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押题卷五套(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押题卷五套(含解析).pdf(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押题卷五套(一)1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2 3 4 5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押题卷五套(一)答案及解析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6 7 结合表格,可判断题干属于实物直观,故选 A。10、【考点】演示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演示法和实验法的辨析。演示法的主体是教师,是教师演给学生看;实验法主体是学生,是学生操作,教师指导。结合题干中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可判断本题选 C。11、【考点】感觉适应答案:C解析: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包括视觉适应、味觉适应、听觉适应、肤觉适应、嗅觉适应等。饭店的厨师由于连续的品尝,到后来做出
2、的菜会越来越咸,表现为味觉长时间接受大量盐的刺激,味觉的适应导致感受性的降低现象。故选 C。12、【考点】注意的分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品质。注意品质包括注意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结合下表,题中杨老师上课过程中把注意力分配在教学和观察学生两个方面,体现了教学中注意的分配。故选 A。13、【考点】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8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几个选项的辨析。课间自由活动受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厌恶刺激,不再限制即撤销一个厌恶刺激,故结合下表属于负强化,B 对。14、【考点】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迁移的种类。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
3、、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之中,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题干学习“石”到“磊”学生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都没有发生变化,属于具体迁移。故本题选 B。15、【考点】前运算阶段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发展认知阶段。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前运算阶段具有认知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思维不可逆、没有守
4、恒的观念的特点。这一阶段儿童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思维,但常常是不合逻辑的。故选 B。16、【考点】情绪与情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等。题干强调“成功地完成了一次物理实验,感到无比兴奋、内心充满愉快的体验”“物理实验”属于智力活动,因此属于理智感。这里“兴奋、愉快”,因此,考生可能会比较容易选错 B 选项,但幸福感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故选 A。17、【考点】道德意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品德心理结构。品德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9
5、 题干中该学生缺乏毅力和恒心,因此需要培养道德意志。故选 C。18、【考点】品德评价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张老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即品德评价法。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影响学生。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实践锻炼法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故选 A。19、【考点】气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气质类型的辨析。结合上表和题干“精力旺盛“、“开朗热情”、“焦躁易怒”等特点,可判断本题选
6、 A。20、【考点】职业倦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职业倦怠。结合下表分析,题干李老师属于情绪耗竭。D 为干扰项,故选 A。10 21、【考点】班级的性质答案:B解析:非正式群体指的是没有正式文件规定而构成的群体,其成员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B 项正确。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排除 D。AC 项未提及,为干扰项,排除。22、【考点】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答案:该说法错误。直接经验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就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
7、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等。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组成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率地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3、【考点】定势答案:该说法错误。定势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它的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积极的作用表现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定势使人应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快速解决问题。消极的作用表现为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总是用旧的
8、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定势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24、【考点】需要层次论答案:该说法错误。马斯洛指出,基本需要虽然有层次之分,但这种层次并不是固定的顺序,而只是一种一般模式,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富有理想和崇高价值观念的人会为了某种理想和价值而牺牲一切。并且,所谓需要的满足不是指绝对的满足,而是从相对意义上说的。因此,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不是只有低级需要完全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级的需要,题干说法错误。25、【主考点】性格【副考点】气质11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有
9、好坏、优劣之分,最能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6、【考点】文化发展影响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答案: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文化影响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文化影响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27、【考点】教材的编排方式答案: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1)直线式教科书结构,
10、就是指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2)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28、【考点】榜样示范法答案:(1)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我们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获得前进的明确方向和巨大动力。(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力量,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榜样。(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要及
11、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29、【考点】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答案:(1)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2)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3)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30、(1)【主考点】焦虑
12、【副考点】抑郁答案: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有:忧郁:情绪低落、心情悲观、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这都是忧郁的表现。材料中中学生甲因为父母闹离婚突然变得精神恍惚,不跟其他同学说话,是忧郁的表12 现。忧郁是一种消极情绪,长期的忧郁会使人的身心受到严重损害,使人无法有效地学习、工作、生活。孤独:孤独感是青春期中一种常见的情绪感受,是自然正常的,它标志着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材料中中学生乙对着那块孤独的大石头坐着,诉说自己的烦恼,表现出孤独。但是长期孤独会使人变得消沉、脆弱、萎靡不振、痛苦,进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愤怒:中学生由于思维片面、偏激
13、,控制冲动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愤怒情绪。材料中的丙同学面对不小心撞到他的同学大吼大叫,就是表现出了愤怒。愤怒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出现紊乱,容易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神经衰弱等症状。暴怒还会使人丧失理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2)【考点】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答案:敏锐觉察情绪;平和接纳情绪状态;正确调整情绪;有效表达情绪;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31、(1)【考点】品德修养指导法答案:娄老师通过让学生演讲来进行自我教育,使用了品德修养指导法。对于第一个要有印迹书的同学和最后拿到有印迹书的同学,娄老师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使用了榜样示范法和品德评价法。学生演讲的内容是一种正面的思想教育,是说理教育法。(2)
14、【考点】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答案:娄老师的德育艺术体现了知行统一原则和长善救失原则。首先,娄老师遵循了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指的是老师教育学生掌握了道理还要会践行。娄老师让同学们说自己应该得到有印迹书的理由,大家评选出演讲的前三名,他们自豪地拿到了有印迹的书,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原则。其次,娄老师遵循了长善救失原则。长善救失原则要求老师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发展,将消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开始同学们对谁应该得到有印迹的书认识不一,娄老师没有把同学们批评一顿,而是调动同学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依靠积极
15、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3)【考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答案:学生品行形成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娄老师从同学们对谁应该得到有印迹的书认识不一的情况出发,让同学们通过演讲谈应该得到书的理由,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精采的演讲和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使同学们受到情感上的感染。同学们通过理智权衡,表现出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产生了道德意志。大家都想得到有印迹的书,出现了道德行为。学生品行形成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在开学的第一天,通过发书这一活动,娄老师抓住其中具有的教育性,积极进行德育
16、教育,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学生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具有特殊的性质:首先,它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其次,它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再次,它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学生品行形成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是受教育者反映当前德育要求产生的品德发展新需要与其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学生开始对谁应该得到有印迹的书认识不一,在娄老师的启发教育下,学生的新的道德认识战胜原有的道德认识,向着德育要求的方向发展。13 学生品行形成过程
17、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任何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不良的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人的品德是在它的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不断的变动性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发展的。随着学生的发展,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有的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品德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又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必要。娄老师分书的教育,还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14 1、我国在封建社会时期主要的教育内容是()(2 分)A:四书五经B:七艺C:七技D:论语2、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学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种族与家庭,通过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建立独特的族群和
18、阶层文化,社会也因此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主要体现了()。(2 分)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C:人口功能D:政治功能3、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这句话的作者及其所代表的个体发展动因理论是()。(2 分)A:弗洛伊德、内发论B:弗洛伊德、多因素相互作用论C:洛克、能动论D:洛克、外铄论4、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2 分)A:柏拉图B:亚里土多德C:孔子D:孟子5、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是()(2 分)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6、提出“教育即生活,是学生个体经验的增长;学
19、校即社会,课程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这一基本观点的学派是()。(2 分)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押题卷五套(二)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15 7、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2 分)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8、在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和编排中,如果希望一些内容重复出现,并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应选用哪一种教材编排方式?()(2分)A:直线式B:螺旋式C:分科式D:综合式9、某职业高中进行教育改革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一门具有鲜明职业
20、教育特点的高中语文课程。该课程属于()。(2 分)A:国家课程B:综合课程C:校本课程D:活动课程1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2分)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11、我们熟悉的某位身材高大的人,不会因为他站得远,看上去矮小,就把他知觉为一位身材矮小的人,这是知觉的()。(2 分)A:意义性B:整体性C:恒常性D:选择性12、丽丽 10 分钟背会了一篇课文,接着又继续读了 5 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2 分)A:及时复习B:使用记忆术C:分散集中结合D:适当过度学习13、生物课上
21、,老师先带领学生们先学习“鸟”的概念,再学习“杜鹃鸟”。这属于()。(2 分)16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14、学生犯错误,学校给与警告处分,过段时间学生表现良好,学校取消了这个处分,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受到的是()。(2 分)A:负强化B:正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15、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且稳定的归因是()。(2 分)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16、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及审题的一般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学习的具体解题态度与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2 分)A:具体迁移B:顺应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迁移17、陈芳将“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等
22、准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陈芳处于道德发展的()。(2 分)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18、老师上课跟同学们讲马云的经历,激励同学们以他作为榜样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2 分)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1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2 分)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17 D:沉思型20、小敏最近半年情绪低落,对学习失去兴趣,对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看事物只看到悲观的一面,并且食欲不振,失眠等,小敏属于()。(2 分)A:焦虑症B:抑郁症C:强
23、迫症D:恐怖症21、“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2 分)A:积极型B:对抗型C:消极型D:失控型22、在教学的任务中,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核心。(8 分)23、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8 分)24、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8 分)25、动机的强度越高,越有利于解决问题。(8 分)26、简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10 分)27、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0 分)28、请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10 分)29、简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24、10 分)30、材料:陈老师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起初有的学生很胆怯,说话小心翼翼,陈老师会开玩笑似的鼓励学生:“没事,尽管说,说错了,陈老师也不会打你。”有的学生说得不到位,陈老师也会给予适当的表扬:“嗯,还不错,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对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陈老师会表现出很开心、很欣赏的样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课堂气氛越来越好。问题: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18 分)31、材料:今天刚刚上课,老师拿出了四幅图片挂在黑板上。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看下图片,18 知道这是哪个地方吗?”学生:“是黄山!”老师:“那这几个图片都是什么呢?学生:“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老
25、师:“那大家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云海呢?学生:“波涛汹涌的云海!”学生:“波澜壮阔的云海!”老师:“大家回答得不错,那大家想不想试试当个小导游呢?”学生:“想!”老师:“那大家好好想一想,该怎么表达你想要给游客介绍的景观?大家可以先整理一下,写个稿子,然后开始进行展示!”问题:(1)材料中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什么规律?(6 分)(2)材料中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6 分)(3)材料中使用了哪种教学方法?(6 分)19 1、【考点】依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存在方式划分教育形态答案:A解析: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四书是指孟子、论语、大学、中庸;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26、2、【考点】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使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补充,使得各民族文化精华汇合、交融起来,逐渐形成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这是民族文化融入全球文明的过程。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符合题干描述内容,因此?B?项正确。3、【考点】外铄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外铄论的观点。首先根据关键词“白板”
27、、“任人涂抹”判断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其次该理论认为外部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即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重要影响,故属于外铄论,D?对。4、【考点】孔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孔子教育思想的认识。“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主张。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孟子强调社会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主张教育要持养节气。故选?C。5、【考点】苏格拉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国外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助产术”
28、或“产婆术”,以讨论,辩论或实际引导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故选?B。6、【考点】杜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用主义教育学及其代表人物杜威的教育思想。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一种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以杜威、克伯屈等人为代表。其中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著名观点。故选?C7、【考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押题卷五套(二)答案及解析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20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教育目的的相关知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故选 B。8、
29、【考点】教材的编排方式答案:B解析: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排除C、D。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指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排除 A。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故本题选 B。9、【考点】学校课程答案:C解析: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题干中的职业高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编制的具有鲜明职业
30、教育特点的高中语文课程属于校本课程。10、【考点】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答案:B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鱼”指直接给他现成的鱼,而“渔”则指捕鱼的方法。教给学生方法,让他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标,效果会更好。11、【考点】恒常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恒常性。知觉对象在客观现实中并未发生变化,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直觉印象仍然知道客观对象是保持不变的。题干所说的是恒常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
31、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A 选项是干扰项。故选 C。12、【主考点】保持与遗忘【副考点】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答案:D解析: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排除 A。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是过度学习。适当的过度学习要比刚能背诵的记忆效果要好。适当的过度学习指的是 150%的学习,题中丽丽 10 分钟恰好背会,再背 5 分钟就是 150%的学习,所以本题选 D。13、【考点】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答案:B21 解析:本题考查下位学习的表现。知识的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关系
32、,可分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详细分析如下表,题干中先学习“鸟”的概念,再学习“杜鹃鸟”属下位学习,故选 B。14、【考点】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答案:A解析: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处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厌恶刺激,终止厌恶刺激就是摆脱了厌恶刺激,表现良好这种行为在以后发生的频率会增加。15、【考点】动机的归因理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外部归因,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和不可控制归因,并发现人们常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及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等
33、。其中能力属于内部且稳定发挥的因素。故选 A。16、【考点】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习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划分,迁移可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本题中态度的迁移就是属于此类。因此,本题选 C。17、【考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答案:C解析: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将道德判断的发展划分为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和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其中,原则或良心定
34、向阶段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陈芳认为“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属于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归属于后习俗水平,故本题应选 C。22 18、【考点】榜样示范法答案:A解析: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老师上课跟同学们讲马云的经历,激励同学们以他作为榜样所体现的德育方法就是榜样示范法。19、【考点】认知风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认识风格的辨析。题干中小红的表现是“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即“仔细、准确”,故本题选 D。B 项是思维的分类,不选。20、【考点】抑郁症答案:B解
35、析:本题考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重点区别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相关表现。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典型临床表现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等“三低”症状为核心。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题中所述属于抑郁症,故本题选 B。21、【考点】消极的课堂气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课堂气氛类型。我国学者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课堂气氛,具体如下表,题干中的课堂气氛表现为消极的课堂气氛,故选 C。23 22、【考点】教学的任务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教学的任务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36、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五项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智能是核心,发展体能是保证,思想品德是方向,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理想目标。故题干说法错误。23、【考点】非正式群体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和正式群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教师在管理非正式群体时,第一,要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第二,对积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第三,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适当
37、的引导和干预。但是其影响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24、【主考点】国家的教育目的【副考点】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即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对象提出的,两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故题干说法正确。25、【考点】动机的强度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动机会影响问题解决。面对较复杂的问题时,中等偏低的动机强度有利于问题解决;面对较简单的问
38、题时,中等偏高的动机强度有利于问题解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 U 型曲线关系。26、【主考点】遗传【副考点 1】环境【副考点 2】个体主观能动性答案: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1)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3)学校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7、【考点】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答
39、案:(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24(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28、【主考点】道德认识【副考点 1】道德情感【副考点 2】道德意志答案:(1)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同时也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而且还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意义。(2)道德情感。是人们在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时内心的情感体验,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是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3)道德意志。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
40、力,是人们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克服一切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努力,能够调节和控制各种情感和行为。(4)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29、【考点】复述策略答案:(1)复述的时间上,采用及时复习、分散复习。(2)复述的次数上,强调过度学习。(3)在复述的方法上,包括运用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相结合、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等。如果我们对某事感兴趣,或者对它持积极态度,就会记得牢固;反之,则容易遗忘。30、【主考点】教师的领导风格【副考点】对教师的期望答案: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
41、活动中相互作用产生的,主要受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材料中体现的是教师对课堂气氛的影响。教师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的领导方式。民主型的教师力图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他们注重对学生表现的客观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加以鼓励和协助,关心并满足学生的需要,他们善于营造一种民主与平等的氛围,这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社会心理距离比较近。材料中的陈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营造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氛围,对胆怯的学生加以鼓励,因此课堂气氛越来越好。(2)教师的情绪状态。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
42、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材料中的陈老师对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表现出很开心、很欣赏的样子,学生受教师的影响也会产生开心欣赏的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心理相容,因此课堂气氛会越来越好。(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心理、智力、知识、能力、行为块况和变化的预先设定。教师这种内在的主观倾向往往反映在其外在行为上,从而给学生造成某种特定的心理作用,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材料中的陈老师善于鼓励、表扬、欣赏学生,使学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改变,因此课堂气氛越来越好。31、(1)【考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答案:材料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
43、合的规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老师让学生主动思25 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此规律。(2)【主考点】直观性原则【副考点】启发性原则答案:材料体现了下列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可能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案例中,教师给学生看图片,利用模象直观的方式,丰富学生感知。启发性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
44、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老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写作文,而是通过看图片的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考点】谈话法答案:材料中使用了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方法,案例中,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性,通过启发谈话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26 1、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2 分)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
45、泰洛齐D:凯洛夫2、体现启发式教学原则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教育学著作()。(2 分)A:论语B:孟子C:中庸D:学记3、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2 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4、大猫教小猫捉鼠,大鸭子教小鸭子游水,都是教育的形式。人类产生之后只是继承了动物的教育形式,因而人与动物的教育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持这种观点的是教育的()。(2分)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2 分)A:环境B:社会
46、活动C:遗传D:教育6、近些年,很多小学开设的“艺术课”将音乐、美术、形体、美学鉴赏等诸多必修课程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全方位地感受美、学习美、发现美,这种艺术课属于()。(2 分)A:学科课程B:分科课程C:综合课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押题卷五套(三)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27 D:选修课程7、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的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哪一个概念反应的内容()。(2 分)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8、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
47、、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什么教学原则?()(2 分)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巩固性9、李老师在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2 分)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发现法10、张老师为了考察学生们的掌握情况,保证教学质量,每节课都尽量提问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上述张老师所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是()。(2 分)A:诊断
48、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准备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1、列宁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强调的是()。(2 分)A:道德情感B:道德行为C:道德观念D:道德意志12、对中学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2 分)A:课外、校外活动B:班主任工作C:社会实践活动28 D:思想政治课及其他学科教学13、幼儿园儿童做加减法时会用数手指的方式帮助自己,这种思维类型是()。(2 分)A:形象思维B:分析思维C:直观动作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14、有位学生已知道“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但在运算 11+37=?时,还是把 11与 3 加起再乘以
49、 7。那么,影响该学生进行这样运算的主要是()。(2 分)A:定势B:逆向迁移C:正迁移D:水平迁移15、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学生也做出类似行为。这表明学习行为存在()。(2 分)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获得D:刺激消退16、小张在参加学校运动会时,越是想赢,比赛成绩越不理想。请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2 分)A:动机太强,效率降低B:动机中等,效率最高C:动机越低,效率越高D:成绩与动机没有关系17、针对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件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甲同学很悲观,觉得自己连考试都考不好,还能干什么;乙同学很理性,认为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继续
50、努力学习。这体现了情绪的()。(2 分)A:两极性B:独特的主观性C:客观性D:不同的外部表现18、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2 分)A: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B:自主与羞怯C:勤奋感与自卑感D:友爱亲密与孤独19、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2 分)29 A:思维的可逆性B:具体逻辑推理C:去自我中心D:守恒概念的形成20、国外学者参照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纪律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反抗行为阶段、自我服务行为阶段、人际纪律阶段和()。(2 分)A:道德阶段B:超我阶段C:自我约束阶段D:本我约束阶段21、陈老师最近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