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feqx.pptx

上传人:jix****n11 文档编号:7653183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40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feqx.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feqx.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feqx.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feqx.ppt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1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管理政策(一)需求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第三节第三节 需求管理政策(二)需求管理政策(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第四节第四节 供给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第五节第五节 对外经济管理政策对外经济管理政策2 2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对外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就业政策增长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对外投资政策 汇率政策3 3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目标的内容1 1 1 1、稳定

2、物价、稳定物价、稳定物价、稳定物价 就是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或急剧的就是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或急剧的波动。波动。2 2 2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 凯恩斯认为存在三种失业:(1)摩擦性失业:由于正常的劳动力的流动而导致的失业。)摩擦性失业:由于正常的劳动力的流动而导致的失业。工人找工作常常需要时间(即使有空职),在此期间处于失工人找工作常常需要时间(即使有空职),在此期间处于失业状态。业状态。4 4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内容(2)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造成的)自愿失业:工人

3、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失业。(3)非自愿失业: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非自愿失业: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一般用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一般用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来衡量就业状况。来衡量就业状况。5 5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内容3 3 3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4、、经济增长n指指GDP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n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4 4 4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 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或略有顺差或逆差。平或略有顺差或逆差。6 6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间的矛盾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3、稳定物价

5、与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4、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5、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6、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n不能同时实现。不能同时实现。n须权衡各项目标、须权衡各项目标、协调各项政策;考虑协调各项政策;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社会承受能力。7 7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背景:30年代大危机 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政策: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实现一定的经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济目标。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

6、币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政策:通过对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的选择来通过对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的选择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调节总需求,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调节来影响总需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求,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8 8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一、财政的构成与财财政政策: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政政策工具国家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公债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付财政政策工具9 9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

7、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 又称又称“内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是指现代财政制度所具有的一,是指现代财政制度所具有的一种无需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内在功能。种无需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内在功能。它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制度:它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制度:1010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所得税制度)所得税制度 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

8、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自动地,政府税收自动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自动地少减少一些,消费从而总需求自动地少下降一些。少减少一些,消费从而总需求自动地少下降一些。在实行累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进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进一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一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当经济繁荣时,当经济繁荣时,从而可起到抑制通货膨胀,从而可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的作用。1111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

9、政策:二、自动稳定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2)转移支付)转移支付 当经济出现衰退或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当经济出现衰退或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的人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的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从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的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从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当经济繁荣时,从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从而抑制消费需求的增加。增加。1212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财政政策:二、自动

10、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当经济萧条时,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根据农产品价当经济萧条时,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根据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格维持制度,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当经济繁荣时,农产品价格上升,此时政府减少对农当经济繁荣时,农产品价格上升,此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或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产品的收购或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减少了总需求

11、的增加量。1313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又称又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或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主动地,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主动地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就业的财政政策。1414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

12、财政政策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当总需求过低,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实行扩当总需求过低,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支减税)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张性的财政政策(增支减税)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高,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求过高,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支增税)以抑制总需求。这种交替使用的财政策(减支增税)以抑制总需求。这种交替使用的财政政策,被称为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规则:。规则:“逆经逆经济风向行事济风向行事”。1515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

13、政策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3、影响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因素、影响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因素(1)政策时滞)政策时滞l识别时滞:从确实有政策行动的需要到认识到已有这识别时滞:从确实有政策行动的需要到认识到已有这种需要所需要的时间。种需要所需要的时间。l决策时滞: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制定出新的政策所决策时滞: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制定出新的政策所需要的时间。需要的时间。l外在时滞:从政策改变到它发挥出对经济的全部影响外在时滞:从政策改变到它发挥出对经济的全部影响所需要的时间。所需要的时间。1616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器与斟酌使用

14、的财政政策(2)面临的不确定性)面临的不确定性l乘数大小难以准确确定。乘数大小难以准确确定。l总需求通过财政政策的作用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难以总需求通过财政政策的作用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难以准确确定。准确确定。l财政政策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的大小。l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1717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三、功能财政财政政策:三、功能财政与预算平衡的财政思想与预算平衡的财政思想1 1、功能财政思想、功能财政思想、功能财政思想、功能财政思想 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它认为,政府为了实现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它认为,政府为

15、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防碍财政政策的正确制盈余,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防碍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定和执行。2 2、预算平衡思想、预算平衡思想、预算平衡思想、预算平衡思想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即不存在盈余,也不存在赤字。(1)年度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保持收支平衡。30年代大危机之前,普遍采取的原则。而凯恩斯认为会加剧经济的波动。1818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三、功能财政财政政策:三、功能财政与预算平衡的财政思想与预算平衡的财政思想(2)周期平衡预算

16、)周期平衡预算 政府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性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性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期的盈余弥补衰退时期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3)充分就业平衡预算)充分就业平衡预算 政府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的水平上。1919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四、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1、预算盈余或赤字变动的原因、预算盈余或赤字变动的原因(1)经济状况本身的变动(2)财政政策的变动单凭盈余或赤字难以判断财政政策的扩张性或紧缩性2、充分就

17、业预算盈余或赤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或赤字(1)含义:既定的预算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预算盈余或赤字。2020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四、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2121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四、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2)意义(作用)l把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了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的性质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l使政策制定者十分注重充分

18、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3)缺陷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难以估算。2222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债债1、赤字的弥补、赤字的弥补货币融资债务融资出售政府资产央行增发货币通胀内债外债国内公众(居民、企业、商行)不直接引起通胀。若债务货币化,则可能引发通胀2323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债债2、赤字、公债、利息的恶性循环、赤字、公债、利息的恶性循环赤字公债利息2424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债债3、债务负担问题、债务负担问题观

19、点(观点(1)无论内债还是外债,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种负担,而且还会造成代际负担。还本付息征税、增发货币借新债还旧债观点(观点(2)外债对一国公民来说是一种负担,因为必须用本国的产品来偿还。但内债则不同,因为:l内债是政府欠本国人的债,即“自己欠自己的债”,因而不构成负担。2525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债债l政府是长期存在的,可以用发新债的办法偿还旧债;即使用征税的办法来偿还,也只是财富的再分配,整个国家并没有财富损失。l至于公债对子孙后代的影响,也不构成负担。理由是发行公债可以促使更多资本的形成,加快经济的增长,从而给子孙后代带来更多的财

20、富和消费。2626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的机制和效果的机制和效果1、财政政策的机制、财政政策的机制royy0y1 EISLMr0m2727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的机制和效果的机制和效果2、财政政策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1)含义:政府支出增加)含义: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或消费所引起的私人投资或消费减少的经济效应。减少的经济效应。royy0y1EISLMr02828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的机制和效果的机制和效果(2)影响因素)影

21、响因素l支出乘数的大小l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2929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的机制和效果的机制和效果l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l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3030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的机制和效果的机制和效果3、财政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的效果 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的大小。IS0LMIS1royy0y1Er0(1)IS曲线越平缓投资需求对利率越敏感政策效果越小3131需求管理(一)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的机制和效果的机制和效果(

22、2)LM曲线越平缓投机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交易需求对收入越不敏感政策效果越大r0ISLMroyy0y1E3232第三节第三节 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三大职能是发行的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提供贷款集中保管准备金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代理国库;提供政府所需资金制定、实施金融政策;监管金融活动;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关系3333中央银行名单中国中央银行中国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美国中央银行美国中央银行 联邦储

23、备系统联邦储备系统 英国的中央银行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法国中央行法国中央行 法兰西银行法兰西银行德国中央银行德国中央银行 德意志联邦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 韩国中央银行韩国中央银行 韩国银行韩国银行 日本中央银行日本中央银行 日本银行日本银行3434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和商业银行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企业。主要业务负债业务:吸收存款资产业务:放款、投资(证券)中间业务:代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 货币:货币: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清偿中作为交换媒介或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清偿中作为交换媒介或者支付工具

24、而被法定为普遍接受的物品。最符合这一定义者支付工具而被法定为普遍接受的物品。最符合这一定义的是通货(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的是通货(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3535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1、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1 1)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 商业银行对吸收的存款提留一定比例作为准备金以商业银行对吸收的存款提留一定比例作为准备金以保证储户提款之需,其余部分可以用于放款或投资。保证储户提款之需,其余部分可以用于放款或投资。(2 2)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法定

25、准备率)法定准备率 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占其吸收存款的最低比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占其吸收存款的最低比率为法定准备率(率为法定准备率(rd)。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为法定准备金(Rd)库存央行3636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2、存款创造过程、存款创造过程银行银行存款存款准备金准备金贷款贷款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派生存款派生存款A1002080B801664C6412.851.2D51.210.24 40.96合计合计100400100400例题:原始存款例题:原始存款100万元,法定准备率为万元,法定准备率为20%银

26、行对货银行对货币(活期存款)币(活期存款)的创造,表现为的创造,表现为银行系统在法定银行系统在法定准备率下,通过准备率下,通过一系列的存贷活一系列的存贷活动,引致存款的动,引致存款的增加。增加。3737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3、货币(创造)乘数、货币(创造)乘数银行银行存款存款准备金准备金贷款贷款原始原始存款存款派生派生存款存款A1002080B801664C6412.851.2D51.210.2440.96合计100400100400例题:原始存款例题:原始存款100万元,法定准备率为万元,法定准备率为20%(1)存款乘数

27、)存款乘数 原始存款带来的存款扩张的倍数。3838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2)存款创造过程中的)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漏出”法定准备金(Rd)超额准备金(Re):实有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超额准备金占活期存款的比率为超额准备率。3939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现金外流(公众持有的通货)(Cu)则存款乘数为:4040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2)货币乘数)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强

28、力货币)(H)创造货币供给的倍数。基础货币是银行准备金(法定、超额)与公众持有的基础货币是银行准备金(法定、超额)与公众持有的通货之和。通货之和。H=Rd+Re+Cu4141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货币政策: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H=Rd+Re+CuM=Cu+Drc的影响rd与 re的影响4242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及其工具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1)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 当总需求过低时,增加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增加总需求。(萧条)(2)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当总需

29、求过高时,减少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减少总需求。(通胀)4343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及其工具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1)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政策l贴现(率)再贴现(率)债券担保借款(利率)客户商行商行央行l再贴现率政策与货币供给央行再贴现率商行借入准备金KMl再贴现率政策的主要作用解决商行准备金临时不足问题;配合公开市场业务政策。4444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及其工具(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l含义:央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地买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

30、和利率的政策行为。l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供给央行买进债券100支票公众商行央行商行准备金存款KM4545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及其工具l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公开市场业务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最主要的工具,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具有发达、完善的证券市场,另一方面是它本身具有许多优点:可以主动进行容易操作能准确控制准备金的规模容易逆转4646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及其工具(3)变动法定准备率)变动法定准备率l变动法定准备率与货币供给l作用猛烈,很少使用4747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

31、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及其工具小结:小结:小结:小结: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备率4848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四、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四、货币政策的机制与效果的机制与效果1、货币政策的机制、货币政策的机制yorr0r1LM0LM1ISE0E1y0y14949r01E11IS1yorr0LM0LM1IS0E0E01y0y01r11y11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四、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四、货币政策的机制与效果的机制与效果2、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 货币政策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1)IS曲线越平缓曲线越平缓投资需求对利率越敏感政策效果越大5050需求管理(二)需求管理(二)货币政策:四、货币政货币政策:四、货币政策的机制与效果策的机制与效果(2)LM曲线越平缓曲线越平缓投机需求对利率越敏感投机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交易需求对收入越不敏感政策效果越小LM10yorr0r01LM00LM01ISE0E01y0y01LM11E11y11r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