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肇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肇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掠过(n)酷似(k)沸腾(fi)裁判(ci)B刹那(ch)翘首(gio)由衷(zhng)气氛(fn)C赢得(yng)敦煌(dn)悄然(qio)敛声(lin)D慷慨(ki)轻盈(yng)屏息(png)旋风(xun)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D能否规范地书写
3、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不折不挠的不竭动力。B王稼祥从间接的渠道了解到朱仲丽的家世、学识修养、道德操守后,对朱仲丽的好感已经潜滋暗长了。C现在,日月光华,坦荡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被压在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D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无处不妥帖,无处不耐人寻味。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B电影流浪地球以其盛大的场景、震撼人心的故事,给
4、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C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D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孟子三章)(2)采菊东篱下,_。 陶渊明饮酒(其五)(3)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4)赤壁一诗中诗人借古抒怀,发议论,谈感慨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凤,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二)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濒之虞。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悉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
6、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节选自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注:中州:泛指今河南一带。写此文时,宋濂正在河南龙门山讲学。杳:深邃朦胧貌。悼栗:颤抖。波悉:形容波涛很大很凶。涡诡:指怪异的旋流。糜碎:粉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绝:隔断B属引凄异引:延长C然去中州万里去:距离D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累:劳累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请从动静结合、色彩搭配的角度赏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语段(一)(二)两文都写出了山高的特点,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分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7、成下面小题。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
8、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
9、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从宣统元年(一九零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
10、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
11、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
12、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中加点词“我爱我母亲”一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勤劳一生”是母亲的本质,起总领全文的作用。B第段加点词“管束”不但表现母亲对我们严格要求的态度,还在行为上束缚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沾染坏习惯。C第段中加点词“最宝贵的财产”指的是“母亲教给我的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敬重之情。D母亲对我最大的教育和影响就是:教育“
13、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2通读选文,文章通过哪些平凡而又典型的事例表现母亲优秀品质?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选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请体会第段中画横线句蕴含的感情。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4第段写到“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小题。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春望杜
14、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请你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呈现的画面。2古人写诗作词注重炼字,以求一字传神,请你在春望中任选一处加点字,谈谈你的理解。3上面两首诗都围绕“望”字展开,情景交融。请你结合两首诗的相关诗句,分别谈谈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六、语言表达(共10分)判定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2)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3)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七、作文(共40分)金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金钱能请朋友吃饭,但买不来友情。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不是金钱能够解决的,有很多东西胜过金钱。请以“_抵万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4)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