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桐乡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桐乡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翌日(y)拾级(sh)隧道(su)B俯瞰(kn)穹顶(qing)巍峨()C缭绕(lio)妩媚(f)蔓延(mn)D颠簸(b)沟壑(h)旷野(ku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引申枯躁相辅相成误人歧途B严竣束缚融为一体无可指摘C趋势总裁自园其说豁然开朗D烦琐诬蔑义愤填膺袖手旁观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让更多普通百姓的家底厚起来,让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社会的主体,这是一幅人民群众公平分享世外桃源的绚丽画卷。B在鸳鸯湖和彩虹桥之间,宽阔的柏油公路蜿蜒伸展,沿途阡陌相连,绿山相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C
3、由于受到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沪、宁、杭等地的家禽生意无人问津, 土鸡十元一只也没人买。D通过两周的学习培训,我真是豁然开朗, 不仅学到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重新燃起了拼搏的雄心和对胜利的渴望。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B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7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了对手樊振东,再次蝉联冠军。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D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第I
4、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按要求默写相关古诗文名句。(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2)是故谋闭而不兴,_,故外户而不闭。(3)呜呼!其真无马邪?_!(4)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体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余拟是年暂止游屐,而叔祖念莪翁,高年冒暑,坐促于家,遂以七月十七日启行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循溪觅胜,得石崖于北渚。崖临回澜,澄潭漱其址,隙缀茂树,石色青碧,森森有芙蓉出水态。僧结槛依之,
5、颇觉幽胜。余踞坐石上,有刘对予者,一见如故,因为余言:“江山北二十里有左坑,岩石奇诡,探幽之屐,不可不一过。”余欣然返寓,已下午,不成行。八月初一日冒雨行三十里。一路望江郎片石,咫尺不可见。先拟登其下,比至路口,不果。(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念莪翁:与下文“刘对予”同是人名。回澜:荡漾的水波。址:山脚。江郎:山名。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余拟是年暂止游屐是:_(2)循溪觅胜胜:_(3)崖临回澜临: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B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C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D三十日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
6、陆/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见如故,因为余言。(2)先拟登其下,比至路口,不果。4本文与小石潭记同样描写了石岩、潭水,其特征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括。【链接材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社戏选段,完成下列各题。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篱,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
7、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有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
8、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蓬。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日里亲自数过的。我们便都挤在船头上看打仗,但那铁头
9、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我相信这话对,因为其时台下已经不很有人,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简直可以算白地。然而我的意思却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制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我有些
10、疲倦了,托挂生买豆浆去。他去了一刻,回来说,“没有。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忽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
11、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有删减)(1)选文主要写“我”到赵
12、庄看社戏的过程:_,感受伙伴的照料:_,陶醉于水乡的美好风光;_,享受与伙伴一同看戏的乐趣;离开赵庄,回望灯火光中的戏台。(2)“仙境”“仙山楼阁”分别出现在第段和第段,它们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请自选一个角度,简析第段景物描写的妙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结合颔联内容,说说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与一般离别诗在感情表达的基调、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从下面所给的词语中选两个(多选
13、不限),并且至少用上一种常见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某个季节景物特点的话,不少于50 个字,在所写文段中选用的词语下面画横线。山崩地裂 通宵达旦 断壁残垣怡然自得 影影绰绰浩瀚无垠涟漪天伦之乐妙手回春一泻千里遮天蔽日袅袅烟云百鸟啾啾晨曦七、作文(共40分)比喻论证,是指通过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喻巧而理至”,比喻说理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运用时应注意: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请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个作文片段。