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铜川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陕西省铜川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是()A婆娑(su)潜滋暗长(qin)主宰(zi)倔强挺立(ju)B开垦(kn)无边无垠(gn)倦怠(di)虬枝(qi)C锤炼(chu)秀颀(q)外壳(qio)恹恹欲睡(yn)D毡子(zhn)旁逸斜出(y)泛出(fn)坦荡如砥(d)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祖藉悲哀任劳任怨饮食起居B慰勉和霭无可奈何节衣缩食C劳禄隔绝汗流满面东挪西借D私塾舒服勤劳俭朴不辍劳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广大官兵总是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B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
3、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C在2020年春晚中,当看到黄晓明等人演出的小品机场姐妹花时,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D春天已经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希望也在每一个人心中潜滋暗长。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B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默写。(1)老骥伏枥,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
4、寿)(2)亭亭山上松,_。风声一何盛,_!刘桢赠从弟(其二)(3)把曹植的梁甫行默写完整。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乙自黄牛滩东入西
5、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象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崧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袁崧宜都记)注释 形容:形体和状态。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崧:人名,作者袁崧。(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互相轩邈 经纶世务者 其石采色(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字相同的一项是()
6、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绝壁或千许丈C山谷传响,泠泠不绝D至于下水襄陵,沿溯阻绝(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5)下列对以上两个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狙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C甲 乙两文内容上均以写景为主,所写景物其特点多有相同之处。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景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通讯选段,完成
7、小题。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
8、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
9、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战位上,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快点!快点!”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
10、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1下面对、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段背景资料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B这两段都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突出强调舰载机逐渐的难度与风险。C这两段渲染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阅读兴趣。D这两段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2下列是对本篇通讯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着惊海天”是主标题,运用夸张手法,简洁醒目。B“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是副标题,补充
11、说明主标题的内容。C本文既有新闻事实,又有历史资料,既有精彩故事,又有昂扬精神,是通讯精品。D通讯多次描写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正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大、意义重大。3对本篇通讯的价值意义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价值感。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意义重大,新闻价值不言而喻。B层次感。叙事完整,铺排有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C现场感。作者将体现通讯主题的任何情节做准确无误的细节描写。D美觉感。用“动态美,情感美,语言美”三美让作品具有更强的震撼力。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小题。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本诗的作者是_(人名)。2选出下面鉴赏有误的一项()A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六、语言表达(共10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请你结合实例对此简要分析。七、作文(共40分)片断写作练习:你是否注意观察了月夜的景色,请用200字以上的文字描写一段月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