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五常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五常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酷冬(k)散步(sn)信服(f)散(sn)落水泡(po)B嫩芽(nng)铺着(p)很累(li)熬(o)果实累累(li)C分歧(q)还小(hun)拆散(chi)蹲(dn)勉强(qing)D一霎时(sh)水波粼粼(ln ln)鱼塘(tng)稳(wn)强(qing)壮2、下面各组中词语的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蓬勃拆散分岐翻来复去B必竟敏感胳博水波粼粼C阴蔽仿膳设若不知所错D花瓣牛篷绿因暴怒无长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B他的求学经历,说明能否学
3、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C那些街头小报为了捕捉此案的一些细节而忙得不亦乐乎。D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有危险化学药品的瓶子放到特制的保管柜中。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B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C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D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1)_,意与日去,_,多不接世,悲守穷庐,_!(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
4、明心立志”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3)文章中有一句话表现了“躁”的危害,这句话是:“_”。(4)全文围绕“_”这句话展开议论的。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则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天资美,不足以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逾矩,方可放
5、下。德薄者,终学不成。(宋(张子全书经学理窟)【注】足:值得。以:把。为功:当作成功。矫:正,纠正。焉:这里作代词,相当于“之”,此处代学习。进道:前进的道路。勉勉:非常尽力(努力)。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静以修身()(2)非学无以广才()(3)淫慢则不能励精() (4)至从心所欲不逾矩()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3【甲】文中诸葛亮开篇明确德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请简要所述自己的理解。4【甲】文中提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乙】文中找出与这一句话意思相近的一句,请抄写下来并谈你对【乙】文中
6、这句话的理解。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怀念蒲扇轻摇的时光又是一年夏来到。炎炎烈日,整个小城像个蒸笼,日头像凝固了一般,空气里满是阳光焦灼的味道。一天下班,开车经过公园的林荫道,我意外发现了一个卖蒲扇的小摊,是那种用蒲葵叶做成的、圆形的老式的大蒲扇。卖蒲扇的大娘坐在马扎上,摇一把大蒲扇,目光慈祥面安静,好似这炎炎烈日与她毫不相干。我不觉心中一动,下车走过去,跟大娘攀谈起来,得知这些蒲葵扇都是大娘自己动手剪编的。说着,她将手中的蒲扇递给我。我拿着蒲扇细细端详,新做的蒲扇,颜色笋白中微黄。闻闻,有股类似于麦秸和青草的味道,质地简易拙朴,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轻轻摇动,那自然的风
7、,剃那间扇开了我内心最深处的记忆,那扇面上牵出的丝丝缕缕的梦,伴着蛙鸣稻香,真切得似乎盈盈在握了。我的童年是属于乡村的,乡村很小,很偏。夏天的乡村,乡亲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这种老蒲扇了。相比起那些羽扇、折扇、檀香扇的娇贵,老蒲扇因其结实轻便、价格便宜,最受乡村人家的喜欢。而乡人淳朴智慧且多创意,即使一把蒲扇,也要开发出许多用途,诸如生火、驱蚊、遮阳、挡雨、垫坐等等,而绝不止于扇风乘凉。暑热难耐,乡村人的老蒲扇是从不离身的,无论是上集赶会,还是瓜田李下,老蒲扇伴随着乡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摇落了炎炎的夏日,摇走了缓缓的岁月。乡村的夏夜,弥漫着泥土、雾霭和稻谷清新气息的浪漫诱感,圆润的新月,常常等不
8、到斜阳坠入西边的灰墙黛瓦,就轻灵灵地爬上东边的柳树梢。每天吃过晚饭,奶奶就会拉着我的小手,提个小马扎,拿着一把蒲扇。让我抱着一个小凉席,到村头的大树下纳凉。大树下坐了不少人,三五成堆地拉着家常。【A】女人们摇着大蒲扇,轻摇慢扇间,凉风习习,自是多了一种悠然自得。男人们则一边“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一边“呼扇呼扇”起劲地抡着蒲扇,谈天说地、评古论今,扇起扇落,笑语飞扬。小孩子们则坐不住,不是围了树比赛转圈圈,就是在人堆里钻来去地捉迷藏。如果谁家的小孩子调皮得很,大人会用蒲扇在其屁股上狠狠地拍打几下,大人哈哈大笑,小孩子就会扮着鬼脸笑嘻嘻叫着“不疼不疼”地跑远了。小小的蒲扇不仅让乡村的夏夜有了灵动的
9、色彩,也让那含蓄而又自然的亲情随着蒲扇的摇动恣意流淌。每当我玩累了,奶奶都会将凉席拉开,让我躺在上面,她则在一边缓慢面有节奏地据着那把大蒲扇,拍打着试图叮咬我的蚊虫,嘴里哼着我永远听不懂的小调。奶奶的大蒲扇,一下一下又一下,温柔的风一圈一圈又一圈。【B】月光透过婆娑的树叶,投下满地斑驳的光影,繁星在夜空中调皮地眨着眼睛,看着不远处上下飞舞的萤火虫,听着树枝上不眠的蝉鸣,一会我就进入了梦乡。“扇扇有凉风,天天在手中,年年五六月,夜夜打蚊虫。”奶奶的蒲扇不知道用了多少年,手柄磨得光滑酒圆,蒲扇叶已发黄,有的地方已破损,周边一圈,奶奶用细长的花布条仔细绞的边,密密地缝实。扇叶道道褶皱,很像奶奶额头上
10、沧桑的皱纹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我都是在奶奶的老蒲扇的摇拍下入睡,更不知道入睡后奶奶是怎样将我弄回的家,问她几次,她都用扇子拍着我的头,抿嘴一笑而不答。在追求低碳生活的今天,蒲扇当是最绿色最环保的消暑工具了。但随着电扇、空调的逐渐普及,使用蒲扇的人少了,蒲扇在一些都市的记忆里,已经渐渐远去。曾经那个摇着蒲扇最疼爱我的人,也已跟着岁月远去了。蒲扇轻摇的美好时光,已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这样的景,再无处可寻。唯有那段抹不去的记忆,在我的脑海中历久弥新。(选自长沙晚报)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怀念”的内容。2联系下文,说说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3从词语运用或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A】句:
11、【B】句:4文章最后写道:“蒲扇轻摇的美好时光,已成为一道永恒的风景,这样的景,再无处可寻。唯有那段抹不去的记忆,在我的脑海中历久弥新。”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甲】【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甲诗中,题目的“左迁”的意思是_。画线的诗句中“龙标”的意思是_。2这两首诗都是“寄”情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阅读下面的赏月对联,用“/”划分出它的节奏并简要说说这副对联的妙处。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这副对联的妙处是:七、作文(共40分)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说真话,抒真情。题目一:我的老师题目二:那一次,我真_(补充一个表达情感的词语,例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