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基础授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基础授课教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 案(20152016学年 第 2 学期)课程名称: 三维形态研究 授课班级 :15雕刻与家具设计B任课教师: 范潇 系 、 部:工业设计系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与训练,了解三维造型中的体积、空间、形态、结构、材料等各自不同的特征,学习和研究它们之间的组织关系、形态创造的形式法则,即了解三维造型的基本原理。本课程给学生在基础阶段提供与三维设计有关的理论、知识谱系框架的建构及造型能力,为研究和设计过程提供基本的方法线索,为将来的设计专业提供最基本的经验。二、重点、难点:1、学生的空间思维概念的建构2、从平面向立体,从具象向抽象转变的适应能力3、对于不同质感的感知和运用
2、能力4、把三维形态的概念运用到与产品设计有关的方面三、授课时间:3月22 日4 月30 日四、教学流程:1、课时分配:6周 /周 60学时理论讲解:10课时的时间进行基本的理论讲解实践训练:50课时的时间实践训练2、授课内容:三维设计基础教学设计1三维设计课程导入第一节1.课题三维设计的基础知识2.教学内容与目的 第一堂课是开篇课程,主要讲解三维设计的定义,学习三维设计的目的与步骤,三维设计与其他设计基础的关系以及与专业课程的关系,三维设计的历史发展与沿革,目的是让刚刚步入专业设计学习的一年级学生能够对三维设计理论及其作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系统框架。3.课型上课方式:理论课为主4.课时总课时为
3、4课时理论3时,讨论1课时5.教学重点重点一:公布教学方案,使学生明了本阶段的工作内容,学习目标。重点二:了解三维形态的理论知识。6.教学难点 难点:1对三维形态有基本的认知 2找到自己的兴趣点7.教学方法以紧密联系本专业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名家作品等案例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升学生对三维形态的学兴趣。8.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讨论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教学方案,使学生明了本单元的工作内容,学习目标,选定课题,总课时、成果要求等等。通过讲学,让学生了三维形态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以上课程约4课时。9.教具多媒体教室(电脑,投影仪等)、课件。第二节1.课题三维形态的认知及材料应用2.教学内容与
4、目的 首先通过讲解三维形态中涉及的点、线、面、体的知识与重要的构成要素提供给学生与三维设计有关的理论、知识框架的建构及造型能力,为研究和设计过程提供基本的方法线索,为将来的专业提供最基本的经验。目的是使学生对三维形态及造型的规律都有所了解,为之后的专项联系做好准备。3.课型上课方式:理论课为主4.课时总课时为4课时理论3时,讨论1课时5.教学重点重点一:点线面体块的要素及其应用。重点二:材料对形态表现的影响。6.教学难点 难点:1抽象要素和实际应用的联系理解 2个人对要素和材料的兴趣点7.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推荐好的书目、好的作品和设计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对专业学习有一定
5、的兴趣。8.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引用经典案例、名家案例,从案例入手以讨论和教学相结合为主要形式,辅助学生接受抽象知识。9.教具多媒体教室(电脑,投影仪等)、课件。 2、平面向立体的过渡第三、四节1.课题2.5维切纸设计(由平面像立体的过度)2.教学目的选用几张相对硬质的纸,对纸面进行简 单的规划与切割,折叠后使作品能够在打开时呈立体的展示形态,又能够在合拢后还原为二维平面状况,适应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化。一般来说,要求折叠 后的展示形态以两个面为主,尽量不超过三个面,避免复杂化。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在三维立体面上进行简单的色彩面积规划。3.课型理论+实践课,实践为主。4.课时总课时是8课时。理论
6、1课时,实践7课时。5.教学重点重点:学会基本的折叠、切割的方法6.教学难点一是二维向三维的过渡;二是色彩和切割的整体搭配 7.教学方法给学生看一些案例后启发他们的创作感觉,在四课时后集中查看半成品作业,使大家互相学习。8.教学过程理论1课时,讲授基本的切割、折叠方法和9.教具普通教室、纸、美工刀、尺、胶水、双面胶等。 3、三维形态中的面的研究第五至七节一课题“黑白配”(三维形态中的面的研究)二教学目的要求用5cm5cm的KT板作为基本造型元素,根据自己的构思,重复地使用这一基本元素,从几个到十几个,以完成新的体积与空间形态的组合。侧重面更多地放在“体积”方面,涉及到相对的“空间”问题。同时了
7、解面及面材在空间中的作用。只选择KT板中的黑白两色作为颜色的搭配,增加作品的统一性。 三课型理论+实践课,实践为主四课时 12课时。理论2课时,实践10课时 五教学重点1考察学生对于体积形态的构建能力与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2了解基本的拼接方法3 注意黑白的搭配六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简单的材料创作出有意思的空间感受 2制作工艺的精巧程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七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点来引导学生的实践,要求他们拓展思维,抛开旧有的程式,了解空间的感受,从各种建筑中吸收灵感。八教学过程使用KT板的原因是因为KT板作为基本元素,本身具有厚度。有厚度的元素的堆积自然就会形成体积。而且,KT板在切割、 复制、衔接等
8、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工具简单、材料单一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空间形态的表现上。九教具专业教室 、纸、笔、KT板、各种粘合材料4、三维形态中的体积的研究第八到十一节一课题我的包包我做主二教学目的通过前三阶段的练习,了解了基本的三维形态的规律,对线行和面形的材料运用有所体会,本课题针对包这一特定空间形态,结合产品设计的特点和纸的可塑性,通过硬性材料的折叠、拼插等方式,创造出有个人特色的包包,体会体积造型对产品造型的表达。三课型理论+实践课四课时16课时 理论4课时,实践12课时五教学重点包包各个面的表达 六教学难点1对包的独特个性理解 2了解抽象形态之间的关系 3对体块的大小、形状、
9、排列组合的关系的把握七教学方法通过课件和作业,使学生逐步熟悉。增强认识。八教学过程通过理论课,让学生对包和体块有一些了解。在实际面对自己的设计时,指导他们先做出实物的创意稿,在小稿上注意体块的大小、排列、各个面的关系,之后通过缩小的模型来了解拼接、折叠的方法,寻找达到效果的途径,最后制作成品,让学生了解三维形态的学习是如何在实际的产品设计中得到运用的。 九教具多媒体教室(电脑,投影仪等)、课件、专业教室 、纸、笔、粘合材料等5、三维形态中的线形研究第十二到十四节一课题线的舞蹈(不同材料的线形来研究三维形态中的规律)二教学目的学生选择一种动物,自行选择如纸、塑料、铁丝等线形材料来塑造一些三维形态
10、,要注意形态需要符合节奏感、韵律、比例、平衡等构成要素;同时要符合舞蹈的感觉。三课型实践课四课时8课时五教学重点运用线形材料的三维形态要符合构成的规律、美感同时能和动物的特征结合起来。六教学难点1抽象形态的提炼 2构成元素的运用3最后完成的作业和主题的契合度七 教学方法 注重启发思维,通过好的作品的讲解让他们逐渐认识到三维形态的组织,挖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组织各种构成关系的运用。对材料的敏感,通过线形材料的形态、空间等的改变符合作业的主题要求。 八教学过程课程之初,教师给学生看一些动物的视频和照片,让学生经行总结,提炼出一些核心词汇。学生根据各自的感受寻找合适的线形材料来表
11、现。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老师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三维形态的各种规律和可实现的可能性,帮助学生完成主题作业。九教具教室、各种线形材料、KT版、粘合工具6、三维形态主题设计第十五到十八节一课题“漂”(三维形态主题表现与材料应用)二教学目的该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三维设计综合能力,对形式美和漂浮功能的结合能力,搜集资料并在实践中学习浮力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对材料的把控能力等。三课型实践课四课时12课时五教学重点三维设计基本要素的综合运用,形式美的呈现。六教学难点1漂的深入方向提取 2构成元素的运用3最后完成的作业和主题的契合度八 教学方法 注重启发思维,通过好的作品的讲解让他们逐渐认识到三维形态的组织,挖
12、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组织各种构成关系的运用。对材料的敏感,通过线形材料的形态、空间等的改变符合作业的主题要求。 九教学过程课程首先引入概念水上建筑设计,为学生打开思路的同时提供材料漂浮的可能性,在形式感上同样提出了设计举例,鼓励学生利用基本的要素对漂浮功能进项良好的形式感呈现。十教具教室、纸质材料、其他材料、粘合工具6、课程总结展示第十九节一课题三维形态全部课程作业二教学目的通过课程总结和评审让学生有一个梳理过程,并以报告书的形式进行展示。三课型理论课四课时4课时,讨论4课时。 五教学重点梳理学习内容,制作学业报告书。 六教学难点 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收集及整理的习惯学生口头
13、表达能力七教学方法师生共同研讨。八教学过程整理作业内容,布置展览,相互讨论。九教具普通教室 电脑 投影仪3、教学设计及方法:课程的时间是6周,本课程把具体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个主题教学中进行,强调过程中的思路拓展,整个教学将伴随幻灯讲座、大课总结、现场讲评、学生讨论和个别辅导来完成。课程具体授课形式应根据专业性质与需求来确定,课程终端评审以评审团集体评定为宜,着眼于学生抽象而多维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连贯的创新思维模式。4、作业数量:记录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业报告书一本第二单元作业 2.5维折纸练习 A4大小第三单元作业 10件第四单元作业 包一个第五单元作业 4个线性作业,大小不限第六单元作业 “漂”三维形态一个5、考核方法:1. 学生对于三维形态造型方法的理解、把握与转化迁移能力2.各种材料的运用3.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创意思维,创新能力4.形态转化的能力5.口头的表述能力、报告书的编写能力6.对于主题的把握能力由教学团队经行评审,学生展示课题作业,评审团队依据作业质量以及学生的汇报现场评定,给出成绩,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审阅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