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方法与流派综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语教学方法与流派综述.pptx(10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熟悉和研究语言教学流派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外语教师-把握教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继承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遗产;-从外语教学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历史中获取启示和灵感,指导自身外语教学的反思和实践;-在历史的坐标上对现在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定位,以便清醒地把握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走向和未来趋势。第1页/共101页 定义:教学法流派定义:教学法流派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和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法体系;各种不同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
2、主要是由于对语言本质特征和对语言学习规律有不同认识,因而对教学规律有不同看法;每个流派都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其所处时期的社会需要。第2页/共101页两大流派的简单对比两大流派的简单对比形式主义(Formalism)活动主义(Activism)直接法(19世纪60年代)主要流派语法翻译法(18世纪)全身反应法(20世纪60年代)听说法(20世纪40年代)交际法方法群(20世纪70年代)认知法(20世纪60年代)基于任务、项目、内容、主题的教学法(20世界90年代)教学目标以语言规则学习为主以培养口笔语运用能力为主学习内容语言的形式、结构及语法规则以实用语言技能训练为主哲学基础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主要
3、方法机械操练、记忆、背诵、翻译等体验、活动、交流、合作等第3页/共101页总体上看年代标签具体内容20世纪50年代以前方法method语法翻译法;阅读法;直接法;听说法;50年代-90年代途径Approach教学Teaching认知途;(approach)交际法;自然法;词汇法;21世纪基于.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基于项目的教学法;基于内容的教学法“方法”倾向于规定相对严格的教学模式和具体操作程序;“途径”或者“基于.式教学”注重宏观策略的指导和理念的引领,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第4页/共101页一一.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Grammar
4、-translation method 老师朗读或带读课文 逐句讲解、翻译课文 讲解语法规则 翻译练习 互译巩固 记忆教学模式:阅读-分析-翻译-讲解-背诵第5页/共101页教学内容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主要手段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教学语言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教学目标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语言教学观点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语言和思维是同一的,只是词汇的发音和书写形式有差别。-又名词
5、汇翻译法、翻译比较法、近代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始于18世纪的欧洲,用于教授古希腊语、拉丁语。第6页/共101页优点缺点1.注重语言形式的准确性;1.过分注重语言形式的准确性,严重影响了学生言语交际的流畅性和得体性;2.重视书面语;文学阅读2.轻视口语;3.完整的语法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认识目的语的形式、词类、句子组合;3.忽视语言使用能力;4.教师中心:中国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认真听讲、勤记笔记。4.以老师为中心,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5.使用方便,教师不需要教学方法等特别训练5.课堂气氛沉闷。第7页/共101页二二.直接法直接法 Direct MethodDirect Meth
6、od案例:课文LookingattheMap-教师前面挂上一副美国地图;-首先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每读一句话,教师就指向地图上相应的地方;-读完后的对话:T:Are we looking at a map of Italy?Ss:No.T:Is Canada the country to the south of the United States?Sa:No,Canada isnt the country to the south of the United States.T:What color is the Rio Grande on the map?Rs:Its blue.更多的问题。-
7、然后学生提问,如:What is the ocean in the west coast?-老师运用介词in,on,at,to between问一些关于教室及室内物品的问题-做介词填空练习。在做每道题之前,全班大声朗读,然后再填写答案。第8页/共101页-又名改革法、自然法、心理法、妥协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欧,主要是法国和德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经济的发展迅猛;-需要培养能熟练应用外语与外国人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进行洽谈交流的人才;-1886年,国际语音协会成立,强调口语;-外语教学改革运动兴起,抨击语法翻译法。“直接”的含义:直接用外语教外语;排出母语干扰,直接将外语
8、与实物、图片、行动结合起来。第9页/共101页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教学内容以当代通用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而不是文学名著中典雅、但已过时的语言;主要手段广泛使用实物、图画、动作、手势、表情和游戏等直观手段来解释单词和句子。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讲解课文;教学语言用目的语进行教学;教师进行演示而非解释或翻译;教学目标教学中不用学生母语,不用翻译,不注重形式语法;仿照幼儿学母语的自然过程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口语交流;理论链接1.经验主义哲学2.直观性教学原则3.现代语音学第10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一:经验主义哲学-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要认识事物,必须
9、通过感觉经验;-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人的心智犹如一块“白板”,通过经验才在上面留下痕迹,形成观念和知识;-经验主义重视归纳法,主张从个别经验中归纳出一般原理。-直接法:反对以语法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基础,主张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外语;反对用演绎法讲授语法规则,主张让学生接触语言材料,然后从已掌握的语言材料中归纳出语法规则。第11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二: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或通过教师形象地描绘学习对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最初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提出的。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三条大的教学原则:1)便易性原则 2)彻底性
10、原则 3)简明性原则-强调“一切语言通过实践去学比通过规则去学来的更加容易”-直观性教学原则对西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法提倡直观教学,提倡归纳法;主张直接将外语词语同它所代表的事物或意义联系起来;突出具体语言材料的学习,而把语法规则的讲解放在次要位置。第12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三:现代语音学-1886年,国际语音协会成立。创制了人类语言语音的统一标引系统国际音标,对不同语言的语音系统进行描写和对比。-1888年提出了六项外语教学原则:1)“口语优先,先语后文”;2)要让学生熟悉语音、常用句子和习语;3)语法教学要用归纳法;4)要让学生用外语思维;5)写作练习要先模仿,后创作;6)笔头
11、翻译应在提高阶段进行。第13页/共101页优点问题1.重视“说”,学生要尽可能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1.对教师语言水平的要求过高(聘请不到外籍教师的学校很困难);2.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2.对于大班级来说很难实施;3.把课文语篇作为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3.怎样在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教授语言?怎样避免语法4.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学习;解释不明晰?学生说出的话语语法错误较多怎么解决?。5.直接法对后来的听说法、视听法产生重大影响。第14页/共101页三、听说法三、听说法 (Audiolingual Method)(Audiolingual Method)课堂案例1.教师通过动作、图片等辅助手段,
12、给学生解释对话的意思;2.老师读对话,学生留心语音和语调。3.老师一句一句领读4.学习新句型I am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 T:Post Office.Ss:Post Office.T:To the Post Office.Ss:To the Post Office.T:Going to the Post Office.Ss:going to the Post Office.T:I am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Ss:I am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5.替换练习:the bank;the hospital;the
13、 museum;the supermarket.6.一般疑问句练习:Are you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7.替换练习:she,he,they,Jack,My mother and I,.第15页/共101页教学模式:按特瓦德尔的归纳为:“五段学说”认知。教师向学生展示新语言材料(句型),借助于实物、情景、手势等使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意义。模仿。在教师的反复示范下,学生准确地模仿。重复。通过反复练习(多项选择、判断正误等),不断重现已模仿的语言材料,达到让学生牢记(背诵)的目的。变换。用变换句子结构的练习(如词语替换、句型转换、句子扩展等)给学生以活用的机会。选择。用
14、问答、对话、叙述等方式,让学生选择学过的词语或句型,描述特定的场景或事件,进一步活用。第16页/共101页-又名陆军法、军队法(Army Method)、句型法、结构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二战爆发,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急需流利使用德语、日语、法语、意大利语、汉语、马来语的口语人才,担任翻译和电码解读工作。美国建立了“军队特别训练项目”强化训练士兵的听说能力,并邀请55所大学参与,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大批掌握外语口语的军人;-每天学习10个小时,每周6填,一期为6周。仅1944年一1945年就培养15000名外语人员,方法收效好,轰动美国;第17页/共101页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教学内
15、容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记忆的方法形成习惯。句型为中心,通过句型练习掌握目的语。主要手段听说领先,句型操练,对比分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电视,从多种途经强化刺激。教学语言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于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或表达。教学目标教材英语900句;强化训练士兵的听说能力理论链接1)结构主义语言学2)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反应论第18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个结构完整的系统;-始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结构主义语言学还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
16、结构主义;-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相互关联的成分(音位、词素、短语、句子等)按层次组成的相互联系的子系统;(Saussure,Bloomfield);语言系统性体现在组合和聚合的结构关系上;-美国结构主义的代表人Bloomfield 语言论;-美国语言学派把口语作为研究重点,认为:语言就是口语,口语位居首位,书面语位居其次;-美国语言学派吸收了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理论,把语言看成是由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构成的言语行为和习惯,而语言学习过程就是“刺激-反应”再加上“强化”“重复”“模仿”的习惯形成过程。第19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反应论-华生Watson
17、在1913年发表的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书标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Skinner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构建者。他把动物和人类学习看成是操作,而操作的规律就是强化。他把教学程序归结为“刺激-反应-强化”,认为“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只有采取积极的强化措施,才可以是某种行为形成习惯。-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点:1.语言是一种习惯,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是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2.在语言细分和语言学习过程中,外因是内因变化的主要因素;语言行为和语言习惯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刺激发生变化,而非受内在行为的影响;3.儿童习得和学习语言是按照操作制约的过程进行的,发出动作获得
18、结果得到强化;4.语言行为需要得到正强化才能形成并巩固,它是学习者形成语言习惯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第20页/共101页优点缺点1.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从而使外语教学建立在当代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具有划时代意义。1.过分强调机械性的句型操练,枯燥;2.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共同合作”产生“出来的。2.脱离社会场景,忽视语言内容和意义,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3.强调外语的实践性,重视听说训练;4.广泛利用对比法,在对比的基础上分析母语与目的语的基础上找出难点;3.过分强调听、说、读、写的绝对顺序,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目
19、的;5.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4.过分防止学生犯错。6.建立了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第21页/共101页四、认知法四、认知法 (Cognitive Approach)(Cognitive Approach)课堂案例被动语态-三步骤:语言理解 语言能力培养语言运用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We built the house last year.学生译成汉语2.教师又在黑板上写下:The house was built last year.3.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按表中顺序填写下表:要求学生观察每句话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共同点;4.教师在黑板上总结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一般句式,写出被动语态的构成
20、成分。5.教师让学生听几个句子,要求学生辨别它们是主动还是被动语态;6.指导学生作主被动句型转换和翻译练习,直到学生掌握;7.教师给出词汇表,要求学生相互谈论“家乡的变化”,口头表达。连接词5主语1动词be的形式2动词过去分词形式3状语短语4第22页/共101页-又称认知符号法。-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J.B.Carroll)在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一文中,针对直接法和听说法的弊端,提出了认知法。宣称它是“升级的、现代的语法翻译法”,保留了语法翻译法的一些基本特点。-“有意义的学习”是认知法的核心。-对听说法的反动。第23页/共101页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教学
21、内容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口语和书面语并重。语音与文字结合,重视阅读和词汇量的扩大。主要手段有意义的操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发挥他们的观察能力与认知能力。反对见错就改。广泛使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使外语情景化、交际化。教学语言适当使用学生母语,解释难点,尤其是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以便加深理解。适当的翻译。教学目标全面地掌握和运用语言能力。理论链接1)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及“发现法”:4)美国认知教学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第24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一:转换生成语法及其语
22、言习得观-美国语言学家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1957年出版语言结构;-单纯从形式的角度来描写语法结构,采用数学、逻辑学的符号和公式等形式化的手段研究语法;目标是:通过描述和分析语言结构和语言现象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做出充分的解释,找出普遍语法,并进而探查人类所特有的内在语言习得机制,解释语言的生成和语言的创造性等问题;-语言是种天赋“语言习得机制”Languge acquizition device(LAD);-语言的创造性和生成新语言的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深层结构代表句子的意义,表层结构代表句子的形式。人通过一系列规则可以生成句子的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部分”可以传换成
23、表层结构;-认知法主张从学习规则入手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促使他们通过对各种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形式的学习和分析,或有意识地控制语言学习过程的能力。第25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二:认知心理学一)皮亚杰 J.Piaget的“发生认识论”1.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2.主要研究知识是怎样通过人们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和发展的;3.提出 S(AT)-R公式,即一定的刺激(S)被个体同化(A)与认识结构(T)之中,才能对刺激(S)做出反应(R)。4.掌握新知识是一种智力活动,这种活动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并非行为主义心理学的S-R(刺激-反应)公式所能完成的。第26页/共101页理论基础
24、之三:“有意义学习”理论二)布鲁纳J.S.Bruner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和“发现法”-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张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结构(包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应该由教师把规则和原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发现”进行逻辑思维活动,对所学材料或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三)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D.P.Ausubel 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学得快、记得牢、用的好。-有意义的学习是一种认知学习,特点是学生在理解所学学科基本概念和规则的基础上学习,另外还了解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
25、联系。第27页/共101页五、全身反应法五、全身反应法 (Total Phusical Response;TPR)(Total Phusical Response;TPR)第一阶段:老师说命令句,同时自己做动作,让学生明了命令句的意思,学生只要听即可。第二阶段:老师说命令句,学生听且做。第三阶段:学生可以一边说命令一边做动作。第四阶段:老师可做变化,例如结合一连串的命令句,或结合教过的单字 形成新的命令句。第28页/共101页-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又称为“让语言行动起来”教学法,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英语教育;-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教授亚什尔(James T.Asher)提出外语学习的
26、过程 应该类似儿童学习母语一样:儿童在发展说的能力之前,先发展听的 理解能力;儿童可以听得懂很多复杂的句子,却无法完全说出或模仿那些句 子。因此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听力的训练应该在口语表达之前;-建立在言语和行为协调一致的理念之上的语言教学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起来,通过身体活动来教授语言。第29页/共101页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教学内容听力理解领先;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提高理解力;词语和句子为教学基本单位主要手段直观教具,如实物教具,图画等教学语言指令语和祈使句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理解力,强调内容和意义,而非语言形式。理论链接1)卡托纳“心理痕迹”:记忆越是经常越是强烈,联想和回忆就越容易;伴随
27、着肢体动作的动词联系,可以提高回忆成功的可能性2)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左脑是语言的,可以自我表达;右脑是非语言的、沉默的,但在听到指令后,能够通过适当的动作来表达对语言的理解;3)人文主义关于情感因素的理论: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第30页/共101页优点缺点1.通过直观形象的动作,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体验英语;1.TPR要求肢体语言表达,但如果表达不当,会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2.适宜用来表达肢体语言的动词有限;3.通过表情、眼神、嗓音等丰富的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到
28、信任和友爱;4.快乐教学法,似“游戏”的教学方式;5.适用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儿童和初学者;该方法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以较合适。第31页/共101页六、交际法六、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Communicative Approach)案例案例 How to give suggestions How to give suggestions(教室的作为围成类似马蹄形的半圆)活动一:两人结对子,学生A和学生B拿到指令卡片的信息是不同的;由几对学生展示对话,教师补充一些“英语表达建议句型”;活动二:播放电台一段心理咨询节目录音“Give me your hand”,学生分成四
29、人一组讨论,每个学生的指令卡:角色与任务各不同;活动三:全班分为四大组 假设情境:学校获得10万元捐款,四大组分别扮演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就这10万元给出建议预算方案。家庭作业:以Give me your hand节目编辑的身份,给班上的任何一位同学些回信,就如何解决他们在学习或生活方面的问题给出建议,并在下一节课上“播出”回信内容。教师角色: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在教室里巡视,帮助学生领会意图,给予必要的帮助。第32页/共101页-又名意念法、意念功能法、功能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欧共同体国家,中心在英国;-由政府机构组织外语教学相关领域的专家“设计”出来的一种教学法;-可视为交
30、际法教学方法群:交际教学思想影响到一批教学方法和流派,如:全身反应法、暗示法、群体(社区)学习法、全语言教学法等;-创始人为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代表人物还有英国的语言教育家亚历山大、威多森、荷兰的范埃克等;-最有名的教材是FOLLOW ME。第33页/共101页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教学内容以功能和意念为纲,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选取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语音、词汇、语法主要通过话语情景综合教学。“信息差”;主要手段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并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大量言语交际活动;并把课堂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学生是参与者、合作者;教学语言目的语;对学习者不影响
31、交际的错误可以容忍;教学目标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正确性、得体性并存;理论链接1)海姆斯“交际能力理论2)功能主义语言学3)人本主义心理学第34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一:功能主义语言学-20世纪60年代的面向语言实际使用(而非语言结构)的广义功能主义语言学,包括系统功能语法、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篇章分析理论、跨文化交际学;-功能主义认为语言的第一功能是“交际”;主张将语言分析延伸到语言交际功能的分析中;-功能主义语言学超越了语言系统的界限,从语言与世界、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等关系中探求意义的奥秘;-交际法的前身是“功能意念教学法”,常用功能项目有:问候、祝贺、打扰、请求、批评
32、、埋怨、劝说等。第35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二: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海姆斯与1972年在论文论交际能力中指出:语言能力不仅限于一个人的语法知识,还应包含一个人使用语言的得体性等因素,即在实际言语交际情境中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该理论改变了外语教学的传统看法。-提出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合法性、适应性、得体性、实际操作性;-M.Canale&M.Swain在海姆斯的语言交际能力学说的基础上扩展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他们在1980年提出了语言交际模式,包括四部分:1.语法能力,即掌握语言规则的能力,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2.社会语言能力,即交际者能
33、在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恰当地理解和表 达言语的能力;3.语篇能力,即能根据不同的语言载体,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结合起 来,组成一定语言篇章的能力;4.交际策略能力,即为提高交际效果而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技能的能力。第36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三:语篇分析-语篇分析(又被称为话语分析)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语篇分析研究的是较集中的语言,涉及语言与它使用的语境之间的关系;-在交际法之前,语言教学最基本的单位是句子,语言训练的目的也是要保证句子语法的准确性。交际法引入了话语分析的相关成果,细致地分析了构成人类自然语言交际所必须遵从的语言、社会、文化及
34、心理制约的基本要素;-1978年,H.G.Widdowson 出版了语言教学交际法一书,对困扰当时交际语言教学的几对矛盾,如字面意义和交际意义,语言技能与交际能力等,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分析,使越来越多从事普通教育的外语教师接受了交际教育思想。第37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四: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A.H.Maslow(马斯洛)创立;-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对20世纪70年代外语教学影响最大的理论,它不仅为“交际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催生了整个交际法方法群(沉默法、暗示法、群体学习法)-倡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以及实现自我价值,其前提是必须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
35、系。-受人本主义影响,外语学习者的情感、个性以及学习环境等因素受到重视;-人本主义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教师改变了全能全知的语言权威形象。第38页/共101页主要贡献(优点)与我国的实际存在冲突1.把语言看作交际工具;把语言的流利性、意义相关性和得体性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1.学生主动参与交际的意识不强,在行为、性格上比较含蓄、内向;依赖老师的灌输;2.提出功能意念范畴,并制订了教学大纲,突破了以语言结构为纲的传统观念;2.班级规模过大,很难组织交际活动;3.注重语言教学中的语境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让学生获得真实的语言使用体验;3.中国传统的考试,以语言准确性为主要的考量标准;4.教师角色的多
36、元化:控制者、评估者、组织者、提示者、参与者、资源提供者、引导者;4.我国大多数教师的语言水平有限;5.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语言学习需求 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 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如何确定功能项目?确定语言功能项目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第二语言教学需要多少语言功能范畴?如何科学地安排功能项目的教学顺序等?第39页/共101页七、基于任务的教学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TBLT)课堂案例1.教师布置任务:A.Work in groups of six.Tell your group memebers what food you would like t
37、o buy for class pinic.B.You can us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patterns:-Lets buy _ -I like_ beacuse.C.Fill the table after finishing the task2.各小组开始用语言交流来完成野餐食品采购这一任务;3.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上讲台,汇报他们填好的任务单;4.教师最后从语言质量、预算、食品选择等维度进行评价和讨论。Food/Drink/FruitQuantity How musch?Chicken wings2 packets54 dollars第40页/共101页基于任务
38、的教学法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基于任务的教学法的三段式教学模式1996年,英国语言学家J.Willlis 发表任务型学习框架Pre-task 前任务:教师引入任务Taskcycle 任务环:1.任务学生执行任务;2.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反馈任务完成情况;3.报告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Post-task 后任务:4.分析学生分析各组任务完成情况;5.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第41页/共101页 基于任务的教学法的四条重要原则基于任务的教学法的四条重要原则1.意义是第一位的;2.课堂任务需要有明确的目标;3.活动的成果是可以被检验的;4.任务应该与真实的世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这四条基本原
39、则也是衡量一个课堂活动是否为任务式活动的标准这四条基本原则也是衡量一个课堂活动是否为任务式活动的标准第42页/共101页-又名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核心为强调“在做中学”(Lea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是近20年来最有影响的教学流派;-代表人物:1)英籍印度语言学家普拉布(于1979-1983年)在印度南部班加罗尔地区指导实施了Bangalore Project,即是该教学法的雏形。2)1989年,Newnan发表文章正式提出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2001年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
40、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2011年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第43页/共101页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教学内容以任务为核心单位来计划和组织教学;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用语言做事情;主要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创造贴近生活实际的语言交际情境;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语言目的语;教学目标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语言也能得到持续而平衡的发
41、展。理论链接1.瑞士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2.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D.Krashen)的“输入假说”3.美国语言学家迈克尔朗(Michael Long)1983年提出的“互动假说4.加拿大语言学家斯温(Merrill.Swain)1985年提出的“输出假说”5.迈克尔朗1998年提出的“意义优先,聚焦形式”第44页/共101页理论依据之一: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Constructivism-最早由瑞士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提出;它强调人的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核心意义,指出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应发挥主体作用。它重视学习过程,反对只是
42、的简单传授。-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1996年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M.William和心理语言学家R.Burden共同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语言教学模式”(William&Burden,1997).它主张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的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强调经验与知识的双向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教师主要起中介调节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任务起枢纽作用,情境起促进作用。第45页/共101页理论依据之二:输入假说 inpu
43、t hypothesisinput hypothesis-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D.Krashen)于1985年提出,是其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理解是使输入成为内化能力的前提,若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形式略高于其现有水平,该语言形式就能被其理解,继而还可以被内化,从而完成语言习得。-著名的“i+1”公式,其中i为学习者现有的水平,公式意为学习者实际学习的内容应略高出其现有水平。-学习者理解新输入的语言材料可以有两个途径:(1)利用语境帮助自己理解;(2)教师对所提供的语言输入进行适当的简化。第46页/共101页理论依据之三:互动假说 interaction hypothesisi
44、nteraction hypothesis-美国语言学家迈克尔朗(Michael Long)1983在克拉申输入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并被广泛认为是对输入假设的拓展和延伸;-它强调语言习得中的互动(意义协商)在二语习得中的决定性意义;-意义协商是指在互动过程中,交流双方遇到交际障碍时,要通过确定核准、澄清请求等一系列活动,使得不理解的话语为听者理解;-对话与互动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语言在互动中被询问、解释、修正得越频繁,其可理解性就越大,语言输入就越成功,因为它更加符合语言学习者的个人需求。第47页/共101页理论依据之四:输出假说 output hypothesisoutput hyp
45、othesis-加拿大语言学家斯温(Merrill.Swain)1985 年指出:“可理解的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仍不足以使学习者全面发展二语水平;-学习者若想使自己的第二语言即流利又准确,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输出能激发学习者从以语义为基础的认知处理转向以句法为基础的认知处理。前者是开放式的、策略性的、非规定性的,在理解中普遍存在;后者在语言的准确表达乃至最终的习得中十分重要。第48页/共101页理论依据之五:意义优先,聚焦形式focus on formfocus on form-美国语言学家迈克尔朗(Michael Long)于1998年提出。
46、-以意义和交际为中心的基础上,将学习的注意力引向语境中出现的语法形式,其宗旨是,对形式的关注应建立在意义和交际的基础上。-给予任务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兼顾形式与意义两个方面,贯彻意义优先的原则,可以促进学习者在语言流利性、准确性与复杂性三个维度上全面发展。第49页/共101页 优点 不足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初学者来说,很难实现,应根据学生情况有选择地加以实施;有利于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口语水平低,班级规模过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中国传统教学方式有冲突,学生不太容易接受。第50页/共101页八、基于项目的教学法八、基于项目的教学法(Project-Based La
47、nguage Teaching,TBLT)课堂案例1.项目:根据单元主题New Zealand,设计一本新西兰的导游手册;2.布置任务: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12个主题中的一个,将其编 辑成一个章节;3.每个组中的成员分工:文字编辑,主编,摄影记者,项目汇报者等;4.安排一个小组负责将所有章节汇编成册;5.时间:两周6.评价标准:任务完成度,资源多样性,呈现形式的吸引力,语言质量。基于项目教学法六大模块:情境、任务、过程、资源、评估、结论第51页/共101页-始于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问题教学法(Problem Method),后经其学生W.H.Kilpatrick的总结、提炼和推广发展起
48、来的。-在某种程度上,“项目”是延伸拓展了的任务。-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施一系列项目活动,通常包括项目构思活动、阅读、倾听、访谈等信息收集活动、解决问题的活动,口头报告活动,展示活动以及反思活动等,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整合起来,以学习者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载体和驱动,力图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在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长过程中,接受语言输入、体验并使用语言,进而了解社会,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第52页/共101页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教学内容项目构思活动、阅读、倾听、访谈等信息收集活动、解决问
49、题的活动,口头报告活动,展示活动以及反思活动等,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语言;用语言做事情;主要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者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载体和驱动,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整合起来;教学语言目的语;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长过程中,接受语言输入、体验并使用语言,进而了解社会,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理论链接1.实用主义教育理论2.发现学习理论”3.合作学习理论4.自主学习理论5.建构主义理论第53页/共101页“任务型”与“项目型”对比不同点任务型项目型理论基础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和情境
50、创设,由师生互动来开展学习的;侧重对项目的选取与情境的创设,主要由学生合作完成预定的项目;培养侧重点更侧重对学生进行新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 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作用教师设计任务较为容易,指导学生的实践较多;教师设计项目较难,指导学生的实践较少,主要靠学生完成;评价方式主要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对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用小组互评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第54页/共101页理论基础之一: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一、“三中心论”1.以经验为中心:“教育是传递经验的方式。”;2.以儿童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