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卑劣(bi)诬蔑(mi)蛮横(hng)挑拨离间(jin)B彷徨(png)探察(ch)枯燥(zo)卑鄙无耻(b)C堕落(zhu)剥削(xio)挚爱(zh)舐犊情深(sh)D萦绕(yng)枷锁(ji)拙劣(zhu)出类拔萃(cu)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偏僻屹立人情事故富贵荣华B怠慢嘱咐雪夜弛马垂珠联珑C家眷羁绊大彻大悟翠羽流苏D严竣恬静戛然而止叹为观止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异想天开,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B成都有锦里、
3、宽窄巷子、太平巷里等著名景点,这些地方的建筑精致、小巧,鳞次栉比。C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9月6日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视美方行动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D2018年开学第一课共分为四节课,令别为“梦想”“奋斗”“探索”未来“,多角度诠释了对创造的理解,让观众获益匪浅。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
4、未来都是崭新的充满吸引力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文背诵默写。(1)野马也,尘埃也,_。(庄子北冥有鱼)(2)水击三千里,_。(庄子北冥有鱼)(3)庄子日:“子非我,_?”(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
5、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将鹏与野马、尘埃作类比,说明万物都有所依凭,不能摆脱世俗束缚的道理。B本文寓说理于神话传说之中,展现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充满了梦幻的浪漫主义色彩。C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的大鹏形象。D大鹏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米浪花,再乘坐盘旋的狂风,凭借若六月的气息离开北海。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
6、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
7、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
8、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
9、夏天就到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根据以上选文完成填空(填说明顺序,概括语段内容)。2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3选文第段中,作者具体列出了南京的花比北京的花早开的天数。请分析此句用到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李白在塞下曲一诗中写道:“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请用选文中的物候知识来解释诗中所描述的物候现
10、象。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诗词,回答问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2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
11、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及的绝望情绪。六、语言表达(共10分)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 出来的那种想象,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正确的顺序:_七、作文(共40分)当我们受挫时,父母会伸出双手给我们安慰;当我们进步时,老师会伸出双手给我们掌声;当我们胆怯时,同学会伸出双手给我们力量那双温暖的手一直都在。请以“那双温暖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