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安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安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n)阡陌(xin)垂髫(tio)翕忽(x)B清冽(li)为坻(ch)参差(c)问津(jng)C多髯(rn)祖胸(tn)衣褶(zh)船楫(j)D辗转(zhn)蒹葭(ji)未晞(x)芼之(mo)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绚丽驰骋振耳欲聋五彩斑斓B浮燥演绎历历在目名副其实C狡辩瞭望轻歌曼舞袖手旁观D诀择膏药垂珠联笼九省通衢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明的经真,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成语不属于儒家之道的选项是()A温良恭俭B见
3、贤思齐C克已复礼D杞人忧天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B(这腰鼓)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却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C三班能够流畅背诵安塞腰鼓的同学超过30多人,比起四班来可是强多了。D通过观看腰鼓表演,使我领略到了陕西汉子的豪迈激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名句默写。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再次使古诗词成为大众瞩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流行开来。我国传统的古诗文就像一个开掘不尽的宝藏,从中可以发掘丰富的风物、生活、情感、思想通过古诗文,我们沉醉于小石潭“青树翠蔓,(1)_ ,参差披拂”(小石潭记)的
4、幽静美丽,驰目于洞庭湖“(2)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汹涌澎湃,感慨于桃花源“阡陌交通,(3),_”(桃花源记)的安宁祥和。通过诗句“微君之故,(4)_”(诗经),我们看到了劳役者矛头直指统治阶级的质问与愤慨;通过诗句“求之不得,(5)_”(诗经),我们也看到了爱而不得、日思夜想的执着与深情;通过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6)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读出了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悲悯与赤忱浸润于古诗文的福泽,我们渐渐学会了观物、观人、观世界。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古诗文阅读【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
5、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三闾祠(清)查慎行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注释:三闾(l)祠:位于潮南汨罗。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岁时:节今。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骈死于糟枥之间()(2)是马也()(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
6、湘兰沅芷年年绿()2翻译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京。3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1处)(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平江远山极目回。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A问所从来,具答之。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孔子云:“何陋之有?”5“英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这两句是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国无人英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请结合乙文,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6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甲文指出因为(1)“_”的现实,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
7、遇,终被埋没,推残:乙文中,作者认为是(2)“_”导致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请用课文原话回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夜听九寨沉石大多数人都曾是白天看九寨沟的,步入其境,会欣赏到那嵌入山水之间的多彩美景,尤其是那五彩石、孔雀蓝、魔幻般的池畔,还有那春分和仲秋时节被风浸染的山林,叶片的色彩宛如画笔,为那里的山水涂上大自然生命的色彩并赋予九寨沟神奇天堂之美名初秋早晨,当我步入九寨,把阳光与色彩收进眼帘之后,忽然产生另一种好奇的想法,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九寨的夜很纯净,虽说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但夜的浓度仿佛过滤了似的,黑静中带着
8、丝丝透明的蓝梦,在寨与寨之间、山与山丛中、湖与湖的彼岸飘浮着一种夜色情绪。此时,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当你贴近礁盘,俯身侧耳时,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发出的声音,然后由喷发的水珠同时打在翠竹林里,像散落的珍珠声,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合奏的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这是一出泉水,带动的是多音的组合!”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听说,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我指着海拔3 300多米的山峰,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那里是最原始的山洞,当年林场的工人曾进去过,谁也没有走到头。”甘巴担心地说,“光靠我这手电筒是无法走进山洞的。”我笑了,带着一丝
9、无所畏惧的神色:“山洞里只要有泉,单凭声音就会找到洞与洞之间的路。”“你真的要进洞?”甘巴急了,“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说,“要想写出真正的九寨神奇,一定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进山洞里探幽,寻找的是泉的源头。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在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洞内的山盘与礁砂形成了九寨独特的地貌,泉涌出石间,并融入沙棘沉淀之后,形成了地质的钙化,水与水流出的是一种绿色的诗意。蓦然,在我的头顶传来一阵轰鸣的水流声,像是一泻千
10、里的瀑布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头望着,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水声来自海拔之巅,据说远古的人发现这个洞后就没出来。”甘巴说得很认真。我凭着水声的方向,钻着一个个洞口,翻越着一个个起伏的山脉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凹处,总会有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谧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你听,在这里唱歌,有一种神奇的回声,并且传得非常远。”甘巴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神奇的九寨。他唱的每一个音符都穿透了泉水与山石,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音箱里,真实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奇妙的魅力。一曲过后,我在洞的夹层中寻觅到了真正的水源头。“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水线在
11、夜色中闪现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而且能辉映着整个山洞,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这是洞中的小瀑布,真正的大瀑布还在高原深处。”甘巴说这话时,我已经明白了九寨水源的含义。我无须再去寻觅,已经用心触摸到了水的神经,泉的甘甜。当我走出九寨山洞时,站在一处最原始的崖石边眺望,眼前的九寨已经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雾之中,东方的晨曦仿佛穿透雾纱,射出了绚丽斑斓的霞光。此时,我被迎面飘舞的晨雾缭绕,在夜与晨的交织中,再一次听到了那散发着馨香的泉水声(选自人民日报)1在“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扑”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2、?2根据你的体会,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3作者浓墨重彩,详写夜探九寨山洞,是要突出什么?4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甲】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乙】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13、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释】地黄:药草名,晒干的叫生地,蒸熟的叫熟地。口食:口粮。糇(hu):干粮。糇粮:泛指饲口度日的粮食。白面郎:指富贵人家养尊处优不懂事的子弟。南朝 宋代的沈庆之在一次讨论北伐大事时,曾讽刺徐湛之等世族出身的文官说:“为国譬如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指宋文帝)今与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这里借用其讽刺含意。“可使”句:是说马吃了地黄后,膘壮有力,毛色光亮,可以光彩照地。对上面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中“可怜身上衣正
14、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这种心理是反常的,却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B乙诗是一首五言古诗,通过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的痛恨。C乙诗中的“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突出“人不如马”,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D甲乙两首诗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没有直接发议论,寓情于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用了典故并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做了传神的描绘。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填在括号里。(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3)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七、作文(共40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说,科技是普及性的事业,公众不仅要了解科学知识,还要了解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明白滥用科技对人类带来的不良影响,反对那些唯利是图、利用科技做对人类造成危害的事情。读了上述这段话,你一定有自己的见闻、感想和体验。请以“科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