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虎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虎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遗嘱(zh)悄然(qio)渗透(shn)屏息敛声(png)B由衷(zhn)湛蓝(shn)挪威(nu)飞天凌空(ln)C着舰(zhu)国殇(shng)巨额()迎风绽放(zhn)D揪心(ji)磅礴(b)优雅(y)心潮澎湃(bi)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蔚安他的谎话。B记得那时我从私孰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C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
3、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D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枳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儿暖气。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外教团队对训练的要求很高,即使是训练前的热身和训练完的拉伸、放松,都是一丝不苟,严格要求。B影片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镜头充分揭露了敌人的法西斯暴行。C“以前只是在电视和网络上收看WNBA比赛,如今成为这个联盟的成员,有梦想成真的感觉。”邵婷兴奋地道出了心声。D得知偶像柯洁败给“阿尔法狗”的消息,围棋迷舒波连续两天废寝忘食,上课时总是走神,就连老师点名
4、他都没听到。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B目前,城市免费WiFi“智慧桂林”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D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使同学们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原文语句填写。(1)愚公之所以决心平山,是因为:_,_。(2)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原因是:_,_,_。(3)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_,_,_?(4)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_,_。(5)晋代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
5、文中“_”这一句而言的。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三峡)【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
6、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场所。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是指云。(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略无阙处虽乘奔御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2)丙文画线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7、)A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B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C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D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3)翻译下列句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4)【甲】【乙】【丙】都写到“山”,三文的“山”各有什么特点?(5)【甲】【乙】都写到“猿鸣”,赋予的情感有何不同?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总与一缕炊烟有关写下这题目,我仿佛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拂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
8、前的小路 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晚,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由学校回家的路上。而那时,最迫切的意愿,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菜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几缕炊烟的余烬中,默默地守望着。有时,也柔柔地喊一声:“吃饭了噢。”其实,母亲所能煮的,往往也只是“饭”而已。自每年三月下秧,到八月新谷入仓,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我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又是红苕稀粥,又是红苕稀粥!” 每到这时,母亲
9、总是默然无语。黯淡瘦削的脸上,隐现着一丝愁苦和讪然,仿佛她真是不该煮出这样的饭食。偶尔,能听到母亲和父亲焦苦的叹息:“这日子,哎,真是亏了娃们。”声音很低,很低,却沉重如石地砸在我心坎儿上。那时,我才知道,母亲除了如我们一样饥饿外,还承忍了更难以言说的痛苦。现在想来,也真是难为了母亲。那还是大集体时候,父亲体弱多病,不能干重活,便习了理发、补鞋的手艺,常常走村串户去挣钱。挣了钱,交给队里,由队里核算工分、口粮;可是,父亲常常是挣不够工分的。母亲就只好更累了。除缝连浆补,灶火炊饭,洗锅涮碗外,还得风来雨往地忙活队里。母亲很能干,手脚利索,能挣工分换回一些粮食。虽是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吃饭时,母
10、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那神情里,满是瑟缩,迟疑。每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后来我才明白,母亲那殷勤得有些夸张的举动里,更多的,却是谦卑和愧疚;为她作为母亲却不能煮出更多更好的饭食,喂饱她的孩子。现在,母亲偶尔到我这儿来。吃饭时,仍瑟缩而谦卑地坐在“挂角”的位置。举箸援筷间,也满是小心翼翼。起初还以为是客气,或不习惯。多次让她坐在正位上,说,一家人,用不着那样的。不一会儿,她
11、又不自觉地移到了“挂角”的地方。我才知道,这习惯,跟那时的生活有关,改不了了。便忍不住嘴里发苦,心里发灰,有一种懊然复怅然的感觉,拂之不去。那时,母亲只有过年时最快乐。记得每次煮“年夜饭”,母亲总是风风火火地进进出出,嘴里却悠闲地哼着歌儿。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罗,开饭罗!”在我们敞开肚子,尽情吞嚼母亲做的丰盛饭菜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凝望着我们喃喃地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终于能够天天都那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地灶火炊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
12、总要亲自下厨忙乎。饭菜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不;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问你们啥时能回来吃。读信,我的鼻子就酸酸的,喉咙里也又涩又堵。那时,我才明白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其实知道,自古以来的母亲,都是这样的良善,慈蔼,无私。只是,我不无遗憾地发现,这种传统的母亲,在我们的生活里,已是越来越少。一代慈蔼而伟大的母亲,或许从此就将渐渐地消失了罢。意识到这一点,我不禁为我们的后人,感到深深的悲伤和彻骨的绝望。“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缠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与夕阳、晚霞、风和过
13、去的岁月融在一起。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灼痛、潮润,仿佛正被那烟火熏燎着。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中,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之流的初源。1作者几次写了母亲的“讪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段的作用。3本文语言蕴涵丰厚,生动贴切,富有表现力。请赏析第段中两个画线的语句。那混着浓浓的柴草香、饭菜香的炊烟啊,就像抒情的花朵,在天空开放,并且歌唱。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灿亮我们的眼睛和脸庞。4联系
14、全文,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一代慈蔼而伟大的母亲,或许从此就将渐渐地消失了罢。5下列对文章的品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段卒章显旨,点明了写作目的,揭示了文章中心,升华了作者的情感。B以“总与一缕炊烟有关”为标题,表明文章写作的是“与炊烟有关”的人和事,有揭示内容和主题的作用;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C本文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刻画母亲形象,抒写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D文章以母亲从炊烟中走出开头,又以母亲站在炊烟中喊“我”结尾,两个实景首尾呼应。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
15、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该诗结尾两句。六、语言表达(共10分)本课的两篇散文都谈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下面的这幅漫画也表明了某种人的生活态度,请品味漫画,回答问题。(1)请给这幅漫画拟一个题目。(2)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图中人物的生活态度的。七、作文(共40分)祖国处处山河美,当今旅游成时尚。在你的记忆里,你旅游中的哪些景物让你印象深刻?你能把它们描写出来吗?请以“最是那美景难忘”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作此题时,注意抓住景物特征、按照一定顺序、调动多种感受、利用多种观察角度、融入自己情感去描写景物。(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