7.4 混凝土基面处理 7.4.1 基面处理应采用角磨机进行打磨,将表面不平整部位、风化层、碳化层、模板接缝等打磨平整。T/CCTAS 372022 12 裂缝处打磨范围应超出裂缝两侧各250mm。打磨施工时应做好防尘防掉渣措施。7.4.2 裸露的钢筋应按 GB 50204 的要求进行除锈、防锈处理。7.4.3 打磨完成后,应采用吸尘或清

34、洗设备(压力不低于 20MPa)对混凝土表面浮灰、残浆、锈迹、油污、霉菌、结晶岩和脱模剂等污染物进行清理,直至裸露出混凝土本质部分。7.4.4 处理后的混凝土基面应平整牢固、不掉粉、不起砂、不空鼓、无灰尘、无浮浆、无油迹、无霉点、无盐类析出物、无苔藓及其他松散附着物。7.5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施工 7.5.1 对于有裂缝的基面,应对裂缝进行处理:a)对宽度0.15mm 的裂缝,可采用环氧渗透固结剂渗透防护;b)对宽度0.15mm 且0.5mm 的裂缝,可采用粘贴纤维布增强防护;d)对宽度0.5mm 的裂缝,可开槽后,采用环氧修补砂浆修补找平,并粘贴纤维布增强防护。7.5.2 渗透防护层施工 7.

35、5.2.1 处理好的混凝土基面宜7d内进行渗透防护层施工。7.5.2.2 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选择常温型或低温型环氧渗透固结剂。7.5.2.3 环氧渗透固结剂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配制过程应采用电动搅拌器搅拌不少于3min,且应在可操作时间内用完。7.5.2.4 环氧渗透固结剂的涂覆施工可采用人工辊涂或机械喷涂,相关工艺参数通过试验段试验确定,应严格控制用量不低于最低用量。7.5.2.5 涂覆施工需按两遍实施,第一遍以渗透固结为主、第二遍以成膜保护为主,每一遍可分多次涂刷。7.5.2.6 每一遍分次的时间间隔最长不宜超过4h、最短不宜少于30min,每次应以表干不流挂为宜,具体次数应在试

36、验段试验时确定。7.5.2.7 第一遍和第二遍施工的时间间隔不宜少于12h。第二遍施工前,应避免第一遍涂层淋雨、浸水或接触其他腐蚀介质,防止造成涂膜损伤。7.5.2.8 环氧渗透固结剂涂覆应均匀,不应出现漏涂、裂纹、气泡、积液、流挂等现象。混凝土修复面、裂缝、接缝、孔洞、凹槽等位置,应涂覆到位,不得遗漏。7.5.2.9 施工后表面不粘手表示固化完成,用滴管滴水珠在表面,不吸不化,接触角小于90,表示封闭完成。温度较低时,渗透固结时间会有所延长。7.5.3 修补找平层施工 7.5.3.1 当混凝土表面有孔洞、凹面、剥落、露筋、错台、模板缝等缺陷时,宜采用环氧修补砂胶进行修补。7.5.3.2 环氧

37、渗透固结剂固化和封闭完成后,方可进行环氧修补砂胶修补施工。7.5.3.3 环氧修补砂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配制过程应采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至颜色均匀且拌和物中无结块为止。7.5.3.4 环氧修补砂胶搅拌完成后应在可操作时间内完成施工,超过可操作时间的材料应废弃。7.5.3.5 采用刮刀、抹子或其他工具,将环氧修补砂胶均匀涂抹在孔洞、凹面、剥落、露筋、错台、模板缝等缺陷位置,保证材料填补密实平整,尤其是边角接缝处要反复压实。7.5.3.6 缺陷修补时,环氧修补砂胶单次一层涂抹厚度不宜超过 20mm,超过厚度时应分层施工,每层施工时间隔宜不少于 12h,应等下层修补砂胶初凝

38、后再施工。7.5.3.7 环氧修补砂胶固化后,若不平整,应进行打磨。T/CCTAS 372022 13 7.5.3.8 环氧修补砂胶固化期间应防止水浸、硬物撞击、粉尘污染等。7.5.4 纤维增强层施工 7.5.4.1 在待施工部位辊涂纤维粘贴胶,用量控制在 400g/m2600g/m2,宜分多次辊涂。7.5.4.2 将适当宽度的纤维布粘贴在辊涂完成后的纤维粘贴胶上。7.5.4.3 纤维布与混凝土应密贴,纤维布超出裂缝四周每边均不少于 200mm,纤维布自身搭接长度宜为 50mm100mm。搭接部位应多次辊涂纤维粘贴胶,使其充分浸润。7.5.4.4 用工具在已贴好的纤维布面上,沿纤维径向多次辊压

39、至平整无气泡。7.5.4.5 在纤维布粘贴完成后应再次辊涂纤维粘贴胶,纤维粘贴胶施工应辊涂均匀,表面光滑平整,用量控制在 200g/m2300g/m2。7.5.4.6 纤维布固化期间要防止水浸、硬物撞击、粉尘污染等。7.5.5 耐久防护层施工 7.5.5.1 表面保护漆材料使用前要确认其牌号、品种、颜色、批号等,并作好记录。7.5.5.2 表面保护漆材料可采用辊涂、刷涂或无气喷涂设备喷涂。7.5.5.3 喷涂时,涂料黏度、喷涂压力、喷嘴类型、喷嘴与工作面距离和喷涂扇面等施工参数应根据设备说明书及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调试。7.5.5.4 施工表面要求清洁干燥。7.5.5.5 采用无气喷涂设备进行

40、施工时,喷涂宜分两遍进行。7.5.5.6 干膜总厚度应控制不小于 60m。7.5.5.7 喷涂应均匀,不得有露底现象,对于喷涂厚度不足、漏喷的部位,应进行补喷,对于难以喷涂的部位,可采用涂刷、辊涂的方式进行。7.5.5.8 涂覆完成后,7d 内不应直接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材料,避免造成涂膜损伤。7.5.5.9 表面保护漆完全固化后方可投入使用。7.6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施工 7.6.1 硅烷浸渍施工前应采用目视检查法全面检查混凝土表面处理质量,并按 200m2一个测点检测混凝土表面含水率。浸渍施工在以上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7.6.2 硅烷浸渍时不应采用溶剂或其他液体稀释硅烷材料。7.6.3 硅烷浸

41、渍宜使用低压不间断循环泵送设备喷涂,涂覆面积较小时,可采用辊涂或刷涂。7.6.4 硅烷浸渍施工浸渍涂敷遍数、每遍硅烷材料用量应根据试验段结果、构件类型、涂覆面积、涂覆方式等确定。7.6.5 硅烷浸渍涂敷后,被涂敷面应至少保持 5s 表湿状态。7.6.6 硅烷浸渍侧立面施工时,应自最低处向上施工。7.6.7 硅烷浸渍施工时,应按浸渍同一类型构件一定面积,随机称量硅烷材料耗用量,测量值不应低于设计要求。7.6.8 硅烷浸渍宜避免与邻近的橡胶支座、沥青材料和接口密封件等接触。7.6.9 如突遇大风,可能会导致硅烷过快吹干,造成表面有白色残留物,应擦拭干净后进行补涂。7.6.10 混凝土硅烷浸渍后应避

42、免雨淋,宜使用适当材料围挡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护时间不应少于 6h。7.6.11 混凝土构件硅烷浸渍后产生的损伤部位,应在使用无收缩水泥基修补材料修补完成 14d 后进行硅烷浸渍修复。T/CCTAS 372022 14 7.7 施工后的维护 7.7.1 混凝土结构表层渗透防护施工验收合格后,在使用期 2 年内,每季度进行一次目视巡检;2 年后在使用期内每年应进行一次目视巡检。7.7.2 对环氧渗透防护体系目视巡检,发现起泡、粉化、龟裂、剥落、渗水现象应及时以相同材料修复。7.7.3 对硅烷浸渍体系目视巡检,发现有水印迹现象应及时以相同材料修复。8 质量检验 8.1 质量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出厂检验

43、、进场材料抽检和涂敷后的施工质量验收。每批进场材料应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8.2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的型式检验应按 5.1 各材料的性能指标表里规定的所有项目进行第三方检验。8.3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的各材料出厂检验项目为:a)环氧渗透固结剂的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比重和混合后初黏度等;b)环氧修补砂胶的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比重等;c)玄武岩纤维布的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单位面积质量、拉伸断裂强力和极限应变;碳纤维布的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单位面积质量、拉伸强度标准值和极限应变等;d)纤维粘贴胶的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外观、固体含量等;e)表面保护漆的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粘度、配色、比重、光泽

44、等。8.4 进场材料抽检批次应符合表 12 的规定,不足规定要求量的应按 1 个批次计。表 12 材料性能进场检验批次 防护体系 材料 检验批次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 环氧渗透固结剂 5000kg 环氧修补砂胶 1000kg 纤维布 2500m2 纤维粘贴胶 1000kg 表面保护漆 2500L 硅烷浸渍防护体系 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液体/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膏体 5000kg 8.5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的进场材料抽检项目为:a)环氧渗透固结剂的进场材料抽检项目包括可操作时间、混合后初黏度、对混凝土粘结强度、压缩强度和渗透深度;b)环氧修补砂胶的进场材料抽检项目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对混凝土粘结强度和

45、收缩率;c)玄武岩纤维布的进场材料抽检项目包括单位面积质量、拉伸断裂强力、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变;碳纤维布的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单位面积质量、拉伸强度标准值、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变;d)纤维粘贴胶的进场材料抽检项目包括可操作时间、钢-钢拉伸剪切强度、钢-钢拉伸粘结强度、钢对 C45 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和断裂延伸率;e)表面保护漆的进场材料抽检项目包括固体含量、基料中氟含量(氟碳面漆)、细度、附着力、铅笔硬度(擦伤)、耐磨性。T/CCTAS 372022 15 8.6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每道工序施工后均应对涂层进行目视检查,不得有漏涂、气泡、流挂等缺陷。8.7 施工质量验收批次规定为:a)当混凝土表面涂覆面积

46、不大于 10000m2时,宜每 5000m2为一检验批,不足 5000m2为一个检验批;b)当涂覆面积大于 10000m2时,宜每 10000m2为一检验批,不足 10000m2为一个检验批;c)也可各相关方协商确定检验批次的划分。8.8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的最终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应符合表 13 的规定。表 13 环氧渗透防护体系施工质量验收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干膜厚度 涂层平均干膜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干膜厚度;且 80%的测定点应大于设计干膜厚度;最小干膜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干膜厚度的 80%宜采用无损方法测定,检验方法按照 GB/T 13452.2 附录 A 执

47、行,每一个检验批取一个检测单元,面积为 10m2,进行 9 个测点的检测 2 粘结强度 2.5MPa 或混凝土内聚破坏 宜采用拉脱式涂层粘结强度测定仪测定涂层粘结强度,检验方法按照 JT/T 695 附录 2 执行,每一个检验批取一个检测单元,面积为 10m2,每一个检测单元检测 3 个位置 8.9 硅烷浸渍体系的质量检验项目的选取和和实施应符合表 14 的规定。表 14 硅烷浸渍体系检测项目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进场材料抽检 施工质量验收 检验方法 外观 JT/T 991 主要成分 GB/T 9722 有效成分含量 GB/T 9722 气味 JT/T 991 密度(25)GB/T

48、611 氯离子含量 GB 11896 吸水率 JTS 153 氯离子吸收降低率 JTS 153 渗透深度 JT/T 991 吸水降低率 JT/T 991 抗盐水冻融循环次数 JT/T 991 注:“”表示需要检验,“”表示不需要检验。8.10 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a)设计文件(包括变更设计文件);T/CCTAS 372022 16 b)材料型式检验报告、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材料抽检报告、进场验收记录、施工质量验收文件;c)施工记录(包括施工过程中对重大技术问题和其他质量检验问题处理记录);d)补修和返工记录;e)过程检验、最终检验资料;f)其他相关资料。T/CCTAS 372022

49、 17 附 录 A(资料性)条文说明 A.1 本文件4.1提出的渗透防护技术是对JTG/T 3310-2019-2019中“8防腐蚀附加措施”的延伸和细化,对其中的“M3-1表面涂层”和“M3-2表面憎水”技术进行系统性规定。A.2 本文件5.1.1对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及模量、对混凝土黏结强度、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等做了明确规定,原因是环氧渗透固结剂作为环氧渗透防护体系的重要防护材料之一,应具备一定的强度与模量,才能在混凝土不断轻微变形中保持防护效果。A.3 本文件5.1.4中的纤维粘贴胶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表层结构防护与增强,非进行整体结构加固;相较现行标准GB 50367的要求,提升纤维粘贴

50、胶的断裂伸长率,降低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利于改善纤维粘贴层的与混凝土表层随变性。A.4 本文件6.1.6提及色卡的规定,环氧渗透防护体系具备防腐与美观双重作用,表面保护漆推荐采用中国建筑色卡或劳尔色卡统一表面保护漆颜色的选择、管理、交流和传递。硅烷浸渍防护体系可保持混凝土表面原始外观,不堵塞混凝土的毛细孔隙,保持了混凝土的透气性能,在混凝土毛细孔隙内形成憎水层,通过阻挡以水为载体的有害离子如氯离子的侵入,起到防腐蚀作用。A.5 本文件7.1.2规定混凝土基面不应进行人工加热,原因是混凝土表面含水率严重影响防护材料的附着力,混凝土在达到龄期28d前,如果采用人工加热方式仅仅降低了表面含水率,一旦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