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临夏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甘肃省临夏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模拟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一楫(j)黍(sh)椎髻(j)篆章(zhun)B虞山(y)糁(sn) 罔不(wng)峨冠(gun)C弥勒(l)贻(y)壬戌(x) 矫首(jio)D衣褶(zh)髯(rn)器皿(mn)箬篷(ru)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它们)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摊低语着。B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煽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C或者是某只多情的美洲半蹼鹬从鼻子里发出的咯咯声。D暄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3、下面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B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鸿儒”来代指家乡、月亮、音乐和老师。C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传奇英雄,像鼓上蚤时迁、小李广杨志、神行太保戴宗等,各个身怀绝技,个性鲜明。D“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左右逢源”、“舍生取义”、“专心致志”等成语都出自孔孟的言论。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B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C通过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粤剧进校园等活动,我市师生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4、。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近、了解、研究古诗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名句积累。(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2)青青子衿,_。(诗经子衿)(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 ”,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5、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
6、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阡陌交通_(2)以其境过清_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同“乃记之而去”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B其反激之力(河中石兽)C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D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甲、乙文段画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一碗情深(李光彪)在那个肠胃生锈的年代,我和二姐如母亲饲养的两头猪崽儿,肚子像条大麻袋,再装多少吃食进去都
7、感到饥饿。因此,二姐和我常为吃饱肚子而争执打闹。家里吃饭盛菜用的全是土陶碗,由于没有丰盛的菜上桌,一家人的碗七大八小也没几个,除了装菜的钵头汤碗碴儿、大碗外,每人只有一个碗。有次,我麻利地帮母亲拿碗、端菜、收碗,慌忙中,手里的碗“咣当”一声落地。碗摔烂一个少一个。不知是母亲有意惩罚我,还是家里无钱买新碗。吃饭时,母亲总让二姐定量先吃,等二姐吃完后,再把碗洗干净,用同一个碗舀饭给我吃。我守望在二姐的旁边,看着“吧嗒、吧嗒”细嚼慢咽吃饭的二姐,总是催促二姐赶快吃,巴不得叫二姐直接倒进肚子。常常是二姐才刚端起碗,没吃几口,我就迫不及待对母亲大声喊:“二姐的饭吃完了,快点儿、快点儿,轮到我吃了。”二姐
8、毫不示弱,反驳说:“饭还有半碗呢,催工不催吃。”母亲转过身来一看,便劝我耐心等待。那时的我多么仇恨二姐啊!后来,省吃俭用的母亲不知从哪儿买回一个小花洋碗,继续采取二姐和我共同使用的办法,早饭二姐先吃,我后吃,晚饭我先吃,二姐后吃,让我和二姐轮流用那个小花洋碗吃饭。轮到我吃饭时,我总是故意拖延时间,让等在一旁的二姐垂涎欲滴。有时,我明知饭快吃光了,可偏要留下一小撮儿在碗底,慢条斯理地一粒一粒数着吃。直到母亲看不过意朝我发火,催我迅速吃完饭,二姐才可以接过我手里的小花洋碗,自己洗刷,交由母亲分舀饭菜吃饭。肚饱眼不饱的我仍不愿走开,站在二姐身边,既监督母亲,也监督二姐,生怕母亲偏心,让二姐多吃多占。
9、那天,未嫁进家的二嫂的父亲来“踩家”,母亲在灶房里忙前忙后,不仅杀鸡,还做了好几个香喷喷的菜,碗自然就不够用。爱面子的母亲怕我不懂规矩,就舀一碗饭,夹了三块鸡肉,让我先吃,但不准我上桌。我“稀里哗啦”吃完后,就被母亲特意安排在屋外的院子里喂猪食,闷闷不乐的我总觉得母亲对自己不公平,为什么让二姐上桌,不准我上桌,便对那几头猪又打又骂,发无名火。母亲知道我的心思,只好又叫二姐来替我喂猪。像只馋猫的我跑到饭桌旁,缠着母亲磨磨蹭蹭想啃鸡脚,母亲说小娃娃不能吃,吃了手摇写不好字;我想吃鸡肠子,母亲说小孩子吃了鸡肠子,连横竖都画不直;我想啃鸡头,母亲又说那是敬长老的;我想吃鸡冠,“老亲爹”却给了二姐,说姑
10、娘吃了长大后才会绣花;我想吃鸡脑髓无奈之下,母亲只好把她碗里的一块鸡翅分给了我,说我吃了长大以后会远走高飞。拿着那块鸡翅,我一下子就飞奔出家门,满村子边跑边啃直到我九岁那年,三个哥哥和大姐娶的娶、嫁的嫁。我和母亲与大哥一家,二姐和二哥一家,另立门户分家过日子。分家时,二姐和我都想要那个小花洋碗,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在母亲的“裁判”下,小花洋碗归我所有。从此,我和二姐成了两头分槽的猪崽儿,不再共用那个小花洋碗轮流吃饭了。那个不知多少次被我掉在地上的小花洋碗,搪瓷已经东一块、西一块掉了很多,乌黑的铁皮斑斑点点露了出来,成了我吃饭的专用碗。可小花洋碗再好,吃不饱肚子仍是家常便饭的事。而二姐却比我
11、懂事,二哥家有什么好吃的,总会悄悄留一点儿埋在饭下面,端着离开饭桌,跑到我面前私分一点儿给我尝个味道。就这样,我和二姐如母亲菜园里栽种的番茄、辣椒、南瓜、虹豆,朝夕相处,并肩长大。不知不觉二姐就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我十六岁正读初中时,二姐出嫁了,第二年,二姐生下孩子,当了妈妈。母亲带着我去二姐家“送祝米”,我忍痛割爱,把那个小花洋碗当礼物送给了二姐,让孩子用它吃饭。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孩子满月时,二姐来“送祝米”,又把那个多年未见的小花洋碗,用红油漆涂抹过,有些旧,送给了我“掌上明珠”的姑娘。如今,二姐和我都过上了端着“金饭碗、银饭碗”的富足生活,但我们几乎一年半载都难以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
12、了。1简要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第段中,作者一连用了五个“想”来描绘我上桌后的馋样,这对表现母亲的形象有何作用?3第段画线句“我和二姐成了两头分槽的猪崽儿,不再共用那个小花洋碗轮流吃饭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请联系前文赏析这句话的妙处。4文题为“一碗情深”,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说说“一碗”中蕴含哪些“深情”?五、诗歌鉴赏(共5分)古诗词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常 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品味词语,赏析颈联中“悦”和“空”字的妙处。(2)尾联中“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选词填空:(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_,动物的养育往来。A发荣B荣枯C枯落(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得多。A灵活B灵敏C机灵D生动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完成作文在陈权重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她们找到了隐藏其间的趣味。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肯定也有过这样的事情,也有过苦和乐的体验,请以“是苦也是乐”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